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
重要提示: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,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(治疗)。
【白话文】
问:#guoxue666-com;明的医生治疗未病的脏腑,是什么意思?老师说:所谓治未病的脏腑,见到肝脏之病,预先知道肝病传给脾脏,在治疗肝病时应当首先调补脾脏。如果四季脾气旺盛不易受邪气侵犯,就不用补脾。普通医生不知道脏腑经络传变的规律,见到肝病,不知道调补脾脏只单纯地治疗肝病。对于肝虚病,应当以酸味药补之,同时助用焦苦味药,还要用甘味之药#-666cc;同进行调理。因为酸味药入肝经,焦苦味药入心经,甘味药入脾经。由于脾能制约肾,导致肾气微弱,这时水气的运行输布不利;水气的运行输布不利不能制约心火,心火就会旺盛,从而制约肺;肺被制约,金气就不会过盛;金气不过盛,肝气就会旺盛,这样肝病自然就会治愈了。这就是治肝补脾的奥妙所在。肝虚病就用这种方法,实证就不能用了。内经上说不能治虚证用泻法使虚证更虚、治实证用补法使实证更实、正气不足者补亡(或补气养血,或益精温阳等)邪气有余者损之(汗、吐、下、清、消等法),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。其他脏器的病,也以此为标准进行治疗。〔1〕
#-666aa;遵循五行变化的规律,就像风气应春而致使万物生长生发#-666aa;亦应之,风气虽然能使万物生长,但也能损害万物。就像水既能载船运行,又能将其颠覆。如果五脏真气充实通畅,#-666aa;就不易生病。人体感受不正常的气候和邪气,就可发生疾病,甚至死亡。各种疾病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类:一是,经络受邪气侵害,内传脏腑而引起疾病,这是伤及内在的疾病;二是,邪气侵犯肌表传于血脉,使四肢九窍脉络壅塞不通,这是伤及外在肌表的疾病;三是,房事过度、刀斧砍伤及被虫兽所伤所引起的疾病。用这种方法来归纳,引起疾病的原因都有了。如果人们能够内养正气,外慎邪气,不使邪气侵犯经络;外邪刚刚侵犯了经络,在病邪尚未向内传入脏腑之时,就及早治疗;四肢才感觉沉重、不灵活,就视情况使用导引、吐纳、针灸、膏摩等进行治疗,就不会使九窍闭塞不通。若平时再能不犯王法,躲避禽兽伤害,避免房事过度,衣着饮食冷暖适中,五味调和,不损伤体内正气,病邪就不会侵犯人的腠理。所谓腠,是三焦通会元真的地方,也就是气血流注的地方;理,是皮肤、脏腑的纹理。〔2〕
问:患者面部出现异常的气色变化,我想听听您的见解。老师说:如果在患者原本肤色的基础上,如果鼻头出现青色,腹中疼痛不止,再加上极度怕冷的,为死证(一说:腹中冷,再见剧痛的为死证。)。若鼻头出现微黑的颜色,是内有水气;若面部出现黄色,是#-666ee;中有寒邪;若面部出现白色,是血虚。若血虚的人颧部出现微红之色,而又非因天气炎热而致的,是死证。患者双目正圆直视不瞑的为痉病,属不治之症。又面色发青多为疼痛,面色发黑多为劳伤,面色红多为风热,色黄多有大便难,面色鲜明的多提示有水饮内停。〔3〕
老师说:若患者安静无语声,动则惊呼的,多是关节的疾病;患者语声低微且不清晰的,多是心膈疾病;患者语声小而悠长的,多是头部疾病(一作痛)。〔4〕
老师说:患者呼吸时抬肩举肋的,是#-666ee;中有邪气壅塞;患者呼吸时#-666ee;中之气上冲的,是咳病;患者呼吸时张口短气的,为肺叶枯萎之病,患者常咳吐黏液和白沫。〔5〕
老师说:若患者吸气比较急促,其病多在中焦,属实证,应当用攻下的方法即可痊愈,若属虚证的为不治之症。病在上焦,且患者吸气浅而短;病在下焦,且吸气深长,这些都是难治的证候。患者在呼吸时全身动摇振振的,属不治之症。〔6〕
老师说:寸口脉象的变化,随着五脏所旺的季节的变化而变动;比如春季肝旺会出现青色,这即是颜色随四季变化而变化的结果,其他季节所出现的颜色变化也都与五脏旺时相关。春季肝旺之时应当显现青色,此时如果反现白色,非其时而有其色脉,这都是疾病的反应。〔7〕
问:有时时令未到气候已到,有时时令已到而气候不到,有时时令已到而气候当去不去,有时时令已到而气候到而太过,这怎么解释?老师说:冬至节后第一个甲子日(即雨水节)的夜半,少阳开始当令,此时阳气开始生长,气候逐渐转暖。如果尚未到甲子日气候已转温和,这就是未至而至;如果已到甲子日而气候尚未转温和,就是至而不至;如果已到甲子日气候仍然非常寒冷,就是至而不去;如果已到甲子日,气候已经炎热如盛夏五六月之时,就是至而太过。(涉及的日期均以农历计)〔8〕
老师说:患者关前寸部出现浮脉,说明病位在表;若患者尺部出现浮脉,说明病位在里。患者表现为腰痛背强,行走无力,而且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呼吸气短(一说:必然会出现气短和极度虚弱疲劳)。〔9〕
问:古代医经中说:“厥阳#-666ll;行”,应怎样解释呢?老师说:就是只有阳而没有阴,所以称厥阳。〔10〕
问:两手寸部脉沉大而滑,沉表明血实,滑则表明气实。血实气实相互结#-666ff;,血气传入脏则死,传入腑则愈,这就是卒厥病。这是为什么呢?老师说:患者突然昏倒,口唇发青,身体冰凉,这是入脏的表现,病情严重的就会死亡。若患者身体温和,微有汗出,这是入腑的表现,容易痊愈。〔11〕
问:脉绝似脱,入脏即死,入腑即愈,怎样解释呢?老师说:不仅是脉绝似脱一种病,其他各种病都是这样。比如黄水疮,从口发生,向四肢蔓延的,容易治疗;从四肢发生,向口蔓延的,就不好治疗;病在外部的容易治疗;病由外传入里的,属死证。〔12〕
问:阳病十八种,都有哪些?老师说:头痛、项、腰、脊、臂、脚掣痛六者,每种各有营、卫、营卫交病三种,#-666cc;计十八种。又问:阴病十八,又指哪些呢?老师说:咳、上气、喘、哕、咽、肠鸣、胀满、心痛、拘急九种,每种病又各有虚实,#-666cc;计十八种。五脏病各有十八种,#-666ff;计为九十种病;人又有六腑病,六腑也各有十八种病,#-666ff;计为一百零八种病。至于五劳、七伤、六极及妇人三十六病尚不包括在内。雾露为轻清之邪,多伤人上部;水湿为重浊之邪,多伤人下部;大邪即风邪多伤人肤表;小邪即寒邪常侵犯经络之里;饮食失节,从口而入的,称为宿食。以上五邪侵犯人体,各有一定的规律,如风邪伤人多在上午;寒邪伤人多在下午;湿邪伤人多偏于下部;雾邪伤人则多偏于上身;风邪伤人可使脉浮,寒邪伤人可使脉急;雾邪伤人皮肤腠理,湿邪则流注关节;饮食不节,伤人脾胃;极寒之邪易伤经、极热之邪则易伤络。〔13〕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