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明史演义》 » 白话文 > 第五十九章 命中注定的“火劫” > 第2节

第五十九章 命中注定的“火劫” 第2节

据《明宫轶闻》中记载,宫里每晚都有黑气作祟,像浓烟一样到处弥漫,而且还能隐约听到木鱼声。有个胆子大的宫娥,听到声音后起床四处细听,发现怪声出自台阶下面,便用小石头做了标记,等到天亮后,上报给了世宗。

世宗当即命人移开台阶向下挖去,挖了几尺,果然发现一具木鱼,早已腐朽。世宗命人将木鱼投到烈火里,火中忽然冒出一缕绿烟,直往上冲,发出阵阵恶臭,袅袅不绝。后来陶典真入宫作法,臭味方才消失,宫里也平静了。

世宗虽然也信任陶典真,但总认为是邵元节传授给陶典真的法力,所以才这么灵验。

嘉靖十八年二月,有一天风和日丽,春光明媚,世宗出去游玩散心。突然间,一阵旋风从西北吹来,吹得驾前的节旄都绕到了竿头,地上飞沙走石,马也开始拼命嘶叫。

护驾的官吏都吓得面如土色,世宗忙召见陶典真,问这旋风是怎么回事?

陶典真跪下回答说:“臣已经推算过了,今夜会有火灾。”

世宗惊讶地说:“既然有火灾,那朕应该赶紧祭祀啊!”

陶典真说:“陛下,这一劫是逃不过的,祭祀也没有用。况且现在时间仓促,根本来不及设坛。”世宗说:“那朕该怎么办?”

陶典真回答:“到时候陛下身边自然会出现救星,只是请陛下务必要小心。”世宗点头。

这天黄昏,世宗令随从们都早早地熄灯睡觉,又安排值夜的人分头巡逻,不得偷懒。世宗也吹灭了蜡烛早早上床睡觉了。谁知睡到后半夜,行宫后面忽然起了熊熊大火,顷刻间就烧着了宫殿,宫中的随从见突然起火,全都吓得惊慌失措,到处乱窜。不幸的是这火是从外面烧进来的,竟然将门给堵死了。宫人逃命要紧,哪里还管他有火没火,纷纷从火墙内往外跑,结果不是被烧得焦头烂额就是被烧得哇哇大叫,有几个运气不好的还呛了浓烟,晕倒后被火烧得乌黑。

世宗本就有戒心,听到外面哔哔剥剥的声音后慌忙起床,开门一瞧,外面已经是红光满天,照得人心惊胆战。太监们慌忙赶来接世宗出去,谁知外面已经成了火圈,无路可走,只好又退了回来。

世宗想起陶典真的话,便对内侍说:“不要惊慌!朕自有救星。”

话音未落,门外已经有人抢先跑了进来,都来不及行君臣之礼,忙将世宗背在身上,从火势稍小一点的地方冲了出去。直到平安来到宫外,那人才将世宗放了下来。世宗一看,原来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炳。

陆炳向世宗问安,世宗安慰他说:“要不是你救了朕,朕就要葬身火窟了。陶典真对朕说过会有救星,原来救星就是你呀!”正说着,陶典真也踉跄着跑了过来,胡子和眉毛都被烧没了。

世宗惊讶地问他:“你怎么也像被烧了一样?”

陶典真说:“陛下的劫数里有此小灾,臣刚才默默祈祷上天把这些小灾转移到了臣的身上。只要陛下安全了,臣不在乎这点须眉。”世宗听了高兴不已。

火被扑灭后,世宗回行宫一看,所有地方都已经烧成了焦土,再检查人员,发现伤亡了好几百人,世宗照例抚恤,并封陶典真为神霄保国宣教高士,准他携带家眷上任。

当时章圣太后已经去世,世宗特地南下送葬来到显陵,当年九月,章圣太后下葬于显陵。

世宗南巡的时候曾命年仅四岁的太子监国,回国后,陶典真又建议世宗清净养心,世宗深信不疑。

于是有一天上朝的时候,世宗对众臣说:“朕想命太子监国一两年,等朕在宫中休养好以后再亲政。”众人都十分惊愕,不知道怎么回答。太仆卿杨最心中很反对,但是众人都不说话,他也只好默默忍耐着。

退朝后,杨最立即上奏抗议道:

臣入朝时,闻圣谕由东宫监国,暂得静修,此不过信方士之言,为调摄计耳。夫尧舜性之,汤武身之,非不知修养可以成仙,以不易得也。不易得所以不学,岂尧舜之世无仙人?尧舜之智不知学哉?孔子谓老子犹龙,龙即仙也,孔子非不知老子之为仙,不可学也,不可学岂易得哉?

臣闻皇上之谕,始则惊而骇,继则感而悲,犬马之诚,惟望陛下端拱穆清,恭默思道,不迩声色,保复元阳,不期仙而自仙,不期寿而自寿。若夫黄白之术,金丹之药,皆足以伤元气,不可信也,幸陛下慎之!

世宗看完这封奏折,恼羞成怒,竟然下诏逮捕杨最,将他投进了监狱。杨最经不住严刑拷打,最后枉死狱中。

接着,世宗封陶典真为忠孝秉一真人,不久又加封为少保礼部尚书,晋升少傅,享用一品大臣的俸禄。

方士段朝用结交了武定侯郭勋,说自己能化器具为金银,并将化成的银杯托郭勋进献给世宗。世宗于是封段朝用为紫府宣忠高士,将他献上来的银杯放进太庙,并给郭勋加了百石禄米,后来又加封翊国公。

太子监国后,世宗常常不理朝政,整天忙着斋祭。给事中顾存仁、高金、王纳言上奏直谏,最后却都因此而获罪。

监察御史杨爵再也忍耐不住了,上书直言五大弊政:一是奸臣郭勋随意升降官员;二是大兴土木工程,导致民怨沸腾,民脂被剥削得太厉害;三是朝中政事荒废;四是迷信方术,滥加封赏;五是阻塞言路。

然而,这五大弊政都是世宗认为的美政,现在看到这道奏折,世宗怎么能不震怒?当下便将杨爵逮捕下狱,严加拷打,直打得他血肉模糊,晕过去一夜才苏醒。主事周天佐和御史溥鋐上奏替杨爵求情,也都被下狱受刑,先后枉死。自此以后没人再敢说话。

后来大学士张璁于嘉靖十八年死在家中,世宗追悼不已,赠职太师。李时那时也已经病死,礼部尚书监醮使夏言升任武英殿大学士,导引官顾鼎臣升任文渊阁大学士。

这两人是最得世宗宠信的,所有祭祀用的祷告文都是由两人主稿,因而创造出了用青藤纸写朱字的做法,也就是所谓的“青词”。

世宗热衷于炼制丹药和祈求长生,仪式中经常需要撰写一些焚化祭天的青词,由此就产生了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非常奇特的青词宰相。

所谓青词,就是道教斋醮时上奏天帝所用的表章,这是一种赋体文章,需要以极其华丽的文笔表达出皇帝对天帝的敬意和求仙的诚意。世宗经常要求臣子进献青词,写得好的立即加官晋爵,甚至入内阁办事。当时朝中的许多大臣都因为进献青词而得宠,顾鼎臣也是因为青词得宠入的内阁。除了写青词,还有很多歌功颂德的诗篇也都出自这两人之手。

内外的官吏纷纷效仿写青词的风气一起,阿谀奉承的人就接踵而至,竟引出了一个大奸贼。虽然此前江彬等人,未尝不奸,但和这个人比起来,还差得远呢。真是:

方外诸人刚获宠,

朝中巨猾又专权。

除了邵元节,还有张彦頨;除了张彦頨,又有陶典真,明代仙人真的有这么多吗?白鹤绕坛在史册上是有记载的,可能是真有此事。世宗身为人君,治理天下,应该以福泽万民为基础,国家治理得好,不求瑞兆,瑞兆自然会来;百姓安居乐业,不求福报,福报也自然会出现。否则瑞兆就是凶兆,福就是祸。法坛上出现的白鹤,谁知道是不是张彦頨预先准备好的,所以才会在祭坛出现?行宫被毁,又怎么能确信不是陶典真故意纵火来实现自己的预言?古往今来,欺世盗名者往往都是这么做的,他们并非真的身怀异术。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的东西,世宗却深深沉迷于此,真是让人一言难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