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明史演义》 » 白话文 > 第二十八章 张辅三下安南国

第二十八章 张辅三下安南国

话说此次南征,成国公朱能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,统师南行,西平侯沐晟、新城侯张辅被任命为副将军,在他们以下共有二十五位将军,及兵士八十万,大军分道并进,分别从广西与云南进军交趾。

朱能到了龙州,忽然暴病身亡,朝廷随即又命张辅接任大将军。

张辅的大军从广西出发,攻破了隘留、鸡陵,南抵芹站搜捕伏兵,造桥渡河。沐晟亦由蒙古进军,拔木通道,斩关夺隘,立营白鹤江,然后又派人到张辅军中,与其约定了会师的日期。安南国皇帝黎苍听说明军入境,马上派兵四处驻扎,依宣江、洮江、沦江、宣良江四川,树栅筑寨,绵长九百里,并在所有江口设置了横木,严防明军。张辅攻到富良江,命骁将于荣,前往嘉林江口,击破敌兵,接着进军多邦隘。沐晟也沿洮江北岸,与多邦隘对垒,两军南北并列,互相声援。

多邦隘这时候已经设下土城。土城很高峻,城下还挖了深深的战壕,濠内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竹刺,安南国的士兵们埋伏在战壕后面严阵以待,守卫森严。张辅见状下令道:“此城一旦攻破,安南国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。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今天,谁要是先登上此城,我必有重赏。”从张辅的话中就可以看出多邦隘有多险要。只见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,张辅见士气高涨,当即决定晚上进攻多邦隘。

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张辅派都督佥事黄中率领几千精兵,拉着攻城器具迅速越过了战濠,架起云梯爬上了土城。指挥蔡福等人率先登上了城,其他人紧跟其后,霎时间土城上亮如白昼,几千火炬一齐点亮,同时敲起了战鼓,吹起了前进的号角。敌军仓皇失措,都来不及还手就纷纷退到了城下。蔡福入城后立即打开城门,放入大军,和敌军展开了巷战。

刚刚反应过来的敌军驱赶大象,朝张辅的大军冲过来,眼看就要将前面的人踩成肉饼。这时,张辅军中突然一拥而上无数猛狮,猛狮的两旁站有神箭手,跟着猛狮前进,边走边射击。大象见了猛狮吓得立即就往回奔,敌军见了只好又向大象射击,让它们继续前进不准回头,大象胆子小,这下更是没命地往回逃,将不少敌军踩得血肉模糊。敌军酋长梁民猷、祭伯乐等人都死了,剩下的人只好边战边逃,张辅带人穷追了数十里地,又杀了好几万人。

象阵是南方惯有的阵法,在安南国没有什么稀奇的,但张辅哪儿来的那么多猛狮?其实,大象是真的,猛狮是假的。

张辅早就打探到了城里有象阵,暗地里做了很多假的狮子皮,打仗的时候将狮子皮披在马上,等象阵一冲出来,假狮子也跟着冲出来。象是畜生,不知道辨别真假,看见狮子当然会跑。靠着假狮子,张辅大获全胜,长驱直入东、西两都城。

东都是古龙编城,西都是古九真城。

张辅、沐晟来到东都,一鼓作气就将它拿下了,然后派手下李彬去攻西都。西都的守卫一听说东都被破早就望风而逃了,整个三江州县都陆续归降。张辅和沐晟步步紧逼,接连剿灭了不少敌兵。大军来到胶水县闷海口的时候,发现那里暑热异常,不宜驻兵,敌军正好以此地为屏障。于是张辅和沐晟商议决定,假装退兵到咸子关,令都督柳升留下驻守,大军则继续后退到富良江。

果然没过多久,敌军的战舰就纷纷朝富良江驶来,加上步兵总共有好几万人。张辅见状立即带着大军又杀了回来,大败黎季犛父子。敌军死伤无数,连江水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色。接着,张辅又向南追到闷海口,无奈之下,黎季犛父子只好坐着小船向海门泾逃去。不料却遇到水涸,情急之下,黎季犛父子只有弃船登岸。张辅等率舟师追到这里,船被搁浅无法继续向前,正在大家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时,天上竟忽然下起了雷雨,河里的水顿时涨了数尺,大家都称是天助,于是张辅速递檄文给枊升让他一起来攻,水陆并进。直至奇罗海口,由柳升的部下王柴胡擒住了黎季犛和他另一个儿子黎澄。第二天,当地人武如卿也绑着黎苍和黎苍的儿子黎芮,及其臣子黎季猎前来邀功。安南的战乱这才平定。

张辅上奏给成祖说,安南国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,现在陈氏子孙已经被黎氏屠杀干净,没有一个存活下来,不如将此国的国制改为郡县制,从此就可以一劳永逸了。成祖准奏,就在安南国设置了交趾布政使司、都指挥使司和按察司,将安南国分为十七个府衙,四十七个州,一百五十七个县。并改鸡陵关为镇彝关,派尚书黄福兼任布政使司和按察司、都督吕毅为都指挥使司、黄中为副指挥使司。

安排完毕,都督柳升将黎季犛祖孙四人押回京城。

成祖在奉天门举行了受俘仪式,将黎季犛和儿子黎苍关进大牢,赦免了黎澄和黎芮。不久,黎季犛被发配到广西充军,黎苍被释放。同时张辅被封为英国公,沐晟被封为黔国公。

这是永乐六年春天的事。

谁知仅仅半年后,安南国又发生了动乱,可以说是野性难驯。

原来,安南国有位陈氏旧臣简定,他在安南国发生内乱的时候投降了黎季犛,还为黎季犛立下了不少战功。后来安南国的内乱虽然平定了,却没有再立陈氏后人做君主,简定心里不服,便找机会逃去了化州。简定联合盗贼邓悉等人一起称王称霸,自称日南王,国号大越。乘着明军北还,简定带人攻击了咸子关,占据了三江府往来的要道。简定对陈氏不能说不忠,但反抗明朝就未免有些不自量力了。

各州县知道简定起义的消息后纷纷响应,黎季犛的余党也纷纷投奔了简定。其中以陈季扩、邓景异等人最为猖獗。

交趾布政司黄福上奏京城,请求增援。成祖立即派黔国公沐晟带兵数万出征云南,还令兵部尚书刘儁前往参与军事。沐晟率兵南下,来到生厥江的时候和简定相遇。双方交锋不久,简定就假装逃走,刘儁带兵追赶,不料这时陈季扩等人从两旁杀了出来,刘儁顿时阵脚大乱,不仅自己被擒,就连都督吕毅和布政使参政刘昱等人也都战死。沐晟急忙收兵,但伤亡已经过万,只好如实上奏成祖。

这就是骄兵必败的例子。

成祖听到战败消息也大吃一惊,只好派英国公张辅前去支援,并命清远侯王友为副帅,率兵二十万赶往云南。

这边援军还在路上,那边的形势又发生了变化。

简定受到陈季扩的胁迫,只能将王位拱手相让,陈季扩于是自称皇上。陈季扩是蛮人,却趁机挑唆安南国百姓,说自己是陈氏后裔,蛮人哪里知道那么多,一听这话纷纷归附陈季扩,陈季扩的势力于是越来越大。邓景异则进攻了盘滩,守将徐政阵亡。沐晟死守阵地不敢松懈,只等张辅的援军到来后再作打算。

永乐七年的秋天,张辅的大军才赶来接应沐晟,接着和敌军在咸子关展开大战。

安南的士兵在江上排开战舰,以致江面都被船只遮挡得看不到水。张辅见状,当即下令乘风放火,将敌舰烧毁。安南军顿时惊慌失措,急忙四处逃散,根本顾不上救火,慌乱之中,有很多士兵掉进水里淹死了。张辅随即率军生擒了敌军两百多人,缴获战船四百多艘。邓景异逃上岸后一路狂奔,张辅率军追杀他,双方短兵相接,邓景异敌不过,只好回去投奔了陈季扩。陈季扩自称是陈氏后人,上书给张辅,祈求封地招安,张辅拒绝了他的要求,继续进军清化,陈季扩自知打不过,只好远远地逃走了。

而简定迟走了一步,来不及走远,只逃到了美良山中。张辅带军进山搜查,发现简定在地上缩成一团,立即将他抓住送进京城大牢,接着继续追寻陈季扩等人。

后来张辅在冻潮州生擒了陈季扩的党羽范友、陈原卿等两千人,悉数坑杀,场面令人触目惊心。

不久,朝中有使者到来,召张辅回京,留下沐晟镇守。张辅带兵回去后,沐晟继续追击陈季扩到了灵长海口,陈季扩无计可施,只好率众人投降。成祖觉得这次南征将士们太过舟车劳顿,不能再继续下去了,于是就接受了陈季扩的投降请求,并招降陈季扩为交趾右布政使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