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章 十八子主神器
却说清兵退去后,中原的流寇,又乘隙猖獗起来。
熊文灿收降张献忠、罗汝才两贼后,余下的贼寇吓破了胆,湖广、河南一带稍稍平静了些,熊文灿趁机上奏吹嘘了自己一番,说是“兵威大震,潢池小丑,计日可平……”怀宗因而下诏赞美嘉奖了他的功绩。
之后,洪承畴被调去蓟、辽,孙传庭无辜被下狱,关、陕一带接连失去两员大将,张献忠又开始每天抢劫,图谋不轨,一再向朝廷索要军饷。穀城知县阮之钿屡屡禀告熊文灿,请求他预防。熊文灿根本不把他当回事。
不久,张献忠杀了阮之钿,毁了穀城,威胁众人叛变。罗汝才听到张献忠动手自然起来响应,和张献忠一起攻陷了房县,杀了知县郝景春和儿子郝鸣鸾。左良玉率兵追剿到罗山,遇上埋伏损失一万多士兵,副将罗岱也阵亡。
杨嗣昌大惊,当即就去面奏怀宗请他派自己督师讨贼。
其实,杨嗣昌是担心被熊文灿连坐,所以自请来试探怀宗,并非真的想上阵杀敌。可怀宗偏偏答应了杨嗣昌的请求,他削去熊文灿的官,将左良玉降职,命杨嗣昌代替熊文灿,赐给他尚方宝剑和督师辅臣银印。
临行前,怀宗亲自为杨嗣昌践行。杨嗣昌拜谢而出直奔襄阳。熊文灿正和杨嗣昌办理交接手续时,锦衣卫赶到将熊文灿抓了回去,没过多久就被斩首弃市,应了空隐和尚的话。
杨嗣昌把各将领召集起来和他们誓师灭贼,左良玉、陈洪范等人先后赶来,左良玉英姿焕发,能言善道,很受杨嗣昌赏识。杨嗣昌上奏说左良玉有大将之才,请求破格录用,怀宗便封左良玉为平贼将军。左良玉带着将军印和众人来到枸平关,遇上了张献忠并将他打败,张献忠逃去蜀地。
左良玉正打算尾随张献忠,忽然接到杨嗣昌的命令,要他驻兵兴平,派别将贺人龙、李国安等人入蜀追贼。左良玉愤愤地说:“我正要剿灭此贼立功的时候,杨嗣昌就阻止我前进,什么意思?”说完就把来信掷到地上,仍然下令进兵。
左良玉来到太平县的玛瑙山,见山势险峻,打算在这里扎营,却突然听见山上有鼓噪声,抬头一看,见贼寇已经占据山巅正大呼小叫地朝明军示威。左良玉下令不准轻举妄动,自己从容下马查看了一番,然后将士兵分成三队,从三面登山,并下令说:“听到鼓声才可以进攻。”众人跃跃欲试,可等了半天都没听见有鼓声传来。众人都感到很诧异,再一望山上,贼寇坐的坐站的站,队伍一片混乱,明军不禁都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,说现在不进攻要等到什么时候?偏偏左良玉帐中一点声响都没有,众人不免都有些急躁了起来。
就这样一直等到天黑,明军帐中终于响起了鼓声,官兵们随即从三路攻上山,张献忠本打算乘夜下山,没有想到左良玉却比自己早一步出发,而且兵分三路来围堵自己,张献忠顿时手忙脚乱了起来。
官兵冲入敌阵,勇往直前,张献忠见状连忙骑马逃走。贼党见张献忠逃走了,都顾着自己逃命要紧,纷纷四窜。但是天色已经昏暗,山上看不清路,流寇有坠崖的,有落涧的,有跑得慢被官兵杀死的,扫地王曹威、白马邓天王等十六人也陆续毙命。张献忠逃到山后回头一看,发现只有几百人还跟着自己,连自己的妻妾也不知去向,但现在不是寻找的时候,张献忠急急忙忙地就逃进了兴归山。
罗汝才刚从小路出来,准备进犯夔州,不巧遇上了秦良玉带来的援军。罗汝才自知打不过秦良玉,无可奈何地逃入大宁,不仅大旗被秦良玉夺去,手下精兵也被她砍死六人。
杨嗣昌听说两路流寇都已经败阵,急忙命令左良玉和贺人龙抓住机会将他们赶尽杀绝。哪知左良玉不肯深入,连贺人龙也在路上逗留。
原来,玛瑙山一战没开始之前,杨嗣昌因为左良玉违抗自己的命令私自进兵,想将左良玉的封印给贺人龙,还跟贺人龙面谈,嘱咐他要尽全力。
现在玛瑙山战胜流寇的捷报传来了,杨嗣昌又开始左右为难起来,不得已只好婉告贺人龙,让他下次再说。而左良玉虽然没有被夺去封印,但听到这个消息心中还是很不快。
贺人龙也十分失望,所以两人你推我我推你,把剿灭流寇的事抛到了一边。
张献忠趁机派人游说,那人来到左良玉的大营对他说:“只要张献忠还活着,您就会得到重用,否则您的大印就不保了呀!”左良玉深以为然,乐得按兵不动。张献忠则抓紧时间收集残兵败将,西走白羊山与罗汝才会合,再次攻陷了大昌、开县,沿途烧杀抢掠,气焰重新嚣张起来。
杨嗣昌听说流寇再次聚集,便亲自赶往蜀地,驻兵在重庆。
监军评事万元吉对杨嗣昌说:“左良玉、贺人龙两军都靠不住,流寇要是向东窜,必将成为大患。我们还是从小路拦住他们的去路才是万全之策啊!”
可是杨嗣昌不相信,只命左良玉、贺人龙各军围堵流寇,不要让他们有机可乘。
贺人龙本来屯兵在开县,找了个粮食不够吃的借口带兵西去。左良玉也拖拖拉拉地磨蹭了许久才来。杨嗣昌打算水陆并进追击张献忠,下令军中说:“罗汝才要是投降可以免罪,张献忠罪无可赦,谁要是能献上张献忠的首级,我保他升官发财,赏银一万两!”
过了一天,辕门里居然出现揭帖,上面竟然写着:“谁能杀了杨嗣昌,我赏银三钱。”杨嗣昌看到这话非常惊愕,还以为自己已经被流寇包围了,慌忙下令进兵。
杨嗣昌带领水军赶赴云阳,命其他人走陆路追击流寇。总兵猛如虎、参将刘士杰和张献忠遇上了,刘士杰首先对阵,张献忠逃入山中,凭高俯瞰,发现猛如虎一队只有前锋,没有后继部队,于是想了一计,命手下绕到山谷里,从后面包抄官兵,自己带人从高处冲下,分散官兵的注意力。
刘士杰与游击郭开先后战死,只有猛如虎突围逃了出来,物资、军符全部丢失。其实左良玉军就在后面,他非但不肯救援,反而望风而逃,张献忠顺利进入湖北,途中还掳走了杨嗣昌的使臣。
从襄阳返回四川的时候,张献忠从使臣的口中得知襄阳守备空虚,就将使臣杀死拿到军符,让二十名流寇换上官兵的服饰,手持军符进入襄阳城做内应。
襄阳是杨嗣昌的军事重地,各种物资储备多达几十万,每道门都设了副将防守,盘查颇为严格。流寇假扮的官兵来到襄阳城下叩门,门口的副将检验军符后将这些假扮的官兵放了进去。当时襄阳城的军民还没有收到开县战败的消息,所以都放心安睡了。
没想到到了半夜,城里居然炮火冲天,大家一下子都从睡梦中惊醒,还在莫名其妙地开门四处张望,直到几个人被杀,众人方才意识到流寇入侵了,顿时全城鼎沸。
知府王承曾看见城门洞开,一溜烟就跑了出去。兵备副使张克俭、推官郦曰广、游击黎民安在仓促之中迎战,全部为国捐躯。流寇纵火烧毁了襄王府。襄王朱翊铭是仁宗之子朱瞻墡的第六世孙,现在虎落平阳,被流寇押到了南城楼。
张献忠正高坐在城楼上,见襄王来了,命左右端了一杯酒给他,说:“襄王您没有罪,罪在杨嗣昌。但杨嗣昌远在四川,我不能取他的首级,只好先借您的人头一用。他日杨嗣昌一定会以失职获罪,就算是替您偿命了,襄王就干了这杯吧!”
襄王头一偏不肯喝,张献忠顿时就恼了,不但将襄王杀害,还把他的尸体扔进了火中。
襄王府上殉节的宫女有三四十人,没死的都被流寇掳去任意侮辱,府上所有的军资也全部拱手让给了张献忠。张献忠在牢里找到了自己的妻妾,不禁喜上眉梢,高兴之下发银十五万两赈济难民。
住了两天后,张献忠又渡江攻陷樊城、当阳,进入光州。刚刚出了四川来到荆州沙市的杨嗣昌听说襄阳失陷,顿时吓得魂飞魄散,急忙派左良玉前往救援,但是已经来不及了。不久又听说李自成攻陷河南府,福王朱常洵被害,杨嗣昌不禁掩面哭着说:“我真后悔没有听万元吉的话,现在已经迟了。”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