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淮南子》 » 第四卷 地形训 > 河水出昆仑东北陬,贯渤海,入禹所导积石山+赤水出其…+

河水出昆仑东北陬,贯渤海,入禹所导积石山。赤水出其东南陬,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。赤水之东,弱水出自穷石,至于合黎,余波入于流沙。绝流沙,南至南海。洋水出其西北陬,入于南海羽民之南。凡四水者,帝之神泉,以和百药,以润万物。昆仑之丘,或上倍之,是谓凉风之山,登之而不死;或上倍之,是谓悬圃,登之乃灵,能使风雨;或上倍之,乃维上天,登之乃神,是谓太帝之居。原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河水出昆仑东北note-name:陬1陬:陬(zōu),角落,山脚。,贯渤海,入禹所导积石山。赤水出其东南陬,西南注南海丹泽note-name:丹泽2丹泽:因为靠近丹水,所以称为丹泽。之东。赤水之东,弱水出自穷石,至于合黎,余波入于流沙。绝流沙,南至南海。洋水出其西北陬,入于南海羽民note-name:羽民3羽民:传说中的南方的国名。之南。凡四水者,帝之神泉,以和百药,以润万物。昆仑之丘,note-name:或4或:假设。上倍之,是谓凉风之山,登之而不死;或上倍之,是谓悬圃,登之乃灵,能使风雨;或上倍之,乃维上天,登之乃神,是谓太帝之居。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【翻译】

黄河的发源地是昆仑山的东北山麓,要穿过一处大海,还要流经禹所疏导的积石山。赤水发源于昆仑山的东南麓,向西南方向流入南海,最后汇聚到南海的丹泽之东。弱水的发源地是穷石山,流经#-666ff;黎时,弱水余波流进了沙漠,穿过沙漠,向南到达南海。洋水发源于昆仑山的西北麓,流进南海羽民国的南部。这四条大水是天帝的#-666nn;泉,用它来调和各种药物,并滋润万物。沿着昆仑山再向上攀登,就是凉风山,登上凉风山#-666aa;就可以做到长生不死。再向上攀登,就到了悬圃山,登上悬圃山,就看得见#-666nn;灵,并能够呼风唤雨。再向上攀登,就到达天庭,能登上天庭,就可以成为天#-666nn;。那儿是天帝居住的地方。

原文翻译

河水出昆仑东北陬,贯渤海,入禹所导积石山。赤水出其东南陬,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。赤水之东,弱水出自穷石,至于合黎,余波入于流沙。绝流沙,南至南海。洋水出其西北陬,入于南海羽民之南。凡四水者,帝之神泉,以和百药,以润万物。昆仑之丘,或上倍之,是谓凉风之山,登之而不死;或上倍之,是谓悬圃,登之乃灵,能使风雨;或上倍之,乃维上天,登之乃神,是谓太帝之居。

黄河的发源地是昆仑山的东北山麓,要穿过一处大海,还要流经禹所疏导的积石山。赤水发源于昆仑山的东南麓,向西南方向流入南海,最后汇聚到南海的丹泽之东。弱水的发源地是穷石山,流经#-666ff;黎时,弱水余波流进了沙漠,穿过沙漠,向南到达南海。洋水发源于昆仑山的西北麓,流进南海羽民国的南部。这四条大水是天帝的#-666nn;泉,用它来调和各种药物,并滋润万物。沿着昆仑山再向上攀登,就是凉风山,登上凉风山#-666aa;就可以做到长生不死。再向上攀登,就到了悬圃山,登上悬圃山,就看得见#-666nn;灵,并能够呼风唤雨。再向上攀登,就到达天庭,能登上天庭,就可以成为天#-666nn;。那儿是天帝居住的地方。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:陬(zōu),角落,山脚。

〔2〕丹泽:因为靠近丹水,所以称为丹泽。

〔3〕羽民:传说中的南方的国名。»

〔4〕:假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