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后汉书》 » 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传 > 章帝八王列传 白话文翻译 > 第2节

章帝八王列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
邓太后看到殇帝还是个婴儿,担心难以养大成人,留下刘庆的长子刘佑与嫡母耿姬,居住在清河国驻京师官邸。当年秋天,殇帝驾崩,邓太后随后立刘佑为皇帝,这就是安帝。邓太后派中黄门送耿姬返回清河国。

安帝的生母左姬,字小娥;小娥的姐姐,字大娥,犍为郡人。最初,小娥的伯父左圣由于妖言惑众罪被杀,家人和亲属被罚没入官府,姊妹二人才几岁就被送入掖庭,及至长大成人,俱有美色、才艺。小娥精通史书,喜欢辞赋。和帝将掖庭的宫人赐予诸侯王,因此,小娥得以进入清河王府邸。刘庆早就听说小娥长得美丽,赏赐傅母以求得她们。姊妹二人来到清河国驻京师府邸,刘庆对小娥特别宠爱,其他姬妾不能与之相比。姊妹去世,均葬在京师。

刘庆在位二十五年,才来到封国就位,当年就患上大病,病得很重。临终前,刘庆对宋衍等人讲:“清河国地方卑湿,寡人乞求,将骸骨埋葬在宋贵人墓旁。寡人蒙受朝廷厚恩,可以建立祠堂,届时母子可以一起享受血食。魂灵有所依托,死无所恨!”刘庆上书太后:“臣封国土地卑湿,奏请陛下,乞求将骸骨葬在樊濯聚,跟随贵人,臣去世后享受此殊荣,可以不朽。而今,臣尚能讲话,冒昧奏请陛下恩准,臣命在旦夕之际,乞蒙哀怜。”刘庆去世,享年二十九岁。太后派司空(御史大夫)持符节,与宗正一起来吊唁;又派长乐宫谒者仆射、中谒者二人,帮助料理丧事。太后赏赐龙旗九旒,派虎贲武士一百人送葬,葬礼与东海恭王相同。邓太后又派掖庭丞护送左姬的灵柩,与清河王刘庆在广丘合葬。

刘庆的嗣子愍王刘虎威继承清河王位。安帝永初元年,太后封宋衍为盛乡侯,把清河国分出一部分,封刘庆的小儿子刘常保为广川王。刘庆有十一个子女,均受封为乡侯、公主,享受食邑。第二年,刘常保去世,没有子嗣,撤销封国。

刘虎威在位三年,去世,没有子嗣。邓太后重新立乐安王刘宠的儿子刘延平为清河王,以奉祀刘庆宗庙,这就是清河恭王。

邓太后驾崩,有关官员上奏安帝:“清河孝王刘庆,品德敦厚、善良,养育明圣,即位大统,奉祀郊庙。汉室建国以来,高皇帝尊父亲为太上皇,宣帝尊父亲为皇考,按照昭穆位序,设置陵园。遵照大宗之义,按照原有制度,皇帝应该为父亲上尊号‘孝德皇帝’,母亲左氏为‘孝德太后’,孝德皇帝的母亲宋贵人,应该追谥封号为‘敬隐太后’。”此后,安帝在高庙祭祀,向高祖祭告。安帝又派司徒(丞相)持符节与大鸿胪一起,带着安帝的策书,还有赐予清河孝王的玺印、绶带,来到清河国,为清河孝王追封尊号。安帝又派中常侍,带上太牢礼,以及护礼仪侍中刘珍、宗室、列侯等,一起来参加追封仪式。安帝追尊清河孝王的陵寝为甘陵,庙号为昭庙。在陵寝庙园设置令、丞,安排卫兵、兵车,负责护卫陵寝,一切按照章陵的规格。安帝又将广川国划入清河国,尊耿姬为甘陵大贵人。安帝又封妹妹刘侍男为涅阳长公主,刘别得为舞阴长公主,刘久长为濮阳长公主,刘直得为平氏长公主。其余的七个妹妹,在此前已经去世,没有封赏爵位。安帝追赠敬隐后的妹妹小贵人印绶,追封外祖父宋杨谥号为当阳穆侯。宋杨的四个儿子,皆受封为列侯,每人享受食邑五千户。此后,宋氏家族在朝中担任卿、校、侍中、大夫、谒者、郎吏者,有十余人。孝德皇后的异母弟弟左次和左达生,有九个儿子,一律任命为清河王宫侍郎。耿贵人,是牟平侯耿舒的孙女,耿贵人的哥哥耿宝,继承牟平侯爵位。安帝以耿宝是嫡亲舅舅,给予耿宝的待遇特别优渥。后来,耿宝官至大将军,详情记载在《耿舒传》。

刘延平在位三十五年,去世,嗣子刘蒜继位。冲帝驾崩,朝廷征召刘蒜到京师,廷议确定刘蒜继承皇位。此时,大将军梁冀与梁太后商议,又确定拥立质帝。刘蒜返回封国。

刘蒜为人持重,举止有礼,朝中大臣太尉李固等,莫不希望拥立刘蒜。最初,中常侍曹腾拜谒刘蒜,刘蒜没有以礼相待,宦官因此而心生怨恨。及至质帝驾崩,朝中公卿都希望拥立刘蒜,曹腾说梁冀不同意,最终,只好拥立桓帝。详情记载在《李固传》。刘蒜因为得罪宦官,失去即位机会。

桓帝建和元年,甘陵县人刘文与南郡人妖贼刘鲔相互勾结,散布谣言,说清河王刘蒜将要继承天子位,欲拥立刘蒜。事情败露,刘文等人劫持清河国相谢暠,将要抵达王宫司马门,刘文说:“我们要拥立刘蒜为天子,任命你为三公。”谢暠不听,大声斥骂,刘文杀了谢暠。此后,刘文、刘鲔被捕,伏罪被杀。有关官员弹劾刘蒜,刘蒜受到牵连,被贬为尉氏侯,流放至桂阳,刘蒜自杀。刘蒜在王位三年,撤销封国。

为此,大将军梁冀厌恶清河国名,第二年,朝廷将清河国更名为甘陵国。梁太后立安平孝王刘德的儿子经侯刘理为甘陵王,以奉祀德皇刘庆的宗庙。

刘理在位二十五年,去世,谥号为威王,嗣子刘定继位。

刘定在位四年,去世,谥号为贞王,嗣子刘忠继位。黄巾军骤起,刘忠被封国内的百姓逮捕,又被释放。因为皇室宗亲的缘故,灵帝下诏恢复刘忠的封国。刘忠在位十三年,去世,谥号为献王,嗣子被黄巾军杀害。献帝建安十一年,因为没有后嗣,撤销封国。

济北惠王刘寿,母亲是申贵人,颍川郡人,祖上世代为二千石官员。十三岁时,申贵人被选送入掖庭。和帝永元二年,刘寿受封为济北王,和帝将泰山郡分出一部分,设立济北国。按照章帝朝旧例,受封的兄弟都留在京师,和帝特别恩宠刘寿,关系密切。有关官员奏请将受封的诸侯王送回封国,和帝不忍心,及至和帝驾崩,这些受封的诸侯王才被送回封国就位。安帝永初元年,邓太后封刘寿的舅舅申转为新亭侯。刘寿在位三十一年,去世。从安帝永初年间以后,由于边郡的戎狄多次叛乱,国家财政状况不好,受封的诸侯王去世,朝廷减少丧礼钱,每人一千万钱,一万匹布;继位的诸侯王去世,每人五百万钱,五千匹布。刘寿得到特别恩赏,朝廷赐予三千万钱丧礼,三万匹布。

刘寿的嗣子刘登继位。安帝永宁元年,安帝封刘登的五个弟弟为乡侯,在泰山郡享有食邑。

刘登在位十五年,去世,谥号为节王,嗣子刘多继位。

刘多在位三年,去世,谥号为哀王,没有子嗣。顺帝永和四年,顺帝立战乡侯刘安国为济北王,以奉祀宗庙。

刘安国在位七年,去世,谥号为济北釐王,嗣子刘次继位。质帝本初元年,梁太后封刘次的弟弟刘猛为亭侯。刘次九岁丧父,为人笃孝。桓帝建和元年,梁太后下诏:“济北王刘次以幼年守护藩国,躬行孝道。父亲去世,刘次极尽哀恸,服丧期间,哀伤过分,致使健康受损。刘次住在墓旁的草庐,睡在土炕、席子上,将孝棒放在身旁,每天头不篦,澡不洗,身上长出脓疮。刘次为父亲服丧二十八个月,自从诸侯建国,诸侯王去世,为父亲服丧,达到如此孝心者,前所未闻,朝廷甚为嘉赏。《尚书》讲:‘要表彰善行。’《诗经》讲:‘孝子尽孝,要表彰孝行,赐予福佑。’增加刘次食邑五千户,扩大刘次的封邑,以勉励孝子之心。”

刘次在位十七年,去世,谥号为孝王,嗣子刘鸾继位。刘鸾去世,嗣子刘政继位。刘政去世,没有子嗣,献帝建安十一年,撤销封国。

河间孝王刘开,和帝永元二年,受封为河间王。和帝将乐成郡、渤海郡、涿郡划出一部分,设立河间国。殇帝延平元年,刘开前往封国就位。刘开遵守法度,在封国内受到官吏、百姓爱戴。安帝永宁元年,邓太后封刘开的儿子刘翼为平原王,以奉祀怀王刘胜的宗庙;又封刘德为安平王,以奉祀乐成王刘党的宗庙。

刘开在位四十二年,去世,嗣子刘政继位。刘政为人倨傲,凶狠歹毒,不遵守法度。顺帝认为侍御史吴郡人沈景有能力,挑选沈景担任河间国相。沈景到王府拜谒刘政,刘政衣冠不整,叉着双腿坐在殿上。侍郎在旁边高唱赞礼,要求沈景跪拜。沈景挺身而立,拒不跪拜。沈景大声问:“大王何在?”虎贲勇士高声呵斥:“上面御座上不就是大王吗?”沈景说:“大王不穿礼服,与常人有何区别!今天,国相来拜谒大王,岂可拜谒无礼之人!”刘政这才起身,进去更衣,而后端坐在王位上,沈景俯身跪拜。拜谒完毕,沈景走出宫门,严厉叱责刘政的太傅:“前些日离开京师,陛下召见,臣当面接受诏命。大王不能谨守礼仪,臣接受皇上诏命,监督大王。诸君享受朝廷俸禄,在大王身边,不能尽职守责,辅导大王,要负渎职责任。”沈景弹劾太傅,奏请朝廷治罪。安帝下诏,严厉叱责刘政,同时谴责太傅没有尽到责任。沈景随后逮捕刘政身边的奸人,调查核实,杀了罪大恶极者数十人,又释放关押在监狱的无辜百姓一百余人。从此以后刘政开始收敛,改过自新。顺帝阳嘉元年,顺帝封刘政的十三个弟弟为亭侯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