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苑列传下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再后来,州郡以礼延请赵壹,朝廷三公府十次征召,赵壹一概谢绝,最终在家中去世。袁逢曾经让善相面者为赵壹相面,相面者答:“官不过郡吏。”竟如相面者之言。
赵壹生前著有赋、颂、箴、诔、书、论及杂文,共计十六篇。
刘梁,字曼山,又名刘岑,东平郡宁阳县人,是西汉宗室梁王的后裔。年轻时,刘梁家中贫困,父亲早逝,刘梁靠在集市上卖书为生。
刘梁愤世嫉俗,常痛恨世人以利益相交,以邪念结党,于是,著《破群论》。当时,有人读了这篇文章,认为“仲尼作春秋,乱臣贼子惧,《破群论》问世,俗士莫不愧心”。这篇文章亡佚。
刘梁还写过《辩和同之论》。文中讲:
有些事情,或违逆于世俗,却符合道义;有些事情,或迎合于世俗,但失去道义。爱,实则为害;恶,实则为美。这是为何?大抵上讲,遇事明智,即会有所得,遇事昏昧,则会有所失。君子对待事物,不拘泥于一事一物,首先要看是否符合实际。
做事欲有所得,往往在于和,做事情有所失,往往囿于同。做事情有所济,谓之和,好恶不加区别,谓之同。《春秋传》讲:“和好似汤羹,加上酸苦,调之以味,君子食之以平和其心。同好似淡水,将淡水注入淡水,饮之又有何区别?琴瑟演奏,音调相同,谁又能辨别其乐理?”君子之行为,周而不比,和而不同,以补救过失为正,以斥逐邪恶为忠。《孝经》讲:“欲襄助美德,首先补救过失,上下和睦,才能表现亲爱。”
在往昔,楚恭王有病,请来大夫,说:“寡人不德,即位时,年龄尚幼。寡人没有完成先君的遗愿,丧师辱国,这是寡人之罪。在祖庙排列昭穆位序时,保全神位,谥号可定为灵或厉。”大夫答应了。及至楚恭王去世,大夫子囊说:“不能这样做。事君者,应该褒扬君王的德行,不应该强调其过失。赫赫楚国,楚王即位,将楚国的领土拓展至南海,向中原诸侯展示军威,楚国的国势如此强盛。有这样的功绩,还念念不忘过失,为何不能以恭为谥号!”诸大夫同意。这是违逆君王的意思,得到肯定的例子。楚灵王即位,骄奢淫逸,暴虐无度,芋城大尹申亥按照灵王的嘱咐,将灵王葬在乾溪,还把两个女儿殉葬。这是顺从君王的旨意,违背道义的例子。*陵之战,晋楚对峙,阳谷献酒,子反殒命。这是欲爱之,反而害之。臧武仲讲:“孟孙忤逆我,这是治病的良药;季孙爱护我,却加重我的病情。加重病情对我有害,良药医病对我有利。”这是以忤逆补救过失。孔子讲:“做到明智很难!像臧武仲那样,做人明智,却不能容于鲁国。这是有原因的,因为臧武仲不能顺从国君,国君又不能采纳谏言。”人们赞美义行,讥讽违背道义。
懂得道义而违逆,伪也;不懂得道义而失误,暗也。暗与伪,其危害相同。危害之所在,并非在于不明白事理,在于明白事理而违逆。所以说:“明白义理,不能守之,虽得之,必失之。”《尚书·夏书》讲:“念兹在兹,诸事可以施行。”意思是明白事理,还要忠于义理。
君子的一言一行,动则思义,不为利益所动,不为义理而愧疚,进退有度,遵循义理而行。一旦抛弃义理,即使是兄弟,也绝不宽恕;按照义理行事,即使是仇人,也不会弃之不顾。解狐受到祁奚推荐;周公为了义理,杀了弟弟管叔;勃鞮违逆晋文公,文公完成霸业;傅瑕顺从周厉王,厉王败亡;管苏忤逆楚王,得到封爵;申侯顺从楚王,遭到贬退,这些都是遵循义理的例子。因此说:“不在于逆顺,而在于义理;不在于憎恶,而在于义理。”《礼记》讲:“爱而知其恶,憎而知其善。”此乃义理之谓。
在桓帝朝,刘梁被举荐为孝廉,后来担任北新城县长。上任伊始,刘梁告诉县里人:“在往昔,文翁在蜀郡担任太守,儒学在巴、蜀、汉中得以传播;庚桑子在楚国,以一介平民,用道学影响世俗。我是一任县长,心存社稷,如果只是照章办事,处理文案,这违背我的志向!”此后,刘梁在县里兴办学校,亲自教书授徒,有学生数百人。早晚间刘梁到学校授课,勉励学生砥砺情操,坚定志向。刘梁手中拿着经卷,考试对策,评判优劣。从此以后,北新城儒学兴盛。直至后世,县里仍对刘梁赞颂不已。
孙儿刘桢,以文才闻名。
边让,字文礼,陈留郡浚仪县人。年轻时,边让喜欢辩论,辩论时常旁征博引,还善于写文章,辞章华丽,虽然多有艳丽之辞,仍能够归于义理,类似于司马相如的辞赋。有一篇赋,如下:
楚灵王在云梦泽游玩,游玩罢,在荆台上休息。前方有淮水之滔滔,左边有洞庭之波涌,右边有鄱阳之湖岸,南方可视巫山之巍峨。灵王极目远眺,无边无际,驰骋游玩竟日,对左史倚相讲:“太美了,玩得很尽兴,这样玩乐,可以忘忧,忘却衰老、生死!”此后,楚灵王建造章华台,修建乾溪宫,穷尽工匠之技巧,耗尽府库之储藏,举全国之力营建宫殿,数年后完成。灵王在章台宫做长夜宴饮,又命令乐人,制作北里新声。大夫伍举深知陈、蔡的国君将会乘此机会作乱。伍举创作辞赋,向楚灵王讽谏:
冑高阳之苗胤兮,承圣祖之洪泽。建列藩于南楚兮,等威灵于二伯。超有商之大彭兮,越隆周之两虢。达皇佐之高勋兮,驰仁声之显赫。惠风春施,神武电断,华夏肃清,五服攸乱。旦垂精于万机兮,夕回辇于门馆。设长夜之欢饮兮,展中情之嬿婉。竭四海之妙珍兮,尽生人之秘玩。
尔乃携窈窕,从好仇,径肉林,登糟丘,兰肴山竦,椒酒渊流。激玄醴于清池兮,靡微风而行舟。登瑶台以回望兮,冀弥日而消忧。于是招宓妃,命湘娥,齐倡列,郑女罗。扬《激楚》之清宫兮,展新声而长歌。繁手超于《北里》,妙舞丽于《阳阿》。金石类聚,丝竹群分。被轻袿(guī),曳华文,罗衣飘飖,组绮缤纷。纵轻躯以迅赴,若孤鹄之失群;振华袂以逶迤,若游龙之登云。于是欢嬿既洽,长夜向半,琴瑟易调,繁手频弹,清声发而响激,微音逝而流散。振弱支而纡绕兮,若绿繁之垂干,忽飘飖以轻逝兮,似鸾飞于天汉。舞无常态,鼓无定节,寻声响应,修短靡跌。长袖奋而生风,清气激而绕结。尔乃妍媚递进,巧弄相加,俯仰异容,忽兮神化。体迅轻鸿,荣曜春华,进如浮云,退如激波。虽复柳惠,能不咨嗟!于是天河既回,淫乐未终,清龠(yuè)发徵,《激楚》扬风。于是音气发于丝竹兮,飞响轶于云中。比目应节而双跃兮,孤雌感声而鸣雄。美繁手之轻妙兮,嘉新声之弥隆。于是众变已尽,群乐既考。归乎生风之广夏兮,修黄轩之要道。携西子之弱腕兮,援毛嫔之素肘。形便娟以婵媛兮,若流风之靡草。美仪操之姣丽兮,忽遗生而忘老。
尔乃清夜晨,妙技单,收尊俎,彻鼓盘。惘焉若酲,抚剑而叹。虑理国之须才,悟稼穑之艰难。美吕尚之佐周,善管仲之辅桓。将超世而作理,焉沉湎于此欢!于是罢女乐,堕瑶台。思夏禹之卑宫,慕有虞之土阶。举英奇于仄陋,拔髦秀于蓬莱。君明哲以知人,官随任而处能。百揆时叙,庶绩咸熙。诸侯慕义,不召同期。继高阳之绝轨,崇成、庄之洪基。虽齐桓之一匡,岂足方于大持?尔乃育之以仁,临之以明。致虔报于鬼神,尽肃恭乎上京。驰淳化于黎元,永历世而太平。
大将军何进听说边让有才华,欲征召边让,担心会遭到拒绝,佯装以参谋军事征召。边让来到后,何进任命边让为将军幕府令史,以礼相待。边让善于占卜、射礼,善于写作辞赋、对策。当时,将军幕府宾客满堂,莫不敬仰边让。幕府掾史孔融、王朗,递上名片,前去拜谒。
议郎蔡邕很敬重边让,认为边让应该担任更重要的职务,向何进举荐:“将军幕府初开,征召许多俊杰士人,充实幕府,这其中,有白发耆年老者,作为参谋。雍州飞翔的苍鹭,周公聚集的士人,也不过如此。臣注意到,将军幕府令史陈留郡人边让,可谓天授奇才,聪明睿智。边让幼年失去双亲,没有受过家庭教育。及至入学读书,系统接受经学,甫一读书,就能够贯通经义,教授者莫不感到惊讶,难以回答边让的提问,章句解释也难以满足边让的求知欲。边让心志通达,尤其善于辩论。边让为人,非礼不动,非礼不行。对待不能解释的问题,边让一定会穷根究底,用各种经典,相互参照,直至弄通弄懂,深究其义理。因此,儒学疑难,无人能够诘难边让。如果边让生在唐尧、虞舜之际,那么,边让就会在‘八元’‘八凯’之列;如果边让遇到孔子,边让就是颜回、冉有。边让的才能,绝非庸俗之辈可以比拟!按照等级排位,边让是超凡脱俗之士;按照资历排序,循序渐进,那么,边让绝不可能擢拔为人才,也不能显示将军对人才的渴望。《左传》讲:‘烹牛之鼎用以煮鸡,汤汁多,味道寡淡,不好吃;汤汁少,又难以煮烂。’意思是说,大材小用。蔡邕认为,有这样的宝鼎,不能用来烹煮大块牛肉,仅煮些碎屑,甚为可惜。愿将军深思,对臣的谏言稍加留意,向朝廷有关部门推荐边让,让边让充分发挥其才能。如果认为边让年纪太轻,那么,颜回又怎能成为道德楷模?子奇又怎能建立阿城之功?这些道理,古今一样。”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