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四章 百步穿杨 第2节
武宗在南京风花雪月地过了半年,大有乐不思蜀的迹象,江彬又乘机怂恿武宗游历苏州、浙江和湖南。武宗在京城的时候就听说苏州多美女,杭州多美景,正想亲自去看一看呢,江彬的话是正中下怀啊。
正德十四年冬季,武宗来到南京,转眼几个月就过去了,到了正德十五年正月,武宗不但不提回去,反而让群臣去南京郊外祭祀。大学士梁储、蒋冕等人也跟武宗来了南京,接到圣旨后全都极力谏阻,武宗只好取消祭祀。就这样又慢慢悠悠地过了半年,武宗还是没有回京的迹象。
在这段时间里,江彬作威作福,奴役百姓。成国公朱辅因为得罪了江彬,被罚长跪在军门。魏国公徐鹏举是徐达的第七世孙,他邀江彬赴宴,既不开中门,也不在中堂设座,江彬勃然大怒,大声责问他原因。徐鹏举却正了正衣襟拱手说:“从前高皇帝曾来过府上,从中门进来,坐在中堂,我家从那以后起就将中门封闭,中堂也形同虚设,没人敢再用。将军到来我又怎么敢怠慢?但要是破了先例就相当于大逆不道,恐怕将军也不愿这样吧。”江彬听了这话,知道徐鹏举是有心为难自己,但是他抬出高皇帝,谁敢唱反调?
江彬只好转怒为喜,自认无知,勉强喝了几杯酒后,就起身告辞了。
还有南京兵部尚书乔宇,他刚正不阿,江彬曾派人找他索要城门的钥匙,乔宇正义凛然地拒绝了,说城门钥匙关系重大,列祖列宗的规定是只能让守吏掌管,就算是奉命来拿也不可以。江彬没办法,只好将此事作罢,后因乔宇三次上奏请武宗回京,武宗于是召来江彬商议,江彬乘机建议武宗将乔宇严惩不贷,武宗踌躇着说:“去年在京城的时候对上奏的官员未免太过了,现在就由他去吧。”江彬只好默然。武宗随即下令让各官尽心办事,说过一段时间就回京。各官员接到圣旨,只好继续干等着。
又过了一个月,仍旧不见武宗有动静,蒋冕和梁储只好晚上跪在行宫外,捧着奏章拼命哭号。过了两三个小时,才有太监出来把奏章取走,又过了一会儿,有太监传旨让两人先退下,两人叩着头不肯走:“皇上不准奏,臣等不敢退。”太监于是回去禀报武宗,武宗不得已只好决定下诏回京,蒋冕和梁储方才也起身退出,回去筹备回京的事宜。
几天后,诸事都已经准备好了,大臣们申请启程,武宗却还想拖延,恰好这时朱宸濠在牢里有谋变的消息传来了,武宗这才决定起程北归。
当晚,武宗亲自祭祀龙江,举行启程仪式。第二天来到瓜州,正碰上大雨倾盆,众人只好暂时到百姓家里避雨。等到雨过天晴,众人从瓜州渡江来到金山,遥望长江一带,只见气象万千,顿时觉得心胸无比开阔。又隔了一天,武宗登船南下来到大学士杨一清的私宅,众人饮酒作诗,又流连了两三天。杨一清委婉地请武宗快速赶回京城,武宗这才向扬州进发。
到了宝应境内,一汪大湖映入眼帘,这湖名叫泛光湖。武宗见湖面清澈如镜,里面还游着几尾小鱼,不禁大喜说:“真是个捕鱼的好地方。”随即下旨停船。扬州知府蒋瑶忙赶来接驾,武宗命他准备好网兜等东西。蒋瑶不敢怠慢,立即照办。
偏偏太监邱得有意向蒋瑶索要贿赂,一直挑剔蒋瑶呈上来的东西,甚至还把他关了起来。蒋瑶没办法,只好派人给邱得送去厚礼,方才得以脱罪。
武宗命宫人、侍从在湖心撒网比赛抓鱼,抓到鱼最多的有赏,最少的有罚。大家划着船开始分头撒网,武宗坐在舱内看着三三两两的人在捕鱼,不觉心旷神怡,流连忘返。过了大概半天的样子,各船都摇了回来,纷纷献上自己捕到的鱼。武宗按鱼的多少给了众人赏赐,这才下令停止捕鱼。
后来武宗看见进献的鱼中有一条身长好几尺,长相奇特,和别的鱼不同,便开玩笑说:“这条鱼个头大而且奇特,应该值五百两黄金。”
江彬在一旁听到这话,想起蒋瑶没有给他送厚礼,于是上奏说:“泛光湖里的大鱼应该卖给当地的地方官。”
武宗于是就将大鱼送给蒋瑶,让他回去取钱。
过了一会儿,蒋瑶气喘吁吁地跑来见驾,叩过头之后,蒋瑶从怀中取出些簪子、耳环等东西双手呈上说:“臣奉命守土,不敢妄动库银,就把家里的积蓄和贱内佩戴的首饰拿来了,除了这些以外再没有银子了,请陛下降罪。”
武宗笑着说:“朕要这些东西做什么。大鱼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,朕和你说笑呢!你带来的东西还是依旧带回去给你妻子吧!”
蒋瑶急忙叩头谢恩。可见武宗并非残虐,不过逢场作戏,喜怒哀乐,任情而已,所有不法行为,都是被小人引导坏了。
武宗又问蒋瑶说:“听说这里有一个琼花观,这花究竟长什么样子?”
蒋瑶回答道:“从前隋炀帝曾经来这里赏玩琼花,到宋朝时这花就憔悴死掉了,现在已经绝种。”
武宗听了,怏怏不乐地说:“既然没有琼花,那有什么其他的土特产吗?”
蒋瑶说:“扬州虽然繁华,特产倒是不多。”
武宗说:“苧麻和白布不是扬州的特产吗?”
蒋瑶不敢再多说话,只好叩头说:“臣领命。”
武宗命他退下,蒋瑶当下返回官署,备办了五百匹细布,奉给武宗,作为贡品,武宗方才下旨开船。
武宗从扬州来到清江浦太监张阳的家里,张阳设宴接驾,为武宗征选美人,君臣同乐了三天。
武宗问张阳说:“朕在泛光湖看人撒网捕鱼觉得很有趣,清江浦是著名的水乡,应该也有大湖可以捕鱼吧?”
张阳回答说:“这里有一个积水池,汇聚了各路山涧的溪流,水非常深,鱼也有很多,应该可以撒网捕鱼。”
武宗高兴地说:“你先去准备东西,朕决定明天看捕鱼。”张阳领旨,立即去办。
第二天,武宗带着侍从来到积水池,一眼看过去,积水池周围层峦叠嶂,环抱着一汪清水,洞壑清幽,别有一番雅致。
武宗对张阳说:“这池子占地不多,倒是挺幽静的,就是不能驾驶大船捕鱼,只能用渔舟了。”
张阳说:“池子里有小舟可以用。”
武宗问:“在哪里?”
张阳回答:“大多停泊在外面的芦苇中。”
武宗随即上岸走路,走了不到一里地,果然见两岸芦苇丛生,停泊有渔船。
武宗立刻命侍从等人各自驾驶着小舟捕鱼,自己在旁边瞧了一会儿,突然兴致大发,打算亲自下水捕鱼。
张阳说:“这里水流湍急,陛下还是不要下去了。”
武宗说:“怕什么?”一跃就登上了小舟,四名太监也跟着下船,两个太监划桨,两个太监布网,小船渐渐荡入水中央。
这时,武宗忽然看见水中有一尾白色的鱼,银光璀璨,烁烁生光。武宗说:“这鱼这么可爱,怎么不捕它?”两个太监立即张网去捕,可这条白鱼刁钻得很,就是不肯投网,网子到东边它就游到西边,太监们抓来抓去也抓不到。
武宗急了,竟然从船上取出鱼叉亲自试投,谁知道用力太猛,只见船身一翻和“扑通”“扑通”几声,武宗和太监们都掉到水里去了。真是:
千金之子不垂堂,
况复宸躬系万方。
失足几成千古恨,
观鱼祸更甚如棠。
孔子曾说过,话语权和实力往往是成正比的。王守仁立了大功招来质疑和诽谤,幸好他懂得变通,巧妙地让张忠和许泰闭上了嘴。三箭全部中靶,小人也无话可说了,这就是地位和实力相一致的表现。武宗偏爱渔猎,泛光湖看人捕鱼还嫌不足,居然在积水池亲自捕鱼,难道捕了几条鱼就成了威武大将军吗?假如王守仁不曾平定叛乱,武宗势必会借此亲征,到时候可能要重蹈建文帝的覆辙。但是武宗没有失陷鄱阳湖,只是在积水池落水,而且还因此回到了京城的豹房,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大好事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