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列子》 » 杨朱篇 > 杨朱游于鲁,舍于孟氏+孟氏问曰:“人而已矣,奚以名…+

杨朱游于鲁,舍于孟氏。孟氏问曰:“人而已矣,奚以名为?”曰:“以名者为富。”“既富矣,奚不已焉?”曰:“为贵。”“既贵矣,奚不已焉?”曰:“为死。”“既死矣,奚为焉?”曰:“为子孙。”“名奚益于子孙?”曰:“名乃苦其身,燋其心。乘其名者,泽及宗族,利兼乡党,况子孙乎?”“凡为名者必廉,廉斯贫;为名者必让,让斯贱。”曰:“管仲之相齐也,君淫亦淫,君奢亦奢,志合言从,道行国霸。死之后,管氏而已。田氏之相齐也,君盈则己降,君敛则己施,民皆归之,因有齐国;子孙享之,至今不绝。”“若实名贫,伪名富。”曰:“实无名,名无实;名者,伪而已矣。昔者尧、舜伪以天下让许由、善卷,而不失天下,享祚百年。伯夷、叔齐实以孤竹君让而终亡其国,饿死于首阳之山。实伪之辩,如此其省也。”原文解释

原文(一)

杨朱游于鲁,舍于孟氏。孟氏问曰:“人而已矣,奚以名为?”曰:“以名者为富。”“既富矣,奚不已焉?”曰:“为贵。”“既贵矣,奚不已焉?”曰:“为死。”

翻译(一)

杨朱在鲁国游历,住在孟氏家中。孟氏问他:“做普通的#-666aa;就行了,为什么要名声呢?”杨朱回答说:“用名声去发财致富。”孟氏又问:“已经富有了,为什么还不停止追求呢?”杨朱说:“为了地位显贵。”孟氏又问:“已经显贵了,为什么还不停止追求呢?”杨朱说:“为了身死之后的荣耀。”

原文(二)

“既死矣,奚为焉?”曰:“为子孙。”“名奚益于子孙?”曰:“名乃苦其身,note-name:燋1燋:燋(jiāo),同“焦”,焦灼,烦躁。其心。乘其名者,泽及宗族,利兼乡党,况子孙乎?”“凡为名者必廉,廉note-name:斯2斯:就,乃。贫;为名者必让,让斯贱。”曰:“管仲之相齐也,君淫亦淫,君奢亦奢,志合言从,道行国霸。死之后,管氏而已。田氏note-name:田氏3田氏:田常,即田成子。春秋时期齐国大臣。公元前481年,他杀死齐简公,拥立齐平公,自任相国,齐国便由田氏专权。之后,田常的曾孙田和升格为诸侯,取代姜氏,成为齐的国君。之相齐也,君盈则己降,君敛则己施,民皆归之,因有齐国;子孙享之,至今不绝。”“若实名贫,伪名富。”曰:“实无名,名无实;名者,伪而已矣。昔者尧、舜伪以天下让许由note-name:许由4许由:尧时的贤#-666aa;。尧帝知其贤德,欲禅让君位于他,许由坚辞不就,逃到箕山下,农耕而食。尧帝又请他做九州的长官,他便到颍水边洗耳,表示不愿意听到。卒葬箕山之巅,尧帝封其为“箕山公#-666nn;,配食五岳,后世祀之”。善卷note-name:善卷5善卷:相传为舜时隐士,舜曾将君位让位给他,他以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”而拒绝不授,归隐枉山(今湖南常德德山),德播天下,成为我国道德文化的渊源之一。,而不失天下,享祚note-name:享祚6享祚:享祚(zuò),享国。指帝王在位的年数。百年。伯夷、叔齐实以孤竹note-name:孤竹7孤竹:古国名。在今河北卢龙一带,存在于商、周之时。君让而终亡其国,饿死于首阳之山。实伪之辩,如此其省也。”

翻译(二)

孟氏又问:“#-666aa;都已经死了,还要名干什么呢?”杨朱说:“为了子孙后代。”孟氏又问:“名声对子孙后代有什么好处呢?”杨朱说:“名声是依靠身体劳苦、心#-666nn;焦虑才获得的。借一个#-666aa;的名声能够让恩泽遍及宗族,利益兼顾乡里,更何况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呢?”孟氏说:“大凡追求名声的#-666aa;一定廉洁,廉洁就会生活贫困;追求名声的人一定谦让,谦让就会地位低贱。”杨朱说:“管仲担任齐国国相的时候,国君#-666gg;乱,他也#-666gg;乱;国君奢侈,他也奢侈。顺随国君的意愿,听从国君的言令,因此政策得以推行,国家得以称霸。但是管仲死了以后,管氏家族也很快衰落下去。田常担任齐国国相的时候,国君专横,他便谦逊;国君聚敛,他便施舍。老百姓都归附他,他因而夺取了齐国政权;子孙后代继续享有齐国,至今没有断绝。”孟氏说“照这样说来,真名声使人贫贱,而假名声却使人富贵。”杨朱又说:“务实的没有名声,求名的没有实事。所谓名声,不过是虚伪的东西罢了。从前尧、舜假意将天下让给许由、善卷,不但没有失去天下,而且享受帝位长达百年之久。伯夷、叔齐真的将孤竹君位让出,不仅最终导致国家灭亡,甚至饿死在首阳山上。真实与虚伪的区别就是这样,就像这样明白啊。”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原文翻译

杨朱游于鲁,舍于孟氏。孟氏问曰:“人而已矣,奚以名为?”曰:“以名者为富。”“既富矣,奚不已焉?”曰:“为贵。”“既贵矣,奚不已焉?”曰:“为死。”

杨朱在鲁国游历,住在孟氏家中。孟氏问他:“做普通的#-666aa;就行了,为什么要名声呢?”杨朱回答说:“用名声去发财致富。”孟氏又问:“已经富有了,为什么还不停止追求呢?”杨朱说:“为了地位显贵。”孟氏又问:“已经显贵了,为什么还不停止追求呢?”杨朱说:“为了身死之后的荣耀。”

“既死矣,奚为焉?”曰:“为子孙。”“名奚益于子孙?”曰:“名乃苦其身,燋其心。乘其名者,泽及宗族,利兼乡党,况子孙乎?”“凡为名者必廉,廉斯贫;为名者必让,让斯贱。”曰:“管仲之相齐也,君淫亦淫,君奢亦奢,志合言从,道行国霸。死之后,管氏而已。田氏之相齐也,君盈则己降,君敛则己施,民皆归之,因有齐国;子孙享之,至今不绝。”“若实名贫,伪名富。”曰:“实无名,名无实;名者,伪而已矣。昔者尧、舜伪以天下让许由、善卷,而不失天下,享祚百年。伯夷、叔齐实以孤竹君让而终亡其国,饿死于首阳之山。实伪之辩,如此其省也。”

孟氏又问:“#-666aa;都已经死了,还要名干什么呢?”杨朱说:“为了子孙后代。”孟氏又问:“名声对子孙后代有什么好处呢?”杨朱说:“名声是依靠身体劳苦、心#-666nn;焦虑才获得的。借一个#-666aa;的名声能够让恩泽遍及宗族,利益兼顾乡里,更何况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呢?”孟氏说:“大凡追求名声的#-666aa;一定廉洁,廉洁就会生活贫困;追求名声的人一定谦让,谦让就会地位低贱。”杨朱说:“管仲担任齐国国相的时候,国君#-666gg;乱,他也#-666gg;乱;国君奢侈,他也奢侈。顺随国君的意愿,听从国君的言令,因此政策得以推行,国家得以称霸。但是管仲死了以后,管氏家族也很快衰落下去。田常担任齐国国相的时候,国君专横,他便谦逊;国君聚敛,他便施舍。老百姓都归附他,他因而夺取了齐国政权;子孙后代继续享有齐国,至今没有断绝。”孟氏说“照这样说来,真名声使人贫贱,而假名声却使人富贵。”杨朱又说:“务实的没有名声,求名的没有实事。所谓名声,不过是虚伪的东西罢了。从前尧、舜假意将天下让给许由、善卷,不但没有失去天下,而且享受帝位长达百年之久。伯夷、叔齐真的将孤竹君位让出,不仅最终导致国家灭亡,甚至饿死在首阳山上。真实与虚伪的区别就是这样,就像这样明白啊。”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:燋(jiāo),同“焦”,焦灼,烦躁。

〔2〕:就,乃。

〔3〕田氏:田常,即田成子。春秋时期齐国大臣。公元前481年,他杀死齐简公,拥立齐平公,自任相国,齐国便由田氏专权。之后,田常的曾孙田和升格为诸侯,取代姜氏,成为齐的国君。

〔4〕许由:尧时的贤#-666aa;。尧帝知其贤德,欲禅让君位于他,许由坚辞不就,逃到箕山下,农耕而食。尧帝又请他做九州的长官,他便到颍水边洗耳,表示不愿意听到。卒葬箕山之巅,尧帝封其为“箕山公#-666nn;,配食五岳,后世祀之”。»

〔5〕善卷:相传为舜时隐士,舜曾将君位让位给他,他以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”而拒绝不授,归隐枉山(今湖南常德德山),德播天下,成为我国道德文化的渊源之一。

〔6〕享祚:享祚(zuò),享国。指帝王在位的年数。

〔7〕孤竹:古国名。在今河北卢龙一带,存在于商、周之时。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