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子答之曰:“予归东土,和治诸夏。万民平均,吾顾见汝。比及三年,将复而野。”原文解释
【原文】
天子答之曰:“予归东土,和治诸夏1和治诸夏:和平治理中原诸国。和治,和平治理。治,洪颐煊校注:“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注引作‘理’,是唐时避讳所改。《太平御览》五百七十二引作‘洽’。”诸夏,指周朝#-666dd;封的中原各诸侯国。后泛指中原、中国、华夏。 。万民平均
2平均:平等安乐。陈逢衡云:“《艺文类聚》四十三引作‘乐均’。” ,吾顾
3顾:还来,再来。郭璞注:“还也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‘顾’《太平御览》五百七十二引作‘愿’。”见汝 。比及
4比及:等到,或等不到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太公封于营丘。比及五世,皆反葬于周。”三年 ,将复而野
5将复而野:将会又来到此原野见你。郭璞注:“复反此野而见汝也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注‘而’字本脱,从道藏本补。” 。”

【翻译】
穆天子唱和道:“我返回东方后,将和平治理中原诸国。使万民平等安乐,那时我会再来见你。等到三年之后,我将会又来到此原野。”
原文 | 翻译 |
天子答之曰:“予归东土,和治诸夏 。万民平均 ,吾顾见汝 。比及三年 ,将复而野 。” | 穆天子唱和道:“我返回东方后,将和平治理中原诸国。使万民平等安乐,那时我会再来见你。等到三年之后,我将会又来到此原野。” |
【原文注释】
〔1〕和治诸夏:和平治理中原诸国。和治,和平治理。治,洪颐煊校注:“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注引作‘理’,是唐时避讳所改。《太平御览》五百七十二引作‘洽’。”诸夏,指周朝#-666dd;封的中原各诸侯国。后泛指中原、中国、华夏。
〔2〕平均:平等安乐。陈逢衡云:“《艺文类聚》四十三引作‘乐均’。”
〔3〕顾:还来,再来。郭璞注:“还也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‘顾’《太平御览》五百七十二引作‘愿’。”
〔4〕比及:等到,或等不到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太公封于营丘。比及五世,皆反葬于周。”
〔5〕将复而野:将会又来到此原野见你。郭璞注:“复反此野而见汝也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注‘而’字本脱,从道藏本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