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尼闲居,子贡入侍,而有忧色。子贡不敢问,出告颜回。颜回援琴而歌。孔子闻之,果召回入,问曰:“若奚独乐?”回曰:“夫子奚独忧?”孔子曰:“先言尔志。”曰:“吾昔闻之夫子曰:‘乐天知命故不忧’,回所以乐也。”孔子愀然有间曰:“有是言哉?汝之意失矣。此吾昔日之言尔,请以今言为正也。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,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。今告若其实:修一身,任穷达,知去来之非我,亡变乱于心虑,尔之所谓乐天知命之无忧也。曩吾修《诗》、《书》,正《礼》、《乐》,将以治天下,遣来世;非但修一身,治鲁国而已。而鲁之君臣日失其序,仁义益衰,情性益薄。此道不行一国与当年,其如天下与来世矣?吾始知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无救于治乱,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。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。虽然,吾得之矣。夫乐而知者,非古人之所谓乐知也。无乐无知,是真乐真知;故无所不乐,无所不知,无所不忧,无所不为。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,何弃之有?革之何为?”颜回北面拜手曰:“回亦得之矣。”出告子贡。子贡茫然自失,归家淫思七日,不寝不食,以至骨立。颜回重往喻之,乃反丘门,弦歌诵书,终身不辍。原文解释
【原文】
仲尼闲居1闲居:安闲在家,无事可做。,子贡入侍,而有忧色。子贡不敢问,出告颜回。颜回援琴
2援琴:持琴;弹琴。而歌。孔子闻之,果召回入,问曰:“若奚
3若奚:如何,怎样。独乐?”回曰:“夫子奚独忧?”孔子曰:“先言尔志。”曰:“吾昔闻之夫子曰:‘乐天知命
4乐天知命:安于自己的处境,由命运安排。这是相信宿命论的#-666aa;生观。天,天意;命,命运。故不忧’,回所以乐也。”孔子愀然
5愀然:愀(qiǎo)然,形容#-666nn;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。有间
6有间:片刻;一会儿。曰:“有是言哉?汝之意失矣。此吾昔日之言尔,请以今言为正也。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,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。今告若其实:修一身,任穷达,知去来之非我,亡变乱于心虑
7心虑:思虑,#-666nn;思。,尔之所谓乐天知命之无忧也。曩
8曩:曩(nǎng),以往,从前,过去的。吾修《诗》、《书》,正《礼》、《乐》,将以治天下,遣来世;非但修一身,治鲁国而已。而鲁之君臣日失其序,仁义益衰,情性益薄。此道不行一国与当年,其如天下与来世矣?吾始知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无救于治乱,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。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。虽然,吾得之矣。夫乐而知者,非古人之所谓乐知也。无乐无知,是真乐真知;故无所不乐,无所不知,无所不忧,无所不为。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,何弃之有?革之何为?”颜回北面拜手
9拜手:古代的一种跪拜礼。行礼时,跪下,两手拱#-666ff;到地,头靠在手上。曰:“回亦得之矣。”出告子贡。子贡茫然自失
10茫然自失:亦作“芒然自失”。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。,归家淫思
11淫思:沉思,深思。七日,不寝不食,以至骨立
12骨立:形容#-666aa;形貌极为消瘦。。颜回重往喻
13喻:晓喻;开导。之,乃反丘门,弦歌诵书,终身不辍。

【翻译】
孔子安闲在家,子贡进去陪侍他,见他面带愁容。子贡没敢询问,出来告诉了颜回。颜回便拿过琴来边弹边唱。孔子听到了琴声,果然把颜回叫了进去,问道:“你为什么#-666ll;自快乐?”颜回说:“先生为什么#-666ll;自忧愁?”孔子说:“先说说你现在的想法。”颜回说:“我以往听先生教导说:‘乐天知命所以没有忧愁。’这就是我快乐的原因。”孔子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,过了一会儿说:“有这样的话吗?你把我的话领悟错了。这只是我从前的话,让我用现在的话来补正吧。你只知道乐天知命而没有忧愁的一面,却不知道乐天知命存有很大忧愁的另一面。现在我告诉你关于这个问题的正确看法:修养自身,听任命运的困厄与显达,懂得#-666aa;的生死存亡都不由自己决定,思虑不受外界变化的扰乱,这就是你所说的乐天知命而没有忧愁的一面。过去我修订《诗》、《书》,规范《礼》、《乐》,准备用它来治理天下,并流传后世;并不仅仅只是修养自身、治理鲁国而已。如今鲁国的君臣关系日渐丧失纲常秩序,仁义道德日益衰微,#-666aa;情善性愈加淡薄。这种政治主张在我有生之年在一个国家都难以施行,那又怎样对整个天下与后世施行呢?我这才开始明白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对于治理乱世是没有什么作用,但又不知道改革它的方法。这就是乐天知命的#-666aa;所忧愁的事情。即使这样,我还是明白了它其中的精#-666nn;实质。就是说现在所理解的乐天知命并不是古人所说的乐天知命。无乐无知,才是真乐真知;正因为如此,也就无所不乐,无所不知,无所不忧,无所不为。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,何须舍弃呢?为什么还要改革呢?”颜回面向北拱手施礼说:“我也明白了其中的精#-666nn;实质了。”他出来告诉了子贡。子贡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,回家深思了七天,不睡不吃,以至于变得骨瘦如柴。颜回又去开导他,他才返回孔子门下,弹琴唱歌,诵读诗书,一生也没有停止过。
原文 | 翻译 |
仲尼闲居,子贡入侍,而有忧色。子贡不敢问,出告颜回。颜回援琴而歌。孔子闻之,果召回入,问曰:“若奚独乐?”回曰:“夫子奚独忧?”孔子曰:“先言尔志。”曰:“吾昔闻之夫子曰:‘乐天知命故不忧’,回所以乐也。”孔子愀然有间曰:“有是言哉?汝之意失矣。此吾昔日之言尔,请以今言为正也。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,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。今告若其实:修一身,任穷达,知去来之非我,亡变乱于心虑,尔之所谓乐天知命之无忧也。曩吾修《诗》、《书》,正《礼》、《乐》,将以治天下,遣来世;非但修一身,治鲁国而已。而鲁之君臣日失其序,仁义益衰,情性益薄。此道不行一国与当年,其如天下与来世矣?吾始知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无救于治乱,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。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。虽然,吾得之矣。夫乐而知者,非古人之所谓乐知也。无乐无知,是真乐真知;故无所不乐,无所不知,无所不忧,无所不为。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,何弃之有?革之何为?”颜回北面拜手曰:“回亦得之矣。”出告子贡。子贡茫然自失,归家淫思七日,不寝不食,以至骨立。颜回重往喻之,乃反丘门,弦歌诵书,终身不辍。 | 孔子安闲在家,子贡进去陪侍他,见他面带愁容。子贡没敢询问,出来告诉了颜回。颜回便拿过琴来边弹边唱。孔子听到了琴声,果然把颜回叫了进去,问道:“你为什么#-666ll;自快乐?”颜回说:“先生为什么#-666ll;自忧愁?”孔子说:“先说说你现在的想法。”颜回说:“我以往听先生教导说:‘乐天知命所以没有忧愁。’这就是我快乐的原因。”孔子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,过了一会儿说:“有这样的话吗?你把我的话领悟错了。这只是我从前的话,让我用现在的话来补正吧。你只知道乐天知命而没有忧愁的一面,却不知道乐天知命存有很大忧愁的另一面。现在我告诉你关于这个问题的正确看法:修养自身,听任命运的困厄与显达,懂得#-666aa;的生死存亡都不由自己决定,思虑不受外界变化的扰乱,这就是你所说的乐天知命而没有忧愁的一面。过去我修订《诗》、《书》,规范《礼》、《乐》,准备用它来治理天下,并流传后世;并不仅仅只是修养自身、治理鲁国而已。如今鲁国的君臣关系日渐丧失纲常秩序,仁义道德日益衰微,#-666aa;情善性愈加淡薄。这种政治主张在我有生之年在一个国家都难以施行,那又怎样对整个天下与后世施行呢?我这才开始明白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对于治理乱世是没有什么作用,但又不知道改革它的方法。这就是乐天知命的#-666aa;所忧愁的事情。即使这样,我还是明白了它其中的精#-666nn;实质。就是说现在所理解的乐天知命并不是古人所说的乐天知命。无乐无知,才是真乐真知;正因为如此,也就无所不乐,无所不知,无所不忧,无所不为。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,何须舍弃呢?为什么还要改革呢?”颜回面向北拱手施礼说:“我也明白了其中的精#-666nn;实质了。”他出来告诉了子贡。子贡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,回家深思了七天,不睡不吃,以至于变得骨瘦如柴。颜回又去开导他,他才返回孔子门下,弹琴唱歌,诵读诗书,一生也没有停止过。 |
【原文注释】
〔1〕闲居:安闲在家,无事可做。
〔2〕援琴:持琴;弹琴。
〔3〕若奚:如何,怎样。
〔4〕乐天知命:安于自己的处境,由命运安排。这是相信宿命论的#-666aa;生观。天,天意;命,命运。»
〔5〕愀然:愀(qiǎo)然,形容#-666nn;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。»
〔6〕有间:片刻;一会儿。»
〔7〕心虑:思虑,#-666nn;思。
〔8〕曩:曩(nǎng),以往,从前,过去的。
〔9〕拜手:古代的一种跪拜礼。行礼时,跪下,两手拱#-666ff;到地,头靠在手上。
〔10〕茫然自失:亦作“芒然自失”。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。
〔11〕淫思:沉思,深思。
〔12〕骨立:形容#-666aa;形貌极为消瘦。
〔13〕喻:晓喻;开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