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绿野仙踪》 > 第七十四回 寄私书一纸通倭寇 冒军功数语杀张经

第七十四回 寄私书一纸通倭寇 冒军功数语杀张经

词曰:

贼兵不退愁偏重,打叠金银聊相送。倭寇依计钓奸雄,算烟尘不动。

冒功邀赏,又将同人捻弄。封疆大吏丧刀头,恨入阳台梦。

右调《阳台梦》

且说赵文华参本系军前遣发,不过四五日即到了都中。严嵩同众阁臣看后,即行票拟,送入庭内。明天子看罢,心中大是疑惑,随传阁臣到偏殿内,说道:“赵文华参奏朱文炜不肯率河东人马接应张经,本内大有空漏。朱文炜非武职可比,不过在军中参赞军务。今绍兴失守,岂可专罪他一人?不但张经,即文华亦不能辞罪。况赵文华身为总帅,既要接应张经,彼时在王家营子,就该令一武职大员统率现在人马,先赴浙江救应。何必等候河东人马处处到齐,又调集江南水师,羁延两月之久,方行遣发?这事赵文华不得辞其责。且从五月起身,至今还在镇江停留,宁不耗费国帑?这本大有情弊。诸卿票拟‘失误军机’、‘立斩’等说,这是何意见?”众阁臣无一敢言者。

严嵩奏道:“河南、山东、江南三省水陆人马,原非一半月所齐。赵文华在镇江停留,必是船只器械不备之故。着朱文炜领河东人马先去接应张经,是为文炜素有谋略,借其指示军将,并非着他亲冒矢石杀贼。今文炜骄抗,致失绍兴。赵文华身为总帅,法令不行,将来何以驭众收功?依臣愚见,将文炜免其斩首,立行罢斥,庶军中众文武各知惊惧。”明帝道:“朱文炜非无谋画者,着他在军中戴罪立功何如?”严嵩道:“圣上既以平寇大权付文华,而必容一梗令之人在左右,恐非文华竭忠报效之意也。”天子准奏,随下旨将文炜革职。

不几日,旨意到了。朱文炜闻知,大喜道:“但愿如此!真是圣上洪恩。从此身家性命可保全矣!此皆赵文华作成之力也。”随即脱去官服,到文华公馆告别。文华以抱病不见,又到胡宗宪寓所辞行。宗宪请会,脸上甚是没趣;叙说参本内话,将“立斩”二字着文华改为“议处”,圣上方肯从轻发落。文炜起身叩谢。宗宪道:“圣上明同日月,贤契不过暂屈骥足,不久定当起复大用。”文炜道:“门生本一介寒士,四五年内即隶自佥者,自知宠荣过甚。今如此了局,实属万幸。此刻拜别老师大人,就行起程了。”宗宪心上甚是作难,一定要留文炜在自己公馆住几天。文炜固辞,方肯依允。素日止送在厅室廊下,这番到送在大门内,拉着文炜的手儿低说道:“你到去了,我将来不知怎么散场。”文炜见他一片真心,又念他是个腐儒,也低低说道:“老师宜急思退步。赵大人行为,非可共事之人,总侥幸一时,将来必为所累。”宗宪蹙着眉头道:“我也看得不好,只是行军之际,退一步便要算规避,奈何,奈何!”文炜道:“老师年已高大,过日推病,何患无辞?”宗宪连连点头道:“你说的极是。”文炜话别后,急回寓所。那些各营中将官以及江南大小文武,听的说文炜革职,没一个不嗟叹抱屈,俱来看望。文炜概辞不见,本日即回河南去了。文炜既去,赵文华益无忌惮,只等各营将马价银折齐,随把一路所得的金银古玩分为两大分:一分自己收存;又将那一大分分为两小分,一分送严嵩父子,一分送京中权要并严府同门下人。

又过了几日,浙江惊报到来,倭寇已至杭州。文华此时方有些着急,令宗宪领人马从旱路起身,自己领水军由水路起身,都约在苏州聚会。文华一路见老少男女逃生趁食者何止数万人。问属下官,方知是浙江百姓,心内也有点惊慌,道:“不意浙江亦至于此!”便动了个归罪张经,为自己塞责的念头。

兵至无锡,探子来报:“杭州省城为贼所破,杀害官民无数,仓库抢劫一空。巡抚张经领败兵俱屯在平望驻扎,等候大兵。”苏州巡抚亦遣官告急,恐倭寇入境。赵文华听了这个信息,心上和有七八十个吊桶一般,上下不定。欲要停兵不进,断断不可;欲要进兵,又怕敌不过倭寇。一路狐疑,到了苏州,各文武都出城远接。文华问了番倭寇的动静,将人马船只俱要安插在城外,和宗宪一同入了城,回拜各官。他两人都不肯在城外安歇,惟恐倭寇冒冒失失的跑来劫他们的营寨,到了不得。晚间在公馆内与宗宪商量了半夜,将人马船只拨一半去乌镇守候倭寇,留一半分水旱两路保护苏州。他又不和巡抚、司道武职大员计议,恐怕失了自己身分,日日在城内与几个心腹家人相商。

商议了几天,通无见识。不得已,又将宗宪请来计议。到是宗宪想出个法子来。他打听得贼中主谋俱是中国人,内中一个主谋和宗宪是同乡,叫做汪直。宗宪意思要写字与他,许他归降,将来保他做大官。若肯同心杀贼,算他是平寇第一元勋;再不然,劝倭寇回国,也算他的大功。欲差人去试一试,只是无人可差。赵文华大喜,道:“此话大人在扬州时就该早说。天下事只怕没门路。倭寇之所欲者,不过子女金帛而已,地方非他所欲。我们只用多费几两银子,就买的他回去,难道他乐的和我们舍命相杀么!只要他约会战期,着他们佯输诈败,成就了我们的大功就是了。到是这银子数目和交战的地方必预先定归,我们也好准备。”宗宪道:“假若不肯依允,该怎么?”文华道:“再想别法。”宗宪道:“他们劫州掠县,也不知得过多少金帛。少了他断断看不起,多了那里去弄?”文华大笑道:“偌大的个苏州城,怕弄不出几百万银子来么?大人快回去写字,别的事都交在我身上办理。”宗宪回去了。

文华与众家人公议去投书字的人,众家人都不肯去。文华宣起两万银子重赏,众家人你我相挤,挤出两个人来,一个叫丁全,一个叫吴自兴。文华授以主见。

午后,宗宪亲送字来。内中与汪直叙乡亲大义,并安慰陈东、麻叶、徐海三人。若肯里外合谋杀贼,便将杀贼之策详细写明,功成之日,定保奏四人为平寇第一元勋,爵以大官;若不愿回中国,只用劝日本主帅约会战地,须佯输诈败,退回海嵎。要银若干,与差去人定归数目,我这边驾船解送,亦须约定地方交割,彼此不得失信。如必执意不允,刻下现有二十万控弦之士,皆系与浙江男妇报仇雪恨之人等语。文华看了道:“也不过是这样个写法。”随即将丁全、吴自兴叫来,又详细嘱咐许多话,与了令箭一支,驾船起身。

到了平望,被巡抚的军士盘诘,他两人以探听倭寇军情回复。军士们见有兵部尚书令箭印信,只得放他过去。到了塘西,便被倭寇巡风人拿住。他两个说是寻汪直说话,巡风的倭寇将他二人送至汪直营中。汪直亦久有归中国这心,看了胡宗宪书字,吩咐二人酒饭,又问了备细。到晚间,将陈东、麻叶、徐海请来,把书字教三人看。三人见封筒上面俱有印信,知非假书。三人看后,问汪直道:“你的意思要怎么?”汪直久知三人无归故乡之心,说道:“我的主意,我们既归日本,便是日本人,里应外合的事不做他。多要几两银子,暂且退归,过一二年后再来何如?月前张经前后还杀我们五千多人,刻下赵文华、胡宗宪统领三省人马二十万,只怕取胜不易。”

四人彼此议论一番,商酌停妥,拿了书字,同到日本主帅夷目妙美公所处,又将副头目辛五郎请来,着他两个看书字。他两个一字认不得。汪直说了原故,夷目妙美问汪直道:“你们的主意要怎么?”四人道:“我们的主意和他多要几两银子,回国且养息兵力,过一二年再来。”夷目妙美道:“果然我们的人连战数月,着实劳苦了。就依你四人主意,且回去歇息,明年再来亦可。但不知他与我们多少银子?”辛五郎道:“这便使不得!我们如今现得了杭州,浙江全省都在我们手中。今弃了回本国,使他那边又把守起来,日后再来时,还要费无穷气力。今姓胡的写书字,必是害怕到极处。为头的怕了,小的儿们越发害怕。依我的主见,可许了他,还和他要银子;银子拿来,我们于水路、旱路都埋伏了,杀他个不防备,就势抢乌镇、平望,趋苏州。若攻破苏州,银子、金珠不知得多少!再下去攻镇江、常州,再攻南京,这是天赐我们富贵。量他那银子能与我们多少!”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