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穆天子传》 » 卷六 > 甲辰,天子南葬盛姬于乐池之南+天子乃命盛姬[缺字]…+

甲辰,天子南葬盛姬于乐池之南。天子乃命盛姬[缺字]之丧,视皇后之葬法,亦不拜后于诸侯。河、济之间共事,韦、穀、黄城三邦之士辇丧。七萃之士抗即车,曾祝先丧,大匠御棺。日月之旗,七星之文。鼓钟以葬,龙旗以[缺字]。鸟以建鼓,兽以建钟,龙以建旗。原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甲辰note-name:甲辰1甲辰:十月二十一日。距前“癸卯”一日。 ,天子南葬盛姬于乐池note-name:乐池2乐池:地名。具体不详。郭璞注:“即玄池也。”陈逢衡云:“此乐池与卷二之乐池当是同名而异地也……其地当在河、济之间,漯水之南。”丁谦云:“此节纪盛姬之丧由毂丘之庙至重璧台事。丧行五舍,以三十里曰舍计,凡一百五十里。乐池当在重璧台南百五十里。以下节丧行亦五舍也,地当在禹州境。”王天海云:“卷二有‘天子西征,至于玄池,……是曰乐池’之文,然彼玄池远在西域,此在中原河、济间,显然非一地。”之南 。天子乃命盛姬[缺字]note-name:[缺字]3[缺字]:淑#-666aa;,盛姬生前的封号。陈逢衡云:“空方据下文‘乃思淑人盛姬’,当是‘淑人’二字。”丧:即丧葬之礼。之丧 ,note-name:视4视:比照。郭璞注:“犹比也。”皇后:即王后。皇后之葬法 ,亦不拜后note-name:拜后5拜后:讣告,报丧。郭璞注:“疑字错误,所未详也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拜,道藏本作‘邦’。”檀萃云:“‘不邦后’者,不俟诸邦后来也。”陈逢衡云:“疑不赴告之义,‘拜后’当是‘拜赴’之讹。”于诸侯 。河、济之间note-name:河、济之间6河、济之间:黄河与济水流域一带。丁谦云:“济,为北济水。河、济间,今怀庆府境。”王贻樑云:“河、济间,当今河南原阳、延津、封丘、长垣、濮阳间,亦可包括今山东范县、鄄城、菏泽等在内。”#-666cc;事:供给丧事所需。郭璞注:“供给丧事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注‘丧事’本作‘事也’,从《太平御览》五百五十五引改。”共,通“供”。共事 ,韦、穀、黄城note-name:韦、穀、黄城7韦、穀、黄城:皆西周小邦国,地望不明。丁谦云:“韦,即古豕韦国,今滑县南苇城镇。穀即毂丘,见上节。黄,即春秋黄城,《汉书》外黄县,在今杞县东南太康县地。”三邦之士:指这三个邦国的男子。士,洪本原作“事”,今改。洪颐煊校注:“‘事’字疑当作‘众’。”辇丧:即挽灵车。辇,#-666aa;挽车也。郭璞注:“辇,谓挽[img alt="生僻字_古文自编7320号"]/pic/texts/x6i0v-uxi0.png[/img]车。发三国之众,以示荣侈。”三邦之士辇丧 。七萃之士抗即车note-name:抗即车8抗即车:抬灵柩上车。郭璞注:“举棺以就车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‘抗’下本有‘者’字,从《太平御览》五百五十五引删。” ,曾祝先丧note-name:先丧9先丧:在灵车前面做引导。郭璞注:“导也。”大匠御棺note-name:大匠御棺10大匠御棺:技术#guoxue666-com;超的木匠护卫灵柩。大匠,指技艺高超的木匠。《老子》七十二章:“夫代大匠斲,希有不伤其手。”御棺,保护灵柩。郭璞注:“为棺御也。《周礼》曰:‘丧祝为御。’《礼记》曰:‘诸侯御柩以羽葆。’谓在前,谓行止之节。”陈逢衡云:“此‘大匠御棺’谓舁(yú,#-666cc;同用手抬)柩而行者,似与《周礼》有别。”日月之旗note-name:日月之旗11日月之旗:绘有日月图案的丧旗。七星之文note-name:七星之文12七星之文:画有北斗七星的丧旗。郭璞注:“言旗上画日月及北斗七星也。《周礼》曰:‘日月为常。’旗亦通名也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注‘七’字本脱,《左传》桓二年《正义》引云:‘盖画北斗七星也。’《太平御览》三百四十引注亦有‘七’字,今补。‘《周礼》’本讹作‘《礼记》’,从《御览》五百五十五引改。”文,花纹。鼓钟以葬note-name:鼓钟以葬13鼓钟以葬:送葬时击鼓敲钟。龙旗以[缺字]note-name:龙旗以[缺字]14龙旗以[缺字]:龙旗以掩,即用龙旗掩盖灵柩。[缺字],檀萃作“窆”字,云:“鼓钟以下棺,举龙旗则入窆(biǎn,把死者的棺材放进墓穴)。龙旗,蛟龙之旗。”陈逢衡云:“谓鸣鼓击钟以下葬,举龙旗以偃护也。”案,此指在送葬途中,不当作“窆”讲。鸟以建鼓note-name:鸟以建鼓15鸟以建鼓:用鸾凤图案装饰应鼓。建,装饰。下文同义。鼓,应鼓,一种小鼓。《周礼·春官·小师》:“大祭祀登歌,击拊,下管,击应鼓。”郑玄注:“应,鼙也。应与朄及朔,皆小鼓也。”王天海云:“《仪礼·大射》:‘建鼓在阼阶西。’即指此鼓。其形制以大鼓穿径为方孔,贯柱其中而树之,柱上饰华盖,顶饰金鸾,柱下有四足,饰以卧狮。因柱顶有金鸾为饰,故云‘鸟以建鼓’。”兽以建钟note-name:兽以建钟16兽以建钟:用猛兽图案装饰的钟。龙以建旗note-name:龙以建旗17龙以建旗:用龙形图案装饰的旗。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【翻译】

十月二十一日甲辰,穆天子准备南行,要把盛姬安葬在乐池的南边。穆天子于是命令要按照王后的葬法来举行盛姬淑#-666aa;的葬礼,也不用向诸侯报丧。由河、济之间的诸侯供给丧事所需,让韦、穀、黄城三国的男子来挽灵车。#-666mm;#-666kk;卫士抬灵柩上车,太祝在灵车前面做引导,工匠护卫灵柩。丧旗上绘有日月和北斗七星的图案。送葬时击鼓敲钟,并用龙旗掩盖灵柩。用鸾凤图案装饰鼓,用猛兽图案装饰钟,用龙形图案装饰旗。

原文翻译

甲辰 ,天子南葬盛姬于乐池之南 。天子乃命盛姬[缺字]之丧 ,视皇后之葬法 ,亦不拜后于诸侯 。河、济之间共事 ,韦、穀、黄城三邦之士辇丧 。七萃之士抗即车 ,曾祝先丧 ,大匠御棺 。日月之旗 ,七星之文 。鼓钟以葬 ,龙旗以[缺字] 。鸟以建鼓 ,兽以建钟 ,龙以建旗 。

十月二十一日甲辰,穆天子准备南行,要把盛姬安葬在乐池的南边。穆天子于是命令要按照王后的葬法来举行盛姬淑#-666aa;的葬礼,也不用向诸侯报丧。由河、济之间的诸侯供给丧事所需,让韦、穀、黄城三国的男子来挽灵车。#-666mm;#-666kk;卫士抬灵柩上车,太祝在灵车前面做引导,工匠护卫灵柩。丧旗上绘有日月和北斗七星的图案。送葬时击鼓敲钟,并用龙旗掩盖灵柩。用鸾凤图案装饰鼓,用猛兽图案装饰钟,用龙形图案装饰旗。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甲辰:十月二十一日。距前“癸卯”一日。»

〔2〕乐池:地名。具体不详。郭璞注:“即玄池也。”陈逢衡云:“此乐池与卷二之乐池当是同名而异地也……其地当在河、济之间,漯水之南。”丁谦云:“此节纪盛姬之丧由毂丘之庙至重璧台事。丧行五舍,以三十里曰舍计,凡一百五十里。乐池当在重璧台南百五十里。以下节丧行亦五舍也,地当在禹州境。”王天海云:“卷二有‘天子西征,至于玄池,……是曰乐池’之文,然彼玄池远在西域,此在中原河、济间,显然非一地。”

〔3〕[缺字]:淑#-666aa;,盛姬生前的封号。陈逢衡云:“空方据下文‘乃思淑人盛姬’,当是‘淑人’二字。”丧:即丧葬之礼。

〔4〕:比照。郭璞注:“犹比也。”皇后:即王后。

〔5〕拜后:讣告,报丧。郭璞注:“疑字错误,所未详也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拜,道藏本作‘邦’。”檀萃云:“‘不邦后’者,不俟诸邦后来也。”陈逢衡云:“疑不赴告之义,‘拜后’当是‘拜赴’之讹。”

〔6〕河、济之间:黄河与济水流域一带。丁谦云:“济,为北济水。河、济间,今怀庆府境。”王贻樑云:“河、济间,当今河南原阳、延津、封丘、长垣、濮阳间,亦可包括今山东范县、鄄城、菏泽等在内。”#-666cc;事:供给丧事所需。郭璞注:“供给丧事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注‘丧事’本作‘事也’,从《太平御览》五百五十五引改。”共,通“供”。

〔7〕韦、穀、黄城:皆西周小邦国,地望不明。丁谦云:“韦,即古豕韦国,今滑县南苇城镇。穀即毂丘,见上节。黄,即春秋黄城,《汉书》外黄县,在今杞县东南太康县地。”三邦之士:指这三个邦国的男子。士,洪本原作“事”,今改。洪颐煊校注:“‘事’字疑当作‘众’。”辇丧:即挽灵车。辇,#-666aa;挽车也。郭璞注:“辇,谓挽生僻字_古文自编7320号车。发三国之众,以示荣侈。”

〔8〕抗即车:抬灵柩上车。郭璞注:“举棺以就车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‘抗’下本有‘者’字,从《太平御览》五百五十五引删。”

〔9〕先丧:在灵车前面做引导。郭璞注:“导也。”

〔10〕大匠御棺:技术#guoxue666-com;超的木匠护卫灵柩。大匠,指技艺高超的木匠。《老子》七十二章:“夫代大匠斲,希有不伤其手。”御棺,保护灵柩。郭璞注:“为棺御也。《周礼》曰:‘丧祝为御。’《礼记》曰:‘诸侯御柩以羽葆。’谓在前,谓行止之节。”陈逢衡云:“此‘大匠御棺’谓舁(yú,#-666cc;同用手抬)柩而行者,似与《周礼》有别。”

〔11〕日月之旗:绘有日月图案的丧旗。

〔12〕七星之文:画有北斗七星的丧旗。郭璞注:“言旗上画日月及北斗七星也。《周礼》曰:‘日月为常。’旗亦通名也。”洪颐煊校注:“注‘七’字本脱,《左传》桓二年《正义》引云:‘盖画北斗七星也。’《太平御览》三百四十引注亦有‘七’字,今补。‘《周礼》’本讹作‘《礼记》’,从《御览》五百五十五引改。”文,花纹。

〔13〕鼓钟以葬:送葬时击鼓敲钟。

〔14〕龙旗以[缺字]:龙旗以掩,即用龙旗掩盖灵柩。[缺字],檀萃作“窆”字,云:“鼓钟以下棺,举龙旗则入窆(biǎn,把死者的棺材放进墓穴)。龙旗,蛟龙之旗。”陈逢衡云:“谓鸣鼓击钟以下葬,举龙旗以偃护也。”案,此指在送葬途中,不当作“窆”讲。

〔15〕鸟以建鼓:用鸾凤图案装饰应鼓。建,装饰。下文同义。鼓,应鼓,一种小鼓。《周礼·春官·小师》:“大祭祀登歌,击拊,下管,击应鼓。”郑玄注:“应,鼙也。应与朄及朔,皆小鼓也。”王天海云:“《仪礼·大射》:‘建鼓在阼阶西。’即指此鼓。其形制以大鼓穿径为方孔,贯柱其中而树之,柱上饰华盖,顶饰金鸾,柱下有四足,饰以卧狮。因柱顶有金鸾为饰,故云‘鸟以建鼓’。”

〔16〕兽以建钟:用猛兽图案装饰的钟。

〔17〕龙以建旗:用龙形图案装饰的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