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陈庞陈桥列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后来,朝廷拜庞参为汉阳郡太守。汉阳郡有一位奇人,名字叫任棠,坚守节操,隐居在家里教书。庞参上任,到家中拜访,等候很久。任棠不与庞参讲话,只是把一把薤韭,一盂盆清水,放置在屏风前,自己抱着孙儿蹲在门边。主簿以为此人倨傲无理。庞参并不这样看,想了一会儿,猜出任棠的意思。庞参说:“这是在告诫太守。水者,是希望我能够为官清廉。一把薤韭,是希望我能够不畏强权,打击豪强。抱着小儿挡住门户,是希望我能够抚恤鳏寡孤独。”庞参叹息而归。在任上,庞参抑强扶弱,施行惠民政策,颇得当地民心。
安帝元初元年,庞参改任护羌校尉,叛羌怀念庞参当年的恩义。第二年,烧当羌君主号多等,率领部众投降。庞参回到令居县,打通河西通道。在当时,先零羌君主在北地郡僭越称号,安帝下诏,诏令庞参率领已经投降的羌人及湟中胡人,共计七千人,与代理征西将军司马钧,前往北地郡镇压。庞参在进军途中被羌人打败,延误行期,遂称病引军返回。因为诈称有病,被捕入狱。校书郎中马融上书为庞参讲情:“臣看到,西部羌戎叛乱,寇掠西部五郡,陛下哀怜百姓遭受战争荼毒,失去家园,朝廷花费大量库藏,以满足军费开支。在往昔,周宣王忧虑猃狁侵略镐京及方城,孝文帝忧虑匈奴侵略上郡。周宣王有中兴王室之功,文帝有文治之劳,因此享有太宗庙号。并非两位君王有聪慧之资质,而是他们有抵御外侮之决心,还有虎贲猛将之襄助。因此,南仲战功赫赫,列于《诗经》,周亚夫威风凛凛,载入汉史。臣看到,原护羌校尉庞参,文武兼备,谋略弘远,既有勇武刚毅之节,又有儒雅远虑之姿。度辽将军梁慬,此前在西域驻军数年,辛苦备至,返回后留在三辅,立有军功,不久前,还在北部降服单于。如今,二人被羁押在监狱,陷于法网。在往昔,荀林父有邲城之败绩,晋景公令其官复原职;孟明视在崤山丧师辱国,秦穆公赦免其战败之罪。此后,晋景公兼并赤狄的领土,秦穆公称霸于西部。应该以二位圣君为鉴,让庞参、梁慬获得宽宥。这有益于国家折冲樽俎,推行教化。”奏书递上,安帝赦免庞参等人。
再后来,庞参担任辽东郡太守。顺帝永建元年,庞参改任度辽将军。永建四年,庞参被召入朝中,担任大鸿胪。尚书仆射虞诩推荐庞参,说庞参有宰相器度。之后,顺帝拜庞参为太尉,兼领尚书职事。在当时,三公之中,庞参以忠诚、耿直而闻名。为此,庞参多次被皇帝左右人谮毁,说庞参举荐的官员,忤逆皇帝的旨意,司隶校尉承风负责调查此事。被举荐上来的茂才、孝廉在朝堂上朝会,庞参由于遭到弹劾,称病在家,没有参加。上计掾史广汉郡人段恭在朝会上向顺帝上奏:“臣看到,路上行人,包括农夫织妇,大家都说‘太尉庞参,竭尽忠诚,坚守节操,只是因为直道而行,不肯曲意逢迎。而今孤立无援,在朝中受到邪臣谮毁’。臣奏请,陛下在治理国家时,应该让庞参蒙受国恩,不再受到邪臣伤害。目前,的确有邪佞之徒,恶意毁伤忠正之臣,此乃天地之大禁,人主应该时时警惕。在往昔,秦国名将白起,无辜受到谮毁,被秦王赐死,诸侯为此而酌酒庆贺。季友返回鲁国,鲁国人举国欢庆。国家重用贤臣,国家才可以获得安宁。而今,天下人看到,陛下有庞参这样的忠臣良将,莫不欢欣鼓舞。奏请陛下,委以重任,以安定社稷。”奏书递上,顺帝下诏,派遣小黄门到庞参家探视,又派太医送来羊、酒,予以慰问。
后来,庞参的夫人迫害前妻生的儿子,将其投入水井中淹死。庞参平素与洛阳令祝良不和,祝良听说此事,率领吏卒闯入太尉府调查,同时弹劾庞参有罪,庞参被顺帝罢免。有关官员认为,祝良不先向朝廷奏报,就闯入三公府,侮辱太尉,祝良也被关进诏狱。祝良在任上颇能赢得民心,洛阳的官吏及百姓聚在阙门前,有成千上万人请求代替祝良服刑,顺帝下诏,赦免祝良。
顺帝阳嘉四年,庞参重新担任太尉。顺帝永和元年,庞参以久病为由,辞去职务,在家中去世。
陈龟,字叔珍,上党郡泫氏县人。陈龟家族世代有人在边郡担任将领,熟悉弓马技艺,在北部州郡称雄。
年轻时,陈龟胸怀大志。顺帝永建年间,陈龟被举荐为孝廉,五次升迁,担任五原郡太守。顺帝永和五年,顺帝拜陈龟为使匈奴中郎将。当时,南匈奴左部叛乱。陈龟以单于不能阻止部下,外表貌似忠顺朝廷,内心叛逆,逼迫南单于自杀。为此,陈龟被捕入狱,后又获得赦免。此后,两次升迁,陈龟担任京兆尹。当时,三辅地区豪强肆虐,多有侵犯小民利益者。陈龟上任,执法严厉,很快清理豪强欺凌百姓的案件,郡内百姓很高兴。
恰好羌胡寇掠边境,杀害县长、县吏,抢掠百姓。桓帝认为,陈龟家族世代有人在边郡任职,熟悉边郡的民风民俗,拜陈龟为度辽将军。临行前,陈龟上疏桓帝:“臣陈龟家族,世代蒙受国恩。臣的先辈,驰骋边疆,犹如朝廷鹰犬,杀敌立功,喋血沙场,倒毙在与胡虏交战的战场上。魂魄漂泊在外,不能返回家乡,尸骸暴露于荒野,被狐狸啃啮,臣依然感到无以报答朝廷的圣恩。臣深知,臣愚顽驽钝,不足以担当大任,却蒙受朝廷厚恩,兼享爵位荣禄,在有生之年,臣应该以死报国。臣听说,日月星三辰,运行偏离轨道,应该擢拔贤士为相;胡虏蛮夷骚扰边疆,应该擢拔隶卒为将。臣并无文武之才,而忝列鹰扬之列,对上有负陛下圣明,对下担心尸位素餐。即使臣为国捐躯,也不能报答万一。而今,西部州郡地处边陲,土地瘠薄,百姓以放牧为业,鞍马为居,射猎为生。男子缺少稼穑之利,女子缺少机杼之饶。然而,百姓还要守卫边疆,瞭望亭障,命悬于锋镝,闻警于奔命,常怀有报国之心,抛家弃业,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意念。近些年,匈奴多次袭扰边郡驻军,残杀我县长、县吏,抢夺、欺侮百姓。战士们奔命于沙漠,首级悬挂于马鞍。有些地方,十室九空,甚至举城空虚,孤儿寡母,哭声飘荡在郊外。野无青草,室内悬磬。即使稍有生气,也早已形同枯槁。在往年,并州因为雨水成灾,飞蝗肆虐,耕地荒芜,租税、更赋无法筹措。老者悲思不得终年,少壮恐惧难以糊口。陛下以百姓为子,百姓以陛下为父,陛下怎能不日夜操劳,为解除百姓饥困而思虑!尧帝舍弃亲生儿子,禅让帝位予虞舜,是希望民众在圣君治理下,获得幸福,不愿意看到民众在恶人治理下,生活悲惨。当年,古公亶父拄着拐杖,率领民众离开故乡,追随亶父的民众,是原来的五倍。文王在西部治理,最终拥有天下。他们并未用车辆装载金银宝玉给予民众,以此作为恩惠!在近世,孝文帝被一位女子的谏书所感动,废除肉刑。圣王考虑的是德行、仁义。最终,文帝成为有汉一代贤君。陛下继承汉室大统,恢宏世祖宏业,临朝听政,然而,圣意并未留心,一些州牧、郡守不良,有些人获得的官职来自宫中宦官,担心违逆宫中旨意,取祸于眼前。朝廷内外,哀怨之声不绝于耳,灾害频仍,胡虏凶悍,皆因为朝纲不振。目前,国库空虚,流入豺狼之口;安边功业未就,皆因将帅无能。前凉州刺史祝良,上任不久即严加纠察凉州属下郡太守、县令、县长,凡不称职者,有近一半遭贬黜,祝良施政不到半年,功效显著。像祝良这样的能臣,应予以表彰,以劝勉官员奋进。朝廷应该撤换不称职的州牧、郡守,辞退奸邪。除此以外,还要选择护匈奴、乌桓、护羌中郎将、校尉,精通文武谋略之忠臣良将,授予权力,免除并州、凉州的租税、更赋,宽宥、赦免罪犯、刑徒,扫除旧尘,弃旧图新。让良吏知道,奉公守法,就可以得到福佑;让恶吏懂得,营私舞弊,一定会招来祸殃。到那时,胡马不敢再窥视长城,塞下不会再有警讯。”桓帝明白陈龟的意思,重新选拔幽州、并州刺史,从边郡守军将领到郡太守、郡都尉以下官员,大多被调换。桓帝下诏:“按照陈将军的奏议,免去并州、凉州一年的税赋,用以赏赐当地官吏、百姓。”陈龟上任,州郡官员莫不战战兢兢,奉职守责,鲜卑不敢再靠近边郡。朝廷在边郡减省的费用,每年可达上亿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