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明史演义》 » 白话文 > 第三十五章 景帝登基 > 第2节

第三十五章 景帝登基 第2节

笔者此后,也以景帝相称,暂称英宗为太上皇帝,以存实迹。

景帝即位后,派都指挥佥事季铎去英宗的所在地,把情况和英宗说明了,并写信告诉了也先,告知新皇登基一事。也先本来挟持了英宗,现在听说景帝已经登基,自己手里的太上皇帝就没那么重要了,不由得失望起来。这时,有个名叫喜宁的太监,最初随皇帝御驾亲征,现已投降敌营,在也先营中充当谋士。喜宁先献上一计说:“现在紫荆关一带守卫空虚,不如乘此机会骗他们说送太上皇帝回去,让守卫开关迎接,到时我们乘机入关,直抵京城。京城被攻的话一定会南迁,到时候都城就是我们的了。”

也先大喜,忙带着太上皇帝去紫荆关,途中遇到通政使谢泽,和他打了一仗,谢泽战败被杀。也先直抵关下,假传太上皇帝谕旨,命都御史孙泽、都指挥韩青出来接驾。孙泽和韩青一出来就被伏兵重重包围,两人无力突围,只好相继自刎。守关的将士听说主将战死了,立即溃散。也先率军入关,长驱直入,京城大为震惊。

朝廷赦免了成山侯王通,命他为都督,杨善为副都御史,协助镇守京城。于谦又请求景帝释放石亨,让他总领京城的兵马。石亨本来镇守万全,后因土木被围没有前往救援而遭人弹劾,被捕下狱。景帝听从了于谦的话,令石亨带领兵马,将功赎罪,并任命于谦总管各营,要求众将必须服从于谦的指挥,都指挥以下凡是不听命的,可以先斩后奏。

于谦召集了二十二万人在九门外列阵,石亨建议坚壁以待,于谦不满地说:“敌人的气焰太过嚣张,我们不能示弱!”随即出城来到德胜门誓师,字字血泪,感人肺腑。将士们听了都勇气倍增,誓死报国。行军打仗士气是很重要的,于谦深谙此道。

而也先带着太上皇帝经过易州、良乡和卢沟桥,一路上无人拦阻,只有父老乡亲接驾,并献上茶果羊酒等物品。太上皇帝还写了三封信,一封给皇太后,一封给景帝,一封给众臣,由胡使送入于谦的军营。临行前,太监喜宁还嘱咐了胡使几句话,让他邀大臣们来接驾。胡使照办,并将太上皇帝的三封信交给了于谦。于谦随后又将消息传给景帝,景帝于是便任命通政司参议王复为右通政,中书舍人赵荣为太常少卿,一起出城朝见。

喜宁见了来使后,悄悄对也先说:“来使的官职都太低了,应该让他们换大臣。”也先点点头,对王复、赵荣说:“你们都是小官,回去吧!让于谦、石亨、胡濙和王直等人前来,告诉他们,要想让你们的太上皇帝回去,除非带上足够的金银。”王复和赵荣无话可说,只和太上皇帝远远地见了一面就被也先赶回去复命了。

朝廷正在商议议和,派人去军中问于谦的意见。

于谦说:“我只知道出兵,其他的一概不知。”

也先等了两天都没等到议和的消息,于是就纵使部下大肆抢掠,烧毁了三座陵寝,而且还带兵来攻德胜门。于谦设下埋伏,派数百人前去诱敌。也先的弟弟博啰和平章卯那孩不知是计,贸然带兵前来,正在暗处窥视的伏兵,等敌军走近后,忽然一齐从暗处杀出,纷纷发射火器。博啰最先受伤倒在马下,卯那孩来救博啰,竟被射中咽喉,当即毙命,其余人纷纷逃走。

石亨从安定门出来截击逃兵,这时也先也派人来接应,双方又厮杀了起来。石亨和侄子石彪手持巨斧劈向敌兵,敌兵向西逃去,石亨追到西城,敌兵又向南跑。谁知也先竟乘乱偷偷袭击西直门,都督孙镗慌忙迎敌,乘势紧逼,也先率大军继续加强进攻,孙镗渐渐体力不支,转身想入城,给事中程信却不肯开城门,和都督王通、都御史杨善在城墙上呐喊助威,并用枪炮轰击敌军。孙镗见没有退路,只好继续奋勇杀敌,士兵们也都浴血奋战,喊杀声连天。就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,石亨率军赶到了,两军开始夹攻也先,终于将也先击退。

也先挟持太上皇帝,在一座土城中扎营,刚回到营中,便遭到百姓群起而攻之,往城中乱投砖石。不久王竑、毛福寿等人也来了,也先望着大军的旗帜不敢再轻易进攻,只好退到几里外勉强扎营。

于谦打探到太上皇帝还没离去,就命石亨等人夜半出兵袭击也先的军营,果然出其不意地杀死了几万敌军。也先一边逃,一边让人带着太上皇帝先走。于谦派人紧追不舍,石亨与其侄子石彪追到清风店,孙镗等人追到固安,都打了胜仗。

也先气愤难忍,令伯颜帖木儿带着太上皇帝先出紫荆关,自己继续率军攻打居庸关。

当时天寒地冻,守将罗通用水灌城,水结成冰以后又滑又硬,敌军爬不上去,只好暂时停下进攻,以待时机,可等了七天,也没有找到可乘之机,也先只好决定撤兵。偏偏这时罗通又追了上来,也先三战三败,伤亡无数,只好狼狈逃走。

太上皇帝出了紫荆关后,连日的雨雪天气使得跋涉变得十分艰难,幸亏有袁彬白天为他拿鞭子,晚上为他暖被窝,还有蒙古人哈铭和卫沙狐狸也一路侍奉着太上皇帝。

也先将太上皇帝劫到瓦剌,发现脱脱不花也大败而归,好在他们对太上皇帝始终以礼相待,还派人来京城献马,以求议和。景帝本来打算将马匹退回去,尚书胡濙和王直说:“听说脱脱不花和也先不和,他们虽然名为君臣,背地里却互相猜忌,我们不如利用兵法上的反间计,收下他的礼物,优待来使,让他们自杀残杀。”景帝于是赐给来使酒菜,赏给他金银和衣服,来使道谢离去。

也先退兵后,京城之围终于解了,景帝开始对众将论功行赏。于谦、石亨的功劳最大,石亨被封为武清侯,于谦被加封少保衔,总理军务。

不久也先又派使者来京,还是说要送太上皇帝回来,朝廷众臣又开始主张议和,只有于谦毅然地说:“社稷为重,君为轻,不要中了敌人的奸计。”然后拒绝来使,命各个边塞关口严阵以待,不能松懈,免得被敌人抓到机会。

后来于谦又派尚书石璞去镇守宣府、都御史沈固镇守大同、都督王通镇守天寿山、佥都御史王竑镇守昌平、平江伯陈豫镇守临清、副都御史罗通镇守山西。趁着局势稍稍缓和的间隙,景帝尊皇太后孙氏为上圣皇太后,生母贤妃吴氏为皇太后,册立妃子汪氏为皇后,下旨举国同庆。

过了残冬腊月,就是景泰元年,也先又派兵入侵大同。

总兵郭登,出师抵御,走了几十里,方与敌兵相遇,登高遥望,只见敌兵如蚂蚁一般,似潮水一样地涌来,差不多有一万多人。而郭登手下只有八百人马,将士们见敌众我寡,相差悬殊,免不得都面有惧色,于是纷纷请求退军。

郭登厉声呵斥道:“我军离城将近一百里路,一旦退兵,人马都会疲倦,如果敌兵来追的话,肯定全军覆没!”说到这里,郭登拔出剑扔到案上,说:“谁要是再敢说退兵,定斩不饶!”

说完,郭登就驱兵前进,直击敌军大营。敌兵出来迎战,郭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连发两箭,击毙两个敌军头目,接着乘势跃出,砍死一名敌兵,然后下令大举进攻。士兵们呼声震天,吓得敌兵个个心惊胆战,拔腿就逃,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。双方一逃一追,一直来到栲栳山,又斩首二百余级,先前被也先抢走的物资也尽皆夺回。

自从土木堡战败后,边塞的将士无人敢和也先对战,郭登以八百人破敌一万人,战功当属第一。明朝廷收到他的捷报,封他为定襄伯,从此边塞将士士气重振,个个都奋勇杀敌。

还有朱谦在宣府得胜、杜忠在偏头关得胜、王翱在辽东得胜、马昂在甘州得胜、一时间可以说是士气大振,无懈可击。另外还有一件可喜的事情,就是喜宁终于被宣府参将杨俊抓住,并押回了京城。真是:

引狼入室由王振,

为虎作伥有喜宁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