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穆天子传》 » 卷一 > 癸酉,天子舍于漆[生僻字详见原文],乃西钓于河,以…+

癸酉,天子舍于漆[生僻字 详见原文],乃西钓于河,以观[缺字]智之[缺字]。原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癸酉note-name:癸酉1癸酉:十一月二十八日。距前“辛丑”三十二日。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距前三十二日,舍漆泽,西钓于河。翟本作‘癸卯’。”顾实作“三月初六日癸卯”,天子舍于渗泽,西钓于河,距前“辛丑”二日。檀本作“癸卯”,陈逢衡、翟云升、顾实、王贻樑皆从之。顾实云:“‘酉’当作‘卯’。”常征云:“‘癸卯’误为‘癸酉’。”皆根据“酉”“卯”古文形似而判定。若作“癸卯”,即十月二十八日,距前二日。案,穆王此间一月余,可能在这一带作战,或于此备战,计议远征。不应为使日期紧凑、前后相连而肆意篡改。 ,天子note-name:舍2舍:住了一夜。郭璞注:“一宿为舍。”漆[img alt="生僻字_古文自编6973号"]/pic/texts/x60iw-6zux.png[/img]:湖沼名。[img alt="生僻字_古文自编6973号"]/pic/texts/x60iw-6zux.png[/img],古“泽”字。洪颐煊校注:“孙同元云:‘漆[img alt="生僻字_古文自编6973号"]/pic/texts/x60iw-6zux.png[/img],疑即下‘渗泽’之讹。’案,《初学记》二十二引下文‘天子猎于漆泽’,‘渗’‘漆’字相近,孙说是也。”小川琢治云:“癸卯舍于漆泽,次于渗泽,及归途所经之澡泽,均系指一沼泽地而言,恐为同一地名,因字形相似误为三耳。其中‘渗’字当为本字,他均转误。”顾实云:“‘漆’为‘渗’之形讹字,卷四又讹作‘澡’。今归化城南之图尔根河,亦名曰大黑河,流径萨拉齐之南境,又西南而汇为泽,曰山黛湖者,即渗泽也。‘渗’‘山’音近;泽,古音如‘萚’,亦与‘黛’音近。则山黛即渗泽,不过古今语音之变也。”王贻樑云:“‘漆[img alt="生僻字_古文自编6973号"]/pic/texts/x60iw-6zux.png[/img]’即下文‘渗泽’,亦即卷四之‘澡泽’,此皆后世传抄所致。……似‘渗泽’当为本字。其地望盖以山黛湖近是。”于漆生僻字_古文自编6972号,乃西钓于note-name:河3河:此指河套一段的黄河。靳生禾云:“《穆传》的‘河’,则指河套一带的黄河。”岑仲勉认为是张掖河,误。以观[缺字]智之[缺字]note-name:以观[缺字]智之[缺字]4以观[缺字]智之[缺字]:此句有两处缺文。陈逢衡云:“上空方是‘于’字。”“‘智’下亦当脱‘氏’字。”王天海云:“前一缺文或是‘于’字,后一缺文或是‘境’字。”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【翻译】

十一月二十八日癸酉,穆天子住在渗泽,又西行至黄河岸边钓鱼,并巡视了智氏境内的情况。

原文翻译

癸酉 ,天子舍于漆生僻字_古文自编6972号,乃西钓于河 ,以观[缺字]智之[缺字] 。

十一月二十八日癸酉,穆天子住在渗泽,又西行至黄河岸边钓鱼,并巡视了智氏境内的情况。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癸酉:十一月二十八日。距前“辛丑”三十二日。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距前三十二日,舍漆泽,西钓于河。翟本作‘癸卯’。”顾实作“三月初六日癸卯”,天子舍于渗泽,西钓于河,距前“辛丑”二日。檀本作“癸卯”,陈逢衡、翟云升、顾实、王贻樑皆从之。顾实云:“‘酉’当作‘卯’。”常征云:“‘癸卯’误为‘癸酉’。”皆根据“酉”“卯”古文形似而判定。若作“癸卯”,即十月二十八日,距前二日。案,穆王此间一月余,可能在这一带作战,或于此备战,计议远征。不应为使日期紧凑、前后相连而肆意篡改。»

〔2〕:住了一夜。郭璞注:“一宿为舍。”漆生僻字_古文自编6973号:湖沼名。生僻字_古文自编6973号,古“泽”字。洪颐煊校注:“孙同元云:‘漆生僻字_古文自编6973号,疑即下‘渗泽’之讹。’案,《初学记》二十二引下文‘天子猎于漆泽’,‘渗’‘漆’字相近,孙说是也。”小川琢治云:“癸卯舍于漆泽,次于渗泽,及归途所经之澡泽,均系指一沼泽地而言,恐为同一地名,因字形相似误为三耳。其中‘渗’字当为本字,他均转误。”顾实云:“‘漆’为‘渗’之形讹字,卷四又讹作‘澡’。今归化城南之图尔根河,亦名曰大黑河,流径萨拉齐之南境,又西南而汇为泽,曰山黛湖者,即渗泽也。‘渗’‘山’音近;泽,古音如‘萚’,亦与‘黛’音近。则山黛即渗泽,不过古今语音之变也。”王贻樑云:“‘漆生僻字_古文自编6973号’即下文‘渗泽’,亦即卷四之‘澡泽’,此皆后世传抄所致。……似‘渗泽’当为本字。其地望盖以山黛湖近是。”

〔3〕:此指河套一段的黄河。靳生禾云:“《穆传》的‘河’,则指河套一带的黄河。”岑仲勉认为是张掖河,误。

〔4〕以观[缺字]智之[缺字]:此句有两处缺文。陈逢衡云:“上空方是‘于’字。”“‘智’下亦当脱‘氏’字。”王天海云:“前一缺文或是‘于’字,后一缺文或是‘境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