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 南北平定 第2节
冯诚正想往回撤,前锋张因却不慌不忙地朝对面射了一箭,射中一只象的左膝,象立刻跪倒在地,张因紧接着又射了一箭,这次射中了敌军主帅。冯诚见这招管用,忙下令让士兵纷纷射箭。最后张因大胜而归,还成功俘获一只象。沐英知道后大喜说:“敌人也就这些招数,我们肯定能够破敌。”随即下令将三排火铳神机箭排列在一起,然后将大军分为三队,冯诚在中,宁正在左,汤昭在右。安排妥当后,沐英下令再次出击。
敌军这次还是驱赶着象群出战,象的身上披着战甲,两旁有槊,用来进攻。双方开始交战,象群一出,明军就开始轮番放箭,声震山谷。象群受到攻击后吓得四散奔逃,敌军很快溃不成军。头目昔剌带着几个骑兵来单挑明军,沐英在高处看到后,取下自己的佩刀,命左右去取昔剌的首级来。昔剌见一个人握着刀直奔他而来,心里暗想不好,只好硬着头皮上。
明军一声令下,将士们以一当百,拼命杀敌。蛮人大败,俘获一万多人和三十七头象。思伦发不知去向。沐英回去休养了几个月后,打算带兵深入,思伦发得知消息后吓得不轻,忙来请罪,并承诺说愿意每年进贡象、马、白银、金子等东西,沐英这才放过了他,让他回去好好做宣慰使。
话分两头,元顺帝爱猷识理达腊在洪武十一年夏季去世,他的儿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。
新皇帝上任,免不了又带人来骚扰边境。大将军徐达和副将军汤和等人奉命讨伐,擒住了元平章别里不花,元兵随即败退。
没过多久,徐达、李文忠先后病逝,太祖很悲痛,追封徐达为中山王、李文忠为岐阳王,亲自为他们立碑祭祀,力求不留遗憾。
太祖曾这样对众人说过:“领命就出,成功了马上就回,不卑不亢、不贪不色、中正刚毅,与日月同辉,只有大将军徐达一人。”说完,太祖唏嘘不已。
接着,太祖下令封锁边境,好几年没有出塞。
洪武二十年,元太尉纳哈出带领重兵屡次侵犯辽东,太祖于是命冯国胜为大将军,傅友德、蓝玉为左右副将军带兵二十万北征。冯国胜来到通州,派哨兵去松亭关查探,回报说元兵大部分驻扎在庆州,冯国胜于是令蓝玉去偷袭。
天下大雪,元兵不曾防备,明军的突然到来让他们连逃走都来不及,结果元平章果来被杀,果来之子不兰奚被抓。明军得胜回营后,冯国胜召集大军直逼金山,并派降将乃剌吾去劝纳哈出归降。经过乃剌吾的再三劝说,纳哈出终于投降了。
蓝玉知道后大喜,并设宴款待他。酒席上,纳哈出和蓝玉吵了起来,纳哈出将酒一把浇到地上,然后操着一口蒙语出了营。郑国公常茂是冯国胜的妹夫,也在军中,常茂有个部下懂些蒙语,他偷偷告诉常茂说纳哈出想要逃走。
常茂听了二话不说,上去就是一剑,将纳哈出的右臂刺伤了。纳哈出怒不可遏,幸亏都督耿忠从中调解,安排纳哈出引见大将军冯国胜。冯国胜对纳哈出好言安抚了一番,纳哈出才将此事作罢。事后不久,冯国胜带着纳哈出一行人回京城。临行前,冯国胜命都督濮英带着三千人断后。濮英迟走了一步,被纳哈出的残留部下袭击,濮英剖腹自尽。
冯国胜失去了濮英,没法和太祖交代,不得已只好把责任推给常茂,说他无端袭击纳哈出,导致部下寻仇。冯国胜将常茂绑去了京城,常茂和冯国胜虽是亲戚,但一直不和。回京之后,常茂不服冯国胜的做法,就向太祖揭发了冯国胜的秘事。太祖下令彻查,发现有传言说冯国胜私藏宝马,纳敌人之女为妾,还曾派人去找纳哈出的妻子索求珠宝。
太祖大怒,将冯国胜、常茂一同惩治了,贬常茂去龙州,收回了冯国胜的大将军军印,勒令他返回凤阳。太祖改命蓝玉为大将军,唐胜宗、郭英为副将军,让他们继续北征。大军来到庆州时,新元帝脱古思正在距离庆州数百里地的捕鱼儿海。蓝玉得知消息后从小路赶到捕鱼儿海附近的百眼井,四处寻找,却都没有发现脱古思的踪影。
蓝玉正准备返回,定远侯王弼说:“将军带领十万人深入沙漠,没有见到敌人就回去的话,怎么跟太祖复命呢?”正在蓝玉犹豫不决的时候,王弼提议让将士们在地下生火做饭,不要让敌人发现有烟火气,到晚上再突袭。蓝玉依计而行。
当晚刮起了大风沙,四周一片昏暗,蓝玉命王弼为前锋,带兵前往捕鱼儿海。脱古思果然在海岸扎营,明军呐喊着冲了进去,吓得脱古思胆战心惊,急忙带着家眷就往外逃。元太尉蛮子仓皇带兵出战,没战几个回合就人头落地了。
王弼率大军追赶,抓住了脱古思的二儿子地保奴和原太子必里秃妃、公主等一百多人,官员三千,男女七万,斩获马牛驼羊十五万。捷报传回京师,太祖龙心大悦,派遣使者前去慰劳大军,并在谕中将蓝玉比作卫青、李靖。等到蓝玉凯旋归来,太祖晋封蓝玉为凉国公。
蓝玉不仅长得威猛帅气,还很有大将之才,屡次立功受封。他是常遇春的妻弟,常遇春的女儿又是太子朱标的元妃,所以蓝玉和太子也是亲戚。有了这层亲戚关系,蓝玉于是更加骄纵起来。
元妃长得颇有些姿色,蓝玉和她早晚接触,免不了招来勾搭元妃的嫌疑,朝中上下都对他们议论纷纷。太祖知道这件事后,找来蓝玉质问。元妃因为心里有愧,竟然自缢而死。太祖于是命人在赐给蓝玉的铁券中嵌上玉罪,让他引以为戒。蓝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依然天天招摇过市,还霸占了东昌的民田。
当时,马皇后已经去世,太子也早逝,鲁王朱檀嗜药身亡,潭王朱梓叛变后自焚,秦王朱樉被软禁,周王朱橚被贬迁徙。这一桩桩事情让太祖焦头烂额,懊悔不已,直接导致后来的党狱。连韩国公李善长都被赐死,更不用说骄横跋扈的蓝玉了。真是:
功狗由来未易全,
况兼骄恣挟兵权。
朱公泛棹留侯隐,
毕竟聪明足免愆。
在本章所写的云南之事里,梁王对元朝忠心没有异议,而明朝拿下云南全靠沐英,云南人民也对沐英感恩戴德,在明朝两百七十多年的历史里,沐氏子孙一直镇守云南,很少听到有乱事发生。蓝玉和沐英同是疆场上的兄弟,为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。捕鱼儿海一战,智谋虽然是王弼出的,应付自如的却是蓝玉,不能不说没有他的功劳。蓝玉立下那么多功,踌躇满志自然春风得意,但他不懂急流勇退,更不会拱让自谦,这才导致最后兔死狗烹,做了刀下鬼。太祖虽对蓝玉太狠,但也是因为蓝玉对太祖的恩宠处理不当。不然的话,为什么沐英的结局和他不一样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