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金匮要略》 >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> 第2节

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2节

若患者表现为干呕,气上冲而吐黏液和白沫的,用半夏干姜散主治。〔20〕

半夏干姜散方

半夏 干姜 各等分

上药二味,捣为散,取方寸匕,用酸浆水一升半煎煮,煎取七合,一次性服完。

患者表现为好像要喘而又不喘,好像要呕吐又不呕吐,好像要呃逆又不呃逆,自觉胸中烦闷已极又无可奈何的,用生姜半夏汤主治。〔21〕

生姜半夏汤方

半夏 半升 生姜汁 一升

上药二味,以水三升,煮半夏,取二升,加入生姜汁,煮取一升半,待药稍凉分四次服,白天服三次,夜间服一次,症状消失后即停服。

患者呕时有声无物,呃逆,若还有四肢冰凉的,用橘皮汤主治。〔22〕

橘皮汤方

橘皮 四两 生姜 半斤

上药二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咽下药物后即可痊愈。

患者表现为胃气上逆而呃逆的,用橘皮竹茹汤主治。〔23〕

橘皮竹茹汤方

橘皮 二斤 竹茹 二升 大枣 三十枚 生姜 半斤 甘草 五两 人参 一两

以上六味药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每次温服一升,每日服三次。

六腑之气虚衰不能外达的,患者可出现四肢冰冷,气短喘促,两脚挛缩;五脏之气虚衰不能内守的,患者可出现腹泻不止,如果腹泻严重的,就会出现手足麻木不仁。〔24〕

患下利病的人,出现脉沉弦的,往往会出现里急后重;出现脉大的,则患者腹泻仍未止;出现脉微弱数的,则腹泻将自行停止,虽有发热,患者也不会有危险。〔25〕

腹泻患者,若表现为四肢冰凉,无脉的,应急用灸法治疗,灸后四肢仍然不温暖,脉仍然摸不到,反见微喘的,为死证。如果少阴脉比趺阳脉弱的,这是顺证。〔26〕

下利患者,若表现为身上微微有热,口渴,脉象弱的,是病情将要自行痊愈的象征。〔27〕

下利患者,若表现为脉数,身上微微发热、出汗,病将自行痊愈;若表现为脉紧,这是病未解除之象。〔28〕

下利患者,表现为脉数而口渴的,可自行痊愈;如果不愈,患者必然大便带脓血,这是因为内热伤及胃肠脉络的缘故。〔29〕

下利患者,反而出现弦脉,并有发热出汗的,病将自行痊愈。〔30〕

患者腹泻同时频频放屁的,应当用通利小便的方法治疗。〔31〕

患者下利,寸脉反而出现浮数,而尺脉涩的,大便必带脓血。〔32〕

患者腹泻,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,不能用汗法攻其表,若误用汗法治疗,患者必然出现腹部胀满的症状。〔33〕

下利患者,若表现为脉象沉迟,面部微红,身体低热,腹泻并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的,必见头目眩晕,并随汗出而痊愈,而且患者必然会出现四肢稍凉;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,是因为患者面部微红,虚阳上浮下焦虚弱。〔34〕

下利之后,患者出现脉搏消失,四肢冰凉,若经过一昼夜后脉搏复出、手足转温暖的,可以治愈,脉搏仍摸不到的,是死证。〔35〕

下利患者,表现为腹部胀满,身体疼痛的,治疗时应先以温法治其里,然后再解其表。温里宜用四逆汤,解表宜用桂枝汤。〔36〕

四逆汤方

方见上

桂枝汤方

桂枝 三两,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,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

以上五味药,捣碎,以水七升,用小火煎煮,取三升,去滓,冷热合适时服一升,服后待一会儿,(大口喝稀粥一升,以助药力,盖上被子约一个时辰,使全身和润而似有汗出为好,不可使大汗淋漓,若服一剂后汗出病愈,即停药。

患者下利,寸关尺三部脉象皆平和,胃脘部按之坚满不软的,应急用下法治疗,宜用大承气汤。〔37〕

下利患者,脉象迟而滑的,属实证,若腹泻仍有不止之势,应急用下法治疗,宜用大承气汤。〔38〕

下利患者,反而出现滑脉的,为内有实邪积滞所致,用攻下之法即可痊愈,宜用大承气汤。〔39〕

下利患者已经痊愈,但每年到他初发病的月日时又复发的,是因为病邪未根除之故,应当用攻下法治疗,宜用大承气汤治疗。〔40〕

大承气汤方见痉病中

下利患者,出现#-666nn;志不清胡言乱语的,是因为肠内有干燥硬结的大便,用小承气汤主治。〔41〕

小承气汤方

大黄 四两 厚朴 三两,炙 枳实 大者三枚,炙

以上三味药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渣,待温分两次服,大便通利后停服。

患者下利,且大便带脓血的,应用桃花汤主治。〔42〕

桃花汤方

赤石脂 一斤,一半剉碎,一半研末过筛 干姜 一两 粳米 一升

以上三味药,以水七升,煮至米熟,去掉药渣,待温,以七合冲服赤石脂末方寸匕,一日三次,若服一次即愈,余下的药就不服了。

患者因湿热而腹泻,并有里急后重的,用白头翁汤主治。〔43〕

〖相关知识〗

本篇论述呕吐、哕、下利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。呕吐、呃逆,都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胃失和降、胃膈气逆所致。凡属实证、热证者,多责之于肠胃,治以和胃降逆、通腑去邪;而属于虚证、寒证者,多责之于脾肾,治以健脾温肾。

白头翁汤方

白头翁 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 各三两

以上四味药,用水七升,煮取二升,去滓,温服一升,若不愈可继续服用。

患者下利之后,又觉心烦,按患者胃脘部柔软的,这属于虚烦,用栀子豉汤主治。〔44〕

栀子豉汤方

栀子 十四枚 香豉 四合,绵裹

以上二味药,以水四升,先煮栀子,得二升半,加入香豉,煮取一升半,去掉药渣,分两次服,温服一次,患者出现呕吐后即可停服。

患者泻下的粪便如清水,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,并有里寒外热的症状,有汗出而四肢冰凉的,这是阴寒内盛,虚阳外越。用通脉四逆汤主治。〔45〕

通脉四逆汤方

附子 大者一枚,生用 干姜 三两,强壮之人可用四两 甘草 二两,炙

以上三味药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渣,待温,分两次服。

若下利患者呼吸时感肺中疼痛的,用紫参汤主治。〔46〕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