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后汉书》 » 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 > 逸民列传 白话文翻译 > 第2节

逸民列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
王霸,字儒仲,太原郡广武县人。年轻时,王霸坚守节操,有清名。及至王莽篡位,王霸丢弃冠带,与官员断绝来往。建武年间,朝廷征召王霸,拜为尚书,王霸在觐见皇帝时,只称名,不称臣。有关官员问其原因,王霸答:“天子有所不臣,诸侯有所不友。”司徒(丞相)侯霸欲将丞相位让与王霸。阎阳诋毁王霸:“太原郡的庸俗士人,王儒仲的名气最大。”司徒侯霸这才作罢。王霸以身体有病,辞去官职。在家乡隐居,坚守志向,住在茅草蓬屋。朝廷连续征召,王霸不再应召,以寿终。

严光,字子陵,又名严遵,会稽郡余姚县人。年轻时,严光负有盛名,与刘秀在长安游学。及至刘秀即皇帝位,严光改换姓名,隐身在民间,不再与光武帝见面。光武帝思贤若渴,认为严光是一位贤士,派人按照相貌在民间寻访。后来,齐国上报:“有一位男子,披着羊皮裘衣在湖泽中钓鱼。”光武帝怀疑这就是严光,准备安车、玄 ,派使者前去延请。使者往返三次,礼请严光,严光这才来到京师,暂时住在北军,朝廷供给卧具,太官早晚间送来佳肴。

司徒侯霸与严光有旧交,派使者送来书信,又让使者对严光讲:“丞相听说先生来了,本来要亲自拜访,奈何公务繁忙,不能脱身。等到天晚些时,请先生前去叙谈。”严光听后,没有答话,只是将一副笔札递给使者,口授一封书信,让使者带回去。信中讲:“君房足下:位至鼎足,甚善。怀仁辅义天下悦,阿谀顺旨要杜绝。”侯霸看了书信,密封好,上奏皇帝。光武帝看了,笑着说:“狂奴还是老样子。”当天,光武帝亲临客馆,探视严光。严光躺在床上,不肯起身,光武帝走到床边,摸着严光的肚子:“喂,子陵,不能帮助我治理天下吗?”严光闭着眼睛,不答话。过了一会儿,睁开眼睛,看着光武帝,说:“在往昔,唐尧有圣德,欲禅让天下,巢父听到后,洗耳谢绝。人各有志,何必勉强!”光武帝说:“子陵,我真的不能让你屈就吗?”只好登上乘舆,叹息而归。

后来,光武帝在宫中召见严光,谈起当年在长安求学及过去的老友,相谈甚欢,一连几天,不知疲倦。光武帝从容地问严光:“朕与当年相比,如何?”严光回答:“陛下比当年更见成熟。”二人同床而眠,严光把脚放在皇帝的肚子上。第二天,太史奏报,说有客星侵犯帝座(紫微星座),情况紧急。光武帝笑了,说:“这是朕的老友严子陵,与朕在宫中同床而眠。”

光武帝欲拜严光为谏议大夫,严光不肯屈就,返回富春山,躬耕陇亩,后来,人们把严光垂钓的地方,叫作“严陵濑”。建武十七年,光武帝再次征召严光,严光没有来,在家中去世,享年八十岁。皇帝非常伤心,诏令郡县安排丧事,赐钱一百万、谷一千斛。

井丹,字大春,右扶风郿县人。年轻时,井丹在太学受业,熟读《五经》,善于谈论,京师人为之称道:“五经纷纶井大春。”井丹性情淡泊,为人清高,从来不肯投递名片拜谒官员。

建武末年,沛王刘辅等五位诸侯王居住在北宫,这些诸侯王喜欢结交宾客,多次派人礼请井丹,井丹不肯去。信阳侯阴就是光烈皇后的弟弟,身为外戚,非常尊贵,阴就骗这五位诸侯王,说向井丹求借一千万钱,大约井丹能来,另外再找人半路抢劫。井丹不得已,来见刘辅,阴就特地让厨师准备好麦饭、蔬菜。井丹起身要走,说:“以君侯身份,当然可以准备些佳肴,所以才来相见,为何设宴如此简陋?”重新摆出佳肴,井丹这才坐下来吃饭。及至阴就起身,左右人推出辇车。井丹笑道:“我听说,夏桀用人推车,就是这种车子吗?”座中人闻言大惊。阴就不得已,令人撤回辇车。此后,井丹闭门不出,不与世人交往,以寿终。

梁鸿,字伯鸾,右扶风平陵县人。父亲梁让,在王莽执政时担任长安城门校尉,梁让以少昊帝的后裔,受封为修远伯。(注:王莽以梁让为少昊帝的后裔,封梁让为修远伯。)后来,梁让迁至北地郡,死在北地郡。当时,梁鸿年幼,遭逢乱世,用席子卷着父亲埋葬。

梁鸿在太学接受学业,虽然家中贫困,仍然坚守节操,博览群书,无所不通,不为章句所困。梁鸿完成学业,在上林苑牧猪,有一次用火,误将他人的房子点燃,梁鸿找到房子的主人,问损失多少,愿意将放牧的猪赔偿给对方。房主嫌赔偿太少。梁鸿说:“没有其他财产,愿以自身充当佣工,赔偿损失。”主人答应了。梁鸿在主人家不辞劳苦,早晚间不敢懈怠。邻居家的老人看到梁鸿绝非等闲之辈,责备房屋主人,称梁鸿是一位忠厚长者。主人这才开始尊敬梁鸿,把梁鸿的猪归还给他。梁鸿不肯接受,辞别而去,回到乡里。

有势力的人家敬慕梁鸿品行高尚,多愿意把女儿嫁予梁鸿为妻,梁鸿一概谢绝,不肯聘娶。同县人孟氏有一个女儿,长得肥胖,既丑又黑,力气很大,能举起石臼,但是左挑右选,终不肯出嫁,年龄拖到三十岁。父母问她愿意嫁什么样的人,女儿答:“愿意嫁像梁伯鸾那样的贤士。”梁鸿听说后,遂下聘礼迎娶。为了出嫁,女儿在娘家做了布衣、麻鞋,还有织布用的箩筐及绩麻线用的工具。及至出嫁那一天,女儿才开始梳妆打扮。进门七日,梁鸿不与妻子讲话。妻子跪在地上,默然应对,既而对梁鸿讲:“听说夫子高义,拒绝过几家攀亲的人,妾也曾经拒绝过几家提亲的人。今天已经选择夫子,敢不请罪。”梁鸿答:“我要娶的夫人,是身穿褐色布衣,能与我一起隐居山林的人。如今你身穿丝绸绮缟,脸敷薄粉,岂是梁鸿心目中的妻子?”妻子说:“以此来观察夫子的志向。妾当然有隐居的衣服。”妻子换上布衣,将头发盘起来,梳成椎髻,当着梁鸿的面打扮一番。梁鸿看后大喜,说:“这才是梁鸿的妻子。能与我同甘共苦!”梁鸿为妻子取字“德曜”,名孟光。

二人结婚有一段时间,妻子问:“常听夫子讲,欲隐居山林,躲避祸殃,如今为何默默不语?莫非要俯就官府,屈身任职?”梁鸿答:“你说得对。”于是,二人走入霸陵山,以耕织为业,每天吟咏诗书,以弹琴自娱。梁鸿仰慕前世高士,为西汉商山四皓及此后的二十四位高士作辞颂。

再后来,二人东出函谷关,途经洛阳,梁鸿作《五噫之歌》,歌中道:“登彼北芒兮,噫!远眺帝京兮,噫!宫室崔嵬兮,噫!人之劬劳兮,噫!高高未央兮,噫!”章帝听说后,对歌辞不以为然,访求梁鸿,始终找不到。梁鸿改换姓名,将“梁”改为复姓“运期”,名“耀”,字侯光,与妻子在齐鲁隐居。

过了一段时间,梁鸿又离开齐鲁,准备去吴地。将要出发时,梁鸿作诗道:“逝旧邦兮遐征,将遥集兮东南。心惙怛兮伤悴,志菲菲兮升降。欲乘策兮纵迈,疾吾俗兮作谗。竞举枉兮措直,咸先佞兮唌唌。固靡惭兮独建,冀异州兮尚贤。聊逍遥兮遨嬉,缵仲尼兮周流。傥云睹兮我悦,遂舍车兮即浮。过季札兮延陵,求鲁连兮海隅。虽不察兮光貌,幸神灵兮与休。惟季春兮华阜,麦含含兮方秀。哀茂时兮逾迈,愍芳香兮日臭。悼吾心兮不获,长委结兮焉究!口嚣嚣兮余讪,嗟恇恇兮谁留?”(注:全诗不作翻译)

梁鸿来到吴地,寄居在大户人家皋伯通家,住在廊屋下,为人做佣工,舂米。每天归来,妻子为梁鸿准备好饭食,举案齐眉,不敢仰视。皋伯通看到后,颇为诧异,说:“这个佣工能让妻子如此尊敬,绝非凡俗之人。”

于是,皋伯通重新安排梁鸿,居住在正屋。梁鸿在皋伯通家中潜心著述,撰写了十余篇著作。梁鸿晚年患病,加上贫困,梁鸿告诉主人:“在往昔,延陵季子的儿子死后,埋葬在嬴邑、博邑之间,没有送回家乡安葬,千万告诉我的儿子,别把我送回家乡安葬。”及至去世,皋伯通等人为梁鸿觅得一块墓地,在吴县靠近侠客要离的坟墓旁安葬。大家都说:“要离是一位烈士,伯鸾为人清高,可以比邻而居。”葬礼完毕,妻子回到右扶风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