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明史演义》 » 白话文 > 第六章 徐达首战告捷 > 第2节

第六章 徐达首战告捷 第2节

自此之后,江上再也没有一个元兵,高瞻远瞩的朱元璋没了后顾之忧,自然全心全意带领部下朝集庆路进发。真是水陆并行,兵威浩荡。可陈兆先仍然不知死活,竟然率兵前来争战。

一场角逐过后,不仅生擒了陈兆先,收降了他的三万六千人,陈兆先也心甘情愿投诚了朱元璋。从朱元璋不杀陈兆先就可以看出来,所谓的为张天叙复仇,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。

将士们担心受降的人太多,怕出什么乱子。

朱元璋说:“去逆效顺,做什么样的选择,要看他们自己,放心吧。”当下就在受降的三万多人中选出了五百名勇士,让他们守卫在自己的床边。帐中除朱元璋外,只留下冯国用一人。

朱元璋脱去铠甲,上床睡去,一夜酣眠,什么事情都没发生,众人这才放下心来。

过了几天,朱元璋又令冯国用带着那五百个降士冲锋陷阵,那五百人感激朱元璋的不杀之恩,在蒋山一鼓作气击退了元兵,接着直达金陵城下。

元军将领福寿筑下栅栏,屯兵固守金陵。冯国用带领部下前仆后继,徐达、常遇春等人也接踵而上,你推我扳,竟然将元军的屏障攻破了。元兵四散而逃,可元将福寿仍然拼死抵抗,督兵出战,徐达等人寡不敌众,又被杀退。

徐达、常遇春等人随即加大围攻力度,一连攻了几天,方才乘隙登上城楼,不料福寿仍顽强抵抗,又与他们展开巷战,战斗到天明,直到福寿精疲力竭,方大喊了一声“城在人在!城亡我亡!”说完,举起剑往脖子上一抹,顿时鲜血四溅,倒地毙命。真是一位难得的忠臣。

金陵城已被攻破,众将奉迎朱元璋入城,朱元璋一面安抚民众,一面召集官员和父老乡亲,温言对他们说道:“元朝失了民心,导致生灵涂炭,我等来此无非是想为百姓除害,你们不用害怕,以前干什么现在还干什么。有才能的贤人君子,若能跟随我,我自当重用。旧的政策有什么不好的地方,也请你们直接提出来,我一定立即废除。官吏不可贪婪、残暴,虐待我的人民!”

众人听了朱元璋的话,十分欣慰,几乎没有不拍手称赞的。他们拜谢离去之后,各处的义军,一个接一个地,依次前来归顺朱元璋,康茂才等人全都闻风而来,加入到了朱元璋的麾下,朱元璋一共得到了五十万兵士,于是就将集庆路改为了应天府,设立天兴建康翼元帅府,任廖永安为统军元帅。礼聘儒士夏煜、孙炎、杨宪等十多人,对他们一律录用,又以福寿为元殉节,气节高尚,将他厚葬,至此,金陵城方才全部被平定。

接着,朱元璋又命徐达为大将,率领诸将渡江东下,攻克镇江,又分兵下金坛、丹阳等县,以汤和为统军元帅,驻守镇江,再命邓愈、邵成、华高、华云龙等人,率兵攻克广德路,并改广德路为广兴府,随后,就以邓愈为统军元帅,驻守广兴。

经过了这么久的征战,现在的朱元璋已经是威名远扬,众将士于是以朱元璋威名日渐显著为名,劝他改称为王,朱元璋不答应,只肯自称为吴国公,设立江南等处行中书省,自己亲自管理省内事务;任李善长、宋思贤为参议,陶安、李梦庚等为左右司郎中员外郎都事等职位;又设立江南行枢密院,让徐达、汤和一起担任枢密院的事务;设立帐前亲军,任冯国用为总制都指挥使;设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中五翼元帅府,及五部都先锋,所有的官员、职责、制度设立得清清楚楚、井井有条。随后,又派人去和州迎接家眷,将他们护送到元帅府。一家团聚,其乐融融,大明朝两百多年的基业,便自此创始了。

接着徐达、汤和等人南下镇江,收降了强盗头目陈保二,等到徐达带兵归来,汤和再次入佥枢密院事,陈保二就叛变了,他竟然诱骗詹、李两个守将,抓着他们投奔张士诚而去。

张士诚此时一连攻陷了平江、松江、湖州、常州等地,还招降了蛮子海牙的残兵,声势比以前大多了,陈保二来归降,张士诚当然不会拒绝,还将詹、李二将给关了起来。

消息传到应天府,朱元璋担心两名手下惨遭毒手,只得先与其通好,以便索还二将。于是他写了一封信,命杨宪送到平江给张士诚。信上写着:

昔隗嚣据天水以称雄,今足下据姑苏以自王,吾深为足下喜。吾与足下,东西境也,睦邻守圉,保境息民,古人所贵,吾甚慕焉。自今以后,通使往来,毋惑于交构之言,以生边衅。

张士诚读到这里,将信扔到地上,大怒道:“朱元璋这是将我比作隗嚣!”恐怕你还不如隗嚣呢。说罢,便喝令左右将杨宪拘禁起来,当即发水师攻打镇江。

朱元璋立即派遣徐达前往龙潭御敌。徐达到了龙潭,把张士诚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,本以为张士诚这下不敢再来了,于是收兵回镇江。谁知张士诚拿不下镇江,却偷偷袭击了宜兴,守将耿君用来不及防备,城陷身亡。

朱元璋知道消息后大惊,忙派人去通知徐达说:“张士诚诡计多端,已经公然和我们为敌。他现在得了宜兴,可见野心不小。将军请速速出兵常州,以进为守。”这一计叫袭魏救赵。徐达收到命令后,立即发兵向常州进发。

常州就是过去的毗陵,徐达到达常州后,就筑起堡垒进行围攻,张士诚派张、汤二人前来支援。徐达知道后,立即退军十八里,设下埋伏以等待他们到来,自己带着一些老弱残兵前去诱敌。

张、汤二人赶来一看,发现徐达的兵都是些老兵残兵,有些甚至连兵器都配不齐整,乱七八糟的,不禁大笑起来,相互开玩笑说:“人家说朱元璋用兵如神,我看都是一些乌合之众罢了,根本不值得一提嘛!”说完,就麾兵出战,上前厮杀。见对方来势汹汹,徐达边战边退,双方一走一追,不觉间,走了十多里地。

突然间,路旁闪出数千铁骑,横冲而来,领先的一员大将身穿铁盔铁甲,好不威武,手里还提着方天画戟,直朝张、汤二人刺去。读者诸君可知这人是谁?他就是徐达的手下,行军总管赵均用。

张、汤二人见赵均用杀了出来,知道是遇上埋伏了,慌忙用枪招架。两个打一个本来就有些费力,谁知徐达也翻身杀了过来。张、汤二人见毫无胜算的希望,骑着马就往回跑去,走了没多远,又听见一声呼哨,伏兵复起,吓得张、汤二人魂飞九霄,连坐骑都驾驭不住了,吱溜一声,全都马失前蹄,摔倒在了地上。

这时,赵均用恰好赶了上来,两人就这样被生擒。此段依据的是《士诚本传》,不是《纪事本末》。

剩下的士兵见主帅被擒,纷纷溃逃,回去报告张士诚。

张士诚听到大败的消息后十分惶恐,于是上书向朱元璋求和,派副将孙君寿将信送到应天府,说是愿意每年奉送军粮二十万石,黄金五百两,白金三百斤。

朱元璋回信,责备张士诚说,因为你故意挑衅,所以是罪有因得。既然你愿意求和,就应该先放回我派去的使者和被你扣押的守将,而且每年的军粮要增加到五十万石。当即令孙君寿拿着信回去复命。

一转眼,十几天过去了,张士诚并没有再回复。

又过了几天,徐达传来军报说:“镇江的新附军被张士诚骗降了,在牛塘叛变,我差点被他们困住,幸好常遇春、廖永安、胡大海等人赶来支援,方才脱险。现已抓住了张士诚的部将张德。”

朱元璋勃然大怒,立即命耿炳文带一万人进攻长兴,俞通海、张德胜等带水兵攻打太湖,张鉴、何文正募淮军攻打泰兴,赵继祖、郭天禄、吴良等攻打江阴,一起围攻张士诚。一面催促徐达马上拿下常州,不得有误。

一切进展得如火如荼。

张士诚听说常州告急,忙派吕珍去增援,又命赵打虎赶去援救长兴。耿炳文来到长兴城下,守将李福安、答失蛮等人登城守御。双方正相持未决,适值赵打虎到来,不等他喘息过来,耿炳文就对他迎头痛击,赵打虎站不住脚,退走到了城西门。不料城门紧闭,叫了好几次也叫不开,后面追兵又来了,情急之下,赵打虎只好朝湖州逃去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