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汉书》 » 白话文 > 卷五 景帝纪第五 > 第2节

卷五 景帝纪第五 第2节

汉景帝中元二年夏天四月,天上西北方向出现彗星。

景帝立皇子刘越为广川王,立刘寄为胶东王。

景帝中元二年秋天七月,景帝将郡守名称更改为郡太守,将郡尉名称更改为郡都尉。

景帝中元二年九月,原楚国、赵国太傅、国相、内史等在吴楚叛乱中因为阻止叛乱而被杀,景帝封这四位官员的儿子为列侯。

甲戌晦,天上出现日蚀。

景帝中元三年(公元前147年)冬天十一月,景帝撤销诸侯国中的御史大夫。

景帝中元三年春天正月,皇太后(注:不知是哪一位太后)驾崩。

夏天大旱,朝廷禁止酒类买卖。景帝中元三年秋天九月,暴发蝗灾。彗星在西北方向出现。戊戌晦,天上出现日蚀。

景帝立皇子刘乘为清河王。

景帝中元四年(公元前146年)春天三月,建造德阳宫(景帝的寝庙)。

御史大夫卫绾上奏,奏请朝廷禁止高五尺九寸,牙齿未平的壮马,出售至崤山以东的诸侯国。

景帝中元四年夏天,暴发蝗灾。

景帝中元四年秋天,景帝诏令赦免在阳陵建造陵寝的罪犯,愿意以阉割去势代替死罪的罪犯,朝廷予以批准。

景帝中元五年(公元前145年)十月戊午,天上出现日蚀。

景帝中元五年夏天,景帝立皇子刘舜为常山王。六月,大赦天下,赏赐天下百姓民爵一级。

景帝中元五年秋天八月己酉,未央宫东阙门发生火灾。

景帝将诸侯国丞相改称为国相。

景帝中元五年九月,景帝下诏说:“国家制定法律条令,用来制止暴力,禁止犯罪。国家设立监狱,用来关押犯人。人只有一次生命,死者不可复生,有些官吏没有按照国家法令行事,徇私舞弊,结党营私,以苛刻为务,以残酷为能,使得一些无辜之人遭受囹圄之灾,对于被判刑的人,朕甚为怜悯。犯罪者不服判决,使用酷刑威逼,甚为不妥。关在监狱中的罪犯,对判决假若有疑问,对判决的罪状有不服者,允许上诉。”

景帝中元六年(公元前144年)冬天十月,景帝巡幸抵达雍县,郊祀五帝庙。

景帝中元六年十二月,诏令更改部分官职的名称。制定法律:铸造假钱的罪犯,斩首示众。

景帝中元六年春天三月,天降大雪。

景帝中元六年夏天四月,梁王去世,景帝将梁国分为五个诸侯国,立梁孝王的五个儿子为诸侯王。

景帝中元六年五月,景帝下诏说:“国家设置官吏,是希望他们能够引导百姓,作为表率。他们的乘车、服饰穿着应该与他们的地位相符合。六百石以上官吏,是政府的高级官吏。有些官员穿着随便,或者不穿官服,出入里巷,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百姓。诏令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,乘坐两边有红轓的坐车,一千石到六百石官吏,乘坐左边有红轓的坐车。跟随的侍从官员对官服不做要求,下级官吏出入里巷穿着随意的,由二千石官员进行处罚;三辅地区不遵守法令者,交由丞相府或者御史大夫府处罚。”在早些时候,官吏中有很多人因为立有军功,不重视服饰和乘坐的车辆,所以设此禁令。又担心执行禁令的酷吏借题发挥,景帝诏令有关官员减少鞭笞数字,制定箠令(详情记载在《刑法志》中)。

景帝六年六月,匈奴入侵雁门关,从武泉县,一路烧杀闯入上郡,掳掠走政府牧场中饲养的马匹。官兵战死者达二千人。

景帝中元六年秋天七月辛亥晦,天上出现日蚀。

景帝后元元年(公元前143年)春天正月,景帝下诏说:“监狱,是关押犯人的重地。人有智愚,官有高低。判罚罪案假若有疑问,可以上诉至有关部门审理。有关部门不能裁断,可以交由廷尉审理。因为疑问经过重审为误判者,原来定罪的官员不以犯罪论处,以此来消除治狱官吏的思想负担。”三月份,景帝大赦天下,赐天下百姓民爵一级,赐中二千石官员,担任诸侯国相的官员右庶长爵位。夏天,诏令天下百姓举行五天宴会,百姓可以进行酒类买卖。

景帝后元元年五月,发生地震。秋天七月乙巳晦,天上出现日蚀。

条侯周亚夫获罪被捕入狱,死在狱中。

景帝后元二年(公元前142年)冬天十月,景帝取消彻(列)侯回到封国的诏令。

景帝后元二年春天,匈奴入侵雁门郡,太守冯敬战死。景帝征调汉军车、骑、步兵驻扎在雁门。

景帝后元二年春天,由于粮食歉收,景帝诏令禁止内地郡、诸侯国用粮食喂养马匹,如果有违反者,没收马匹。

景帝后元二年夏天四月,景帝下诏说:“雕刻彩饰,耽误农事;锦绣绶带,耗费女红。耽误农事,则为饥之本;耗费女红,则为寒之源。饥寒交迫,想要使得治下百姓安分守己,则很难做到。朕亲自耕田,皇后亲自种桑养蚕,耕种的收获,用来供奉祭祀宗庙;养蚕制成的衣服,作为祭祀时的礼服,朝廷为天下百姓做出表率。不接受地方上的贡献,减少政府官员,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,鼓励百姓务农,种桑养蚕,平时多增加积蓄,以备荒年之需。强勿攘弱,众勿暴寡,耄耋老人,能够安享晚年,年幼孤寡,能够得到赡养。今年的粮食歉收,百姓缺乏粮食,问题出在哪儿呢?有些地方官吏欺诈,有些官吏贿赂公行,渔肉百姓,侵夺百姓利益。县丞,是地方上的主要官吏,作奸犯科,形同盗贼,已经形成常态。诏令二千石官员,务必恪尽职守;对于失职渎职官员,丞相要及时掌握,奏报情况,按照罪责大小,加以处罚。特此颁布诏令,布告天下,让天下百姓知道朕的意思。”

景帝后元二年五月,景帝下诏说:“人不患不聪明,患巧饰诈伪;人不患不勇敢,患为非作歹;人不患不富裕,患贪得无厌。只有廉洁之士,才能够戒除贪欲。家产十算以上,可以录用为政府官员。廉洁之士,不受家产限制。商人不得录用为政府官员,可是没有家产的人,也不能录用为政府官员,朕认为,这样做不妥当。有家产四算的人,可以担任政府官员,不要让廉洁之士失去施展抱负的机会,却使得贪婪之徒久据其位。”

景帝后元二年秋天,大旱。

景帝后元三年(公元前141年)春天正月,景帝下诏说:“农业,是天下的根本。黄金珠玉,饥不可食,寒不可衣,只能当作货币来使用,不能让农商关系颠倒。最近几年,粮食歉收,百姓为商者多,为农者寡。诏令郡、诸侯国中的百姓务必重视农桑,多栽种些树木,只有这样做,百姓才能够获取足够的衣食供养。如果有地方官吏征调民众,雇佣百姓去开采黄金珠玉者,以盗窃罪论处。地方郡太守假若听之任之,以同罪论处。”

景帝后元三年,景帝为皇太子刘彻举行加冠礼,景帝诏令天下,赐百姓家中长子民爵一级。

景帝后元三年正月二十七日,景帝在未央宫驾崩。立下遗诏赏赐诸侯王、列侯马八匹,赏赐二千石官员黄金二斤,赏赐百姓每户一百钱。释放后宫中的妇女回家,免除这些妇女终身赋税。二月初六,景帝在阳陵下葬。

赞辞如下:孔子说“天下百姓,只有经过三代时间的教化,才能达到仁治的目的。”的确如此!战国、秦朝时的敝政,虽然政府设置严密的法网,律令严酷,犯罪的百姓仍然是奸宄不断,难以制止。汉朝建国以后,废除烦苛政令,与民休息。在文帝朝,以勤俭垂范天下,景帝继承文帝的遗志,在五、六十年时间内,使得天下百姓达到风俗向化的目的,百姓民风淳朴。周代以成、康著称,汉朝以文、景著名,美矣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