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明史演义》 » 白话文 > 第十二章 兵败如山倒

第十二章 兵败如山倒

却说朱元璋到了武昌之后,便开始察探地形,得知城东有一座高冠山,地势比城高,汉兵就驻扎在那里,把它当作天然的屏障。

朱元璋审视完毕,指着高冠山对众将士说:“欲破此城,一定得先拿下此山,谁敢率兵上去?”

众将士面面相觑,唯独傅友德挺身而出,说:“臣愿意去!”

朱元璋问他需要多少人?

傅友德说:“只要几百精兵就够了。”

朱元璋于是就让傅友德自行挑选,傅友德挑得壮士五百人,乘夜赶到山下,不及休息,便领着那五百名壮士,一鼓作气地向山顶登去。

山上的守卫立马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,纷纷向山下投射早已准备好的石子和箭,傅友德脑袋上中了一箭,腋下中了一箭,仍然一马当先,不肯退缩。郭兴等人见他如此勇猛,也麾兵飞速赶来策应,两军齐心合力,很快就杀退守卫,拿下了高冠山,再从山上俯瞰武昌城,顿时所有情况都了如指掌。

城中守将陈英杰,见高冠山被占,气愤的不得了。挨至第二天二更,他便偷偷溜出城,混入了吴营,径直跑到了中军帐内。朱元璋正坐在床上歇息,突然见到有人要行刺他,便大声喊道:“郭四快来杀贼!”郭四是郭英的小字,这天正轮到他守夜。

郭英听到朱元璋的喊声,忙拿着枪冲了进来,正巧与刺客打了个照面,郭英手起枪落,将他刺死了。

朱元璋立刻解下身上的红色锦袍披在郭英身上,拍着他的肩赞赏道:“你真是我的尉迟敬德,对手虽然难缠,还是难逃我的手心啊!”郭英忙拜谢朱元璋。朱元璋先前以汉高祖自比,现在又以唐太宗自居,所以说他是胸有成竹。

又过了一天,探马来报,说是汉将张必先,带着潭岳兵前来支援,现在已经到夜婆山了。朱元璋说:“张必先来了,宜用计胜他。”随即召常遇春入帐,向他授以密计,令他速去,常遇春领命,带兵前去。五天后,常遇春果然带着张必先回来复命。

朱元璋命人将张必先带到武昌城下,对城里的守将说:“你们的靠山张必先,都被我擒住了,你们还有什么希望呢?还是速速投降吧!不要自寻死路。”

张定边站在城上大声问张必先:“将军是怎么被他抓住的?”

张必先说:“别说了,我们气数已尽,你还是快点投降吧。”张定边听后,无言以对,只好径自走下了城楼。

原来,张必先善使槊,以骁勇敏捷著称,绰号叫泼张。此次被常遇春用埋伏计,将他擒住,这大大地挫伤了城内守将的锐气。就连智勇双全的张定边,也不觉恼丧异常。朱元璋知道现在城内士气一定不高,于是派降将罗复仁入城招降,并对他说:“你去告诉陈理,只要他投降,我保证不杀他,还可以让他衣食无忧,安享荣华富贵。”

罗复仁低着头说:“主上仁德,肯保住陈友谅的遗孤,还有什么可说的?但臣毕竟曾受过陈氏恩德,希望主上不要欺骗我,令臣做出愧对于心的事情。”

朱元璋说:“我决不骗你。”罗复仁这才放心地入城而去。

过了半天,罗复仁回来禀报说,陈理愿意投降。朱元璋立刻大开军门,行受降礼。陈理赤裸上身,率张定边等人走了进来,低头跪在了朱元璋座前。陈理还年幼,吓得浑身颤抖不敢抬起头来,朱元璋见了,不禁动了恻隐之心,亲自上前将他扶起,并和颜悦色地对他说:“我不治你的罪,你不要惊慌。”说完,又命陈理入城安慰他的母亲,不仅所有府中的积蓄,令他自行取用,一切官僚,都让他们携眷自行,甚至连城中百姓饥荒,也运米给予救济,全城百姓因此大悦。只是纳阇氏为妾,未免失德。旁边的汉、淝、荆、岳等郡,见到这种情况后,纷纷归降。

朱元璋在武昌设立湖广行中书省,命参政杨璟驻守,还命人在鄱阳湖康郎山和南昌府两处建立阵亡将士祠,用以纪念和褒奖那些阵亡的将士。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。随后,朱元璋带着陈理回到了应天,并封陈理为归德侯。

事后不久,江西献上了陈友谅的镂金床。朱元璋看了看说:“这是蜀孟昶的七宝溺器,留下来干什么?”隐隐以唐太宗自比,随即就下令将那张镂金床毁掉了。

陈友谅气数已尽,接下来就是张士诚了。张士诚听说朱元璋西征,就乘机攻城抢占地盘,南至绍兴,北至通泰、高邮、淮安、濠泗,东北至济宁。张士诚的势力范围渐渐大了起来,人也日益骄纵,不仅下令让部下对自己歌功颂德,还要元朝廷封自己为王爵。元朝廷不许,张士诚于是就自称为吴王。这下就有了两个吴王。

自称吴王后,张士诚便开始置办府第,加封官员,任用自己的弟弟张士信为左丞相,妹夫潘元绍为参谋,一切政事都由他们二人做主。张士信荒淫无度,平日里只知道玩色子、看戏、奸淫妇女,身边全是酒肉朋友、狎客、歌妓,其中王敬夫、叶德新、蔡彦夫三人最受他的信任。

张士诚军中有首十七字歌谣,是这样唱的:“丞相做事业,专用王、蔡、叶,一朝西风起,干瘪!”

朱元璋乘着这个机会,派遣徐达、常遇春等人出师淮东,大军所到之处,势如破竹,很快就拿下了泰州,接着又开始围攻高邮。

那张士诚也是个刁钻的人物,竟暗自派了数百艘水师逆流而上,入侵江阴。守将吴良、吴桢正打算出兵,适值朱元璋亲自率兵来援,两军于是双面夹击,大败张士诚,擒获士兵两千人。

徐达等人听说江阴得胜,也努力攻城,不久击溃守兵,顺利拿下高邮。徐达又继续转攻淮安。张士诚的部下徐义率水师赶来支援,却被徐达夜出奇兵,夺了其一百多艘战船。徐义慌忙逃走,才总算保住了性命。淮安守将梅思祖,见机大开城门投降,还献上了其管辖范围内的四州。徐达接着又返回去攻打兴化,也是一鼓作气就将它拿下了。于是,淮东范围内全部平定。

先是张士诚曾派遣李济袭据濠州,想必是学朱元璋的。朱元璋攻他高邮,他也遣人袭据濠州。至此,朱元璋又命韩政、顾时等人,夺回濠州。一开始城中的防守很严,怎么也攻不进去,韩政于是鼓励士兵用云梯和石炮从四面进攻,果然毁坏了不少城防。李济自知敌不过,只好开城迎降。朱元璋听说濠州收复了,于是带着濠籍将领,回乡祭扫坟墓,置守塚二十家,赐给故人汪文、刘英粮食和布匹,并召集父老乡亲们,设宴把酒言欢。

喝到高兴的时候,朱元璋对父老乡亲说:“我离开家乡这么久终于回来了,能和你们再见面我很高兴,但是我不能留太久,只能和你们喝喝酒、谈谈心,我只希望乡亲们好好建设这里,让这里成为民风淳朴的一片乐土,那我就安心了。”父老乡亲听后全都欢声称谢,好不热闹。临行前,朱元璋又令有司免除了濠州的租税。

回到应天,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,常遇春为副将军,率军二十万去讨伐张士诚,并立下军令状:“此行不得乱杀一人!不得抢劫百姓!不得毁坏房屋!不得掘张士诚的祖坟!违令者会受到处罚。”军律本应如此,朱元璋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。一面召徐达、常遇春入内,悄悄问他们说:“你们此行,打算先攻哪里?”

常遇春说:“逐枭必毁巢,去鼠必薰穴,此行应该直捣平江。平江如果破了,其他地方就能顺利拿下了。”

朱元璋说:“你想错了。张士诚是从盐贩子起家的,和张天麒、潘原明等人,彼此往来密切,互相照应,倚为手足。张士诚一旦受困,张天麒等人一定会赶来相救,到时候,张天麒从湖州来,潘原明从杭州来,援兵四合,你们如何取胜?所以应该先攻湖州,剪掉他的羽翼,然后再去攻平江,这样才能稳操胜券。”

接着,朱元璋又悄悄对徐达说:“前些日子,张士诚的部将熊天瑞来投降,我看他应该不是真心投降,你先不要公布我的计划,对外只说要直捣平江,让熊天瑞跟着一起去,他一定会先去通知张士诚。如此,便中我的计了。”徐达和常遇春奉领命而去。随后,朱元璋又写信通知李文忠和华云龙,叫李文忠率军前往杭州,华云龙率军前往嘉兴,并要求他们同时发兵,牵制敌翼。李文忠、华云龙自然依令而行。于是兵分三路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