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明史演义》 » 白话文 > 第二十一章 建文帝削藩 > 第2节

第二十一章 建文帝削藩 第2节

齐泰和黄子澄两人,本是留心燕事,听到这些流言蜚语,便立即去告知建文帝。

建文帝急忙问他们有何良策,黄子澄提议不如先发制人,主动出兵讨伐燕王。齐泰则认为应当派兵驻扎在开平,再下一道圣旨,调离一部分燕王的军队,命其镇守边塞,由此削弱燕王的兵力。建文帝最后听从了齐泰的建议,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,都指挥谢贵、张信,掌管北平事务,一面令都督宋忠,镇守开平,调一部分燕王的部队出来,纳入宋忠部下,说是要防御北边的贼寇。并派遣都督耿瓛在山海关练兵,徐凯在临清练兵,严行戒备。又飞召燕番骑指挥关童等人,返回京师。一切安排妥当后,建文帝开始整修内政。

先是命人修撰《太祖实录》,追尊懿文太子为孝康帝,庙号兴宗,自己的生母吕氏为皇太后,并册封妃子马氏为皇后,儿子朱文奎为皇太子,弟弟朱允熥为吴王、朱允熞为衡王、朱允熙为徐王。接着更改官制,朝廷内外的礼仪都参照周礼而定,并布告天下。

正在建文帝忙着整修内政的时候,忽然传来湘王朱柏、齐王朱榑、代王朱桂等人谋反的消息。建文帝立刻派使者分道发兵前去收回藩王的印玺。平反的军队正逼近时,朱柏烧了寝宫,拼死抵抗,最后自焚而死。朱橚被押回京城,朱桂被幽禁在大同,全部被贬为平民。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西平侯沐晟这时又上奏称岷王朱楩行事不法,蓄意谋反,建文帝于是又将朱楩流放到了漳州并贬为平民。如此接连削藩,对于燕王来说,除了立刻造反之外,恐怕别无其他出路。

之前建文帝曾派了刑部侍郎暴昭和户部侍郎夏原吉去各地查探。侍郎暴昭到了北平,知道了燕王的阴谋,立即遣使者快马加鞭,送信给建文帝。建文帝正在踌躇着,忽然又传来消息,说燕王的儿子朱高炽、朱高煦、朱高燧因太祖一周年忌日,正巧来京城祭祀太祖。建文帝当下下令传入,一一召见。几个人与建文帝相见,除了朱高煦言语有些拘束,其余两人恭谦有礼,神色自若,建文帝因而稍觉心安。

等到祭祀完毕,三人被齐泰扣为人质,不准离开京城。燕王早已料到这一出,于是火速派人上奏,谎称自己病危弥留,恳求建文帝释放他的三个儿子,好让他们北归为他送终。建文帝找来齐泰和黄子澄商议,齐泰仍主持原议,坚持不放。黄子澄却说:“不如放回去,好让燕王掉以轻心,误以为我们不知道他的阴谋。”建文帝甚觉有理,于是便听从其言,下旨归还人质。

不料圣旨刚下,忽有一人要求面见建文帝。

此人就是徐达的儿子,魏国公徐辉祖,其姐姐嫁给了燕王,燕王的三个儿子都是她生的,所以,徐祖辉与他们有甥舅之谊。这徐辉祖上奏建文帝说:“臣的三个外甥中只有朱高煦最勇猛彪悍,但他不够忠心,还可能背叛他父亲,他日必成后患,陛下不如将他留在京中,免得他胡作非为。”建文帝默然不答,徐辉祖只好退出。建文帝接着又召来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和驸马王宁查问,两人都袒护朱高煦,说他肯定不会生事。还说帝王之言,不宜出尔反尔,建文帝于是便任由他们北去。

朱高煦临行前,偷了徐辉祖马厩里的一匹名马,快马加鞭地逃了。等到徐辉祖察觉,再派人去追已经来不及了。朱高煦渡江北上,一路上滥杀了许多无辜的百姓和官吏,涿州的驿官也惨遭毒手,被朱高煦杀害。回去之后,燕王也不细问路上的情况,只是满脸的笑意,对三个儿子说:“我们父子能重聚,真是天助我也!”

过了几天,有圣旨下来,请求严惩朱高煦,燕王连看都不看。

又过了几天,燕王的手下于谅、周铎等人,被张昺、谢贵押去了京城,燕王忙派人去查探消息,得知两人都已被杀,心中十分懊恼。不久圣旨又来了,燕王于是决定装疯卖傻。他披头散发地走上街头,胡乱抢夺路人的东西,说话颠三倒四,有时还睡在路边的水沟里,一整天都不起来。张昺、谢贵听说燕王病了,忙赶来探问。

时值盛夏,烈日炎炎,燕王的屋子里却点了一座火炉,炭火烧得炙热。张昺和谢贵两人一进去,就看见燕王披着羊毛大衣坐在炉子旁不停地发抖,嘴里还叫着天冷。张昺、谢贵问他话,他却东拉西扯,说话牛头不对马嘴。张昺和谢贵以为燕王真的疯了,就将此事密报朝廷。

燕王的史官葛诚与张昺、谢贵是莫逆之交,他私下告诉他们说:“燕王是装疯,你们不要被骗了。”张昺和谢贵似信非信。

继而,燕王的一个使者,百户侯邓庸,赴京城奏事,被齐泰一举拿下,经建文帝亲自审讯,邓庸据实交代了燕王谋反的罪状。

于是建文帝发兵符,遣使者,由谢贵、张昺指挥围攻燕王府,设法捉拿燕王及其官属。以长史葛诚作与指挥卢振为内应,要求北平都指挥张信出兵掩护。

张信原来是燕王的亲信,此次受命后不知所措,便将实情告知母亲。母亲大惊说:“万万不可。我听说燕王是要做天子的,天子难道是你一个人能杀死的吗?”正说着,京中的密旨又到了,催促张信赶紧出兵。张信颓然地说:“一定要这么急吗?”无奈之下,只好动身去燕府。燕王以生病为借口,三次拒见张信。后来张信想了一计,他乔装打扮了一番,乘着女人坐的车来到燕府,说有要事要见燕王,燕王这才召见了他。

张信见燕王卧在床榻上,便跪在床边等候。燕王仍然装疯卖傻,不理会张信,张信头也不抬地说:“殿下不必这样,有事尽管告诉微臣。”燕王继续装糊涂:“你说什么?”张信说:“臣有心归附殿下,殿下却故意瞒着臣。臣实话告诉殿下吧,皇上下令让微臣捉您去京城,如果您真的有病,臣就要马上押您走,否则就要另作打算了。”话音一落,只见燕王猛然从床上跳了下来:“张信你是我的恩人!我全家都仰仗你了!”张信连忙叩头谢恩,燕王赶紧将他扶了起来。

张信随即将密旨之事禀告燕王,燕王立即找来道衍等人入内室商议。其时风雨大作,房檐上的瓦片被风吹落,砸到地上,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。燕王面露不悦之色。

道衍见了对燕王说:“这是上天的祥瑞,殿下为什么不高兴?”

燕王怒道:“你就净瞎说吧!狂风暴雨还是祥瑞?”

道衍笑着说:“天上的龙在飞,怎么可能没有风雨?瓦片掉下来就是要换屋子住的预兆,岂不是祥瑞之兆?”

燕王听了这才转忧为喜,又问道衍该如何对付朝廷。

道衍说:“殿下左右只有张玉、朱能两个人最值得托付,请殿下派他们出去招募兵马,守住燕府,再想办法对付朝廷。”燕王点头称是,叫来张玉、朱能依计行事,又和道衍等人商议了很久才散会。

过了几天,官兵已到北平,准备逮捕燕府中的罪臣,张昺、谢贵等人亲自带领士兵,在燕府之外集结。朱能入府中禀报燕王,燕王问:“敌兵那么多,我兵这么少,怎么办?”

朱能说:“擒贼先擒王,只要杀了张昺、谢贵,其余人就构不成威胁了。”

燕王于是问:“先前让你招募壮士,一共得了几人?”

朱能说:“已经有八百人到此。”

燕王说:“够用了。你与张玉各带兵四百,埋伏于廊庑之下,待我引诱张昺、谢贵入府,以掷瓜为号,你们一齐杀出来,拿下这两个奸贼。”朱能领命而去。

燕王于是又声称自己的病已经好了,亲自来到东殿,接受官员的拜见和庆贺。退殿后,燕王派使者找到谢贵、张昺说:“朝廷要抓的罪犯,已经都抓到了,请你们速去核对一下姓名,然后把他们带走吧!”

谢贵和张昺闻言,将信将疑,正迟疑着要不要去,燕王又派来一个使者,催促他们说犯人都绑住了,如果不立刻前去验收,迟了恐怕有误。谢贵和张昺这才带着一队官兵,径直前往燕府,两人踏入燕府大门,但士兵却被门卫拦在门外,两人也不好争执,只好令士兵们在门口候着。继而来到殿上,见燕王杵着拐杖出来了,对他们笑脸相迎。接着燕王赐宴,酒过三巡,忽然端上来几盘西瓜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