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章 明末三案之梃击案 第2节
隔了几天,案情确定下来了,张差被凌迟处死;马三才等人被流放,李自强、李万仓只不过被打了几棍;后来庞保、刘成也被杖毙在宫内;王之寀被徐绍吉等人弹劾,降职为民;何士晋外调、陆大受被夺官、张达被夺去俸禄、刘光复被关进监狱,很久之后才被释放。
虽然神宗仍然袒护郑贵妃,但张差一案总算是尘埃落定,神宗久居深宫不出已经二十五年,这次也总算是朝见了百官一回。
第二年,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,清太祖努尔哈赤崛起,建元天命。
大明的江山后来就是被努尔哈赤的子孙夺去的,可以说是关键的一笔。
相传,努尔哈赤的祖先是金国的后人。金国被蒙古灭亡后,遗族逃到东北,在长白山下住了下来。清朝的史官为了宣扬神圣,说很久以前几个仙女下凡在池中洗澡,大的叫恩古伦,小一点的叫正古伦,最小的叫佛库伦。后来有一只神鹊衔着一枚朱果经过,果子掉在了佛库伦的衣服上,佛库伦吃下鲜果以后就怀孕了,十月怀胎之后,生下一个男孩,取名布库哩雍顺,姓爱新觉罗氏。
男孩渐渐长大,他用柳条编成了一条筏子,乘筏渡河来到一个村子。那个村子里的人只有三种姓氏,而且正在争夺什么东西,就在这时候,男孩乘着筏子漂了过来,村民们都惊为天人,将他接进了村子,并愿意奉男孩为主,不再互相打斗。巧的是村子里还有位老丈人,因为喜欢男孩的俊朗,愿意将爱女嫁给他,男孩于是安心在村子里住了下来,并将村子建设成了一个堡寨,名叫鄂多哩城。
男孩的后代中有一个叫孟特穆的,后来渐渐将势力移到赫图阿拉。赫图阿拉就是后来奉天省的兴京。孟特穆的第四世孙名叫福满,福满有六个儿子,第四个儿子觉昌安又生了好几个孩子,其第四个儿子塔克世就是努尔哈赤的父亲。努尔哈赤天生气度非凡,英勇盖世。
那时明朝的总兵李成梁镇守辽东,与图伦城的尼堪外兰合力进攻古埒城。古埒城的城主阿太章京的妻室是努尔哈赤的堂姐,也就是觉昌安的孙女。觉昌安担心孙女的安危,就带着塔克世去支援,一同守城。李成梁一时无法攻下古埒城,尼堪外兰于是假装招抚,城里的人上了当,开门迎降。阿太章京和觉昌安父子死在了乱军之中。
努尔哈赤当时二十五岁,听说祖父被害后,大哭了一场,发誓要报此仇,就捡了别人遗弃的十五副盔甲去攻打尼堪外兰。尼堪外兰屡战屡败,一直逃到大明的边境,努尔哈赤写信给明朝的边吏,请求归还祖父的遗体,并交出尼堪外兰。边吏向朝廷转达了努尔哈赤的条件,神宗刚刚继承大统,不想兴兵,便答应归还觉昌安父子的棺木,并封努尔哈赤为建州卫都督,加龙虎将军的职衔。
努尔哈赤受封以后,因为尼堪外兰还没有交出来,就派人前去索要。边吏也不想生事,索性抓住了尼堪外兰交给努尔哈赤。努尔哈赤杀了仇人后这才答应与明朝通好,每年进贡。可见努尔哈赤原来是明朝的臣子。
后来努尔哈赤招兵买马,不断扩展势力,逐渐引起了叶赫的注意。当时的辽东海滨分为四部,一部叫建州,努尔哈赤就是在这里兴起的。一部叫长白,一部叫东海,一部叫扈伦。扈伦又分为四个部落,第一个是叶赫,第二个是哈达,第三个是辉发,最后一个是乌拉。叶赫最强大,明朝廷都需要不时和他们交好,倚靠他们作为屏障,被称为海西卫。叶赫听说努尔哈赤兴起后,料想他有大志,想早日将他铲除,以免成为后患。叶赫纠集了哈达、辉发、乌拉三个部落,再加上长白山下的珠舍哩、纳殷两部,还联络了蒙古的科尔沁、锡伯、卦勒察三部,一共三万多人,一齐来攻努尔哈赤。
没想到努尔哈赤厉害得很,三万多人竟被他杀得七零八落,叶赫大败而归。各部落后来陆续归降了努尔哈赤,只有叶赫依旧倚靠着明朝,始终不肯臣服。明朝廷也屡次发兵援助,并派人责备努尔哈赤。努尔哈赤心里不平,就背弃了明朝,自己做起了皇帝。他修筑宫殿,建立祠庙,创立了八旗制度,并且不再使用明朝的年号,改元天命。
两年后,努尔哈赤决定进攻大明,他写了七大恨事祭告天地,然后带着两万人马直扑抚顺,降将李永芳杀死了援兵张承荫、颇廷相、蒲世芳等人,辽东为之一震。
这时候,大学士方从哲举荐了一名人才,说他熟悉边境事务,可以担起保卫辽东的大任,他就是之前出征朝鲜,将败说成胜的杨镐。神宗二话不说,立即起用杨镐为兵部尚书,赐他尚方宝剑前往辽东上任。
杨镐到了辽东,清兵已经攻下了清河堡,守将邹储贤、张旆战死,副将陈大道、高铉逃回。杨镐立马请出尚方宝剑,将两名逃兵斩首示众,别提有多威风了。接着杨镐四处传令,让远近的将士赶紧来支援辽东,自己却按兵不动。
第二年新春,蚩尤旗出现在天空,光芒万丈。朝中的人都料到会有兵祸,偏偏大学士方从哲和兵部尚书黄嘉言等人都催促杨镐进兵。杨镐不得已,只好率兵出塞,幸好现在手里已经有了许多兵马,叶赫、朝鲜也都来了两万人。
杨镐将大军分为四路,中路分成左右两翼,左翼兵由山海关总兵杜松率领,从浑河前往抚顺关;右翼兵由辽东总兵李如柏带领,从清河前往鸦鹘关;开原总兵马林与叶赫一起,从开原前往三岔口,称为左翼北路军;辽阳总兵刘綎与朝鲜兵一起,从辽阳前往宽甸口,称为右翼南路军。四路大军一共二十多万人,杨镐却虚张声势,号称四十七万大军,约定等四路大军会师后,一同进攻赫图阿拉城。
努尔哈赤也倾尽全部的兵力,凑足十万雄师对抗明军。
杨镐徐徐向东前进,每天都派人出去打探各路的消息。这时,有探子来报说,杜总兵在吉林崖中伏击,中箭身亡,全军覆没。杨镐大惊道:“有这种事?”不久,又传来战败的消息,说马总兵在三岔口也被袭击了,大败而回,佥事潘宗颜战死。
杨镐又急又怕,开始坐立不安,暗想两路大军都败北了,剩下两路肯定也靠不住,不如让他们回来算了,于是当即下令让刘綎、李如柏两军撤回。
谁知李如柏最没用,刚刚抵达虎栏关就听见山上有吹号角的声音,怀疑是清兵杀来,还没等杨镐下令就急忙逃了回来。
大刀刘綎则深入敌寨三百里,连破满洲三寨,直扑栋鄂路。世子代善伪装成汉人,混到了杜松的军队里扰乱刘綎的大军。刘綎不知道杜松已经中箭身亡,中了代善的诡计,一时措手不及,竟然死在敌人手里。
叶赫也伤亡过半,朝鲜兵很多都投降了,马林逃回到开原,但还是被清兵追上,出城迎战结果战死。现在剩下杨镐走投无路,只好没命地跑回山海关。真是:
不才何事令专征,
二十万军一旦倾。
从此辽东无静日,
庸臣误国罪非轻。
张差是不是郑贵妃派去的,明史并没有下定论,但郑贵妃企图夺嫡是千真万确的。太监庞保、刘成等人想借张差邀功,最后反而害了郑贵妃。神宗却始终不愿深究,表面上是宽大处理,其实还是在袒护爱妃。杨镐假报军情,神宗居然还是无端起用了他,明清兴亡,在此一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