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明史演义》 » 白话文 > 第六十六章 十三岁的嫔妃

第六十六章 十三岁的嫔妃

却说嘉靖三十六年四月里的一天,奉天、华盖、谨身三座大殿意外失火,损失巨大。世宗下诏斋祭五天,后来又听信术士的话,下旨修建正阳门楼。

赵文华这时正在工部任职,督建正阳门楼本是他的职责,自然无法推脱,但是世宗命他两天之内竣工,时间这么紧怎么可能建得成呢?

赵文华不禁慌张了起来,尽管他立马找人开工,连夜赶工,两天后门楼也只完成了一半。

这天正好是严嵩值班,世宗于是问他道:“朕命赵文华督造门楼,开工两天了还只建了一半,这么松懈,难道是藐视朕?”

严嵩急忙为赵文华开脱说:“赵文华从南征回来以后就中了暑,至今还没好呢!想必是因此耽误了时间,并非是有意怠慢。”

世宗听后默然不语。严嵩退下后,便让严世蕃去通知赵文华,让他早做准备,免得受罚。无奈之下,赵文华只好上奏请求离职,世宗亲自答复了他,准他回乡休养。赵文华接旨,只好收拾行装去严府告别。

欧阳夫人见了赵文华,不禁可怜起他来,便叫他留下来住几天,赵文华于是就留了下来,顺便看看还有没有官复原职的可能。正巧世宗在斋祭,暂时不再加封任何官员,赵文华就让儿子赵怿思到宫中请假,说要送父亲启程,无非是希望世宗挽留他。

不料,事情弄巧成拙,没想到世宗竟下旨指责赵怿思顾家忘国,按罪应发配戍边。而赵文华有意试探圣上旨意,目无君上,按罪应削职为民。

赵文华接到这道圣旨,不由得涕泪交加,万念俱灰。再加上父子离别,更是愁上加愁。但事已至此,也无力回天,赵文华只好带着家眷雇船南下。他本来平时就有病,现在又遇上这么大的挫折,旧病很快就复发了。

一晚,赵文华忽然觉得肚子鼓胀,就用手去揉,只听“噗”的一声,肚子竟忽然爆开了,肠子都流了出来。赵文华当即毙命。生前所有的荣华富贵顿时全都变成了泡影。

胡宗宪听说赵文华被罢官后,因为自己失去了一个帮手,心中不免有些惆怅。

虽然已经除去了徐海等人,但是汪直仍然纵横海上。胡宗宪和汪直都是徽州人,汪直当了海盗后,没有把母亲和妻子带去,他的母亲现在被关在狱中。胡宗宪令人将汪直的妻子和母亲接到了杭州,好生款待,并亲自去慰问过一次,让汪直的母亲写信给汪直。

汪直收到家书后非常感动,这才知道家属不仅平安无事,还受到了胡宗宪的礼遇。

胡宗宪又派蒋洲去游说汪直,汪直叹着气说:“徐海、陈东、麻叶三人都死在胡都督手里,我难道也要去自寻死路吗?”

蒋洲说:“这么说就错了。徐海、陈东等人和胡都督并非同乡,所以他不得不为民除害。阁下和胡都督同是徽州人,有着特别的情谊。现在阁下的家属都在杭州,一切的衣食住行都由胡都督安排,阁下想想,要不是念着同乡之情,谁肯优待敌人家属?”

汪直若有所动地说:“据你这么说,胡都督真的没有害我的意思?”

蒋洲说:“胡都督不但不想害你,还要护你呢!”

汪直听了踌躇了半晌,说:“既然如此,你先回去吧!我过几天就来投降!”蒋洲于是和汪直约好了日子,当下便返回去据实禀报胡宗宪,胡宗宪非常高兴。

谁知等了几天,也不见汪直来投降,巡按周斯盛就对胡宗宪说:“汪直狡诈,蒋洲一定是被他收买了,所以谎报军情。不能说他无罪。”胡宗宪听信了周斯盛的话,当下就将蒋洲逮捕起来,投进了监狱。蒋洲边替自己辩解,边说汪直为人豪爽,不会无缘无故地失约,之所以延期,其中一定另有原因,可能是因为逆风船不好走导致的。

就在这时,外面有探子来报说:“舟山岛附近有几艘海船,里面都是海盗,为首的就是汪直。他说是来投降的,但是因为带的人太多,沿海的将士们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,大帅准备如何处置?”

胡宗宪说:“他既然愿意投诚,我们就没必要怀疑他。”当下便和周斯盛商议,准备仍然派蒋洲去招抚汪直。而周斯盛担心蒋洲靠不住,请胡宗宪另派他人。胡宗宪于是又将蒋州押回了监狱,改派指挥复正前去招抚汪直。

结果蒋州也因此逃过一劫,可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。

汪直见将士们戒严,不免有些心慌,就问夏正说:“蒋先生为什么不来?”

夏正说:“蒋先生正好有事情,没时间前来。”

汪直说:“胡都督是怀疑我故意延期吗?我是因为路上遇到大风,船只被毁,只好回去改乘别的船,所以才延误了日期。”

夏正说:“胡都督心胸开阔,不至于会怀疑阁下。”汪直还是不相信,只派了养子王滶随夏正去见胡宗宪。

胡宗宪问王滶:“汪直为什么不来?”

王滶说:“我们好意来投诚,你们却严阵以待,所以不要怪我们也有戒心。”

胡宗宪再三解释和安慰,王滶才说:“父亲汪直很愿意觐见大帅,但是被左右拦住了。大帅如果有诚意的话,可否派一位大官去换他上来?那样我们才能放心。”

胡宗宪说:“这有何妨。”当即就派夏正跟着王滶走了。王滶将夏正留在船上,一面请汪直上岸去见胡宗宪。

胡宗宪开门相迎,汪直忙跪下请罪。

胡宗宪亲自将他扶起,笑着说:“大家都是同乡,自家兄弟,何必客气!”随即邀汪直就座。

汪直坐下后,感慨地说:“大帅不计前嫌把我招到这里,人非草木孰能无情,以后我一定为大帅肃清海盗和倭寇,借此赎罪。”

胡宗宪说:“老兄敢作敢当,他日为国家出了力,爵位一定在我之上。”

汪直大喜说:“这全仗大帅提拔。”

胡宗宪接着设盛宴款待汪直,一面令手下将蔬菜和米饭送到汪直的船上,让夏正做东道主,款待船上的各将领。

喜出望外的汪直这下对胡宗宪更是感激万分,宴会结束后,胡宗宪留汪直在客馆住下,命人写好奏折,替汪直请罪,当天就发了出去。

过了几天,胡宗宪接到朝廷的回复,展开一看,不禁皱起眉来。

原来朝廷认为,汪直是海上强盗的元凶,罪不可赦,下令胡宗宪立即将他就地正法。

胡宗宪想:“这事可怎么办?朝廷的圣旨是万万不可违的,看来只有将汪直正法了。夏正的生死怕是不能兼顾了。”于是不动声色地将圣旨收了起来,继续邀汪直饮酒。

酒过三巡,胡宗宪拱手对汪直说:“我之前呈上去的奏折皇上已经看了,如今圣旨刚到,足下要高升了。”

汪直的“感谢”两个字刚一出口,就见两旁的便门突然拥出无数持刀佩剑的士兵,正在诧异之时,只听胡宗宪高声对他说道:“请阁下跪下听旨。”汪直无奈,只好离座跪下。

胡宗宪站在高处大声宣旨,念到“就地正法”四个字时,立即就有士兵上前将汪直绑了起来。

汪直厉声喊道:“胡宗宪!胡宗宪!我原先就说你靠不住,没想到又中了你的计!你真狡猾!”

胡宗宪扬了扬手中的圣旨说:“请你原谅,我写的奏折也在这里,不妨拿给你看。”

汪直恨恨地说:“还看什么奏折!总之就是要我死罢了!”

胡宗宪也不和他多争辩,当下命刀斧手将汪直推出辕门,一声炮响过后,汪直的脑袋当即就落了地。

消息传到汪直船上,那帮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个个都怒气冲天,立即把夏正拿下,你一刀我一剑地将他剁成了肉泥,算是为汪直偿命。接着众强盗扬帆而去。

夏正真是死不瞑目。

汪直剩下的党羽还有三千余人,他们仍然联络倭寇,到处抢劫,胡宗宪也不去追击,竟然还上奏称,巨盗已经被诛杀,海盗和倭寇都被荡平了。世宗大喜,封胡宗宪做了太子太保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