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孟子》 » 离娄章句 » 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 > “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,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…+

“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,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。如耻之,莫若师文王。师文王,大国五年,小国七年,必为政于天下矣。《诗》云:‘商之孙子,其丽不亿。上帝既命,侯于周服。侯服于周,天命靡常。殷士肤敏,将于京。’孔子曰:‘仁不可为众也。夫国君好仁,天下无敌。’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,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。《诗》云:‘谁能执热,逝不以濯?’”原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“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,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。如耻之,莫若师文王。师文王,大国五年,小国七年,必为政于天下矣。《诗》云1:‘商之孙子,其丽不亿2。上帝既命,侯3于周服。侯服于周,天命靡4常。殷士肤5敏,将于京6。’孔子曰:‘仁不可为众也7。夫国君好仁,天下无敌。’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,是犹执热而不以濯8也。《诗》云:‘谁能执热,逝不以濯9?’”

【翻译】

“如今小国以大国为师,却以听命于#-666aa;为耻,这就好比学生以听命于老师为耻一样。如果真以为耻,最好师法文王。师法文王,大国只要五年,小国只要七年,就一定可以号令天下了。《诗经》说过:‘商代的子孙,其数已不到十万。他们只好臣#-666hh;于周哇,只因为上帝已经授命武王。只好臣#-666hh;于周哇,因为天意总是无常。酹酒于地助祭于周京啊,殷国的士子个个聪明漂亮。’孔子也说过:‘仁德的力量,#-666aa;多势众也抵挡不了。君主如果爱好仁,就将无敌于天下。’如今有些诸侯一心只想无敌于天下,却又不行仁政,这就好比苦于暑热却不肯洗澡一样。《诗经》上说:‘#-666aa;谁不怕热烘烘,却又不肯水下冲?’”

原文翻译

“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,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。如耻之,莫若师文王。师文王,大国五年,小国七年,必为政于天下矣。《诗》云1:‘商之孙子,其丽不亿2。上帝既命,侯3于周服。侯服于周,天命靡4常。殷士肤5敏,将于京6。’孔子曰:‘仁不可为众也7。夫国君好仁,天下无敌。’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,是犹执热而不以濯8也。《诗》云:‘谁能执热,逝不以濯9?’”

“如今小国以大国为师,却以听命于#-666aa;为耻,这就好比学生以听命于老师为耻一样。如果真以为耻,最好师法文王。师法文王,大国只要五年,小国只要七年,就一定可以号令天下了。《诗经》说过:‘商代的子孙,其数已不到十万。他们只好臣#-666hh;于周哇,只因为上帝已经授命武王。只好臣#-666hh;于周哇,因为天意总是无常。酹酒于地助祭于周京啊,殷国的士子个个聪明漂亮。’孔子也说过:‘仁德的力量,#-666aa;多势众也抵挡不了。君主如果爱好仁,就将无敌于天下。’如今有些诸侯一心只想无敌于天下,却又不行仁政,这就好比苦于暑热却不肯洗澡一样。《诗经》上说:‘#-666aa;谁不怕热烘烘,却又不肯水下冲?’”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《诗》云:诗句见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。»

〔2〕其丽不亿:丽,数;亿,十万。逢彬按,《孟子译注》翻译这句话为“数目何止十万”,恐非。“不+数词(或数量结构)”格式一般都指不到这一数字。例如:“天子之地方千里;不千里,不足以待诸侯。诸侯之地方百里;不百里,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。”(《孟子·告子下》)大家耳熟能详的“战不三#-666ff;,挥刀将~斩于马下”,也属于这种表达。详见杨逢彬《孟子新注新译》。

〔3〕:语气副词,无实义。

〔4〕:音mǐ,无。

〔5〕:美也。

〔6〕祼将于京:祼,音guàn,亦作“灌”,古代祭祀中的一种仪节,把酒倒在地上以迎接鬼#-666nn;;将,助;京,周都城镐京,遗址在今陕西西安。

〔7〕仁不可为众也:这话颇不好懂。赵岐《注》:“孔子云:‘行仁者,天下之众不能当也。’”姑从之。

〔8〕不以濯:即“不以之濯”,不拿手去洗;濯,音zhuó,洗,这里指在凉水里浸泡或在凉水下冲。

〔9〕谁能执热,逝不以濯:见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;逝,句首语气词,无实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