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统列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梁竦在京师长大,不习惯家乡的生活,自负有才能,郁郁不得志,曾经登高望远,叹息道:“大丈夫生在世间,生当封侯,死当庙食。如其不然,闲居家中,可以养志,披览经书,也足以娱情。州郡之职,徒劳人耳。”后来,朝廷征召的公文接踵而至,梁竦不肯应召。梁竦生有三男三女,章帝纳两个女儿入宫,封为贵人。小贵人生下和帝,窦皇后亲自抚养,视为己出,梁竦家人私底下为此而庆贺。窦氏家族听说后,担心梁氏有一天会得志,威胁到窦氏的利益。章帝建初八年,窦皇后陷害逼死两位贵人,同时诬陷梁竦等犯有谋逆罪。章帝下诏派汉阳郡太守郑据审理此案,梁竦死在狱中,家属被流放至九真郡。因为案件牵连到舞阴公主,公主被流放至新城县,由专人看护。宫中的事情机密,没有人知道和帝是梁贵人所生。
和帝永元九年,窦太后驾崩,梁松的儿子梁扈派堂兄梁袒(tǎn)向三公府申诉。按照汉家旧典,皇帝尊崇母亲家族,梁贵人生下和帝刘肇,母亲家族却没有享受尊号,梁扈奏请就此事复议。太尉张酺接见梁袒,询问事情原委,和帝召见张酺,张酺向和帝汇报梁袒所谈的情况。和帝听后,悲恸不已,问:“依君的意见,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才好?”张酺回答:“按照春秋大义,母以子贵。汉建国以来,母亲家族莫不受到皇帝尊崇,臣愚以为,应该为梁氏上尊号,以慰问圣灵。陛下还要封赏几位舅舅,以表明尊崇亲人之义。”和帝哭着说:“不是君,谁能为朕想得这么周到!”恰逢梁贵人的姐姐南阳郡人樊调的妻子梁嫕(yì)上书,为梁氏当年遭受诬陷申冤:“妾同父异母的妹妹梁贵人,在前朝充任后宫,蒙受先帝厚恩,得到宠幸。皇天授予君命,陛下诞生。由于被窦宪兄弟谮毁,妾的父亲梁竦冤死在监狱,骸骨不能掩埋。老母与孤弟,跋涉万里,被流放至边郡。只有妾一人得以幸免,蛰伏在草野,常担心无辜殒命,无处申诉。如今,陛下遭逢神圣之运,统理万机,天下百姓,各得其所。窦宪兄弟恶贯满盈,已经伏辜被杀,海内清平,冤案得以洗雪,妾也得以重见天日,重新拭目,再见光明,这才敢冒死罪向皇上陈述。妾听说,文帝即位,薄氏蒙受荣光,宣帝即位,史氏得到恩宠。妾的家族,虽然有薄氏、史氏那样的荣耀,却享受不到外戚应有的恩宠,妾暗自哀伤。妾的父亲蒙受冤屈,不能复生,妾的母亲已经年过七十,与弟弟梁棠等,仍然远在绝域,不知是死是活。妾恳请陛下哀怜,收殓梁竦的朽骨,重新安葬,让母亲和弟弟返回本郡。陛下的恩德超过天地,让生者、死者有所依归。”和帝看了奏章,悲恸不已,将此案交由中常侍、掖庭令复审。经审理,梁嫕所言,均为事实。和帝召见梁嫕,梁嫕当着和帝的面,又详细陈述当年的情况。和帝将梁嫕留在宫中住了几个月才回去。和帝赏赐梁嫕衣服、被子、金钱、绢帛、宅邸、奴婢,几个月时间,赏赐达千万。梁嫕素来有懿德美行,和帝非常尊敬,赐梁嫕封号“梁夫人”,擢拔樊调为羽林军左监。樊调是光禄大夫樊宏哥哥的曾孙。
而后,和帝追封母亲梁贵人为“恭怀皇后”。当年冬天,和帝制诏书予三公、大鸿胪:“孝行,莫过于尊尊、亲亲,这是‘孝’之大义。《诗经》讲:‘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,抚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’朕不敢再建立章程,参考旧典,文帝、武帝已经有定制,追尊外祖父,拜封爵位,以表示尊重亲人。追封皇太后的父亲梁竦谥号‘褒亲愍侯’,参照灵文侯、顺成侯、恩成侯的陵园规制建造陵园。魂灵有知,享受殊荣、尊爵和服饰,以此安慰母亲的在天之灵。”和帝又派宫中谒者与梁嫕、梁扈准备祭礼,西行迎回梁竦的灵柩,在京师重新安葬。赐予东园制造的绘画棺椁、玉匣、衣衾,在恭怀皇后陵寝旁,建造坟墓。和帝亲临送葬,朝中文武百官参加葬礼。
和帝召回梁竦的妻子、儿女,封梁竦的儿子梁棠为乐平侯,封梁棠的弟弟梁雍为乘氏侯,封梁雍的弟弟梁翟为单父侯,每人享有食邑五千户,全部享受特进位礼遇。同时赐予宅邸、奴婢、车马、兵器、弓弩等什物,价值达亿万。向世人展示,这是皇帝给予的恩赏。梁氏内外亲属,按照亲疏远近,补为宫中侍郎、谒者。
梁棠担任大鸿胪,梁雍担任少府。梁棠去世,嗣子梁安国继承爵位。安帝延光年间,梁安国在宫中担任侍中,因有罪遭到免官,梁氏担任侍郎者受到牵连,全部被免。
梁商,字伯夏,是梁雍的儿子。年轻时,梁商以外戚身份担任郎中,后担任黄门侍郎。顺帝永建元年,梁商继承父亲的爵位,受封为乘氏侯。永建三年,顺帝把梁商的女儿和妹妹选入掖庭,此后,梁商担任侍中、屯骑校尉。顺帝阳嘉元年,梁商的女儿被立为皇后,妹妹被封为贵人。顺帝赐梁商特进位,增加封国面积,赐予安车驷马,当年,顺帝拜梁商为执金吾。阳嘉二年,顺帝封梁商的儿子梁冀为襄邑侯,梁商辞让,没有接受。阳嘉三年,顺帝拜梁商为大将军,梁商坚决辞让,称病,不能起床。阳嘉四年,顺帝派太常桓焉奉策书,在梁商的宅邸,拜梁商为大将军。梁商来到阙门谢恩。第二年,梁商的夫人阴氏去世,顺帝追加谥号“开封君”,赐予印绶陪葬。
梁商以外戚身份身居高位,然而,梁商为人谦和,虚己待人,为朝廷推荐贤士,曾任用汉阳郡人巨览、上党郡人陈龟为大将军幕府掾史,任用李固、周举为幕府从事中郎,京师治安,为之改善。人们认为梁商是辅弼朝廷的良臣,顺帝也很信任。每当粮食歉收,有饥馑出现,梁商就会用车辆装载谷子,命人拉到城门口,赈济平民百姓。梁商从不刻意宣扬自己,专心施惠与民众,严格要求家人,监察家族,家族中无人敢干扰官吏执法。然而,梁商性情柔弱,对人没有威严,尤其对于宫中宦官,过于放纵。梁商让小黄门曹节等在宫中掌握权力,还让儿子梁冀、梁不疑与宦官结为好友。宦官妒忌梁商受到皇帝宠幸,反而陷害梁商。顺帝永和四年,中常侍张逵、蘧政,内者令石光,尚方令傅福,冗从仆射杜永等,联合起来设谋,一起谮毁梁商、中常侍曹腾、孟贲,说梁商等欲征召诸侯王子,图谋废立,奏请顺帝逮捕梁商等人治罪。顺帝说:“大将军父子是我的亲属,曹腾、孟贲是我所宠爱的人,一定不会有这种事情,是你们这些人妒忌罢了。”张逵等人看到谮毁不起作用,开始害怕,于是,又假传圣旨,在禁中逮捕曹腾、孟贲。顺帝知道后勃然大怒,敕令宦官李歙赶快释放曹腾、孟贲,逮捕张逵等,全部杀头。他们的供词,牵连出很多在位的大臣。梁商担心,会有太多人受到牵连,一定会有人被冤枉。梁商向顺帝上疏:“按照《春秋》大义,有功劳,奖赏主帅,有罪行,惩治首恶。这样,奖赏不会太滥,惩治也不会牵涉面太广,这是五帝、三王安定天下的举措。臣听说,拷问中常侍张逵等,供词牵涉面很广。朝廷一旦兴起大狱,就会有无辜者蒙冤,长久羁押,纤细罪过也会酿成大案,这不是顺应祥和之气,不是安定天下、教化民众的举措。应该尽快结案,以避免更多无辜者被捕入狱。”顺帝采纳梁商的谏言,仅惩治了犯罪的主犯。
顺帝永和六年秋天,梁商病重,临终前,告诫儿子梁冀等:“我以不德,享受如此多福佑。生前辅佐朝廷,没有做过多少有益之事,死后还要耗费如此多钱财,丧葬使用的衣衾饭含玉匣珠贝之类,对于朽骨,毫无益处。百官为了我的丧葬,还要忙忙碌碌,阻塞道路,徒增尘垢,虽然是礼制要求,但也有可以变通之处。如今,边境仍有战事,盗贼尚未平息,怎么能因为丧事,耗费国家这么多钱财!我咽气之后,即刻将尸骸运至墓旁的房子,及时殡殓。敛服就是平时穿的衣服,要用穿过的衣服,不要另外缝制。殡殓完毕,即挖掘墓圹,墓圹挖好,即可下葬。祭祀用的食物,就用我平时吃的食物,不要用三牲祭礼。作为孝子,要谨奉父亲遗志,不要违逆我的想法。”梁商去世,顺帝亲临家中吊唁,几个儿子欲按照梁商的遗言办丧事,顺帝没有同意。顺帝赐予东园建造的朱红色棺椁,有银镂、黄肠、玉匣等什物二十八种,赏赐丧礼钱二百万,布匹三千匹。皇后赐予丧礼钱五百万,布匹一万匹。及至下葬,又赐予轻车,安排武士送葬,顺帝赐梁商谥号“忠侯”。皇后亲临送葬,顺帝送至宣阳亭,登高眺望送葬的车骑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