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鸿门宴“死里逃生”
前章说到郭子兴接到军报,得知元兵来攻,非常吃惊,问及朱元璋的下落,探子不知,他也不见其率兵归来,一时更是吓得不知所措。
朱元璋为何还没有回来呢?听我慢慢从头道来。
原来泰州人张士诚占据了高邮,元朝丞相脱脱领军前来讨伐他,大败张士诚全军,又乘胜分兵围住六合。六合主将派人向滁阳求救,朱元璋自告奋勇,率领耿再成等前去救援。
朱元璋和元军交锋多次,双方互有胜负。因考虑到元兵人多势众,朱元璋觉得不便与其长久的相持下去,于是就故意让士兵潜伏在民居里,又让妇女们站在门口指着元军大声痛骂。元兵担心中了他的诱敌之计,不敢靠太近,只好相继离去。
那时,元丞相脱脱,早已得知滁阳出兵救援六合,竟然给他们来了一个釜底抽薪,又分兵去进攻滁阳。这便是滁阳为何忽然被攻的原因。
这边朱元璋还没回,那边元兵就快到了。探子遇警则报,不曾面面俱到,所以被问及朱元璋的下落时,答称不知。而郭子兴的那些部下又都是酒囊饭袋,没有一个中用的,现在,忽然听说元军都打来了,怎么会不惊?怎么会不慌?
就在这危急时刻,又一探子来报:“朱将军回来了!”听到救星回来了,郭子兴这才将早已吓得出窍的灵魂,收回身中,准备出城亲自迎接。
这时朱元璋已经率领众人进了城,见到朱元璋后,郭子兴不及和他细谈,就开始和朱元璋商量应敌之策。
朱元璋说:“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怕他做什么?”听到这话郭子兴就放心了,遂命朱元璋出战。
朱元璋领命而去,来不及休息就又率领部众出城去了。经过探听,他得知元兵距滁阳已不到十里,当即就命人在山涧设下埋伏,又命耿再成带着数百人渡过山涧,前去诱敌,自己则在城下立营,等待元兵的到来。
元兵来势汹汹,直扑滁阳,他们在途中遇到了耿再成,一看对方不过才几百人,全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,纷纷争先上来抢头功。
耿再成的兵就像风卷残云一般,顷刻之间就逃散开了,元兵在后面奋力追赶,追到山涧边,见败军跳水逃去,元兵纷纷下马,提起衣裳涉水过河。
可就在这时,猛然号角齐鸣,两岸林间顿时杀出无数人马,前队列有弓箭手,个个拈弓搭箭,箭矢不断向元兵射来。元兵躲避不及,连忙往回退,但已有一大半人中箭,倒毙在山涧中。朱元璋见元兵中计,连忙带着大队人马赶了过来。
城里的将士见朱元璋得手了,也不等郭子兴下令就一拥而出,纷纷上前争功。幸而元兵没有设下埋伏,否则全城都要沦陷在他们手上。
众人又追了元军一段路,还是朱元璋勒马停住,叫他们穷寇莫追,他们方才收兵回城。途中拾到元兵丢弃的军械,不计其数,众将士都非常高兴地返入城中,向郭子兴报捷去了。
朱元璋担心元兵还会回来,秘密叮嘱手下要加强戒备。
不久,听说元丞相脱脱被削职充军,朱元璋这才放下心来高兴地说:“元朝大将只靠脱脱一个人,现在他已被贬,其他人就不用担心了。”不久他又听说脱脱遭到陷害,竟被赐死,禁不住又喜又叹!
没有了战事,朱元璋在滁阳无所事事。一天,从虹县来了一位身材高大、面色铁青的英雄,他自称胡大海,特地前来求见朱元璋。朱元璋听说后,急忙令人请他进来,只见此人相貌堂堂,威风凛凛;朱元璋起身相迎,让他坐在身边,两人一问一答,谈的无非是一些行军要略,两下里谈得很是投机,朱元璋当即就命他做了先锋。
转眼间到了至正十五年,滁阳城里的军粮日渐缺乏,郭子兴找来众将和他们筹划军需,商量对策。
朱元璋进言道:“我们困守孤城,哪来的粮食呢?邻近的和阳城没有经历骚乱,想必应该有粮食,我们可以去那里取粮。”
其余诸将笑道:“朱公子说得容易,和阳城虽然小,但城高府深,又有重兵把守,怎么取粮?”
朱元璋说:“这些我也知道,既然我们不能力敌,那就要智取啊,难道要坐以待毙?”
郭子兴忙问朱元璋有没有办法。朱元璋回答说:“从前攻取民寨时,得到三千名庐州兵,颇为勇敢,如今可以让他们椎结左衽,穿着青衣,扮成北军的样子,牵着骆驼运送货物,只说自己是庐州兵护送北朝使者,到和阳城来犒赏将士的,再让绛衣军紧随其后,等青衣军骗开城门,举火为号,便可乘其不备,一鼓作气地冲进去拿下城池。城池到手后还怕没有粮食吃吗?”
郭子兴听了大喜道:“这个办法甚好。”其余诸将也齐声赞同。当下,郭子兴便命张天祐带着青衣军先行,耿再成带着绛衣军后行,两军相隔数里,一起向和阳城进发。
张天祐来到陡阳关时,和阳的父老乡亲听说有北朝使者过境,纷纷带着牛酒美食出关迎接,张天祐一一将它们接了下来,然后拣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和部下畅饮起来,喝着喝着就忘了自己的任务。
等到耿再成吃饱喝足,率领部下来到和阳,眼睁睁地望着前面,并不见有烟火动静。他等了又等,还是没有。这让耿再成不禁开始怀疑起来:是不是自己来迟了,烟花已经放过了,于是连忙率军赶到了和阳城下。
和阳城的守城将领也先帖木儿见有敌军来攻,急忙下令关上了城门,然后又用吊桥放士兵下来出战。耿再成没有见到张天祐,心中慌乱,勉强和元兵战了几个回合。突然,一支冷箭朝耿再成射了过来,耿再成急忙躲闪,不幸还是被冷箭射中了左肩,险些儿跌下马来,仓皇失措之下,耿再成只好拨马往回奔逃。元兵一直追到了千秋坝,直到傍晚时分才缓缓收兵,从容离开。
没想到走到半路,突然杀出一队青衣军。元军措手不及,队伍一下子被冲得四分五裂,但青衣军的进攻毫无章法,好像喝醉了酒似的。不用说,这一定就是张天祐所率领的兵马了。
张天祐一鼓作气地冲散元兵后,一口气跑到了和阳城的城门下,只见西城门上站着一位长身阔面的大将,盔甲闪耀着红色的光芒,似曾相识。
张天祐正觉得奇怪,只听见大将在上面对他大声喊道:“张将军来迟了!”闻声才知其名是谁,原来是朱元璋部下的汤和。但是他为何会在这里呢?又惊又喜的张天祐不免有些疑惑。等汤和为他打开城门,张天祐便向他问明其中缘由。汤和说:“我是奉了朱元帅的密令,从小道赶来接应你们的,谁知到了城下并没有看见你们,只有飞桥架在城墙上,我就乘便登上城来。本想去抓也先帖木儿的,谁知他刁钻狡猾得很,早先逃走了。我看天黑了不方便追,所以就在这里等候各位了。”说完哈哈大笑起来。
张天祐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,不免觉得惭愧起来。汤和问他耿再成的下落,张天祐茫无头绪,倒反过来问汤和。汤和无奈地说:“他和你一起来的,我是绕道来的,现在你都不知道他的下落,我又怎么可能知道呢?想必是没见到你,他见机先回去了。不过好在现在已经拿下了和阳城,写封信回去报捷,问问就知道了。”说罢,当下写就捷书,派人送到滁阳去了。
再说耿再成,他吃了败仗后返回滁阳,禀报军情。
郭子兴问他张天祐的情况,耿再成说:“末将赶到和阳城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张天祐,想必是潜入城中时被敌军发现杀死了。”
朱元璋在一旁说:“我觉得不会的。”
郭子兴问他:“那现在怎么办?”几人正说着,一门卒来报说,有元使送信前来招降。
郭子兴说:“招降书都来了,想必张天祐是凶多吉少了。”
朱元璋说:“先看看招降书怎么写的,再见元使吧。”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