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明史演义》 » 白话文 > 第七十八章 玉盒里的蛀虫

第七十八章 玉盒里的蛀虫

却说日本退兵后,朝鲜随即被平定,既已被平定,明朝廷自然少不了要论功行赏。于是就发放了十万两银子犒赏士兵。首功给了陈璘,次功给了刘綎,最后是麻贵。陈璘、刘綎一同被提拔为都督同知,麻贵被升任右都督,邢玠被晋封太子太保。万世德毫无战功,居然也被升任右副都御史。董一元、杨镐被官复原职。而有奖就有惩,其中沈维敬被扔到市集,石星冤死狱中,被俘虏的平秀政、平正成等人被凌迟处死。至此,日本入侵朝鲜一事才总算了结了。

万历年间,泰宁卫的酋长炒花屡次侵略辽东,和大明交锋多次,互有损失。

炒花是巴速亥的堂弟,巴速亥被李成梁杀死后,儿子巴土儿和炒花想起了以前的矛盾,就屡次来找大明的麻烦,先后被李成梁击退。李成梁去职后,总兵董一元接替了他的职务,巴土儿、炒花等人又聚集土默特部大举入侵。

董一元在镇武堡设下伏兵,用老弱病残兵诱敌深入,大破敌军。巴土儿中了暗箭,负伤逃走,没多久就死了。炒花不甘心战败,就唆使青海酋长火落赤、永邵卜等人相继骚扰边境。幸好甘肃参将达云偷偷绕到敌人后背,杀了青海兵一个措手不及,十个敌兵里死了八九个,被称为当时的第一战功。达云升任总兵官,镇守西陲,从此外寇再也不敢来入犯了。

李如松班师回朝后,言官交相弹劾他,说他和亲辱国,神宗一概没有回复。恰好那时辽东总兵董一元调赴朝鲜,神宗就特派李如松继任,李如松感激神宗,率轻骑出塞,正好碰上土默特部前来骚扰。李如松迎头痛击,很快斩杀了大部分敌人,接着李如松乘胜紧逼,大有直捣黄龙的气势。

可是敌人的援兵也来得很快,李如松又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敌兵困住了,孤掌难鸣,很快弹尽粮绝,活活战死沙场。

朝廷命李如梅接任,李如梅又太过小心,生怕重蹈哥哥的覆辙,迟迟不敢进兵,结果被人以拥兵畏敌的罪名上奏弹劾,不久就被罢官了。

后来朝廷又任命李成梁镇守辽东,李成梁威名赫赫,但是已经七十六岁了,他上任后下令与番人休战互市,番人也乐得不打仗,因此在李成梁镇守辽东的八年里,还算是比较和平的局面。

日本侵略朝鲜的时候,播州宣慰使杨应龙毛遂自荐,说自己愿意率领五千人征讨日本,朝廷准奏了,杨应龙于是率领众人启程。后来因为日本和中国议和,杨应龙只好又怏怏不乐地回来了。

这个杨应龙并非真心想报效朝廷,他的祖宗名叫杨端,曾在唐朝乾符年间占有了播州,对中国俯首称臣。明朝洪武初年,杨端的子孙派人向太祖进贡,明太祖于是封他做了宣慰使,一直传到杨应龙这一代。因为征讨蛮夷有功,杨应龙恃宠而骄,贵州巡抚叶梦熊和巡按陈效上奏弹劾杨应龙,朝廷因为边境最近发生了许多事,没空来查问。杨应龙因此更加肆无忌惮了起来,不仅杀人无数,他所居住的府第还装饰有龙凤的图案,并擅自使用了几个太监。

杨应龙有个小老婆叫田雌凤,长得十分妖媚,很得杨应龙宠爱。田雌凤和正妻张氏不和,就哄着杨应龙将张氏给砍死了,并杀了她全家,真是残忍至极。张氏的叔叔张时照上奏揭发杨应龙的罪状,叶梦熊也请朝廷发兵征讨,杨应龙急忙赶到重庆自首,表示愿意出两万金赎罪。法司不答应,杨应龙这才提出征讨日本来抵罪。

后来日本议和,朝廷特派都御史王继光巡抚四川,为的就是抓捕杨应龙。杨应龙好不容易逃过一劫,怎么可能再次上钩?官兵一再追捕,杨应龙不停地反抗,杀死了许多官兵。王继光看不下去了,决定前去征讨,随即火速赶到重庆,与总兵刘承嗣、参将郭成等人分三道进兵,越过娄山关来到白石口。杨应龙假装投降,暗中却招募苗兵偷袭军营,都司王之翰因此全军覆没。各路官兵只好匆匆撤还。王继光遭到这么一次挫败,官位自然不保,朝廷当下褫夺了他的官职,改任谭继恩为四川巡抚,并调兵部侍郎邢玠总督贵州。

邢玠命重庆太守王士琦去招降杨应龙,让他主动请罪。杨应龙于是身穿囚服在郊外迎接,将罪责推给部下黄元、阿羔、阿苗等十二个人,将他们绑起来献给了王士琦,并愿意出四万金赎罪,先交出儿子杨可栋做人质,等钱到了再赎回去。王士琦一口答应,带着杨可栋回到了重庆,并将黄元等人在市集斩首。杨可栋被软禁在重庆,可没几天就生起了病来,在床上半死不活地躺了几天后居然一命呜呼。

杨应龙知道后痛心疾首,领了儿子的棺木回去后索性开始耍起赖来。王士琦催他交赎金,杨应龙却说:“我儿子还能复活吗?要是我儿子复活的话,我一定给你赎金。”王士琦无可奈何,只好作罢。后来杨应龙又聚集苗人据险自守,烧毁草塘、余庆两司,并围攻黄平、重安,沿途杀害百姓和官吏,奸淫掳掠无恶不作。

这时贵州巡抚一职正好空缺,朝廷改任了江东之,江东之一上任,立即令都司杨国柱、指挥李廷栋率三千人围剿杨应龙。到了飞练堡,杨应龙之子杨朝栋和弟弟杨兆龙等人带兵迎战,战了没多久就开始纷纷倒退。杨国柱等人追到天邦囤,却被杨朝栋、杨兆龙等人从两翼包抄,左右夹击,三千人很快被杀得精光,杨国柱、李廷栋也统统战死。

江东之因此被夺职,由郭子章接任。朝廷又特派前四川巡按李化龙为兵部侍郎,总督川、湖、贵州三省的军务。李化龙约刘綎、麻贵、陈璘、董一元一同前来助攻。

杨应龙听说大军要来了,先带了八万人入犯綦江。綦江城的守兵不满三千人,怎么敌得过杨应龙?杨应龙带人将綦江城包围了好几圈,四周都安上云梯,参将房嘉宠杀死妻儿后和游击张良贤舍命防守,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,在巷战中身亡。

杨应龙抢劫了綦江城的府库犒赏军师,还残忍地屠城示威,将尸体扔进江里,江水都被血给染红了。接着杨应龙退居三溪,又勾结生苗和黑脚苗等人作为自己的靠山。

李化龙赶到重庆,打探到杨应龙已经攻破了龙泉司,于是将兵马分成八路,登坛誓师,八路大军陆续出发。官兵这边,四川的兵马分为四路,总兵刘綎从綦江攻入;马孔英从南川攻入;吴广从合江攻入;副将曹希彬受吴广节制,从永宁攻入。贵州的兵马分为三路,总兵董元镇从乌江出发;参将朱鹤龄受董元镇节制,率宣慰使安疆臣从沙溪出发;总兵李应祥从兴隆出发。剩下一路楚师分成两翼,由总兵陈璘带领,陈良玭为副总兵。陈璘从偏桥进攻,陈良玭从龙泉进攻。

每路兵马大约三万人,十分之三的人是官兵,十分之七的人是土司。李化龙带领中军分头策应,并写信给贵州巡抚郭子章,让他屯驻在贵阳,湖广巡抚支可大镇守沅州,防止叛军四处流窜。

部署好以后,刘綎从綦江出发进攻三峒。三峒地势尤为险峻,被称为是奇险之地,叛党头目穆炤等人就据守在那里。刘綎手执大刀过关斩将,依次将穆炤等人剿灭。杨应龙久仰刘綎的威名,嘱咐杨朝栋带着苗兵从小路袭击,正巧与刘綎相遇。

刘綎一跃而出,首先出来对战,一柄亮晃晃的大刀在他手中飞舞,苗兵不是被砍死就是被砍伤,众人抵挡不住,纷纷大惊失色地说:“刘大刀到了!刘大刀到了!”杨朝栋不知道厉害,依然持着戈来战。刘綎只大喝了一声,杨朝栋居然吓得手软脚软,说时迟那时快,杨朝栋的戈和刘綎的大刀碰撞到了一起,火光四射,杨朝栋手中的戈头已经被斫缺,慌忙丢掉兵器逃命去了。刘綎又杀了一阵,苗兵多半毙命,刘綎乘胜拿下了桑木关、乌江关、河渡关、娄山关,在白石驻扎下来。

杨应龙急得不得了,决定率领苗兵和刘綎决一死战,让部下杨珠绕到后山偷袭刘綎。刘綎首先击退了杨应龙,又派游击周敦吉和守备周以德杀退了杨珠,接着一直追到养马城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