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吏列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周纡,字文通,下邳郡徐县人。周纡为人刻薄寡恩,喜欢韩非子的法家学说,年轻时,周纡担任廷尉史。
明帝永平年间,周纡补任南行唐县长,周纡到任,晓谕县衙官吏:“朝廷不认为县长不肖,派县长来治理黎民,县长生性厌恶猾吏,志在铲除豪强。你们不要以身试法,让县长逮住!”此后,周纡诛杀县里的不守法者,杀了数十人,官吏、百姓人人震恐。再后来,周纡转任博平县令,在任上收捕奸邪,严刑拷打,很少有人能活着走出监狱。周纡以严酷执法,转任齐国相,仍然以严刑峻法治民,滥施酷刑。周纡善于书写判词,引用法律条文,被州郡官员所模仿,因为滥杀无辜,又被贬为博平县令。
章帝建初年间,周纡担任渤海郡太守。每当有大赦令传达到郡,周纡闭门不出,先派人到属下县邑尽快处决罪犯,而后再宣读诏书。后来,周纡被召回,交由廷尉治罪,被免职回家。
周纡为官清廉,家中不留余财,罢官后,靠制作砖坯维持生活。章帝听说此事,顿生怜悯之心,再次征召周纡,拜为郎官,后升任召陵侯国相。相府掾史忌惮周纡执法严苛,欲损害其威信,一天早晨,找来一个死人,斩断手足,立在官衙前。周纡听说后,走到死人身边,好像在与死人对话。周纡暗中观察,发现死人的嘴巴和眼睛上有稻芒,于是私下里问守门官吏:“你知道,有谁载运稻秆入城?”守门官吏答:“只有廷掾一人。”又问负责拉铃告警的吏卒:“外面有人怀疑县令在与死人对话吗?”吏卒答:“廷掾怀疑。”周纡随即收捕廷掾,严刑拷问。廷掾服罪,招供说:“没有杀人,只是取了路边的一具死尸。”从此以后,没有人再敢欺瞒周纡。
后来,周纡担任洛阳令,下车伊始,先询问洛阳的豪门大姓,官吏将洛阳的大姓名字,居住在闾巷的豪强,一一禀报。周纡厉声呵斥:“我要问的是皇亲国戚,像马氏、窦氏这样的外戚,谁要了解这些街头小贼?”官吏这才明白新洛阳令的用意。之后,周纡办案,以执法严酷为手段,皇亲国戚吓得胆战心惊,不敢犯法,京师秩序井然。皇后的弟弟黄门侍郎窦笃从宫中回家,夜晚走到止奸亭。亭长霍延阻拦窦笃通过,窦笃手下的苍头与亭长争执,霍延拔出剑来,在窦笃面前比划,出言不逊,肆意大骂。窦笃上表奏闻皇帝,章帝下诏,召司隶校尉、河南郡大尹到尚书省诘问,又派遣持戟武士收捕周纡,送往廷尉署诏狱,关押几天后,才被赦免出狱。章帝也知道周纡奉法办事,嫉恶如仇,不避权贵。然而,由于过于严苛,失去中正,周纡多次被有关官员弹劾。周纡在洛阳令任上八年,被免去官职。
再后来,周纡又担任御史中丞。和帝即位,太傅邓彪弹劾周纡,说周纡在任上执法严酷,不宜在京师任职。周纡被免职,回到乡里。窦氏在朝中很尊贵,窦笃兄弟专权恣肆,睚眦之怨也会将人置于死地。周纡忖度难以保全,遂闭门不出,等待大祸临头。然而窦笃认为周纡为官公正,虽然过去有过怨隙,但并没有加害周纡。
和帝永元五年,朝廷再次征召周纡,拜为御史中丞。此时,窦氏已经失去权势,有多人被杀,夏阳侯窦瓌依然在朝廷担任官职。周纡痛恨窦氏,遂上疏:“臣听说,臧文仲侍奉国君,看到对国君有礼者,犹如孝子看到父母;看到对国君无礼者,犹如鹰隼追逐鸟雀。夏阳侯窦瓌,经查,为人轻薄,不学无术,专务邪僻之事。窦瓌建立学校,名义上是招收学生,实际上聚集奸徒。窦瓌蔑视朝廷天威,侮慢皇室,又伪造巡狩封禅之书,迷惑大众。窦瓌应当伏法受死。主持本案的官员,徇私枉法,漠视国家法律。涓涓细流,终将汇成江河;火种虽小,终将燃起大火。履霜有痕,坚冰将至,不能不有所警惕!朝廷应该记取吕产专擅之祸,避免王莽窃国之灾。对上有安定社稷之计,对下可解除万夫之惑。”窦瓌被贬回封国。周纡转任司隶校尉。
和帝永元六年夏天,发生旱情,和帝亲临洛阳诏狱,检录在押犯人,有两人由于遭受毒打,创口生出蛆虫,周纡负有责任,被贬为骑都尉。永元七年,周纡转任将作大匠。永元九年,在任上去世。
黄昌,字圣真,会稽郡余姚县人。黄昌出身卑微,家住在学校附近,经常看到学生出入学校,学习礼仪,非常羡慕,遂就近学习,后来又学习法律。再后来,黄昌在郡府担任决曹吏。州部刺史巡行郡县,看到黄昌,很欣赏黄昌的学识,任命黄昌为州部从事。
后来,黄昌担任宛县县令,施政时崇尚严苛,发掘奸邪不遗余力。有贼人盗走县令的车盖,黄昌不事声张,派门客悄悄来到偷车盖的贼人家中,趁其不备取走车盖,而后逮捕盗贼全家,全部杀掉。大户人家知道此事者,莫不战战兢兢,皆以为黄昌断案神明。
朝廷举荐贤能,黄昌升任蜀郡太守。原太守李根年迈体衰,施政多有错谬,百姓蒙受冤屈,无处申诉。及至黄昌到任,官吏、百姓前来郡府告状者,有七百余人,黄昌一一审理,审理结果,莫不恰当。黄昌秘密逮捕一名强盗头子,迫使他写出属下各县的党徒姓名及其住处,派人分头抓捕,无一人漏网。那些宿恶大奸,只好远走他乡。
最初,黄昌在州部担任书佐,妻子回娘家省亲,途中遇上强盗劫持,被卖到蜀郡,成为他人的妻子。再后来,原配妻子在蜀郡生的儿子犯法,妻子来找黄昌自首。黄昌怀疑这位女子不是蜀郡人,问其来历。妻子答:“妾原来是会稽郡余姚县戴次公的女儿,是州部书佐黄昌的妻子。此前,妾返回娘家省亲,被强盗劫持,卖到此地。”黄昌听了,大为震惊,喊妻子到面前来,问:“你还认得黄昌吗?”妻子答:“黄昌的左脚心有一个黑子,常自称应该成为二千石官员。”黄昌让妻子看脚心,二人相拥而泣,夫妻破镜重圆。
黄昌在蜀郡太守任上四年,受到朝廷征召,改任陈国相。陈国有一户大姓人家彭氏,豪放不羁,建了一座豪宅,高楼临着街道。黄昌每次出行,彭氏家里的妇人就会站在楼上观看。黄昌很不高兴,遂将彭氏收捕,经过审理后诛杀。
之后,黄昌升任河内郡太守,又转任颍川郡太守。顺帝永和五年,朝廷征召黄昌,拜为将作大匠。顺帝汉安元年,黄昌升任大司农,又被贬为太中大夫,在任上去世。
阳球,字方正,渔阳郡泉州县人。阳球家族世代有人做官,是当地的豪门大姓,可谓冠盖云集。阳球会击剑、骑马、射箭,为人严厉,喜欢申不害、韩非子的法家学说。郡府有官吏侮辱了阳球的母亲,阳球聚集数十名少年,杀了这名官吏,灭了官吏的家,从此出名。最初,阳球被举荐为孝廉,补任尚书侍郎。阳球熟悉前朝政事,写的奏章和谏言,往往被尚书采用。后来,阳球出任高唐县令,以执法严苛出名,被郡太守收捕、弹劾。恰逢大赦天下,阳球走出监狱。
再后来,阳球被司徒刘宠征召,举荐为高第。九江郡有山贼作乱,几个月不能平息。三公府上表朝廷,举荐阳球,说阳球有治理地方奸邪的能力,朝廷拜阳球为九江郡太守。阳球到任,巧设方略,山贼很快被剿灭。阳球将郡中的奸邪官吏尽行收捕,全部杀掉。
后来,阳球转任平原国相。阳球发布教令:“本国相此前担任高唐县令,志在扫除奸邪,后来被贵郡检举、弹劾。在往昔,齐桓公不计较管仲射钩之仇,高祖赦免季布逃亡之罪。本国相虽然不德,不敢忘记前贤义行。况且,上下级名分已定,怎么能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!今天,捐弃一切前嫌,重新开始。治下百姓接受教化,仍然不肯改邪归正者,本国相将不再宽恕。”平原国官吏看了教令,莫不敬畏。当时,天下大旱,司空张颢上奏,说许多县长、县吏为政苛刻,贪赃枉法,受到弹劾的官员全部被免职。阳球由于为政苛刻,被召至廷尉署,本应该免官,灵帝考虑到阳球在九江郡任上有功绩,拜为议郎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