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金匮要略》 >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

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

重要提示: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,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(治疗)。

【白话文】

问:饮病有四种,是哪四种呢?老师说:有痰饮、悬饮、溢饮、支饮。〔1〕

问:这四种饮病有什么不同呢?老师说:患者从前身体壮实,现在消瘦,水在肠间流动,能够听到沽漉漉的水声,这叫作痰饮;水饮形成以后,停留积聚在胁下,咳嗽或吐痰时牵引#-666ee;胁疼痛的叫悬饮;水饮进入体内后,逐渐泛溢于四肢,应当出汗时却不能出汗,身体感到酸重疼痛的,叫作溢饮;咳嗽气逆,气息短促不能平卧,周身好像水肿似的,叫作支饮。〔2〕

水饮在心,患者感觉胃脘部痞满,又有水在里面悸动,并感气短,也不想饮水。〔3〕

水饮在肺,则出现上吐清涎稀沫,口干欲饮水。〔4〕

脾为水湿所困,可见气短乏力,身体沉重。〔5〕

水饮在肝,则在胁下支撑胀满,打喷嚏且引起两胁疼痛。〔6〕

水饮在肾,水气上逆凌心则心下悸动不安。〔7〕

胃脘有留饮的患者,其背部有大约像手掌大的地方感到寒冷。〔8〕

留饮在胁下的患者,胁下疼痛,并向上牵及缺盆,咳嗽时则胁痛加重(一种说法为:转甚)。〔9〕

饮邪居于#-666ee;中停滞不散的患者,有气短急促、口渴等症状;若饮多又流于四肢,则可见四肢关节疼痛、脉沉的,为有留饮。〔10〕

膈上有痰饮的#-666aa;#-666ee;肺胀满,喘息咳嗽,咳吐痰涎。病发作时发热、恶寒,腰背疼痛,眼泪自己流出,咳嗽时身体振振摇动,坐立不稳,这是膈上有伏痰的缘故。(“病痰”,《脉经》、《千金》写作“亡病”。)〔11〕

痰饮患者饮水过多,水留胸胁会突发喘息胀满;大凡进食少而饮水多的,水饮停于心下,严重者水气凌心而出现心悸,轻者也会水饮逆肺,使#-666aa;气短。双手都见弦脉,是虚寒之象,多在峻药泻下后里虚时出现。只见一手脉弦,是水饮停留的脉象。(“善虚”,程本、魏本中写为“里虚”。)〔12〕

肺有饮邪侵犯,其脉不见弦象,只是苦于喘息、呼吸气短。〔13〕

支饮也见气喘,不能平卧,同时呼吸短促,但脉象还与平常一样。〔14〕

有痰饮病的患者,应当用温性药调治。〔15〕

痰饮之邪停留在心下,出现胸胁胀满,头目眩晕的症状,用苓桂术甘汤主治。〔16〕

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

茯苓 四两 桂枝 白术 各三两 甘草 二两

以上四味药,加水六升,煮取三升药汁,#-666dd;三次温#-666hh;,小便即可通利。

呼吸短促,水饮轻微的患者,治疗时应当利其小便,使水饮从小便祛除,用苓桂术甘汤主治(方见上)。也可用肾气丸主治(方见妇#-666aa;杂病中)。〔17〕

患者脉象沉伏,未经攻下而想要腹泻,腹泻后觉得舒适,虽然大便通利,但排便后心下仍然坚硬胀满,这是留饮将要被排除,但因有巢穴可留,不能全部从大便祛除的缘故,用甘遂半夏汤主治。〔18〕

甘遂半夏汤方

甘遂 大者,三枚 半夏 十二枚,以水一升,煮取半升,去滓 芍药 五枚 甘草 如指大一枚,炙,一本作无

以上四味药,加水二升,煮取半升药汁,去掉药渣后,放入半升蜂蜜#-666cc;同煎煮,煮取八#-666ff;,一次性#-666hh;下。

脉浮而细滑,是伤于水饮的脉象。〔19〕

脉象弦数,是寒饮又挟热邪,冬季和夏季时令之气各助病气,病情错杂,难于调治。〔20〕

脉象沉而弦的,提示有悬饮在胁,因而胁内牵引疼痛。患悬饮病的,用十枣汤主治。〔21〕

十枣汤方

芫花 熬 甘遂 大戟 各等#-666dd;

以上三味药,捣细过筛,用水一升五#-666ff;,先煮胀大枣十枚,取得药汁八#-666ff;,去掉渣,加入研好的药末,强壮的人#-666hh;一钱匙,体弱的人服半钱,清晨空腹温服,服药后大便不通利的,第二天再多服半钱,便后舒服痛快的,以糜粥调养。

溢饮病的患者,应当用发汗法治疗,大青龙汤主治,小青龙汤也主治。〔22〕

大青龙汤方

麻黄 六两,去节 桂枝 二两,去皮 甘草 二两,炙 杏仁 四十个,去皮尖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石膏 如鸡子大,碎

以上七味药,加水九升,先煮麻黄,药液减少二升后,除去上沫,再放入其他药,煮取三升药汁,去渣,温服一升,微微似有汗出的程度为好,出汗多的可用温粉扑身即可止。

小青龙汤方

麻黄 去节,三两 芍药 三两 五味子 半升 干姜 三两 甘草 三两,炙 细辛 三两 桂枝 三两,去皮 半夏 半升,汤洗

以上八味药,加水一斗,先煮麻黄,减二升后,除去上沫,再放入其余药物,煮取三升药汁,去渣,一次温服一升。

胸膈间有支饮病,患者咳喘胸胀满,胃脘部有痞塞感且按之坚硬,面色黑而晦黯,脉象沉紧,得病已有数十天,医生曾用吐下之法治疗都未治愈,用木防己汤主治。服药后如果痞塞已通,坚硬变软,则病可以治愈,如果胃脘部仍痞塞坚硬的,三日后还可复发,再服木防己汤疗效不佳的,适宜用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治。〔23〕

木防己汤方

木防己 三两 石膏 十二枚,如鸡子大 桂枝 二两 人参 四两

以上四味,加水六升,煮取二升药汁,#-666dd;两次温服。

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方

木防己 桂枝 各二两 芒硝 三合 人参 茯苓 各四两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