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智擒二将 第2节
这边邓愈等人打了个胜仗,那边徐达又拿下了渠魁。从这里接入徐达一路。
徐达和常遇春等人,出师常熟,走到半路上,忽然接到探马的消息说:“张士德率军来支援了。”
徐达说:“这个张士德,小名叫九六,是张士诚的亲弟弟。张士诚作乱,都是他一人主谋的。浙西一带,也是他攻克平定的。而且听说他一直很得军心,又智勇双全,此次到来,必有一番恶斗,我们绝对不能轻敌啊!”
话还未说完,就有一将领上前说:“不就是个盐贩子吗?怕他干什么?末将愿意打头阵,定能把他抓住。”
徐达循声看过去,说话的原来是领军先锋赵德胜,便对他说道:“将军去的话我不担心抓不住他,但还是要小心谨慎一点,千万不要恋战,我会派人前来接应。”可谓是临危不惧。
赵德胜领命,随即带着一万人朝常熟出发,快到常熟时,恰好碰上了刚到的张士德的军队,两军二话不说立刻兵对兵、将对将地打了起来。赵德胜善用槊,张士德善使刀,刀槊相对,可以说是棋逢对手,将遇良材。两军从中午打到了下午五时许,打了差不多有一百多个回合,张士德的刀法丝毫不见紊乱,赵德胜心里暗暗喝彩,只好设计捉他。便用槊将张士德的刀一格,掉头就走。偏偏张士德刁钻得很,他见赵德胜未败先走,料知有诈,竟然勒马停住,鸣金收兵。的确有些智慧。赵德胜见张士德走远了,只好也下令收兵回营。
第二天率兵迎战,张士德还是毫不畏惧,提着刀又和赵德胜大战了几十个回合。正在赵德胜想着怎么设计捉张士德的时候,突然听见有弦响的声音,留神一看,一支箭正朝他飞来呢,距离他的咽喉也不过咫尺了。说时迟那时快,赵德胜急忙用槊一劈,方才躲过一劫。
赵德胜气急败坏地冲着张士德大叫道:“张九六!你想暗箭伤人?大丈夫敢作敢当,用什么卑鄙手段?”张士德听了,拔马回阵,两军又各自收兵回去。
赵德胜返回营里,闷闷不乐地坐在帐中,这时从大营里送来了一封信,赵德胜看完书信后,便秘密安排手下的亲兵照信行事,亲兵领命而去。赵德胜又吩咐军中的士兵说:“一鼓做饭,二鼓穿好盔甲,三鼓去劫张士德的军营,所有人不得有误。”
将士们都纷纷议论起来,张士德足智多谋,这么简单的计划难道他会想不到?但是军令难违,他们只好遵命。
这晚的天气晦暗,斜月无光,三鼓之后,赵德胜上马先行,众人跟在后面,静悄悄地向张士德的军营进发。到了张士德的营前,赵德胜下令只准士兵们大声呐喊,不准入营,他自己则从侧边独自离开了。将士们莫名其妙,只有遵命大声呐喊起来。
忽然,营门大开,张士德提刀上马,率领手下杀了出来。众人一时不知所措,正打算撤退,适值赵德胜转来,指挥着众人从旁边的小路跑,张士德咬住他们不放,率兵在后面紧紧追着,大约追出了半里地左右,一座山忽然出现在眼前,张士德见赵德胜引兵进去了,便也跟着冲进了谷口。谁知转了几个弯后,赵德胜的人全都不见了。张士德这才知道中了计,急忙命部下往回撤,不料没走几步就一脚踩空,连人带马跌进了一个陷阱里。
陷阱不深,张士德奋身一跃就跳到了坑外,谁知坑外又有一将,拿着槊向他背后一按,张士德又掉进了坑里。这时,早已准备好的挠钩手,一切奋勇向前,手脚麻利地将张士德勾起来捆走了。读者诸君可知,那拿槊的是谁?当然是赵先锋赵德胜了。
赵德胜见张士德被擒,喜不自胜,又下令把张士德的手下杀散,驰回营中。
这一次的计划,都是徐达暗中谋划的,赵德胜又运用得十分得当,所以益发让人觉得扑朔迷离,令人无从揣测。原来,徐达信中写的是,让赵德胜乘夜偷袭,骗张士德出营追赶,再设陷阱活捉张士德。可赵德胜担心张士德老奸巨猾,会识破自己的计划,恰好亲兵队里,有一个人的面貌跟自己相似,赵德胜于是让他穿上自己的盔甲,扮演成他的样子去引诱张士德,这样就有了两个赵德胜。假赵德胜在张士德军营前诱敌,真赵德胜埋伏在陷阱附近,等着给张士德出其不意的一击。张士德果然中计,坠入陷阱,方被生擒,张士德被擒后,还一直怀疑赵德胜会分身术,就是赵德胜的部下,也一直到战胜回营后,方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。
张士德被擒之后,常熟的守将,全都闻风逃走了,赵德胜进入常熟城安抚当地百姓,一面派人将张士德押到徐达的大营。徐达又将他送到了朱元璋所在的应天府,朱元璋也不杀他,只是将他软禁了起来,每天还好吃好喝地款待他,只希望他能给他的哥哥张士诚写封信,劝他放还来使,与朱元璋重修旧好。
张士德答应写一封信给张士诚,不料他用重金买通了馆人,另写了一封信,抄小路送给了张士诚,让他先归降元军,再连兵攻打金陵。一开始,张士诚还没有做决定,后来听说张士德绝食身亡了,方才决意归顺元朝,他写信给江浙平章达什帖睦尔,请他代自己向元朝廷转达归降的意思,达什帖睦尔随即向元朝廷传达了此意,元朝廷于是封张士诚为太尉,连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,也被授予了官职。
消息传到了应天府后,众将疑虑从生,朱元璋则不以为然:“张士诚那么狡猾,凶悍,怎么会真的归顺元朝?不过是现在战败,暂时找个地方保护自己,我怎么会被他吓到呢?”果然有先见之明。
正说着,有探子来报说,青衣军元帅张明鉴攻克了扬州,驱逐了元朝镇南王孛罗普化,还日夜大肆屠戮,现在城里的居民,差不多都被他杀了。
朱元璋气愤地说:“我一心救民,怎么能放任这种行为不管?各位将军,你们谁愿意前去?”
缪大亨应声说:“末将愿意前往。”
李文忠也闪了出来:“外甥也愿意前去。”
朱元璋见二人相争,便对李文忠说:“你还未成年就有这样的志向我很欣慰,依我看,攻打扬州让缪将军去,你就负责策应池州军。”
李文忠说:“池州有什么人先去了?”
朱元璋说:“我已经让常遇春、廖永忠二将从铜陵出发去池州了,你负责策应!”
李文忠十分高兴,不久就和缪大亨等人各率一路大军,分头出发了。
不到一个月,缪大亨就已经攻破了扬州,收降了青衣军数万人,还带着张明鉴、马世熊等人回来跟朱元璋复命。
缪大亨对朱元璋说:“张明鉴残害当地居民,实在太厉害了,现查明,城里的居民只剩下十八家了,末将虽然收降了张明鉴,但不敢擅自处置他,所以就亲自把他押了回来,请主公自行发落!”
朱元璋说:“有劳将军了。”当下就命人将张明鉴带了进来,责备他无故屠杀居民,罪无可赦,喝令将他斩首示众,只赦免了他妻儿的死罪。
朱元璋又问马世熊,马世熊说:“屠杀居民都是张明鉴一个人做的,我没有做那样的事,我的义女孙氏可以给我证明。”朱元璋命他去将孙氏带进来,马世熊立刻将孙氏从外面带了进来。
只见一个娉婷女子缓缓走入了大厅,脚步细碎,腰肢轻摇,冉冉向前,面如出水芙蓉,腰似迎风杨柳。大厅里的众人不禁都精神为之一振,暗暗多看了那女子几眼。
孙氏来到朱元璋案前,缓缓屈膝,低声说自己就是难女孙氏。朱元璋面色温和地问她:“你是哪里人?”温和二字已经写出了朱元璋的心思。
孙氏说:“民女是陈州人,因为父母和哥哥都死了,就跟着二哥来扬州逃难,后来被马世熊的部下抢来,马世熊怜悯我身世可怜,收我为义女,这才保住了性命……”
朱元璋没等她说完,又问:“你多大年纪?嫁人了吗?”问她有没有婚配,意思还不明显吗?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