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明史演义》 » 白话文 > 第五十八章 真人邵元节

第五十八章 真人邵元节

却说卢苏和王受都是岑猛的余党,攻陷田州后,接着又入侵思恩,顿时右江一带人心不稳,有人说岑猛还没死,有人又说岑猛的同党勾结安南国,现在思恩州已经失陷。

姚镆制不住卢苏和王受,只好向朝廷请求支援。御史石金为此上奏弹劾姚镆,说他太过轻敌,导致右江一带的百姓现在人心惶惶。世宗看了奏折后大怒,下令将姚镆革职,任王守仁为兵部尚书,总督两广军务,御史石金为巡按,和王守仁一起去广西征讨卢苏和王受。

王守仁到任后,听说卢苏和王受的势力颇大,就和石金商议,改围剿为招抚。王守仁派人去田州找卢苏和王受,让他们自己来谢罪。卢苏半信半疑,不敢前去。王守仁只好再次派人前去劝说,并向他们发誓说,绝对不出尔反尔。卢苏和王受方才带着守卫前来辕门赴约。

王守仁一再对他们坦诚告诫,两人方才甘心认罪。王守仁下令将他们杖责数十,接着去卢苏和王受营中安抚叛党,并上奏朝廷说:“田州地理位置重要,而且岑氏世代为边境效力,想要治理田州,非岑氏子孙不可。请皇上将知府降为州,任用岑猛之子岑邦相为官,设巡检司十九处,令卢苏和王受等人为巡检。思恩府没有失陷,可以仍由流官统辖,岑邦相等人都受流官约束。”朝廷下旨准奏,王守仁于是按约定处置了卢苏和王受等人,田州方才得以平定。

王守仁从田州回来的路上,有父老乡亲在路上拦住他,说断藤峡里的瑶人又开始猖獗了,盘踞三百多里,到处残害百姓。王守仁于是在南宁留了下来,暗中派遣卢苏、王受去攻打断藤峡,将功赎罪。

卢苏和王受奉命出击,接连攻破断藤峡各寨,斩杀头目,遣散帮凶,断藤峡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。王守仁上奏说卢苏和王受有功,朝廷于是给予了封赏。

尚书桂萼让王守仁乘机拿下交趾,王守仁没有听他的。桂萼于是弹劾王守仁在征抚的时候没有把握机会,导致失去了交趾,世宗因此就没有封赏王守仁。不久,王守仁得了重病,请求辞官回乡,并举荐了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,朝廷的旨意还没下达,王守仁因为病情一天比一天重,来不及等圣旨下就离任回乡了。

走到南安的时候,王守仁溘然长逝。桂萼又乘机说王守仁擅离职守,请世宗不要给他抚恤和慰问,并停止世袭。江西的军民素来感激王守仁的恩德,所以灵车经过的地方,都有百姓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哭灵,纸花洒满了整条道路,祭奠的铭文也一直延绵至郊外王守仁下葬的地方。

一直到穆宗隆庆初年,王守仁才被追赠谥号文成。王守仁是浙江余姚人,在阳明洞中读过书,在当时被称为“阳明先生”。他一生研究的学问涉及佛教和道教,但都以儒教为中心。他曾说,知是行的前提,行是知的实践,知是行的开始,行是知的终结,人必须知行合一,这才是真正的道学。这几句话是阳明先生的学说,他的门生一直都遵守着,日本人也是靠继承阳明先生的遗志并发扬光大才有的今天。

世宗即位不久,曾逮捕了兵部尚书王琼下狱,将他谪戍榆林,又起用彭泽为兵部尚书,陈九畴为佥都御史巡抚甘肃。这次变动是因为王琼陷害彭泽、陈九畴,经给事中张九叙弹劾王琼的罪状,世宗才决定这么做的。

陈九畴到了甘州后,吐鲁番酋长前来入侵,陈九畴带兵力敌,终于打败满速儿,而且追到肃州的时候和肃州总兵官姜盃一起夹击了满速儿一阵,杀死了火者他只丁,敌人这才仓皇逃去。接着边境有流言传出来说,满速儿已经死了,陈九畴于是高兴地上奏报捷。朝廷正打算派尚书金献民和都督杭雄西征呢,听说陈九畴已经得胜了,于是下令从兰州折回去。

谁知满速儿活得好好的,而且休养了两三年后,又派牙木兰攻陷了哈密,并入侵了沙州、肃州。世宗接到警报,又起用前都御史杨一清总制三边。吐鲁番人一听到杨一清的威名,稍稍收敛了一点。杨一清请朝廷暂时招抚满速儿,让他先缴还哈密城印。后来杨一清奉召入内阁办事,尚书王宪接替了他的职务,继续采用杨一清的计策,派使臣去吐鲁番招降,让他们悔过认错,并归还哈密城印。满速儿对此不屑一顾。

接着朝中发生了大礼议事件,大学士杨廷和离职。

杨廷和与彭泽、陈九畴等人本来是莫逆之交,大礼议发生的时候,彭泽还和杨廷和一起联名上书过,因此杨廷和辞官后,彭泽也上书辞官。张璁、桂萼正恨不得将杨廷和的同党一网打尽,于是就上奏说:“哈密至今还未平定,都是因为彭泽一开始就想要贿赂吐鲁番求和。现在朝内只有王琼可以任用,除了王琼外,别人都没有能力平定哈密。”

世宗信以为真,就召王琼为兵部尚书,代王宪总制三边。王琼被召后,立即上奏说满速儿并没有战死,陈九畴欺君罔上,金献民也一样,都应该按罪论处。百户王邦奇也上奏弹劾陈九畴、金献民、杨廷和、彭泽等人,言辞异常激烈。再加上张璁、桂萼两人的火上浇油,世宗自然也变得激动起来,马上降下手谕,派人抓捕陈九畴、金献民下狱。

张璁、桂萼想让陈九畴被斩首,金献民被削职为民,而且眼看就要成了,刑部尚书胡世宁却不肯同意,他上奏说:“陈九畴误信谣言固然有罪,但他也曾奋力杀敌,保住了甘州、肃州,功劳足以抵罪,应该从轻发落。”世宗方才免了陈九畴一死,只将他发配边境,并降了金献民、彭泽的职。但世宗未曾提及要加罪杨廷和,已经算比较宽容了。

陈九畴之前在甘肃的时候,坚持不向吐鲁番示弱,还闭关拒绝接受吐鲁番的入贡,一心一意守好边防。世宗对此深以为然,先后命人拘留了吐鲁番的几十个来使。

陈九畴获罪后,王琼上任,他将之前扣押的来使全部放了回去,还答应接受吐鲁番的入贡,以致满速儿的气焰愈来愈盛,竟派牙木兰占据了沙州,下令限日拿下肃州。牙木兰没有按时完成任务,满速儿不仅严厉地责问了他,还想定他的罪,吓得牙木兰忙带着手下的士兵逃到肃州,归降了明朝廷。满速儿又以讨伐牙木兰为借口,和瓦剌一起入侵肃州,副使赵载和游击彭濬发兵拦截,牙木兰帮赵载等人探听满速儿的虚实,结果杀得满速儿大败,幸好他逃得快,才保住了一条命。

第二年,满速儿派人送信给王琼,说愿意以哈密城换一个牙木兰。王琼想答应满速儿的条件,并据实上奏世宗,世宗令群臣开会商议此事,大臣们有的说哈密城本来就难守,不必答应满速儿。其中,詹事霍韬主张保守哈密,尚书胡世宁则主张放弃哈密。

霍韬说:“哈密位于西北,是内地的一道天然屏障,它是很难守,但怎么能因此放弃?甘肃也很难守,难道也要因此放弃吗?”

胡世宁则说:“先祖皇帝不惜放弃大宁交趾,更何况区区哈密?开国之初的时候太祖封元朝后裔为和宁王、顺宁王、安定王,安定在哈密境内,靠近甘肃,现在是否还存在都不知道。臣请求专守河西,放弃哈密,那样的话不仅能节省许多兵力,更能节省许多开支。”

世宗觉得胡世宁的建议比较合理,便命王琼反复思考,审慎筹划之后,再行复奏。王琼再次上奏仍坚持自己的意见,又经过张璁等人的议定,世宗决定留下牙木兰,命他戍守肃州。自此,不再管哈密的城印和哈密城主拜牙郎。哈密就这样长期沦为了异域,后来被失拜烟答之子米儿马黑木占据,并成为吐鲁番的属地,依然每年向明朝廷进贡。吐鲁番失去牙木兰后少了一员健将,满速儿虽然桀骜,却也不敢再大举入侵了,有时候派使臣来朝,有时候又不派,明朝廷也没空和他计较,只要河西平安无事就已经在暗暗庆幸了。

自从张璁和桂萼入朝后,原先那些内阁大臣都先后辞官离开。御史吉棠请求召还杨一清,世宗于是召杨一清入内阁,张璁也想用老臣堵住悠悠众口,就跟着力荐原大学士谢迁。谢迁不肯应召,世宗派官员到他家催促,才不得已入京复命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