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后汉书》 » 卷五十三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>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原文

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原文

《易》曰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,或默或语。”《上系》之词也。言贤哲所行,其趣异也。孔子称“蘧伯玉邦有道则仕,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也”。《论论》蘧伯玉名瑗,卫大夫也。卷而怀谓不预时政,不忤于人者也。然用舍之端,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。诚,实也。孔子曰: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臧。”《易》曰:“闲邪存其诚。”故其行也,则濡足蒙垢,出身以效时;《新序》曰:“申徒狄非时,将自投河,崔嘉闻而止之曰:‘吾闻圣人从事于天地之闲,人之父母也。今为濡足之故,不救溺人乎?’”及其止也,则穷栖茹菽,臧宝以迷国。《尔雅》曰:“啜,茹也。”《孙卿子》曰:“君子啜菽饮水,非愚也,是节然也。”《论语》曰,阳货谓孔子曰:“怀其宝而迷其邦,可谓仁乎?”

太原闵仲叔者,《谢沈书》曰:“闵贡字仲叔。”世称节士,虽周党之洁清,自以弗及也。党见其含菽饮水,遗以生蒜,受而不食。党与仲叔同郡,亦贞介士也。见《逸人传》。皇甫谧《高士传》曰:“党见仲叔食无菜,遗之生蒜。仲叔曰:‘我欲省烦耳,今更作烦邪?’受而不食。”建武中,应司徒侯霸之辟,既至,霸不及政事,徒劳苦而已。劳其勤苦也。劳音力到反。仲叔恨曰:“始蒙嘉命,且喜且惧;今见明公,喜惧皆去。以仲叔为不足问邪,不当辟也。辟而不问,是失人也。”遂辞出,投劾而去。案罪曰劾,自投其劾状而去也。投犹下也。今有投辞、投牒之言也。复以博士征,不至。客居安邑。老病家贫,不能得肉,日买猪肝一片,屠者或不肯与,安邑令闻,来吏常给焉。仲叔怪而问之,知,乃叹曰:“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?”遂去,客沛。以寿终。

仲叔同郡荀恁,字君大,恁音而甚反。少亦修清节。资财千万,父越卒,悉散与九族。隐居山泽,以求厥志。王莽末,匈奴寇其本县广武,广武,县,属太原郡,故城在今代州雁门县也。闻恁名节,相约不入荀氏闾。光武征,以病不至。永平初,东平王苍为骠骑将军,开东合延贤俊,辟而应焉。及后朝会,显宗戏之曰:“先帝征君不至,骠骑辟君而来,何也?”对曰:“先帝秉德以惠下,故臣可得不来。骠骑执法以检下,检犹察也。故臣不敢不至。”后月余,罢归,卒于家。

桓帝时,安阳人魏桓,字仲英,亦数被征。其乡人劝之行。桓曰:“夫干禄求进,所以行其志也。今后宫千数,其可损乎?厩马万匹,其可减乎?左右悉权豪,其可去乎?”皆对曰:“不可。”桓乃慨然叹曰:“使桓生行死归,于诸子何有哉!”若忤时强谏,死而后归,于诸劝行者复何益也。遂隐身不出。

若二三子,可谓识去就之?,候时而处。?,节也。候时以居,不失去就也。夫然,岂其枯槁苟而已哉?盖诡时审己,以成其道焉。诡,违也。迹若违时,志存量己也。余故列其风流,区而载之。言其清洁之风,各有条流,故区别而纪之。

周燮字彦祖,汝南安城人,决曹掾燕之后也。燕具《独行篇·周嘉传》。燮生而钦颐折頞,丑状骇人。颐,颔也。钦颐,曲颔也。《说文》曰:“頞,鼻茎也。”折亦曲也。钦音丘凡反。钦或作“顩”,音同。其母欲弃之,其父不听,曰:“吾闻贤圣多有异貌。伏羲牛首,女娲蛇躯,皋繇鸟喙,孔子牛唇,是圣贤异貌也。又蔡泽亦顩颐蹙頞。兴我宗者,乃此儿也。”于是养之。

始在髫鬌,而知廉让;髫,发也。《礼记》曰:“子生三月之末,择日翦发为鬌,男角女羁,否则男左女右。”鬌音徒果反。十岁就学,能通《诗》、《论》;及长,专精《礼》、《易》。不读非圣之书,不修贺问之好。有先人草庐结于冈畔,山脊曰冈。下有陂田,常肆勤以自给。肆,陈也。非身所耕渔,则不食也。乡党宗族希得见者。《谢承书》曰“燮居家清处,非法不言,兄弟、父子、室家相待如宾,乡曲不善者皆从其教”也。

举孝廉、贤良方正,特征,皆以疾辞,延光二年,安帝以玄纁羔币聘燮,礼,卿执羔。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曰:“凡贽卿用羔,羔有角而不用,类仁者;执之不鸣,杀之不嗥,类死义者;羔饮其母必跪,类知礼者:故以为贽。”及南阳冯良,二郡各遣丞掾致礼。宗族更劝之曰:“夫修德立行,所以为国。自先世以来,勋宠相承,君独何为守东冈之陂乎?”燮曰:“吾既不能隐处巢穴,追绮季之迹,绮季、东园公、夏黄公、{丿用}里先生,谓之四皓,隐于商山。见《前书》也。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,斯固以滑泥扬波,同其流矣。滑,混也。《楚词》:“何不滑其泥而扬其波。”滑音古没反。夫修道者,度其时而动。动而不时,焉得亨乎!”亨,通也。《书》曰:“虑善以动,动惟厥时。”因自载到颍川阳城,遣门生送敬,遂辞疾而归。送敬犹致谢也。良亦载病到近县,送礼而还。送礼谓送其所致之礼也。诏书告二郡,岁以羊酒养病。

良字君郎。出于孤微,少作县吏。年三十,为尉从佐。从佐谓随从而已,不主案牍也。奉檄迎督邮,即路慨然,耻在畼役,厮,贱也。因坏车杀马,毁裂衣冠,乃遁至犍为,从杜抚学。妻子求索,踪迹断绝。后乃见草中有败车死马,衣裳腐朽,谓为虎狼盗贼所害,发丧制服。积十许年,乃还乡里。志行高整,非礼不动,遇妻子如君臣,乡党以为仪表。燮、良年皆七十余终。

黄宪字叔度,汝南慎阳人也。在慎水之南,因以名县。南阳有顺阳国,而流俗书此或作“顺阳”者,误。世贫贱,父为牛医。

颍川荀淑至慎阳,遇宪于逆旅,逆旅,客舍。时年十四,淑竦然异之,揖与语,移日不能去。谓宪曰:“子,吾之师表也。”既而前至袁阆一作“阆”。所,未及劳问,逆曰:“子国有颜子,宁识之乎?”颜子,颜回也。阆曰:“见吾叔度邪?”是时,同郡戴良才高倨慠,而见宪未尝不正容,及归,罔然若有失也。其母问曰:“汝复从牛医儿来邪?”对曰:“良不见叔度,不自以为不及;既睹其人,则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,《论语》颜回慕孔子之言也。固难得而测矣。”同郡陈蕃、周举常相谓曰:“时月之闲不见黄生,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。”吝,贪也。及蕃为三公,临朝叹曰:“叔度若在,吾不敢先佩印绶矣。”太守王龚在郡,礼进贤达,多所降致,卒不能屈宪。郭林宗少游汝南,先过袁阆,不宿而退;进往从宪,累日方还。或以问林宗。《郭泰别传》曰:“时林宗过薛恭祖,恭祖问曰:‘闻足不见袁奉高,车不停轨,銮不辍轭,从叔度乃弥信宿也?’”林宗曰:“奉高之器,譬诸氿滥,虽清而易挹。奉高,闳字也。《尔雅》曰:“侧出氿泉,正出滥泉。”氿音轨。滥音槛。叔度汪汪若千顷陂,澄之不清,淆之不浊,不可量也。”淆,混也。

宪初举孝廉,又辟公府,友人劝其仕,宪亦不拒之,暂到京师而还,竟无所就。年四十八终,天下号曰“征君”。

论曰:黄宪言论风旨,无所传闻,然士君子见之者,靡不服深远,去玼吝。玼音此。《说文》曰:“鲜色也。”据此文当为“疵”,作“玼”者,古字通也。将以道周性全,无德而称乎?道周备,性全一。无德而称,言其德大无能名焉。余曾祖穆侯《晋书》曰:“范汪字玄平,安北将军,谥曰穆侯。汪生宁,宁生泰,泰生晔。”以为宪隤然其处顺,《易·系词》曰:“坤隤然示人简矣。”隤,柔顺貌。渊乎其似道,《老子》曰:“道冲而用之,或不盈,渊乎似万物之宗。”言渊深不可知也。浅深莫臻其分,清浊未议其方。《广雅》曰:“方,所也。”若及门于孔氏,其殆庶乎!《易·系词》曰:“颜氏之子,其殆庶几乎!”殆,近也。故尝著论云。

徐稚字孺子,豫章南昌人也。豫章,郡,今洪州也。南昌,县,即今豫章县也。《谢承书》曰“稚少为诸生,学《严氏春秋》、《京氏易》、《欧阳尚书》,兼综风角、星官、算历、《河图》、《七纬》、推步、变易,异行矫时俗,闾里服其德化。有失物者,县以相还,道无拾遗。四察孝廉,五辟宰府,三举茂才”也。家贫,常自耕稼,非其力不食。恭俭义让,所居服其德。屡辟公府,不起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