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儿子们劝谏,第五伦一定会严词苛责,官员有人就政事禀报,第五伦认为有益朝廷者,就会密封上奏,可谓大公无私。第五伦性情质朴,写文章不尚文采,在位期间为官清廉,受到人们称赞。当时的人们,将第五伦与西汉元帝朝的御史大夫贡禹相提并论。然而,第五伦写的文章不够蕴藉,为人不修边幅,没有威仪,也遭到轻视。有人问第五伦:“公有私心吗?”第五伦答:“此前,有人送我千里马,我没有接受,每当朝中三公为国家举荐良才时,我总惦记着送马的人,尽管没有举荐。我哥哥的儿子生病,我一个晚上要去探视十次,回来睡觉才能安心;我儿子生病,我不能常常探视,但是夜不能寐。像这样有区别地对待,怎么能说没有私心?”因为年老有病,第五伦上疏,请求退休。章帝元和三年,章帝赐予第五伦策书,批准退休,以二千石俸禄享受终身,又加赐金钱五十万,赐予公宅一所。又过了几年,第五伦去世,享年八十余岁,章帝下诏,赐予棺椁、丧葬衣衾、金钱、布匹。
小儿子第五颉继承爵位。此后,第五颉担任桂阳郡、庐江郡、南阳郡太守,在任上有政绩。顺帝刘保曾被贬黜为济阴王,第五颉担任太中大夫,与太仆来历等守住阙门,为刘保争位。顺帝即位,擢拔第五颉为将作大匠,第五颉在任上去世。第五伦的曾孙是第五种。
评论如下:第五伦性情刻板,为人严厉,并非人们称颂的恺悌君子,然而,看到第五伦写给皇上的奏书,却使人觉得纯朴宽厚,有宽厚君子之风范,如果为人严苛,能这样做吗?在往昔,人们把琴弦、皮绳系在身上,作为配饰,是为了控制情绪。然而,君子奢侈,不应该僭越制度,君子俭朴,不应该令人难堪,第五伦身处尊位,怎么能与牧羊、养马人一样?如果不是矫情,刻意这样做,就不能以中和之道评论。
第五种,字兴先。年轻时,第五种砥砺节操,坚守志向,担任官吏后,在州郡享有盛名。桓帝永寿年间,第五种以司徒府掾史身份,奉诏出使冀州,查看灾情。返回朝廷奏报,列举刺史、二千石以下官员的劣迹,受到惩罚、免职的官员很多,畏罪潜逃的官员有几十人。第五种以奉使称职,升任高密侯国相,当时,徐州、兖州的盗贼蜂起,高密在两个州之间。第五种大量储备粮食,勉励士卒,贼寇听说后忌惮高密国,不敢来犯。高密的战鼓始终没有擂响,流民陆续返回家乡,一年有数千家。第五种以治理有方,受到称赞,后来调任卫国相。
再后来,第五种担任兖州刺史。中常侍单超哥哥的儿子单匡担任济阴郡太守,依仗权势,大肆贪污。第五种欲逮捕单匡,但一时不知该派谁去执行,听说郡府从事卫羽有胆有识,召卫羽来见。第五种问:“听说公不惧权势,今天欲让公办一件大事,如何?”卫羽答:“臣愿意奉命,像利刃一样,一割为快。”卫羽出了郡府,骑快马来到定陶,堵住郡府的大门,逮捕单匡的宾客、豪奴四十余人,六七天时间,起出赃款达五六千万。第五种上奏朝廷,弹劾单匡,并以此震慑单超。单匡惊恐万状,派刺客刺杀卫羽,被卫羽发觉,遂收捕刺客。第五种掌握了单匡的罪行,州内官吏一时间惊恐万状,朝廷群臣为此嗟叹不已。
当时,泰山贼寇叔孙无忌横行境内,州郡不能制止。卫羽劝说第五种:“中原太平安宁,已经很久没有战事,加上泰山险阻,贼寇狡黠,难以制服,即使有精兵,也难以克敌取胜。卫羽愿意只身前去劝降。”第五种采纳卫羽的谏言。卫羽随后来到泰山劝降叔孙无忌等,此后,叔孙无忌率领三千余人投降。单超心怀怨恨,以此事诬陷第五种,第五种竟然获罪,被贬谪至朔方郡。单超的外孙董援担任朔方郡太守,怒气冲冲地等待第五种到来。最初,第五种担任卫国相,看到门下掾史孙斌有才干,善待孙斌。及至第五种遭贬谪,孙斌了解到单超的阴谋,对朋友同县人闾子直及高密县人甄子然说:“人们常讲,盗贼憎恨失主。第五使君被贬谪至边郡蛮荒之地,而单超的亲属在那个郡担任太守,可谓生死交关,真的令人寒心。我欲把第五使君接回来,免得遇害。如果把使君接回来,就交予你们保护。”二人答:“你放心去吧,这也是我们的想法。”孙斌带着侠客,星夜兼程,追赶第五种,一直追至太原郡,在险要地带杀了护送的官吏,下马与第五种见面。孙斌步行护送第五种,一日一夜走了四百余里,终于脱险。
此后,第五种藏匿在闾子直、甄子然家中数年。徐州从事臧旻上书朝廷,为第五种鸣冤:“臣听说,士人有忍辱含羞之事,必有谋事成功之计。当年季布忍辱不死,屈身在朱家手下为奴;管仲不肯像召忽一样自杀,忍辱被囚禁在监狱。此二位不肯自杀,最终成名于天下,并非他们爱惜性命,苟活于世间,而是想到身怀报国之志,壮志未酬,暂时忍辱,等待时机。最终,季布成为高祖的良将,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,高祖放下季布追杀的旧恨,桓公忘却管仲射钩的宿怨,二人从家奴、囚徒得到擢拔,成为辅佐国君的忠臣,创立功勋,扬名于后世。君臣间惺惺相惜,传为美谈。如果二位国君不忘旧恨、宿怨,二位贤臣就只能像犬马一样死去,其名声也只能湮没于尘埃。怎么会有后来以功补过,建立赫赫功勋,载入史册?臣注意到,原兖州刺史第五种,卓然不群,在乡曲没有苟且之劣行,在朝堂没有妄言之缺憾。此人疾恶如仇,公正无私。有议论者称第五种为人清高、耿介,或许这是此人的缺点。《春秋》大义,国君选拔人才应该取其长,避其短,不忘小善,忽略小错。第五种获罪,是由于盗贼猖獗,力不能制止,最多也就是贬谪,并非大恶不赦的重罪。在往昔,舜帝受到父亲责罚,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。第五种逃亡,也是为了保全性命,希望得到像朱家那样的保护,以最终实现季布的才能。奏请陛下不要忘记对忠臣的恩赏,令第五种失去报效机会。”恰逢大赦天下,第五种这才露面,在家中去世。
钟离意,字子阿,会稽郡山阴县人。年轻时曾担任郡府督邮。当时,会稽郡属下县、亭有接受别人馈送酒礼的习俗,郡府发下公文调查。钟离意将公文密封,退回去,对太守讲:“《春秋》有先内后外的古训,《诗经》讲:‘先对妻子提出严格要求,再影响到诸侯。’这是推行教化的原则,由近及远。而今,应该先清理郡府内部,暂且宽宥边远县邑的小过。”太守赞赏钟离意的意见,此后,安排钟离意负责一些县里事务。建武十四年,会稽郡发生大瘟疫,死者有上万人,钟离意亲自进入疫区慰问,送医送药。会稽郡属下的县邑,普遍得到救济。
后来,钟离意被举荐为孝廉,两次升迁,在大司徒(丞相)侯霸府中任职。钟离意奉诏令护送刑徒前往河内郡,当时,天气严寒,刑徒有很多人在路上生病,不能前行。路过弘农郡,钟离意向弘农郡属下县邑移送公文,要求为刑徒制作冬衣。属下县邑不得已送来冬衣,而后上书朝廷。钟离意也将送冬衣之事奏报朝廷。光武帝得到奏报,拿给侯霸看,说:“君派出的府掾这么有爱心,真是一位良吏!”钟离意在途中为刑徒解开刑具,听任刑徒自由前行,与刑徒约定抵达的日期,届时刑徒全部到达目的地,没有违反约定者。返回后复命,因为有病,钟离意被免职。
再后来,钟离意担任瑕丘县令。官吏中有人叫檀建,盗窃县衙的财物,钟离意屏退左右人,向檀建询问情况,檀建叩头服罪,钟离意不忍心施以刑罚,责令檀建辞职休息。檀建的父亲听说此事,为檀建设酒,对檀建讲:“我听说,无道之君以刀杀人,有道之君以义惩治。你今天犯了罪,受到惩治,这也是你的命。”遂令檀建服药自杀。建武二十五年,钟离意调任堂邑县令,县里有个叫防广的人,为父亲报仇被捕入狱。防广的母亲病逝,防广在狱中哭着不肯吃饭,钟离意哀怜防广,放防广回家为母亲料理丧事。县衙的掾丞为此事争辩,钟离意说:“有罪我来承担,不会连累你们。”于是释放防广。防广为母亲料理丧事毕,返回监狱。钟离意将防广的案情奏报朝廷,最后,防广被免去死罪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