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行列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刘茂,字子卫,太原郡晋阳县人。年少时刘茂失去父亲,独自奉养母亲。家中贫困,刘茂靠出卖力气养家,孝行传遍乡里。及至长大成人,刘茂学习《礼经》,后来教书授徒,常有学生数百人。在西汉哀帝朝,通过察举,刘茂被举荐为孝廉,两次升迁,担任五原郡属国候。母亲去世,刘茂为母亲服丧,辞去官职,服丧期满,担任沮阳县令。王莽篡位,刘茂辞去官职,在弘农郡山中教书,躲避乱世。
建武二年,刘茂回到家乡,担任郡府门下掾史。当时,赤眉军二十余万攻打郡县,杀害县长、县吏及郡府掾史。刘茂背着郡太守孙福,翻过高墙,躲藏在一个洞中,得以免祸。到了黄昏,二人逃往盂县,白天藏匿,夜晚出来觅食,前后一百余日,赤眉军撤走,才回到郡府。第二年,汉武帝下诏,向天下访求贤士。孙福对刘茂讲:“臣此前被赤眉军围攻,地方官员及百姓纷纷逃亡,逃到山上躲避,臣被贼寇包围,在当时,命悬一线。幸赖君背负臣,翻过城墙,逃往盂县。君与弟弟身冒箭矢,沿着山路背负粮食,臣和妻子才得以存活。如此节义之士,应该受到拔擢、表彰,以激励士人。”按照诏书,太守举荐刘茂,光武帝拜刘茂为议郎,升任宗正丞。再后来,刘茂担任侍中,在任上去世。
殇帝延平年间,数百名鲜卑骑兵寇掠渔阳郡,郡太守张显率领士卒追出塞外,遥望贼寇军营燃起烟火,张显催促进军,郡府兵马掾史严授担心有伏兵,苦苦劝谏,张显不听,连续催促,严授不能阻止,只好身先士卒。贼寇伏兵骤起,严授身负十余处创伤,当场阵亡。张显拔出利刃,左遮右挡,制止逃兵,不起作用,贼寇射中张显。主簿卫福、功曹徐咸赶来营救,张显坠下马来,卫福以身体掩护,贼寇将二人一起杀害。朝廷感念张显等人忠勇,坚守节操,皇帝诏书予以褒奖,厚加赏赐,每位烈士,挑选一名子弟,拜为郎中。
安帝永初二年,有巨寇毕豪等入侵平原县界。县令刘雄率领士卒乘船追赶,追至厌次河,与贼寇接战。刘雄战败,被贼寇活捉,用长矛刺之。当时,有一个小吏所辅,向贼寇叩头哀求,愿意代替县令去死。毕豪等人放过刘雄,刺死所辅,长矛穿过胸膛,当场毙命。后来,东郡太守捕获毕豪等人,把当时的情况奏报朝廷。安帝下诏,追祭烈士,赐钱二十万,任命所辅的父亲所奉为郎中。
温序,字次房,太原郡祁县人,在州部担任从事。建武二年,骑都尉弓里戍率领汉军平定北部州郡,抵达太原郡,遍访俊杰士人,向他们征询策略。弓里戍看到温序,颇为欣赏,上疏推荐温序。光武帝征召温序,拜为侍御史,转任武陵郡都尉,因为身体有病,被免去职务。
建武六年,光武帝拜温序为谒者,后温序又担任护羌校尉。温序巡行郡县至襄武,被隗嚣的部将苟宇擒获,关押起来。苟宇对温序讲:“将军如果肯与我一起,同心协力,天下可图。”温序回答:“臣领受重任,理当为国家效死,义理不允许臣贪生背义,有负朝廷厚恩。”苟宇等人以利害再次劝谕温序。温序力气很大,勃然大怒,呵斥苟宇等:“贼虏岂敢胁迫汉将!”提起竹节鞭打倒数人。贼寇见状欲杀害温序,苟宇制止,说:“这是义士,为气节而死,可赐以利剑。”温序接过利剑,口中衔着胡须,环顾左右,说:“既然被贼寇逼迫自杀,不要让胡须沾上泥土。”遂伏剑而死。
温序的主簿韩遵、从事王忠护送尸体返回家乡安葬。光武帝听说此事,痛惜温序死得壮烈,诏命王忠将灵柩送往洛阳,在洛阳城旁赐予一块茔地,又赏赐谷米一千斛、缣帛五百匹,作为丧礼。光武帝任命温序的三个儿子为郎中。长子温寿,服丧期满,担任邹平侯国相。在梦里,父亲告诉温寿:“埋葬在外乡太久了,思念故土。”温寿随即辞去官职,上书乞骸骨,护送父亲的遗骸返回家乡安葬。光武帝批准奏请,温寿在家乡的祖茔地重新安葬父亲。
彭修,字子阳,会稽郡毗陵县人。十五岁时,彭修的父亲在郡府担任官吏,休假日与彭修一起回家,途中被盗贼抢劫。彭修无奈之下,拔出佩刀向前,劫持盗贼首领,厉声喝道:“父亲受辱,儿子必死,卿等难道不怕死?”盗贼相互道:“这个童子是一位义士,不要逼他。”遂谢罪而去。从此,彭修在乡里出名。
后来,彭修在郡府担任功曹。当时,西部都尉宰晁代理郡太守职务,因为一些小过失,逮捕吴县狱吏,将要杀之。主簿钟离意极力劝谏,宰晁大怒,遂将钟离意一起逮捕。在审判二人时,郡府掾史不敢讲话。彭修推开郡府大门,径直闯入,跪在大庭上,说:“明府对主簿大发雷霆,请问主簿有何过错?”宰晁说:“接受教育三日,不能遵守教义,废弃王法不忠,这难道不是过错?”彭修再拜道:“在往昔,任座当面驳斥魏文侯,朱云在朝堂上,向成帝直言进谏,折断栏杆。没有贤君,哪里有忠臣?如今,明府身为贤君,主簿就是忠臣。”宰晁听罢,原谅了钟离意,同时释放狱吏。
后来,州部任命彭修为从事。当时,贼寇张子林等数百人祸乱地方,郡府禀告州部,请彭修代理吴县县令。彭修与郡太守一起出兵征剿,贼寇看到征剿的车马,放箭射来,飞矢犹如雨点般落下。彭修挡住太守,结果被流矢射死,太守得以保全。贼寇早就听说彭修有恩信,随即杀了射中彭修的贼寇,其余人或降或散。大家说:“我们投降,是因为彭君的缘故,并非因为太守。”
索卢放,字君阳,东郡人,教授《尚书》,有学生一千余人。最初,索卢放在郡府担任门下掾史。更始帝在位,派使者巡视郡、国,郡太守因为犯有过失,应当被杀。索卢放上前禀告:“如今,天下之所以痛恨王莽,归心汉室,是因为刘氏以仁厚待民。使者传车经过,没有听说对百姓施以恩信,施惠百姓。现在,使者要杀太守,不敢妄言对错,然而,臣担心,天下会因此而惶恐,再次动荡。重新任用官员,不如任用有过错的原地方官员,这样做,容易安定地方。臣愿意以自身,代替太守伏法。”遂上前代替郡太守就斩。使者看到索卢放以义救护太守,赦免二人,从此,索卢放显露名声。
建武六年,朝廷征召索卢放,拜为洛阳令。在任上,索卢放施政有方,有能吏之名。后来,索卢放以身体有病,乞求退休,转任谏议大夫。索卢放多次在朝堂上进献忠言,最终,以有病辞去职务。
建武末年,朝廷再次征召索卢放,索卢放没有应召。光武帝派人用车子将索卢放接到洛阳,在南宫云台接见,赐予谷米两千斛,而后,送索卢放回家,任命索卢放的一个儿子为太子中庶子。索卢放在家中去世。
周嘉,字惠文,汝南郡安城县人。高祖父周燕,在西汉宣帝朝担任郡府决曹掾。郡太守冤杀无辜犯人,周燕劝谏,太守不听,还是杀了被囚的犯人,太守随后罢免周燕。被杀者家属守在皇宫阙门外喊冤,宣帝下诏,派人复查案件。周燕来见太守,说:“希望府君在拟定公文时,谨慎行事,署上周燕的名字,府君只说当时有病。”周燕对郡府掾史讲:“诸君被问话,可把罪责推给周燕。如果有一言牵连到府君,周燕会毫不留情,手刃妄言者。”此后,使者收捕周燕,关押在狱中,严刑拷打,周燕始终不改口供。最后要被推下蚕室,接受腐刑,周燕叹息道:“我是周平王的后人,周正公的子孙,岂能在刀锯下去见先君?”遂绝食而死。周燕有五个儿子,后来,都担任了州部刺史、郡太守。
周嘉担任郡府主簿,王莽末年,贼寇闯入汝阳县,周嘉跟随郡太守何敞迎击贼寇。何敞被流矢射中,郡府军队逃散,贼寇将周嘉围困数十重,刀剑相加。周嘉掩护郡太守何敞,以身体遮挡利刃,怒声呵斥:“你们这帮人,原来都是役隶。如今沦为贼寇,已经成为叛逆,怎敢再加害太守?周嘉愿意以死保全太守。”说罢仰天号哭。贼寇面面相觑,说:“这是一位义士!”送给周嘉车马,让周嘉带着受伤的太守离去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