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太上皇复辟 第2节
景帝看了勃然大怒。当时天已经快黑了,宫门都上了锁,有一道圣旨从门隙里递了出来,原来是景帝命锦衣卫捉拿章纶下狱。
第二天,锺同也被抓进大牢,刑部严刑拷打两人让他们供出是谁主使的。锺同和章纶两人都不肯承认有人指使,只说是自己的意思。刑部说他们抵赖,继续拷打。一打就是三天,两人还是不肯改口供。
这时忽然刮起了大风沙,吹得天昏地暗,伸手不见五指,刑官也开始害怕了,这才将两人押回狱中,不再逼供,案子也渐渐被压了下来。
后来南京大理寺少卿廖庄上奏说,请景帝朝见太上皇帝,优待太上皇帝的子孙。景帝还是将奏折搁在一旁。
又过了一年,廖庄有事来京城,在东角门觐见景帝。
景帝想起以前的事情,以廖庄平时狂妄至极,下令将其杖责八十,贬为驿丞。可怜的廖庄无辜受了杖刑,还要奔波到万里之外上任,可谓受尽了苦楚。内侍太监又在景帝耳边吹风说,罪魁祸首还是锺同和章纶。景帝听了就取出巨杖交给法司,下令杖责锺同和章纶,每人五百下。锺同最后被打死,章纶半死不活,仍然被关在狱中。
刑部给事中徐正为了迎合景帝的心意,上奏说应该把沂王调去封地,这样就不用担心了。奏折呈上去后,徐正满心欢喜,以为正中景帝心思,哪知一道圣旨降下来,不仅严厉斥责徐正,还将他贬去守关。
自此以后,朝中的大臣没人再敢提立储这件事了。
忽然间已经到了景泰七年,元宵节刚过,皇后杭氏就患了风寒,起初寒热交替,后来病情加重,刚开春就去世了,景帝的伤心劲儿自然不用说。而后,宫里又来了一个李惜儿。她本是江南本土的娼妓,后来流落到京师,因为长得妖艳,才艺和美貌天下无双,风头很快就盖过了京城的其他妓女。景帝听说了她后,让人召她面圣,结果一见倾心,当晚就让李惜儿侍寝。
李惜儿是妓女出身,比宫里的妃嫔自然开放很多,床榻上的功夫也是景帝以前没有体验过的。景帝被李惜儿服侍得十分高兴,对她也是极其宠爱。可惜无德的女人往往恃宠生骄,一骄傲就成了悍妇。李惜儿入宫不过两三年,和景帝也争吵了两三次。
天子的耐性哪有那么好,有次景帝一气之下就将李惜儿逐出了宫外。
杭皇后本来很得景帝宠爱,但她去世以后景帝就找不到其他人替代了。后宫妃嫔虽多,但有才又有貌的可就少了。长夜漫漫,让景帝如何度过?景帝当下决定选秀女,果然收获了一个美人。
她体态轻盈,身材婀娜多姿,性情和脾气都恰到好处,景帝越看越爱,越爱越宠。因为美人的父亲姓唐,景帝就封她为唐妃。半年后又晋封为贵妃。
景帝每次游西苑的时候都一定要贵妃乘马相随。一天,马受了惊导致贵妃从马上摔了下来,差点受伤。景帝鞭责马夫,将他打了个半死才算了事,还让太监刘茂另外挑选一些脾气好的骏马来饲养。后来景帝在西苑又增建了御花房,在里面摆满了来自各地的奇花异草讨贵妃欢心。就这样,一个是风流天子,一个是妙龄美人,两人在温柔乡里翻云覆雨,含情脉脉,简直不知道今夕何夕。
但是好梦总会醒,彩云容易散,景泰八年的元旦,群臣朝贺完毕,景帝忽然觉得身体有些不适,好几天都没能上朝。百官去左顺门问安,太监兴安出来对他们说:“你们都是朝廷大臣,每天来问安有什么用?还不如想想怎么为社稷做点贡献。”众人语塞,只好都回去了。到了朝房,众人都认为兴安指的是立储。
御史萧维桢等人于是上奏请求立沂王为太子。而学士萧镃认为沂王既然退位了,就不便再立为太子,应该另选他人。奏折呈上去后,过了好多天,才有圣旨颁布,说朕偶感风寒,将于十七号上朝,其他的什么也没提。众大臣又面面相觑起来,都觉得莫名其妙。
明朝祖制有规定,每年正月要在南郊祭祀天地。而今年景帝因为病得太重,没法亲自前去,于是就召武清侯石亨来到榻前商议祭祀一事。
石亨见景帝的病越来越重,就跟都督张軏和太监曹吉祥说:“你们想立功拿封赏吗?”
张軏和太监曹吉祥听了不禁都十分诧异,纷纷问他什么意思?
石亨悄悄对他们说:“皇上的病越来越重了,立太子还不如立太上皇。”
曹吉祥听了这话忙跳起来惊呼:“好主意!真是好主意!”
石亨又继续说:“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主张,还需找个老成稳重的人来实施。”
张軏说:“太常卿许彬怎么样?”石亨点头说好,于是几人当即就赶去许彬府上和他商议。
许彬听了几人的想法后说:“这可是大功劳啊,只是要快点行动,可惜我已经老了,无能为力。但我有一个人推荐给你们。”
石亨问是谁,许彬说:“他就是徐元玉。”石亨等人于是高兴地告辞离开了。
徐元玉是谁呢?他就是当年倡议南迁的徐珵。徐珵因为提议南迁,一直遭到景帝的贬薄。他屡次请大学士陈循帮忙举荐,但景帝一见到徐珵的名字就恨得不行,从不用他。
陈循对徐珵说:“皇上不喜欢见到你的名字,你就改一个吧。”徐珵听陈循的话,改名为徐有贞,字元玉。
徐珵改名后不久,因黄河决堤屡次导致洪水泛滥,陈循再次向景帝荐举徐有贞,景帝这次果然准了,提拔他为佥都御史,负责治理黄河。徐有贞也是吉人自有天相,他用熔化的铁水修补屡次崩溃的堤坝,最后竟然牢牢地塞住,不再崩溃。随后又疏通下游,畅通河道,于是河患就这样治理好了。徐有贞回去复命,景帝提拔他为左副都御史,后来又升为右副都御史。
石亨等人来到徐有贞家,说起复辟大计时,徐有贞很赞成,但说要先通知太上皇帝。张軏说:“昨天已经通知太上皇帝了。”徐有贞回答说:“那也得等有了消息才行。”第二天是上元节,晚上徐有贞来到石亨家里,两人秘密商议了一个通宵。第二天黄昏,石亨等人又来拜访徐有贞,说太上皇帝命令我们尽早行动。徐有贞来到屋后的露台观看天象,对石亨等人说:“紫薇星有变,就在今晚,而且机不可失。”石亨、张軏、曹吉祥三人于是立即分头去筹备。
徐有贞独自焚香祈祷了一番后和家人诀别说:“事情如果成了,我们一起享福,如果失败了我会惹上杀身之祸,只有做鬼才能相见了。”家人设法挽留他,徐有贞主意已定,说完就挥袖离开了。
三鼓天的时候,宫里的侍卫因为得到了皇上十七号要上朝的旨意,所以禁门早早就已经打开了。徐有贞来到朝房等候,过了不久,石亨、张軏等人也来了。
天灰蒙蒙的,也没有星星和月亮,石亨和张軏等人左顾右盼,终于看见了徐有贞,于是立刻走上前问他说:“事情怎样?”徐有贞说:“一定成功。”现在就算没有把握也只好豁出去了吧。徐有贞带领众人来到南宫门口,宫门很厚,叩了很久都没人应。徐有贞命人取来巨木绑在绳子上,数十人举起巨木撞门。
不久南宫宫门的右墙被撞塌了,众人纷纷钻过去拜见太上皇帝。太上皇帝当时还没就寝,正借着烛火看书,见众人破门而入不禁惊讶地问道:“你们干什么?”
众人跪伏在地大呼万岁。
太上皇帝说:“难道是要请我复位?这件事一定要谨慎呀!”
徐有贞等人齐声回答说:“人心一致,请陛下速速上乘舆!”说着,徐有贞等人就扶着太上皇帝坐上乘舆快速向皇宫行去。忽见天色明霁,星月皎然。在路上,太上皇帝问起徐有贞等人的职称和姓名,徐有贞一一回答了。一行人来到东华门,门卫厉声呵止,太上皇帝也厉声说:“我是太上皇帝,有事入宫,什么人敢阻拦?”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