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九章 怀宗殉国
话说怀宗召集群臣商议,准备御驾亲征时有位大臣自请讨贼,此人是谁呢?他就是大学士李建泰。
李建泰是曲沃人,家境非常富裕,后来国库空虚,他还自愿拿出私产犒劳三军,督师西征。怀宗非常高兴,立即赐给他尚方宝剑。
第二天,怀宗临幸正阳门,亲自为李建泰饯行,并赐酒三杯。李建泰拜谢之后,带着他挑选的五百人乘车起程。因为都城里已经没有什么精兵,李建泰只挑选了五百人随他前行。
大概走了一里地,只听“咔嚓”一声,轿子的抬杠忽然折断,险些把李建泰摔出去。李建泰吃了一惊,只好又换轿出城。半路上,忽然接到山西传来的警报,说闯军已经攻入山西,连曲沃也被攻陷了。
李建泰这才后悔之前主动申请督师,忧愁之下竟然生了病,只好勉勉强强上路,每天只行三十里。好不容易到了定兴,官兵竟闭城不纳,李建泰率兵攻破城门,并笞责了地方官。然而,李建泰在定兴住了没几天,又转到保定。
保定以西,贼寇蔓延,已经没有一片净土了。李建泰也不敢再走,只好在保定城中住着,坐以待毙。
李建泰出征之后,怀宗又命少詹事魏藻德、工部尚书范景文、礼部侍郎邱瑜入阁辅政。范景文的名气很大,可明朝走到这一步,他再有才也无计可施。怀宗虚心召问,范景文只能拿些王道之类的话应付。这个时候,都城之外的警报一天有几十起。怀宗日夜批阅,甚至三更天都会送御批到内阁,范景文等人也是通宵不得安睡。
一天晚上,怀宗困倦不已,便伏在桌案上休息,忽然梦见一个峨冠博带的人入宫觐见,还呈上一张纸,纸上只写着一个“有”字。怀宗正要问他,忽然被惊醒。
醒来后,怀宗仔细想了想,却始终想不出这梦有什么征兆。
第二天,怀宗和后妃谈到这件事情,大家无非是阿谀奉承,把大有、富有的话说了几遍。怀宗又去朝中询问大臣,大臣们的说法和后妃们的说法没什么两样。
只有一名给事中上疏说:“有字上面,大不成大,有字下面,明不成明,此梦恐怕凶多吉少。”怀宗听了这话,还没看清楚是谁说的,山西、四川的警报已经接连呈入,便不得不将解梦的事情搁到一边。
怀宗当下批阅军书,一封是李自成攻陷太原,巡抚蔡懋德及部下全部殉国;一封是张献忠攻陷重庆,杀死瑞王朱常浩,巡抚陈士奇及部下统统遇害。怀宗看一行,叹息一声,等看完军报,眼泪已经收不住了。
大臣们面面相觑,不发一言。怀宗看着范景文说:“这都是朕的过失,你为朕拟罪己诏吧。”说完,掩面进到后宫。范景文领旨出朝,当晚便拟好罪己诏,呈入内廷,当即颁发出来。怀宗在罪己诏中说:
朕嗣守鸿绪,十有七年,深念上帝陟降之威,祖宗付托之重,宵旦兢惕,罔敢怠荒。乃者灾害频仍,流氛日炽,忘累世之豢养,肆廿载之凶残,赦之益骄,抚而辄叛;甚至有受其煽惑,顿忘敌忾者。朕为民父母,不得而卵翼之,民为朕赤子,不得而怀保之,坐令秦、豫邱墟,江、楚腥秽,罪非朕躬,谁任其责?所以使民罹锋镝,陷水火,殣量以壑,骸积成邱者,皆朕之过也。使民输刍挽粟,居送行赍,加赋多无艺之征,预征有称贷之苦者,又朕之过也。
使民室如悬磬,田卒污莱,望烟火而凄声,号冷风而绝命者,又朕之过也。使民日月告凶,旱潦荐至,师旅所处,疫疠为殃,上干天地之和,下丛室家之怨者,又朕之过也。至于任大臣而不法,用小臣而不廉,言官首窜而议不清,武将骄懦而功不奏,皆由朕抚驭失道,诚感未孚,中夜以思,跼蹐无地。朕自今痛加创艾,深省厥愆,要在惜人才以培元气,守旧制以息烦嚣。行不忍之政以收人心,蠲额外之科以养民力。至于罪废诸臣,有公忠正直,廉洁干才尚堪用者,不拘文武,吏兵二部,确核推用。草泽豪杰之士,有恢复一郡一邑者,分官世袭,功等开疆。即陷没胁从之流,能舍逆反正,率众来归,许赦罪立功,能擒斩闯、献,仍予封侯九赏。呜呼!忠君爱国,人有同心,雪耻除凶,谁无公愤?尚怀祖宗之厚泽,助成底定之太功,思免厥愆,历告朕意。
这道谕旨虽然剀切诚挚,可惜大势已去,无可挽回。张献忠从荆州来到四川,攻陷夔州,官兵百姓望风而逃。只有女官秦良玉带兵奋战,后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。四川巡抚陈士奇本来已经卸职,但此时还留驻在重庆。神宗的第五个儿子瑞王朱常浩,从汉中前来避难。重庆被攻陷之后,瑞王、陈士奇等人全都被擒,指挥顾景也被贼兵抓住,他哭着对张献忠说:“宁可杀了我,也不要杀皇家的血脉!”张献忠恨他多嘴,竟然杀死瑞王,还把顾景和陈士奇一并杀死。
这时天空中忽然无云响雷,猛震了三声,有几个贼兵当即被闪电劈死。张献忠指着天高声痛骂:“我要杀人,与你何干?”说完命人抬出巨炮向天发射,欲与天争胜,随即大肆杀戮蜀中士人,一时间尸体堆积如山。
张献忠接着攻入成都,杀死巡抚龙文光、巡按御史刘之勃。蜀王朱至澍是太祖第十一个儿子朱椿的第九世孙,听说城池沦陷,就带着妃妾一起投入井中。张献忠随即命人屠城。男子无论老幼,全部杀死,甚至将其剥皮剁成肉酱。所抢来的妇女,则全部令其赤裸身体供他的士兵奸淫,且纵容士兵对她们任意践踏,强奸完后再将其杀死。遇见有小脚的妇女,就当即割掉她们的小脚,堆叠成山,还美其名曰为莲峰。等到他看厌了,就命人放火将其烧毁,名为点朝天烛。随后又大力搜寻全蜀的绅士,搜到一个杀一个。末了有一个人忽然在临死前大声喊道:“小人姓张,大王也姓张,为何要同姓相残呢?”
张献忠听了立马下令停刑。
原来张献忠喜欢毁坏祠堂庙宇,却唯独不毁张文昌的祠堂,说是:“张文昌姓张,老子也姓张,都是一个祖宗。”还亲自写了册文,加封张文昌。这次被行刑的人,自己并不姓张,因为听说这件事情,才在临死前做这番尝试。也许是他命不该绝,竟然得以活命。
张献忠开科取士,得到一个姓张的状元,才貌绝佳。张献忠非常宠爱他,屡加赏赐。有一天,他却忽然和左右说:“我很爱这状元,一刻都舍不得他,不如杀了他,免得挂念。”随即将状元斩首,接着又召来几千名学生一并杀死。
张献忠入蜀之后,李自成也攻入山西,攻破汾州、蒲州,并乘势攻打太原。巡抚蔡懋德与副总兵应时盛支撑不住,与城池同亡。李自成接着攻陷黎晋、潞安,直达代州。
这时,一位大忠臣临危受命,血染沙场,他便是山西总兵周遇吉。周遇吉带兵驻扎在代州,听说李自成攻来,立即振奋精神,登城防御。双方相持了几十天,无奈城中粮食已尽,周遇吉只好引军出城,退守宁武关。李自成带兵赶到,在关下耀武扬威,并大喊五日不降的话,就要屠城。
周遇吉亲自发射大炮,轮番射击,轰死几万贼兵。李自成大怒,竟驱赶难民上前挡炮,自己则带着精锐伺机猛攻。周遇吉不忍心射杀难民,于是就想了一条计策,密令士兵埋伏在城门口,自己率兵开关迎战。贼兵一拥而上,还没战几个回合,周遇吉就佯装败退,逃回关里,假装要关城门。
这时,贼兵的前锋已经追入关内,周遇吉一声号炮,伏兵杀出。贼兵知道中计,不免慌乱起来,急急忙忙地退出关外,却已伤亡了几千人。
李自成气愤至极,想再次去攻,牛金星劝他暂时忍耐,不如筑起长围,将城池围困起来。此计一行,城内果然支撑不住。周遇吉四处派人请饷增兵,各地监军却都袖手旁观。周遇吉自知难以久持,只好活一天尽一天心,眼看着粮食就要吃完,周遇吉还是死守不懈。李自成知道城里缺粮,就用大炮攻城,然后四面围攻,城池随即被攻陷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