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武十王列传 原文 第2节
明年,英至丹阳,自杀。立三十三年,国除。诏遣光禄大夫持节吊祠,赠赗如法,加赐列侯印绶,以诸侯礼葬于泾。遣中黄门占护其妻子。占护犹守护也。悉出楚官属无辞语者。制诏许太后曰:“国家始闻楚事,幸其不然。既知审实,怀用悼灼,庶欲宥全王身,令保卒天年,而王不念顾太后,竟不自免。此天命也,无可柰何!太后其保养幼弱,勉强饮食。诸许愿王富贵,人情也。已诏有司,出其有谋者,令安田宅。”于是封燕广为折奸侯。楚狱遂至累年,其辞语相连,自京师亲戚诸侯州郡豪桀及考案吏,阿附相陷,坐死徙者以千数。
十五年,帝幸彭城,见许太后及英妻子于内殿,悲泣,感动左右。建初二年,肃宗封英子种楚侯,五弟皆为列侯,并不得置相臣吏人。元和三年,许太后薨,复遣光禄大夫持节吊祠,因留护丧事,赙钱五百万。又遣谒者备王官属迎英丧,改葬彭城,加王赤绶羽盖华藻,如嗣王仪,《续汉·舆服志》曰:“诸侯王赤绶四采,长二丈一尺。皇子安车,青盖金华藻。”追爵,谥曰楚厉侯。章和元年,帝幸彭城,见英夫人及六子,厚加赠赐。
种后徙封六侯。六,县名,属庐江郡。卒,子度嗣。度卒,子拘嗣,传国于后。
济南安王康,建武十五年封济南公,十七年进爵为王,二十八年就国。三十年,以平原之祝阿、安德、朝阳、平昌、隰阴、重丘六县益济南国。中元二年,封康子德为东武城侯。东武城属清河郡,今贝州武城县是。
康在国不循法度,交通宾客。其后,人上书告康招来州郡奸猾渔阳颜忠、刘子产等,又多遗其缯帛,案图书,谋议不轨。事下考,有司举奏之,显宗以亲亲故,不忍穷竟其事,但削祝阿、隰阴、东朝阳、安德、西平昌五县。东朝阳在今齐州临济县东。西平昌,今德州般县也。般音补满反。
建初八年,肃宗复还所削地,康遂多殖财货,大修宫室,奴婢至千四百人,厩马千二百匹,私田八百顷,奢侈恣欲,游观无节。永元初,国傅何敞上疏谏康曰:“盖闻诸侯之义,制节谨度,然后能保其社稷,和其民人。《孝经·诸侯章》之义也。大王以骨肉之亲,享食茅土,当施张政令,明其典法,出入进止,宜有期度,舆马台隶,应为科品。台、隶贱职也,《左氏传》曰:“人有十等,王臣公,公臣卿,卿臣大夫,大夫臣士,士臣皂,皂臣舆,舆臣隶,隶臣僚,僚臣仆,仆臣台”也。而今奴婢厩马皆有千余,增无用之口,以自蚕食。言如蚕之食,渐至衰尽也。宫婢闭隔,失其天性,惑乱和气。又多起内第,触犯防禁,费以巨万,巨,大也。大万谓万万。而功犹未半。夫文繁者质荒,木胜者人亡,荒,废也。文彩繁多,则质以之废,土木增构,则人殚其力,故云人亡。皆非所以奉礼承上,传福无穷者也。故楚作章华以凶,《左氏传》,楚灵王成章华之台,后卒被杀。杜预注云“台在今南郡华容县”也。吴兴姑苏而灭,姑苏台一名姑胥台。《越绝书》曰:“胥门外有九曲路,阖庐以游姑苏之台,以望湖中。”顾夷《吴·地记》云:“横山北有小山,俗谓姑苏台。”在今苏州吴县西。阖庐后被越杀之。景公千驷,民无称焉。《论语》:“齐景公有马千驷,死之日,人无德而称焉。”千驷,四千匹。今数游诸第,晨夜无节,又非所以远防未然,临深履薄之法也。愿大王修恭俭,遵古制,省奴婢之口,减乘马之数,斥私田之富,节游观之宴,以礼起居,则敞乃敢安心自保。惟大王深虑愚言。”康素敬重敞,虽无所嫌啎,然终不能改。
立五十九年薨,子简王错嗣。错音七故反。错为太子时,爱康鼓吹妓女宋闰,使医张尊招之不得,错怒,自以剑刺杀尊。国相举奏,有诏勿案。永元十一年,封错弟七人为列侯。
错立六年薨,子孝王香嗣。永初二年,封香弟四人为列侯。香笃行,好经书。初,叔父笃有罪不得封,西平昌侯昱坐法失侯,香乃上书分爵土封笃子丸、昱子嵩,皆为列侯。
香立二十年薨,无子,国绝。
永建元年,顺帝立错子阜阳侯显为嗣,是为厘王。立三年薨,子悼王广嗣。永建五年,封广弟文为乐城亭侯。
广立二十五年,永兴元年薨,无子,国除。
东平宪王苍,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,十七年进爵为王。
苍少好经书,雅有智思,为人美须髯,要带八围,显宗甚爱重之。及即位,拜为骠骑将军,置长史掾史员四十人,位在三公上。四府掾史皆无四十人,今特置以优之也。
永平元年,封苍子二人为县侯。二年,以东郡之寿张、须昌,山阳之南平阳、橐、湖陵五县益东平国。南平阳,县,故城今兖州邹县也。橐,县,一名高平,故城在邹县西南。湖陵故城在今兖州防与县东南。是时中兴三十余年,四方无虞,苍以天下化平,宜修礼乐,乃与公卿共议定南北郊冠冕车服制度,及光武庙登歌八佾舞数,语在《礼乐》、《舆服志》。其志今亡。帝每巡狩,苍常留镇,侍卫皇太后。
四年春,车驾近出,观览城第,第,宅也。有甲乙之次,故曰第。寻闻当遂校猎河内,苍即上书谏曰:“臣闻时令,盛春农事,不聚众兴功。《礼记》《月令》曰“孟春之月,无聚大众,无置城郭。仲春之月,无作大事,以防农事”也。传曰:‘田猎不宿,食饮不享,出入不节,则木不曲直。’此失春令者也。《尚书·五行传》曰:“田猎不宿,饮食不享,出入不节,夺人农时,及有奸谋,则木不曲直。”郑玄注云:“木性或曲或直,人所用为器者也。无故生不畅茂,多有折槁,是为不曲直也。”《前书音义》曰:“不宿,不预戒日也。”臣知车驾今出,事从约省,所过吏人讽诵《甘棠》之德。虽然,动不以礼,非所以示四方也。惟陛下因行田野,循视稼穑,消摇仿佯,弭节而旋。皆游散之意。《诗》曰:“于焉消摇。”《左氏传》曰:“横流而仿佯。”《前书音义》曰:“弭节犹按节也,言不尽意驰驱也。”至秋冬,乃振威灵,整法驾,备周卫,设羽旄。旄谓注旄于竿首。《诗》云:‘抑抑威仪,惟德之隅。’《诗·大雅》之文也。抑抑,密也。隅,廉也。言人审密于威仪抑抑然者,其德必严正,如宫室之制,内绳直则外有廉隅。臣不胜愤懑,伏自手书,乞诣行在所,极陈至诚。”帝览奏,即还宫。
苍在朝数载,多所隆益,而自以至亲辅政,声望日重,意不自安,上疏归职曰:“臣苍疲驽,特为陛下慈恩覆护,在家备教导之仁,升朝蒙爵命之首,制书褒美,班之四海,举负薪之才,升君子之器。负薪,喻小人也。《易》曰:“负且乘,致寇至。”负也者小人之事,乘也者君子之器,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,则盗思夺之矣。凡匹夫一介,尚不忘箪食之惠,箪,竹器也。圆曰箪,方曰笥。《左氏传》曰:“晋宣子田于首山,舍于翳桑,见灵辄饿,曰:‘不食三日矣。’食之,舍其半。问之,曰:‘宦三年矣,未知母之存否,请遗之。’使尽之,而为箪食与肉以与之。既而辄为公介士,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。问何故,曰:‘翳桑之饿人也。’”况臣居宰相之位,同气之亲哉!宜当暴骸膏野,为百僚先,而愚顽之质,加以固病,诚羞负乘,辱污辅将之位,将被诗人‘三百赤绂’之刺。赤绂,大夫之服也。《诗·曹风》曰:“彼己之子,三百赤绂。”刺其无德居位者多也。今方域晏然,要荒无儆,去王畿五百里曰甸服,又五百里曰侯服,又五百里曰绥服,又五百里要服,又五百里荒服。儆,备也,音警。将遵上德无为之时也,文官犹可并省,武职尤不宜建。昔象封有鼻,不任以政,有鼻,国名,其地在今永州营道县北。《史记》曰舜弟象封于有鼻也。诚由爱深,不忍扬其过恶。前事之不忘,来事之师也。自汉兴以来,宗室子弟无得在公卿位者。惟陛下审览虞帝优养母弟,遵承旧典,终卒厚恩。乞上骠骑将军印绶,退就蕃国,愿蒙哀怜。”帝优诏不听。其后数陈乞,辞甚恳切。五年,乃许还国,而不听上将军印绶。以骠骑长史为东平太傅,掾为中大夫,令史为王家郎。《汉官仪》“将军掾属二十九人,中大夫无员,令史四十一人”也。加赐钱五千万,布十万匹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