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明史演义》 » 白话文 > 第六章 徐达首战告捷

第六章 徐达首战告捷

却说朱元璋取得太平城后,太平城内一直都非常安定;只有城外一带,还属于元兵的势力范围。元中丞蛮子海牙调集巨舰,截住了采石叽的姑孰口,并檄令义军元帅陈埜先及副将康茂才,率领两万水陆军,前去攻打太平城。

朱元璋乘他们刚到,还来不及休息,立即率领诸将出战,一面命令徐达、邓愈带兵绕道至敌人后方,悄悄埋伏在襄城桥。

陈埜先来到太平城下,摩拳擦掌,只等着大战一场。不久,城门大开,守兵一齐杀出,后面紧跟着许多身强力壮的士卒,拥着一位大元帅,那人看起来英姿飒爽,器宇不凡。陈埜先正暗暗惊叹,忽然看见空中出现一道霞光,结成黄云笼罩在朱元璋的麾盖上方,仿佛是在护着他一般,愈发觉得惊疑不定。他手下的将士也纷纷抬头来看,不料朱元璋已麾兵杀来。虽然陈埜先一方人多,还是难以抵挡朱元璋的猛烈攻势。迫不得已,陈埜先只好率领众人退到襄城桥。

突然这里炮声齐鸣,徐达、邓愈的两路兵马,从左右杀了出来;急得陈埜先无路可逃,只好提起长枪,来战邓愈。两人打了几个回合,邓愈用矛格枪,舒开猿臂,把陈埜先活捉了回去。

剩下的康茂才等人见主帅被擒,纷纷逃走。有一半跑得慢的,都做了刀下鬼。康茂才成功逃走,隐遁了起来。

徐达、邓愈得胜回城后,立即将陈埜先推进了朱元璋的大帐。朱元璋命左右给他松了绑,然后好言安抚他。

陈埜先说:“要杀就杀,我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!”

朱元璋听了,问他:“现在天下大乱,豪杰并起,打赢了别人归附你,输了呢你就归附别人。你既然自称为豪杰,那应该也懂得变通呀!为何要一心寻死?”

陈埜先迟疑了半晌,方才答应归顺朱元璋。迟疑二字,已为下文做好了铺垫。

朱元璋很高兴陈埜先的归降,就令他去招降他的那些旧部下。陈埜先领命而去,当即发去降书,招降旧部。

陈埜先离开后,冯国用向朱元璋进谏道:“此人贼头贼脑,元帅可不能轻信他的话呀。”朱元璋听了后并不作声。

第二天,陈埜先来到朱元璋的帐中,说自己的部下大多来降。朱元璋令他召入,一一记下了他们的名字,仍命陈埜先继续统领这些人,陈埜先拜谢后就离开了。

在这期间,朱元璋又命徐达等人,分道攻城略地,溧水、溧阳、句容、芜湖等地,接连被攻取。当他正准备攻打集庆路时,陈埜先忽然自告奋勇地说:“承蒙元帅不杀之恩,我愿意带领部下,前去拿下集庆。”

朱元璋点头应允,冯国用暗中谏阻,朱元璋说:“人各有志,从元军还是从我,就看他自己怎么选吧。”

陈埜先离开后,过了几天,派人送来了一封信,朱元璋打开一看,只见上面写着:

集床城右环大江,左枕崇岗,三面据水,以山为郭,以江为池,地势险阻,不利步战。昔王浑、王浚造战船,谋之累年,而苏峻、王敦,皆非陆战以取胜,隋取江东,贺若弼自扬州,韩擒虎自庐州,杨素自安陆,三道战舰,同时并进。今环城三面阻水,元师与苗军联络其中,建寨三十余里,攻城则虑其断后,莫若南据溧阳,东捣镇江,据险阻,绝粮道,示以持久,集庆可不战而下也。

朱元璋看到这里,冁然一笑,随即将信拿给李善长看。

李善长看完后,说:“陈埜先真狡诈啊,看来是想让我们旷日劳师。”一语道破陈埜先的诡计。

朱元璋说:“无须烦劳你多言,只劳你替我答复一下他吧。”

李善长应命,随即提笔写道:

历代之克江南者,皆以长江天堑,限隔南北,故须会集舟师,方克成功。今吾渡江据其上游,彼之咽喉,我已扼之,舍舟而进,足以克捷,自与晋隋形同势异,足下奈何舍全胜之策,而为此迂回之计耶?此复。

写完,李善长将其拿给朱元璋看,朱元璋连连鼓掌说写得好,随即让来使带着李善长的回信回去向陈埜先复命,并命张天祐到滁阳,邀请郭天叙一起助攻集庆。此举其实另有深意。

郭天叙见到张天祐,从他那里听说朱元璋的邀请后,有些犹豫不决,张天祐对他说:“集庆拿下了之后,我们就能在南面称帝,到时候北图中原,还有什么好怕的?”

张天叙听了非常高兴,当即发兵,也不等和朱元璋会合,就和张天祐率军东下。

刚到秦淮河,两人就碰上了奉命带兵前来阻拦他们的元南台御史大夫福寿,两下对垒,福寿执着大刀,左旋右舞,势头特别凶猛,不仅张天叙打不赢他,就是张天祐和他战了数个回合,也杀得浑身是汗,拨马逃回。

张天叙正败逃时,路上忽然遇见一队人马,为首的一员统领,提着一杆长枪向他迎来,张天祐定睛一看,原来是陈埜先。张天祐很高兴,还以为陈埜先是来救急的,连忙冲上前去打招呼。谁知两人的马擦身而过的时候,张天祐竟被陈埜先一枪刺中了喉咙,当即倒毙马下。

张天叙见张天祐被杀,知道这次凶多吉少,想要从旁逃走,这时,正巧福寿赶到,手起刀落,将他砍成了两段。还没尝到做皇帝的滋味儿就先去见阎罗王了。

陈埜先接着与福寿合兵,将张天祐和张天叙两人的余党杀了个七七八八,有几个命不该死的,逃回去向朱元璋通报了这个消息。

陈埜先一路追赶这些逃兵到了葛仙乡,葛仙乡里有数百民兵,为首的叫卢德茂,颇有些大侠气概。他听说陈埜先正在葛仙乡里肆行劫掠,便偷偷派了五十个壮士,穿上青衣,拿着美食美酒假装去迎接陈埜先。

陈埜先不知是计,带着十多个骑兵走在前面。走了几里路,途中青衣兵忽然从后面发起突袭,把陈埜先和他的十几个护卫杀得片甲不留。偷袭别人的人最终也被别人偷袭了,可见狡诈没什么好处。

等到陈埜先的儿子陈兆先,得知消息后前来报仇的时候,卢德茂早就逃走了,葛仙乡的乡民也逃得差不多了,乡里只剩下了几百间毫无价值的空屋,没有什么可以杀掠的,陈兆先只好又带兵返回了方山。

朱元璋听说了这些消息后,一面收编了张天叙的残兵,一面下令进攻方山为张天叙报仇。说是为张天叙报仇,不过是借名兴师,此乃计中有计。

这时,忽然又接到军报,说是蛮子海牙带着数万水师,重新夺回了采石矶,马上就要进攻太平了。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气愤,想亲自去把采石矶再夺回来。

常遇春挺身而出,道:“不用元帅亲征,只要末将前去,就可以杀退那个家伙。”

朱元璋点了点头,叮嘱他说:“你这次去,一定要小心,如果有什么闪失,太平即使还能保住,和州必会遭到陷落。到时候大家的家眷,就都会遭到毒手。”

常遇春领命,率着廖永忠、耿炳文等人,驾船而去。还没等他们赶到采石矶,蛮子海牙就已经将战船联结起来,做好了开战的准备。常遇春授予诸将密计,让各船散布江心,从四面攻击,自己则领着一名矫健的士卒,驾着一艘大船,奋勇冲击。蛮子海牙倒也不怕他,仗着船大兵多,麾旗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此时已经是至正十六年春天,江面有风,水波荡漾。紧要关头插入此文,看似无关紧要,其实非常关键。

一开始,蛮子海牙一方是顺风的,所以射击起来,十分轻便。谁知交战了半天之后,风势忽然逆转,常遇春一方的将士,竟然顺着风向放起火来,风助火烈,火仗风威,霎时间,就把蛮子海牙船上的缆绳烧断了,将缆绳分成了数截,船跟着也被烧了起来,连扑救都来不及了,元军哪还有心思恋战?

这时候,常遇春指挥着左右船只从四面聚集过来,将士们纷纷跳上敌船,一阵乱砍乱剁,可怜一班元兵,不是跳水被淹死,就是被砍死。蛮子海牙一看优势尽失,急忙跳上小舟逃走了。元军的所有兵舰都被常遇春等人夺下,可以说是凯旋而归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