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汉书》 » 白话文 >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> 第2节

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第2节

汉皇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,招待群臣。在宴会上,刘邦说:“各位列侯、将军,不要隐瞒我,要对我讲实话,我为什么能够获取天下?而项羽为什么会失去天下?”高起、王陵首先回答,他们说:“陛下待人侮谩无礼,常凌辱他人,项羽待人文质彬彬,恭敬有礼。但陛下在使用人才时,凡是攻城略地有功的,均会给予厚重的赏赐,与天下人共享利益。项羽妒贤嫉能,对立下战功的,他会加害;对贤能有为的,他会怀疑。部下打了胜仗,他不愿意封赏;部下夺取了土地,他不愿意分享。这就是他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的原因。”刘邦说:“你们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我不如子房;管理国家,安抚百姓,输送军饷,供应不绝,我不如萧何;率领百万之众,战必胜,攻必取,我不如韩信。这三位均为人杰,我能够很好地使用他们,这即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。项羽只有一个范增,还不能很好地使用,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。”在座的群臣听了这番话都心悦诚服。

田横兵败后投奔彭越。在项羽兵败自杀后,田横因为此前杀了汉王的使者郦食期,害怕会遭到刘邦报复,于是与手下门客逃到一个海岛上。刘邦担心田横久不归顺,会再次造反,于是派出使者到海岛上赦免田横,对田横说:“田横如果投降朝廷,大者可以封王,小者可以封侯;你如果不投降,朝廷一定会发兵来征剿你。”田横害怕了,跟着刘邦派来的传车到洛阳来觐见皇帝,在离洛阳还有三十里远的地方,田横拔剑自刎。刘邦对田横不屈的气节很敬重,为此还流下了眼泪,派了二千士兵,以王侯礼为田横下葬。

有一位戍守陇西的士卒娄敬,途经洛阳,求见皇帝,向刘邦提出建议。娄敬说:“陛下取得天下与周代不同,现在陛下在洛阳建都,并不合适,不如在关中建都,像秦国一样,利用关中的地形险要。”刘邦向张良征询意见,张良也乘机劝说刘邦。刘邦最终下定决心,当天安排车驾,向长安进发,将汉朝首都改建在长安。这是娄敬首先提出来的建议,刘邦封娄敬为奉春君,赐姓刘。汉纪元五年六月初三,大赦天下。

汉纪元五年秋天七月份,燕王臧荼造反,刘邦亲自率领大军征讨。汉纪元五年九月,平息叛乱,汉军擒获臧荼。刘邦下诏,征询诸侯王的意见,选择有功者立为燕王。楚王韩信等十几人意见一致,大家说:“太尉长安侯卢绾功劳最大,奏请立卢绾为燕王。”皇帝诏命丞相樊哙带兵平定代地。

利几造反,皇帝亲自带兵镇压。利几这个人,原来是项羽手下的将领,项羽兵败,利几当时在陈县(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)担任县令,投降刘邦,刘邦将利几封为颍川侯。在洛阳,刘邦拿出通(列)侯名册查验,召利几到洛阳来,利几不知为何事要来,害怕,于是造反。

汉纪元五年闰九月,皇帝征调列侯子弟到关中。开始修建长乐宫。

汉纪元六年冬天(公元前201年)十月份,皇帝诏令全国县邑,在所在地域修筑城墙。

此时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谋反,皇帝问左右大臣,大臣们均认为应该讨伐韩信。高祖后来采用陈平的计策,巡游云梦。十二月份,高祖在陈县与诸侯王见面,楚王韩信在路旁迎谒高祖,被高祖抓捕。皇帝向天下颁发诏令,说:“天下已经安定,豪杰有功者封为通(列)侯,封赏才刚刚开始,有功人员还没有封赏完毕。将士们在军中,有些人已经服役九年,有的人因为不懂法律,由于各种原因犯法,犯法重的被判处死刑,对他们因为触犯法律而获罪,我深表同情。现在大赦天下。”田肯上书,祝贺皇帝,田肯说:“太好了,陛下已经抓捕韩信,又在关中设置国都。秦地,地形险要,超过其它地方,有黄河、华山天险,横跨千里,持戟勇士,可以征集到百万雄兵,秦兵二万可以抵挡诸侯兵百万。凭借险要的关中地势,向崤山以东用兵,讨伐诸侯,如同高屋建瓴,其水势不可阻挡。齐国,东边有琅琊、即墨的富饶,南边有泰山的险固,西边有黄河的阻挡,北边有勃海的厚利,地方二千里,持戟勇士,可以征集到百万雄兵,与关中距离,在千里之外,齐兵二万足以抵挡诸侯兵十万,东西两地,形势相当。不是嫡亲子弟,不能封在齐国为诸侯王。”刘邦说:“你说的对。”赏赐田肯黄金五百斤。刘邦返回洛阳,赦免韩信,将韩信改封为淮阴侯。

汉纪元六年十二月八日,皇帝开始剖符封侯,封曹参等功臣为列侯。皇帝下诏说:“齐国,在古代即已经立国,秦朝时改为郡县,现在仍然设立为诸侯国。将军刘贾建立的战功很多。选择宽厚、仁慈、品性修养良好的人,封为齐王和荆王。”汉纪元六年春天正月二十一日,韩王信等人上奏,奏请以原东阳郡、鄣郡、吴郡所辖五十三县,作为荆国封地,封刘贾为荆王;以砀郡、郯郡所辖三十六县,作为楚国封地,封刘邦的弟弟文信君刘交为楚王。汉纪元六年正月二十七日,以云中郡、雁门郡、代郡所辖五十三县,作为代国封地,封刘邦的哥哥宜信侯刘喜为代王;以胶东郡、胶西郡、临淄郡、济北郡、博阳郡、城阳郡所辖七十三县,作为齐国封地,封刘邦的长子刘肥为齐王;以太原郡所辖三十一县,作为韩国封地,封韩信到新韩国为诸侯王,在晋阳设都。

至此,皇帝已经封了二十几位大功臣,还剩下很多将领没有受封,这些人为了争功和封赏,日夜争执不休。刘邦住在南宫,一天从复道上经过,看见将领们在下面,三五成群,窃窃私语,就问身边的张良。张良说:“陛下与这些人共同打下天下,今天陛下做了天子,陛下封的,均为过去的故旧,与陛下关系好的人;陛下所处罚的,则是平素结下怨恨的人。这些将领们在计算军功时,按照封赏的标准,假若每人都得到封赏,用天下所有的土地来封,还不够,而曾经得罪过陛下的事情,这些人却在时时担心,会受到陛下的报复,现在大家聚在一起,在商量如何造反。”刘邦听了这番话,大吃一惊,问:“这该怎么办?”张良说:“陛下平时最痛恨,大家也知道的那个人,先封他为通(列)侯,做出样子来给大家看看。”汉纪元六年三月份,刘邦大摆酒宴,封雍齿为什邡侯,并催促丞相抓紧时间确定军功,按照功劳封赏。喝完酒后,将军们高兴了,说:“连雍齿都可以封侯,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!”

刘邦回到栎阳,每隔五天,要去看望刘太公一次。刘太公的家令对太公讲:“天上没有两个太阳,国家不能有两个君主。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,但他是人主;太公您老人家是父亲,但您是人臣。怎么能够让人主给人臣下拜呢!要是这样,皇帝还有什么权威。”后来刘邦再来拜望刘太公,太公即在门口拿着扫帚,倒退着迎接皇帝。刘邦大惊,赶忙来扶太公。太公说:“皇帝,是人主,怎么可以为了我,而乱了天下的法度!”当刘邦知道这是家令对太公讲的,遂赏赐家令五百斤黄金。汉纪元六年夏天五月二十三日,皇帝下诏,说:“人之至亲,莫亲于父子,因此才有了父亲打下天下,要传予儿子,儿子有了天下,也要将荣誉归于父亲,这是做人的原则。此前天下大乱,兵革蜂起,百姓遭殃,朕亲自披坚执锐,率领士卒,不避危险,平定战乱,而后封立诸侯,偃武息兵,才有了今天的天下太平,这些都是太公教导的结果。诸侯王、通(列)侯、将军、公卿、大夫已经尊朕为皇帝,太公还没有封号,朕现在尊太公为太上皇。”

汉纪元六年秋天九月份,匈奴把韩王信包围在马邑,韩信投降了匈奴。

汉纪元七年冬天(公元前200年)十月份,皇帝刘邦亲自率领汉军在铜鞮攻击韩王信,大败韩信,斩获韩信的大将。韩信逃往匈奴,韩信手下的大将曼丘臣、王黄一起拥立原赵国贵族后代赵利为王,收拢韩信的败兵,与匈奴一起抗拒汉军。皇帝从晋阳开始进攻,连续作战,一路向北扫荡,抵达楼烦,天气突然降温,非常寒冷,出征的士卒有十分之二三,冻掉手指。抵达平城后,被匈奴围困七天,最终采用陈平献出的计谋,才突出重围。刘邦把樊哙留下来,继续平定代地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