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明史演义》 » 白话文 > 第八十四章 朱燮元巧击吕公车 > 第2节

第八十四章 朱燮元巧击吕公车 第2节

满洲兵也不敢小视孙承宗,于是只在关外戒严,不敢轻易入犯。

明朝廷得到了稍许安定后,便开始审讯熊廷弼、王化贞一案。

刑部尚书王纪认为熊廷弼镇守辽东有功,足以赎罪。内阁大臣沈纮却弹劾王纪袒护罪臣,理应同坐。明明是魏忠贤指使的。王纪心中不服,弹劾沈纮卑鄙龌龊,酷似宋朝的蔡京。熹宗开始还下旨调停,让两人同仇敌忾,不得互相攻击,后来却听信魏忠贤的挑唆,将王纪降职。

王纪离开后,叶向高上奏说:“王纪、沈纮互相攻击,为什么只惩罚王纪,不惩罚沈纮?这样怎么让人信服?”内阁大臣朱国祚也上奏说王纪无罪,沈纮心里不安,只好称病回乡。魏忠贤因此更恨朱国祚和叶向高了,屡次想陷害两人,朱国祚明哲保身,连上十三道奏折请求辞官,一直到第十三道时才得到恩准。史继偕也跟着一起辞了官。

天启元年,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作乱。奢崇明表面恭谦,暗地里却是个阴险狡诈之人,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奢寅,也是个桀骜不驯的主。

父子俩在朝廷招兵支援辽东的时候,上奏请求支援辽东,先派头目樊龙、樊虎带人赶赴重庆。巡抚徐可求清点士兵的时候,见到有老弱病残夹带在里面,就想要淘汰一些人。樊龙不服,坚持要求按原来的人数支付饷银,徐可求呵斥了他几句,樊龙居然就用槊刺杀了徐可求,并杀死道府总兵官二十多人,霸占了重庆府城。

当时四川一带过惯了平静日子,守备也日渐松弛,就因为这样,所以各路官员都被他们轻轻松松给杀了。听到重庆的警报,附近的军民也纷纷逃逸,樊龙等人乘势出兵攻下了合江、纳溪,然后报告奢崇明父子,请他们立即支援。奢崇明父子也踊跃赶来,率领部下以及一些杂蛮,一共几万人一起攻破了泸州、遵义、兴文,四川大震。

播州杨应龙的余孽和各地的奸人、亡命之徒纷纷起来响应,奢崇明日益猖獗,还自称大梁,设立了丞相等各级官职,挥兵进攻成都。蜀王朱至澍是太祖第十一个儿子朱椿的第八世孙,世袭番地,见城内的守兵寥寥无几,靠镇远营的七百人怎么抵挡得住?蜀王急忙调集远近的士兵,结果也只有一千多人。

正巧左布政使朱燮元正奉旨入朝,来到城北,蜀王久仰朱燮元的大名,现在正是军务吃紧的时候,怎么能再错失良机?蜀王忙带着百姓去追朱燮元。朱燮元见百姓的态度都非常恳切,就慷慨地入城誓师,激励将士,接着与右布政使周著、按察使林宰等人鼓励兵民,让他们分别登城固守。

朱燮元正在调集援兵的时候,没想到敌寇已经攻来了,把成都围得严严实实。朱燮元于是严加防范,督令士兵不停地放炮和扔石头,昼夜不停,敌寇的盾牌被炮火击毁,竹子做的云梯被石头击断,不但屡次进攻都不能得手,反而还死伤了好几百人。那时正是冬天,战壕里的水干涸了,敌寇就用柴草堆满壕沟,在上面筑起竹屋,借以躲避炮火和石头,并暗中派弓箭手向城头射箭。而朱燮元也想到了这一招,他早就预备好了竹帘,架起来就可以挡住敌人的弓箭。半夜,朱燮元派壮士出城,纵火烧毁了敌寇建在战壕上的竹屋,这下里面躲着的敌寇不是被烧死就是被摔死,为了防止他们故技重施,朱燮元派人将战壕都注满了水,敌寇无计可施,只好向城内射箭,煽动百姓做内应。有两百多人被敌寇诱惑了,最后都被朱燮元一一查出,将脑袋砍了下来挂在城头示众。敌寇又从四面架起望楼,和城墙差不多高,结果也被朱燮元派去的壮士烧毁了。

就这样一直相持了十多天,朱燮元保护的这座孤城依旧屹立不倒。

而各地的援兵也纷纷到齐,其中有一个巾帼英雄,她就是石驻宣抚司女总兵秦良玉。

秦良玉是忠州人,曾嫁给宣抚使马千乘,马千乘病死后,秦良玉因为通晓兵事,就代替丈夫做了统领。奢崇明一直仰慕秦良玉的英名,起兵的时候曾派人给秦良玉送去厚礼,想请她暗中帮忙。

谁知,秦良玉却冲着来使说,“你不知道我秦家世代忠贞还是怎么的?我哥哥秦邦屏、秦邦翰奉旨支援辽东,都战死沙场,只有我弟弟秦民屏负伤归来,现在他伤好了,我会继续带着他誓死报国!你们这些贼人,竟敢拿这种脏东西来坏我的名声!”英气勃发,丝毫不比男儿气势弱。

说完,秦良玉就将来使献上的金银全部扔了回去。

来使见秦良玉不肯答应,忽然变了脸色,竟出言不逊地攻击起秦良玉来。秦良玉也毫不客气,拔出佩剑,一下子将来使砍成两段,别提多爽快了。

秦良玉当下率领手下的精兵,及弟弟秦民屏、侄子秦翼明等人偷偷赶到了重庆,然后将兵马分成两路,一路由秦翼明带领,屯守在南坪关,截断敌寇的退路,并留下一千多人守护忠州;秦良玉自己则率领三千精兵沿江而上,直抵成都,在离城几里的地方安营扎寨。奢崇明父子见成都的援兵赶来,也陆续招募党羽,分头阻拦。并且督促贼众加大攻城的力度,从初冬到暮冬,眼看着一年都快要结束了,城外的敌寇仍然围攻不辍。城中的百姓不仅腊月没有祭祀,连春节也没有庆祝,一心一意抗击外敌,誓死与成都共存亡。之所以能如此,全在于朱燮元防守有方。

春节过后不久,敌寇的攻势渐渐松懈了下来,朱燮元这才松了一口气,心想着终于可以下城去休息一下了。谁知刚走下城楼,就听见城上的守卒大喊道:“旱船来了!请主帅速速登城!”朱燮元忙又返回城楼,朝下一看,只见数千名敌寇拥着一个像大船一样的东西,从林中大喊着冲了出来。

这“船”高约一丈多,长约五百尺,比城楼还高出一截呢!里面筑有好几层楼,楼上站着一个人,披头散发执着剑,中间还载着好几百人,个个拿着弓弩和毒箭。大船由牛牵引着,眼看着就要靠近城楼了。

守城的老弱妇孺见此情景顿时大哭了起来,朱燮元连忙安慰她们:“不妨不妨,这是吕公车,可以攻破的。”随即便向守卒下令道:“我已经贮备好了巨木,一直搁置在城下,现在无论大小一并取来!”

守卒连忙将城下的巨木运来,朱燮元亲自指点,以长木为杆,短木为轴,轴上已有粗绳,只要转动绳索拉动长杆,便可发射大炮。大炮中有千斤巨石,飞射出去,好似弹丸。这边装好大炮以后,那边的吕公车刚好抵达城下。

第一炮轰过去,击毁了车旁边的云楼;第二炮轰过去,不偏不倚,正好将中间那名披头散发的头目打倒。这名头目是全车的指挥,他一死车里的人一下子全都慌了手脚,不知该如何操作吕公车。朱燮元继续指挥守卒用大炮打牛,牛被击中以后纷纷掉头向回跑,将敌寇自己的队伍给冲散了。朱燮元抓住机会乘势出击,大杀了一阵后立即回城据守。

虽然吃了败仗,可奢崇明父子还是不肯退去。不一会儿,裨将刘养鲲入报说,敌寇将领罗乾象派部署孔之谭来投诚,说愿意弃暗投明。朱燮元叫孔之谭回去,令罗乾象前来。等到罗乾象来了之后,朱燮元便在城楼上和他喝酒,一直喝到酩酊大醉。然后朱燮元又招呼罗乾象在自己床上就寝,两人的鼾声此起彼伏,一夜无梦。

第二天,罗乾象见朱燮元对自己如此信任,感激不尽,发誓要以死相报。朱燮元于是和他约好,让他诱奢崇明登城,自己则设伏以待。罗乾象离开后,果然当晚就带着奢崇明登上了城楼,不久有一个人攀着云梯而上,这时,守兵也开始不对劲起来。奢崇明料知有备,立马转身逃去,等到,伏兵追出来的时候,只抓住了奢崇明的几名随从。罗乾象随即一把火将奢崇明的营帐全烧了,奢崇明父子在仓皇中逃去了泸州,成都之围随即被解,罗乾象也率众人前来投降。

朱燮元随即向朝廷报捷,朝廷提拔他为四川巡抚,后来朱燮元又接连收复四十多座州县,乘胜攻打重庆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