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列子》 » 天瑞篇 > 子贡倦于学,告仲尼曰:“愿有所息+”仲尼曰:“生无…+

子贡倦于学,告仲尼曰:“愿有所息。”仲尼曰:“生无所息。”子贡曰:“然则赐息无所乎?”仲尼曰:“有焉耳,望其圹,睪如也,宰如也,坟如也,鬲如也,则知所息矣。”子贡曰:“大哉死乎!君子息焉,小人伏焉。”仲尼曰:“赐!汝知之矣。人胥知生之乐,未知生之苦;知老之惫,未知老之佚;知死之恶,未知死之息也。晏子曰:‘善哉,古之有死也!仁者息焉,不仁者伏焉。’“死也者,德之徼也。古者谓死人为归人。夫言死人为归人,则生人为行人矣。行而不知归,失家者也。一人失家,一世非之;天下失家,莫知非焉。有人去乡土、离六亲、废家业、游于四方而不归者,何人哉?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。又有人钟贤世,矜巧能,修名誉,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,亦何人哉?世必以为智谋之士。此二者,胥失者也。而世与一不与一,唯圣人知所与,知所去。”原文解释

原文(一)

子贡倦于学,告仲尼曰:“愿有所息。”仲尼曰:“生无所息。”子贡曰:“然则赐息无所乎?”

翻译(一)

子贡对学习有些倦怠,便告诉孔子,说:“希望找个地方休息一下。”孔子说:“#-666aa;生本来就没有什么休息的地方。”子贡问:“那么,学生我就没有休息的地方了吗?”

原文(二)

仲尼曰:“有焉耳,望其note-name:圹1圹:圹(kuàng),墓穴,亦指坟墓。睪如note-name:睪如2睪如:睪(gāo)如,睪,通“皋”。近水处的#guoxue666-com;地,形容高高的样子。也,宰如note-name:宰如3宰如:宰,指冢,坟墓。宰如,这里指宽大的样子。也,坟如note-name:坟如4坟如:这里指隆起的样子。也,鬲如note-name:鬲如5鬲如:鬲(gé)如,鬲,古代炊具,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。这里取它中空和上小下大如坟墓的样子。也,则知所息矣。”子贡曰:“大哉死乎!君子息焉,小人伏焉。”

翻译(二)

孔子回答说:“有啊。你看那个墓穴,那#guoxue666-com;耸的样子,那宽大的样子,那隆起的样子,那与世隔绝而中空的样子,就知道休息的地方该在哪里了。”子贡说:“天啊,这是死亡!君子在那里安息,小#-666aa;在那里躺着。”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原文(三)

仲尼曰:“赐!汝知之矣。人note-name:胥6胥:全,都。知生之乐,未知生之苦;知老之惫,未知老之note-name:佚7佚:同“逸”。;知死之恶,未知死之息也。晏子曰:‘善哉,古之有死也!仁者息焉,不仁者伏焉。’

翻译(三)

孔子说:“赐!你算明白它了。#-666aa;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,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;知道老年的疲乏,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;知道死亡的可恶,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。晏子说过:‘美妙啊,古#-666aa;对于死亡的态度!仁德的君子在此安息,不仁的小#-666aa;在此躺着。’

原文(四)

“死也者,德之note-name:徼8徼:徼(jiào),循,即巡回之意。此处引申为循环、复归。也。古者谓死人为归人。夫言死人为归人,则生人为行人矣。行而不知归,失家者也。一人失家,一世非之;天下失家,莫知非焉。有人去乡土、离六亲note-name:六亲9六亲:父、母、兄、弟、妻、子。、废家业、游于四方而不归者,何人哉?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。又有人note-name:钟10钟:集中,专一。贤世,矜巧能,修名誉,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,亦何人哉?世必以为智谋之士。此二者,胥失者也。而世与一不与一note-name:与一不与一11与一不与一:与,认为,称许,赐予。一,前“一”字,指足智多谋之#-666aa;;后“一”字,指轻狂放荡之人。,唯圣人知所与,知所去。”

翻译(四)

“死亡是#-666aa;的本性的回归。古#-666aa;把死#-666aa;称做归人。说死人是归人,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。出行在外而不知道归返,便是抛弃家庭的人。一个人抛弃家庭,世上所有的人都会责怪他;而天下的人都抛弃家庭,反而就没有人知道这是不对的。有人离开家乡,背离亲人,废弃家业,浪迹四方而不知道归返,这是怎样的人呢?世人一定会说他是轻狂放荡的人了。又有人热衷于盛世之治,自恃聪明能干,博取#-666ii;名地位,到处夸耀自己而不知休止,这又是怎样的人呢?世上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足智多谋的人。这两种人都是错误的。而世上的人却称许一个,责怪一个,看来只有圣人才知道应该称许什么,否定什么。”

原文翻译

子贡倦于学,告仲尼曰:“愿有所息。”仲尼曰:“生无所息。”子贡曰:“然则赐息无所乎?”

子贡对学习有些倦怠,便告诉孔子,说:“希望找个地方休息一下。”孔子说:“#-666aa;生本来就没有什么休息的地方。”子贡问:“那么,学生我就没有休息的地方了吗?”

仲尼曰:“有焉耳,望其圹,睪如也,宰如也,坟如也,鬲如也,则知所息矣。”子贡曰:“大哉死乎!君子息焉,小人伏焉。”

孔子回答说:“有啊。你看那个墓穴,那#guoxue666-com;耸的样子,那宽大的样子,那隆起的样子,那与世隔绝而中空的样子,就知道休息的地方该在哪里了。”子贡说:“天啊,这是死亡!君子在那里安息,小#-666aa;在那里躺着。”

仲尼曰:“赐!汝知之矣。人胥知生之乐,未知生之苦;知老之惫,未知老之佚;知死之恶,未知死之息也。晏子曰:‘善哉,古之有死也!仁者息焉,不仁者伏焉。’

孔子说:“赐!你算明白它了。#-666aa;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,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;知道老年的疲乏,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;知道死亡的可恶,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。晏子说过:‘美妙啊,古#-666aa;对于死亡的态度!仁德的君子在此安息,不仁的小#-666aa;在此躺着。’

“死也者,德之徼也。古者谓死人为归人。夫言死人为归人,则生人为行人矣。行而不知归,失家者也。一人失家,一世非之;天下失家,莫知非焉。有人去乡土、离六亲、废家业、游于四方而不归者,何人哉?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。又有人钟贤世,矜巧能,修名誉,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,亦何人哉?世必以为智谋之士。此二者,胥失者也。而世与一不与一,唯圣人知所与,知所去。”

“死亡是#-666aa;的本性的回归。古#-666aa;把死#-666aa;称做归人。说死人是归人,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。出行在外而不知道归返,便是抛弃家庭的人。一个人抛弃家庭,世上所有的人都会责怪他;而天下的人都抛弃家庭,反而就没有人知道这是不对的。有人离开家乡,背离亲人,废弃家业,浪迹四方而不知道归返,这是怎样的人呢?世人一定会说他是轻狂放荡的人了。又有人热衷于盛世之治,自恃聪明能干,博取#-666ii;名地位,到处夸耀自己而不知休止,这又是怎样的人呢?世上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足智多谋的人。这两种人都是错误的。而世上的人却称许一个,责怪一个,看来只有圣人才知道应该称许什么,否定什么。”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:圹(kuàng),墓穴,亦指坟墓。

〔2〕睪如:睪(gāo)如,睪,通“皋”。近水处的#guoxue666-com;地,形容高高的样子。

〔3〕宰如:宰,指冢,坟墓。宰如,这里指宽大的样子。

〔4〕坟如:这里指隆起的样子。

〔5〕鬲如:鬲(gé)如,鬲,古代炊具,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。这里取它中空和上小下大如坟墓的样子。

〔6〕:全,都。

〔7〕:同“逸”。

〔8〕:徼(jiào),循,即巡回之意。此处引申为循环、复归。

〔9〕六亲:父、母、兄、弟、妻、子。»

〔10〕:集中,专一。

〔11〕与一不与一:与,认为,称许,赐予。一,前“一”字,指足智多谋之#-666aa;;后“一”字,指轻狂放荡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