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四回 寄私书一纸通倭寇 冒军功数语杀张经 第2节
汪直道:“头目所见,止知其利,未知其害。我们由本国起手,先攻了崇明,从此直入内地州县地方,没我们的对手。今又得了浙江省城。其所以取胜之道,皆因督抚提镇平素不整理营伍,并防守要紧海口。刻下胡宗宪、赵文华两人统领着三省人马,有二三十万,驻扎在苏州。就算上他领兵的怕我们,他手下有几百个武官,难道个个都怕我们么?况浙江人恨我们深入骨髓,我们常胜罢了,万一败了,浙江通省的百姓到那时都成了兵将,个个都要杀我们。我们既深入内地,他着人将各处海口把守了,四面八方都是中国人,到那时想回本国一个,只怕不能。”
徐海道:“汪大兄所言,深明利害,二位头目要听他。今日胡宗宪写书字,自然是和他家主帅赵文华商量明白的。今他两人现统着水际二三十万人马,还要出上银子买我们诈败,让他成功,可知这两个人都是没用的材料。然他手下兵将,岂尽都是没用的?我们万一败了,便无生路。依我看来,朝廷用这等人做主帅,便是我们久远大福。可许他在钱塘一战,就依他佯输诈败。大家都回到崇明,子女金帛也都存崇明。我们且日日行乐顽耍,将所得中国地方,一处也不要他。他见我们退了,两人定居战胜的大功,欺谎朝廷。他晓得防后患是个什么,自然将三省人马立刻散回,沿海的口子总添兵把守,也不必多少。朝廷若留他两人镇守,更妙不可言;即或换个明白人来,残破之后,他才安抚百姓,使之归业,那里顾得练兵选将?我们到明年秋间,兵力已经养足,分路进攻,与他个措手不及。浙江没大油水了,只要破江南几处大府分,便又是大富贵、大快活。中国的兵将硬,我们避他回崇明;中国的兵将弱,我们胜一处便抢一处。此数十年不尽之利也。”
夷目妙美跳起来拍手大笑道:“你两个真好算计!依你,依你!他不拘与多少银子,我们且走避他这二十多万兵,到明年秋间再来。”辛五郎道:“我们都住在崇明一县,子女金帛又不运回本国,万一他们统大兵到崇明,我们若敌他不过,那时只顾得驾船奔回,这子女金帛又不与他们留下了?”徐海、汪直大笑道:“我们如今现在他内地,他还不敢来;崇明在海中,他到敢来么?这是做梦也不用打算的!此刻可将姓胡的家人叫来,大头目问问他,先和他要二百万两银子,看他许多少,再和他定归别的话。”
随即着人将丁全、吴自兴叫来,跪在下面。夷目妙美问话,他二人一句也听不出。陈东道:“我们元帅问你,可是胡元帅差来么?”丁全道:“是。”又问道:“你来时,赵元帅可知道么?”丁全道:“知道来的。”陈东点头道:“这是实话了。”又道:“我们元帅不依,定要和你元帅见个高下,这却怎处?”吴自兴道:“我们元帅差来,是为两国军士惜福,并非怕战。若执意不依,也只索见高下了。”陈东用日本话向夷目妙美、辛五郎告知,又问道:“你们元帅与多少银子,着我们诈败归海,让他居天大的功?”吴自兴道:“那边也未定数目,着小人来相商。”陈东道:“这事非二百万不可。”丁全道:“事在朝廷家,虽四百也容易;今出在我们主人,就是十万也极费力。”陈东道:“我们破一县,比此数还多几倍。这话是你来胡闹了!”丁全道:“着我主人备二十万罢,此外断断不能。”陈东又向夷目妙美、辛五郎告知,两个头目一齐摇头。陈东、徐海与丁全等争论了半晌,讲定四十万两,两个头目方各点头依允。
陈东道:“你这银子何日交割?在于何地?”吴自兴道:“就在本月十八日交割,于塘西地方,此处可差人收取。只看船上有彩凤旗,便是银船。交战的日子在二十二日罢。”陈东道:“今日是八月初十日,我们将各路兵调回,也得半月功夫,二十二日会战赶不及。可定在本月二十五日,钱塘江会战。”丁全问有回书没有,汪直道:“我本该写回书,况胡大人是我同乡亲。但我写书书不难,巡抚张经现在平望,倘被他看见,于胡大人大有不便。”丁全道:“小人们替主人办事,也要个万全。诚恐这边元帅失了信义,临会战时更变起来,小人们经当不起。”汪直道:“你这话也虑的深远,待我与你说说。”汪直用日本话向两个头目说了送银并交战日期,又说丁全怕有失信反悔事。夷目妙美向汪直说了几句,又拿起他国的一支令箭来折为两断,着人递与丁全。汪直道:“我们元帅说了大誓,若是欺谎你家元帅,不诈败归海,和这折断的箭是一般。你二人回去,替我问候胡大人。我着人护送你两个过塘西。”
丁全、吴自兴叩谢了,拿上那折断的令箭,同差人过了塘西。沿路虽有张经巡抚的兵盘问,他二人仗有赵文华令箭,直到苏州。见了赵文华,细说汪直等话,并夷目妙美诸人问答的话,居了天字号的大功。
文华看那折断的令箭,两半截合在一处,不过有一尺多长,上面也有些字画,却一个也认不得。文华知事已做妥,心中甚喜,将两人大加奖誉;又将胡宗宪请来,告知原委。宗宪听了,喜道:“若果如此,似无遁辞。只是这四十万银子,十天内从何处凑办?”文华笑道:“大人不必心忧,我自有地道措处。”宗宪辞去。
文华将巡抚、司道、首府、首县等官,俱着请来。没多时,诸官俱到。文华道:“现今倭寇已破杭州,苏州在所必取。弟奉命统水陆军兵数万,实为保守苏州而来。刻下诸军正在用命之时,必须大加犒赏,方能鼓励众心,又不便动支国帑。弟意欲烦众位向本城绅衿土庶,以及各行生意铺户人等,暂借银六十万两,平寇之日,定行奏闻清还。这也是替圣上权变一时之意,不知院台大人和众位先生肯与圣上分忧,向本城士民一说否?”先是巡抚吴鹏道:“大人此举,真是护国佑民之至意。苏州素系富庶之乡,这六十万银,看来措办还不难。”随向司道等官道:“诸位大老爷以为何如?”司道见巡抚如此说,一齐应道:“此事极易办。然亲民之官,莫过于知府、知县,必须他们用点力方好。”知府、知县等见司道如此说,奋起身禀道:“苏州士庶人等若肯急公,休说六十万,便是一百万亦可凑出。但恐绅衿恃势,富户梗法,设有不遵分派者,还求钦差大人与各位宪台大人与卑职等作主,卑职等亦好按户上捐。”巡抚笑道:“此事有赵大人作主,就是圣上知道也无妨,只要府县认真办理。”文华道:“正是,正是。也不拘定六十万,越多越好。”府县各回禀道:“这件事都交在卑职们身上,大人放心。”
文华听了大悦,指着府县官向巡抚吴鹏道:“我一入江南境界,就闻苏州首府首县俱是才能出众之员。今遇国家大事,你看他们是何等肝胆,何等识见!将来平寇之日,院台大人若行保举,务将弟列名。”吴鹏道:“还求大人特奏。”文华大笑道:“这何消说!”知府、知县如飞的向文华叩谢,次向巡抚、司道叩谢;知县等又向知府也叩谢,然后告别起身。文华向府、知县道:“军情事重,还求众位年兄在五日内交送本部院行寓方妥。”府县一齐禀道:“定在三日内完结。”文华连连举手道:“伫望,伫望!”
众官都辞了出来。首县又同到首府衙门,大家会商了一遍,分了城内城外地方,各回私署,令房书按户打算,某家某人产业若干,硬派捐银若干两,某绅士某商民捐银若干两。做了几句助国犒军、保障人民地方的文字,自巡抚至知县,俱有名帖,挨门逐户的投送。所派银两定限在第二日午时交齐。有不肯捐输,或以一半交送者,无论绅衿、士庶、铺户,或拿本人,或拿家属,百般追呼,必定交了银子方才住手,虽欲欠一两五钱者亦不能,比钱粮更紧二三十倍。其中书役借端私妆,或仗地方官势馀外索诈,倭寇还在杭州,苏州到早被劫掠,弄的城里城外,人人恨怨,户户悲啼,投河跳井、刎颈自缢者,不下二三十人。赶办至第二日午时,即起结了八十馀万两,还不肯罢休。司道私相计议,怕将地方激变,各轮流着亲去府县衙门查点数目,见已多出二十馀万两,立令停止。那府县书役人等,城中不敢催讨,皆散走各乡索诈。直至司道查拿重处,星夜在各乡镇帖了告示,书役人等方才罢手。至第三日早,司道率同府县到巡抚前商议,与赵文华交六十五万,下馀十五万馀两存作公项,也是防备赵文华再行多要之意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