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后汉书》 »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 > 南蛮西南夷列传 白话文翻译 > 第2节

南蛮西南夷列传 白话文翻译 第2节

《礼记》讲:“南方蛮夷,纹身断发,男女杂居。”南蛮的习俗,男女在同一条河里洗澡,因此叫“交阯”。交阯的西边有食人国,食人国的习俗,母亲生下第一个儿子,要把儿子肢解、吃掉,说这样做,对再生下弟弟有帮助。味道好的话,还要把人肉送给君长,君长喜欢,会奖赏婴儿的父亲。娶的妻子美貌,要先让与哥哥。今天的乌浒人还有这样的风俗。

交阯郡南边有越裳国。周室拥有天下,周公担任摄政第六年,制作礼乐,天下太平,越裳族骑着三头大象,通过重重翻译,向周成王献上白雉,说:“路途遥远,山高川急,言语不通,通过翻译来向朝廷贡献财物。”周成王将礼物赐予周公。周公说:“没有向他们施以恩惠,不能接受他们的礼物;没有向他们施以仁政,不能当作臣下来看待。臣怎么敢接受这样的赏赐!”越裳国使者解释:“我国耄耋老人嘱咐:‘上天很久没有刮狂风、下暴雨,中原难道有圣人出世?如果有圣人,应该前去朝贡。’”周公把礼物献予成王,说这是先王的神灵护佑所致,应该将礼物献祭宗庙。周德衰落,越裳国不再向周室进贡礼物。

及至楚国称霸,南蛮百越向楚王进贡。秦室兼并诸侯,拥有天下,迫使蛮夷臣服。秦始皇派兵开拓五岭以南,在蛮夷故地设置南海郡、桂林郡、象郡。汉室拥有天下,尉佗在南越自称“南粤王”,南粤国传国五世。直至武帝元鼎五年,朝廷才将南粤国兼并,武帝在南粤国故地设置九郡,由交阯州部统领,其中珠崖郡、儋耳郡在海南岛,南粤九郡东西广阔达一千余里,南北五百里。南蛮的习俗,首领的耳朵很长,耳垂穿孔,挂上重物使其下坠,耳垂可以坠至肩部,有三寸长。武帝末年,珠崖郡太守会稽郡人孙幸向南蛮征缴宽幅布,献给朝廷。南蛮不堪忍受赋敛,攻打郡府衙门,杀了孙幸。孙幸的儿子孙豹集合率善县百姓,镇压叛乱蛮夷,大败贼寇。此后,孙豹自领珠崖郡太守,继续镇压蛮夷余党,历经数年,才将叛乱平定。孙豹派遣使者,向朝廷封还印绶,上书奏报珠崖郡的情况。武帝制诏书,拜孙豹为珠崖郡太守。孙豹在任上令行禁止,颇有威望,珠崖郡每年向朝廷进贡方物。中原地区贪念珠崖郡的珍珠,当地民众不堪忍受剥削,连年叛乱。元帝初元三年,放弃海南岛。汉朝统治珠崖郡,前后共计六十五年(注:此前,儋耳郡已经并入珠崖郡)。

及至王莽辅政,西汉平帝元始二年,日南郡南边的黄支国,到长安贡献犀牛。交阯州管辖的地域,虽然设置郡县,百姓相互间交谈,仍然有很大差异,需要通过翻译,才能沟通。人们的风俗习惯,犹如禽兽,没有长幼之别。男女长发披肩,光脚丫,用布包头,长发披在肩上。后来,朝廷把交阯作为犯人流放之地,让犯人与民众杂居,当地民众与内地人交流,逐渐接受汉人礼仪的教化。

光武中兴,锡光担任交阯州部刺史,任延担任九真郡太守,指导民众耕种稼穑,学习制作冠冕、鞋袜,在嫁娶时,模仿中原礼仪,通过媒人聘娶,建立婚姻制度。又为当地人修建学校,帮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,变得文明。

建武十二年,九真郡境外蛮夷张游,仰慕汉朝德义,率领族人向心归附,朝廷封张游为归汉里君。第二年,南越境外的蛮夷向朝廷献上白雉、白虎。建武十六年,交阯郡女子征侧和妹妹征贰反叛朝廷,攻打郡县。征侧,是麊(mí)泠县雒将军的女儿,嫁给朱鸢(yuān)县人诗索为妻。征侧体态魁伟,作战勇敢。交阯郡太守苏定以法律惩治诗索,征侧异常愤怒,遂举兵造反。九真郡、日南郡、合浦郡蛮夷响应,一时间,攻下南越六十五座城邑,征侧自立为王。交阯州部刺史及属下几个郡的太守仅能够据城坚守。光武帝下诏,诏令长沙郡、合浦郡、交阯郡准备车船,修通道路桥梁,打通路障、山间溪谷,储备粮草。建武十八年,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马援、楼船将军段志,征调长沙郡、桂阳郡、零陵郡、苍梧郡驻守汉军一万余人,南下征剿。第二年夏天四月,马援攻破交阯郡,斩杀征侧、征贰等人,其余叛军纷纷投降。大军进攻九真郡贼寇都阳等人,大败贼寇,将叛军大小头目三百余人,流放至零陵县,彻底平定叛乱。

章帝元和元年,日南郡境外蛮夷究不事人部落头领,向朝廷贡献犀牛、白雉。和帝永元十二年夏天四月,日南郡、象林郡蛮夷两千余人,掳掠百姓,焚烧官府衙门。郡县派兵镇压,斩杀叛军首领,其余叛军投降。此后,朝廷在象林郡设置将兵长史,以防后患。安帝永初元年,九真郡境外夜郎国蛮夷,举族内附朝廷,汉朝疆域又向外拓展一千八百四十里。安帝元初二年,苍梧郡蛮夷反叛朝廷,第二年,叛军诱迫郁林郡、合浦郡蛮夷及汉人数千人攻打苍梧郡。邓太后派遣侍御史任逴(chuō)奉诏书,赦免叛军首领,其余叛军或降、或散。安帝延光元年,九真郡境外蛮夷到京师朝贡,请求内附。延光三年,日南郡境外蛮夷到洛阳,请求内附。顺帝永建六年,日南郡境外叶调王便,派使者前来朝贡,顺帝赏赐叶调王便金印、紫绶。

顺帝永和二年,日南郡、象林郡境外蛮夷区怜等,率领数千人攻打象林县,焚烧县衙,杀害县长、县吏。交阯州部刺史樊演征调交阯郡、九真郡一万汉军,前往镇压。军士不愿意远征,遂造反,攻打官府。两个郡的官军虽然打败造反的军士,然而贼势依然强盛。恰逢侍御史贾昌出使日南郡,贾昌与州郡合力征剿,战事不利,反而被叛军所制。叛军围困州郡官员达一年之久,粮食接济不上,顺帝很忧虑。第二年,顺帝召集公卿百官及四府掾史廷议,询问有何破敌良策。群臣皆以为,应该派遣大将,征调荆州、扬州、兖州、豫州四万汉军,前往救援。大将军幕府从事中郎李固反驳:“如果荆州、扬州无事,征调战士,派兵救援,未尝不可。如今,二州盗贼猖獗,贼势盘根错节,迟迟不肯解散。武陵郡、南郡一带,蛮夷尚未臣服,长沙郡、桂阳郡多次征发徭役,如果反复扰动,恐怕会生出变故,这是一不可。兖州、豫州被征调的民众远赴万里,没有归期,诏书催促很紧,必然招致百姓逃亡,这是二不可。南方州郡潮湿暑热,瘴气肆虐,内地士兵在南方征战,因为疫病而死亡者,十人有四五人,这是三不可。远涉万里,士卒疲惫,抵达岭南,战士难以投入战斗,这是四不可。军队行军,每日以三十里为度,距离日南郡九千余里,三百日才能到达,每人每天耗费五升粮食,需要六十万斛,还没有计算驮载行李驴马的消耗,战士背负盔甲兵器,消耗就有如此之大,这是五不可。军队抵达,沿途死亡的数字可观,剩下的军队数量,不足以御敌,还要再征调军队,这就好像剜去心腹,以补四肢,这是六不可。九真郡、日南郡相距千里,征调当地官吏、百姓,已经不堪重负,更何况四州,士兵奔赴万里之遥!这是七不可。前中郎将尹就讨伐益州叛羌,益州有民谣:‘虏来尚可,尹来杀我。’后来,尹就被朝廷召回,军队交付益州刺史张乔。张乔使用手下将领,旬月之间,即殄灭贼寇。这是征调朝廷大军,毫无益处的例证,依靠州郡征剿,足以解决问题。当下之计,朝廷应该挑选有勇有谋,能对当地百姓施以恩信的将帅,任命为州部刺史、郡太守,令他们长期驻守交阯。如今,日南郡汉军,势单力薄,又无粮草补充,守既不足,战又不能。可以先将吏民向北迁至交阯郡,等待战乱平息,再迁回本土。同时,征募当地蛮夷,诱使其相互攻打,转输资财,作为悬赏。有能弃暗投明者,斩获反贼头领首级者,许以封侯裂土的重赏。原并州刺史长沙郡人祝良,英勇善战,足智多谋,南阳郡人张乔,此前在益州,有殄灭贼寇的功劳,皆可以任用。在往昔,太宗文帝恢复魏尚为云中郡守,哀帝拜龚舍为泰山郡太守,可作为借鉴。朝廷应该尽早决策,拜授祝良等人,即刻上任。”四府均认为李固的意见值得考虑。顺帝拜祝良为九真郡太守,拜张乔为交阯州部刺史。张乔到任,实施怀柔政策,声明对叛军既往不咎,叛军或降或散。祝良到了九真郡,驾驶单车进入贼寇营中,祝良运用谋略,向叛军晓以利害,以恩信招降,有数万人投降。投降的叛军,随后为祝良修建府衙。从此以后,岭南恢复安宁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