国学666 » 《后汉书》 » 卷三十下 郎襄楷列传 > 郎襄楷列传下 白话文翻译 > 第2节

郎襄楷列传下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
四事:臣看到,皇子还未受封,太子还未确立,臣仰观天文,太子星不亮。火星在去年春分后,十六日运行至娄宿五度,按照《三统历》推算,今年火星应该在翼宿九度,现在仍然在柳宿三度,这样算来,运行不到五十度。去年八月二十四日戊辰,火星运行,经历舆鬼宿,向东进入轩辕星座,出来后,火星向北运行,距离东方四度,向北旋转运行,又返回。轩辕星座是天上的后宫。火星是至阳之精,是天帝的使臣,而今,在轩辕星座出入,回旋往复。《易经》讲:“上天垂象,可见吉凶。”象征意义,昭然可见。按照礼制,天子迎娶九女,其中包括嫡妻、媵妾。而今,后宫的美女动辄上千。有些女子终生见不到皇上一面,致使人道不通,阴气郁积,感动上天。所以才有火星在轩辕星座出入,显示后宫有悖人伦,垂示天象,以此警示人主。在往昔,武王伐纣,下车伊始就把纣王后宫里的美女全部释放出宫。修饰商容居住的闾巷,以表彰善行,强调人伦,表彰贤德。因此,上天授予武王儿子,武王的儿子就是成王,此后即位。而今,陛下后宫中有这么多美女,违背天意,皇子大多夭折,皇帝继嗣出现问题。《诗经》讲:“敬天之怒,不敢怠慢。”陛下最大的福气,莫过于生下更多皇子,如何多生皇子,不能掉以轻心!陛下应该大量释放后宫美女,让她们回到家里,嫁人婚配,上天自然会降福,陛下的子孙也会增多。愿陛下斟酌,在此处留心。陛下身边的侍臣,应该像臣一样,时时提醒陛下。人们常说,善于参考古人的经验,对当下会有帮助,善于解释天道,对人事会有帮助。愿陛下向百官征询意见,若认为臣的谏言不对,臣愿意领受谰言之罪。

五事:臣注意到,去年闰十月十七日己丑,夜晚,有白气从西方天苑星座左足升起,进入玉井星座,数日后消失。《春秋》讲:“有彗星出现在大辰星座。大辰星座是什么星座?大辰星座代表大火。大火为大辰,伐星又叫大辰星,北极星也叫大辰星。”彗星在一处星宿出现,影响三处星宿。一般来讲,北极星是天王的宫殿。凡是后宫紊乱,教化不符合常道,有悖天理,朝廷衰微,这三处星座就会有感应。罚星属于白虎,白虎星宿,主管兵器、战事,对应的国家是赵、魏,变化出现在西方,对应三辅。凡是金气出现变化,一般在秋天。臣担心,立秋以后,原赵、魏、关西地区会有羌乱发生。朝廷应该预做准备,事先告知相关州郡,让地方官员按照时令,慎用人力,减轻徭役,减少赋敛,不能随意大兴土木,建造仓库、监狱。边郡还要加强战备,选择能吏,以镇抚羌人叛乱。金气之变,责任在上司。五月丙午日,陛下应该派遣太尉手持斧头、盾牌,矗立起画有井宿的旗帜,在玉板上书写策文,用以压制白气。还要在西郊郊祀上天,检讨过失,向上天谢罪,以消除灾祥。人们常讲,火胜金,这是转祸为福的举措。

六事:臣注意到,这个月的十四日乙卯巳时,白虹贯日。太阳旁边的气色发白,叫作虹。贯穿太阳,这是在侵犯太阳;春天出现,表明朝政有异常。如今,朝廷官员负责考核地方官员,在对官员考功时,考察的内容并非当务之急。还有,恭陵发生火灾,火灾的原因还未查明,就有许多人被捕,被捕的人惨遭毒打。火灾有可能是上天告诫,警醒人君。对此异象,只可顺,不可逆,只可敬,不可亵。愿陛下反躬自省,防备火灾再次发生。凡是审案,最好放在立秋之后。《易传》讲:“公能善其事,推贤进士,此后会有大喜。”反其道而行之,就会有白虹贯日的天象。在甲乙日出现,应该在宰相身上找原因。司徒任职,阴阳出现乖谬,表明司徒不能虚己待人、引进贤士,天下对此早有议论,各种观点,都指向司徒府。而且,立春以来,金气出现,金胜木,必然会有兵气。应该罢黜司徒,以顺应天意。陛下如不早下决心,将会遗祸百姓。

七事:臣以为,汉室建国,至今已有三百三十九年。根据《诗三基》,高祖在亥仲二年起事,今年是戌仲十年。《诗氾历枢》讲:“卯酉年为鼎新革故之年,午亥年为革命之年,天神在天门,一定会考察。”意思是说,天神在戌亥之间监视帝王的兴衰得失,帝王善,上天会助其昌盛,帝王恶,上天会促其灭亡。根据《易雄雌秘历》,如今,汉室又遇到困厄。在九二困厄者,是小人欲危害君子。《易经》讲:“困而不失其所,其唯君子乎!”贤圣君主,遭遇困难、遇到危险时,会一往无前,不会改变正道。此前,陛下静心养德,曾经遭受贬黜,即位时,紫宫星扰动,陛下历经厄运,时气已经有感应。臣担心妖祥仍然未尽,君子应该防患于未然。臣以为,戌仲结束,明年进入季年,文帝更改刑法,撤销肉刑,至今已有三百余年,陛下应该抓住时机,减少刑罚,更改官名,宫中所用的舆服器械,也应该有所更新,应该变大为小,去奢就俭,施政时除烦就简。改元之年,万象更新,陛下还要从民间访求贤士,举荐方正,征求有道之士,博采众议,为士人打开谏言之门。

臣陈述所思所想,引用吉凶,担心会犯有忌讳,书不尽意,臣未敢畅所欲言。

尚书台阁诘问郎:“在对策中,你谈道:‘白虹贯日,朝政要改变常规。’朝廷施政,一向有旧章可循,会有些变易,而你竟然说要改变常规?你还提到应该‘减少刑罚,更改官名’,一会儿说改变常规会招致灾祸,一会儿又说改变旧章可以消除灾异,这该如何解释?还有,阳嘉年号刚开始,就提出要改元,根据何典?要如实回答。”郎回答道:

春天刚开始,正是布施恩德之时,阳气发动,养育万物。帝王尊奉上天旨意,处理朝政,顺应时令变化,以温和施政,这叫作顺应时令。立春之后对于官员的考功还未停止,把应该在秋冬做的事情,放在春夏来做,所以,才会有白虹贯日的天象,在春天出现,掩蔽了太阳的光辉。凡邪气干扰阳气,虹霓就会在太阳旁边出现,这是臣下做事过于繁苛所致,这不是朝廷宽厚施政的本意,是改变常规带来的灾异。选拔任用官员,由三公负责,三公没有周公、召公选拔贤才的雅量,但又负有选拔人才的重任,每当选用官员,会让三公府的掾史参与,三公府的大门前,常常挤满游说的宾客,迎来送往,用财物贿赂。想得到提拔者,会找人引荐,相互拜谒,派遣子弟,奸门洞开,诈伪盛行,这不是按照旧章办事。尚书的职责在宫中机要,宫禁严密,任何私人不能暗通款曲,偏党之恩毫无作用。选举官员的重任,不如放在尚书台阁。臣性情愚戆,不会以美言曲意逢迎,陈述的观点,都是为国家长远考虑,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。孔子说:“汉室三百年,根据北斗运行,须更改章程。”三百零四岁为一德,五德则有一千五百二十岁,五行之德,周而复始。帝王更改章程,要遵照上天旨意,犹如春天到夏天,须改换青色衣服为绛色衣服。自从文帝减少刑罚,距今已有三百年,一些细微的禁令逐渐积累,也变得繁多。帝王制定法律,犹如江河从涓涓细流而来,应该让人规避,不容易犯禁。《易经》讲:“因为平易,才容易了解,因为简略,才容易服从,平易、简略治理天下,才会变得顺畅。”而今,应该除去奢靡,强调俭朴,率先垂范天下,更改官名,根据不同事务,改变称谓。《易经》讲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入,殊途同归,百虑归于一致。”懂得改变是常理,改变会带来好处,去除灾异。如果改变常理,招致恶果,则会带来灾异。今年是戌仲,明年是戌季,仲终季始,变更历法,因此要改元,以顺应天道。

臣郎顗愚蠢,不足以回答圣问。

郎顗又上书朝廷,推荐黄琼、李固,同时陈述消除灾异的方法,郎顗说:

臣此前对策七事,关乎政务,适合当今者,还望陛下考虑,加以应用。臣深知,臣的知识浅陋,所言未必符合圣听,人微言轻,罪当受罚,臣战战兢兢,静候陛下惩处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