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第十
张良,字子房,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。张良的祖父,名字叫做张开地,韩昭侯(公元前362—前332年)、韩宣惠王(公元前333—前312年)、韩襄哀王(公元前311—前296年)时期,张开地担任韩国宰相。张良的父亲,名字叫做张平,韩釐王(公元前295—前273年)、韩悼惠王(公元前272—前239年)时期,张平担任韩国宰相。悼惠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250年),张良的父亲去世。死后第二十年,秦国灭亡韩国(公元前230年)。在当时,张良还年轻,没有来得及步入仕途。韩国遭灭国后,张良家中僮仆仍有三百人,张良的弟弟去世,张良没有时间为弟弟下葬,却将全部家产用来访求刺客,刺杀秦王嬴政,为韩国复仇,就因为张氏在韩国,曾经是五代韩王的国相。
张良在淮阳郡学礼,在淮阳郡东边,张良寻访到一位叫做仓海君的隐士,从隐士那里,张良得到一位力士,这位力士可以舞动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椎。秦始皇东出函谷关,巡幸天下,在博浪沙(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),遭到张良与刺客的狙击(公元前218年),铁椎误击中副车。始皇帝勃然大怒,在全国搜捕刺客,追捕的很紧急。张良只好改名换姓,躲藏在下邳县(今江苏省徐州市邳州)。
在下邳县,张良曾经在一座桥上信步闲游,遇见一位老人,穿着褐色衣服,老人走到张良站着的地方,将脚上穿的鞋子丢到桥下,回过头来对张良说:“小伙子,下去把鞋子给我捡上来!”见此情景,张良一时间不知所措,很想揍这位无礼的老人。看到老人年龄确实很老,忍住心中的愤怒走到桥下,捡起鞋子,又回到桥上,跪在地上,为老人穿上,老人欣然地看着张良穿上鞋子,笑着离开了。张良对刚才发生的一切,仍然在惊愕中,老人走了一里多又返回,对张良说:“孺子可教。五日之后,在黎明时分,到这里来与我相会。”张良更加奇怪了,跪下来答应:“一定照办。”五日后的黎明,张良来到桥边,老人已经在那里等候,看到张良就发脾气,说:“与老人约好的时间,为何要迟到?回去吧,五日后,仍然是老时间,还在这里相会。”又过了五日,鸡一报时。张良就去了,看到老人又在那里,对着张良再次发脾气,说:“又迟到了,怎么搞的?回去,再过五日,早一点来。”又过了五日,张良这一次半夜里就动身。刚到一会儿,老人就到了,高兴地说:“这就对了。”拿出一册书,对张良说:“把这本书读完记住,你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。再过十年,即可以用上。十三年后,你要想见我,济北郡谷城山下有一块黄石,那就是我。”随即离去,不知所终。天亮以后,张良再看这本书,原来是《太公兵法》。张良对此次遭遇很重视,常常诵读这本奇书(注:按照历史纪年推算,张良此时接近四十岁)。
张良住在下邳县,为人任侠仗义。项伯曾经杀了人,张良将项伯藏匿起来。
十年以后(公元前209年),陈涉率领义军举事造反,张良也聚集了数百个年轻人,起兵相应。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,驻扎在留县。张良想去与景驹会合,率领义军走到中途,遇上沛公刘邦。刘邦率领数千人攻取下邳县,张良率领义军归附刘邦,沛公任命张良为厩将。张良试着按照《太公兵法》,为刘邦提出建议,刘邦很高兴,也多次采用张良提出的建议。张良为别人提出建议,却很少能被人采用。张良说:“沛公是天授奇才。”因此决心追随刘邦。
沛公来到薛县,与项梁的义军会合,共同拥立熊心为楚怀王。张良劝说项梁:“君已经立了楚国的国君后裔,韩国王室横阳君韩成也是一位贤者,可以立为王,与他结成联盟。”项梁让张良找到韩成,立为韩王。张良被任命为韩国司徒,与韩王成率领一千余人向西占领原韩国领地,攻取几座城邑,又被秦军夺了回去,义军只好在颖川郡往来游击秦军。
沛公率领义军从洛阳向南翻越轘辕山,张良率领义军,追随沛公,攻取韩国十余座城池,而后进攻杨熊率领的秦军。沛公命令韩王成留守在阳翟县,然后与张良一起率军向南,攻下宛县,向西攻入武关。在秦的峣关下,沛公刘邦妄图用二万义军进攻秦军,张良说:“秦军仍然强大,不可轻敌。臣听说秦军守将是一位屠夫的儿子,商人惟利是图。沛公可以在此地先安下营寨,派出小股部队出发,准备五万人的灶具,在周围的山头上插上义军旗帜,作为疑兵,而后派郦食其带着金银财宝,前去劝降秦将。”守关的秦将果然愿意与义军联合,一起向西攻打咸阳,沛公刘邦很高兴,认为此举已大功告成。张良说:“这还只是秦军将领愿意投降,秦军的下层将士未必肯服从,如果他们此后造反,就危险了,不如趁着秦军此时懈怠,对他们发起突然袭击,”刘邦遂率领义军向秦军发起进攻,大败驻守在峣关的秦军。乘胜追击,抵达蓝田县,继而再战,彻底打垮秦军。而后刘邦率领义军攻入咸阳,秦王子婴投降沛公。
沛公刘邦进入关中,在秦朝国都咸阳的宫室中,看到有着许多帷帐、美女、狗马、金银财宝,不计其数,就想留住在秦宫中享受一下。樊哙劝谏沛公,沛公不听。张良说:“秦廷无道,沛公才能够打败秦军来到此地。我们现在要做的,是为天下人清除残贼,应该以俭朴为务。刚刚进入秦地,沛公即想安逸享乐,这是在‘助桀为虐’。人们常说‘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’,希望沛公能够听进樊哙的忠言。”刘邦于是带着义军返回霸上驻扎。
项羽率领义军抵达鸿门,要攻打沛公,项伯半夜里骑着快马,飞驰进沛公的军营,私下里找到张良,劝说张良赶快离开。张良说:“臣为韩王送沛公,今天事情紧急,这样悄悄离开不义。”于是将要发生的事情告诉刘邦。刘邦一听,大惊失色,问:“这该怎么办?”张良问:“沛公真地要与项王决裂吗?”刘邦说:“有一个浑蛋小子劝说我,封锁函谷关,阻挡诸侯大军进来,说这样做,我即可以在秦地称王,悔不该当初听了他的话。”张良再问:“沛公与项王相比,认为有取胜的把握吗?”刘邦沉思良久,问:“现在该怎么办?”张良于是把项伯引见给刘邦。刘邦与项伯先喝酒,讲了些客气话,又与项伯约为儿女亲家,然后请求项伯向项羽解释,沛公不敢背叛项王,所以关闭函谷关,是为了防备盗贼。项羽后来解开了心中的结(详情记载在《项羽传》中)。
汉纪元元年(公元前205年),项王封沛公刘邦为汉王,汉国领地在巴郡、蜀郡,刘邦赐予张良黄金百镒,宝珠二斗,张良将这些财宝全部转送给项伯。汉王通过张良,又送给项伯很厚重的礼物,请求把汉中也封给汉王。项王也答应了。汉王率领军队前往封国,张良送到褒中,刘邦让张良先回到韩国去。张良临别前劝说汉王将栈道烧毁,向天下宣示没有离开汉中的想法,以此来打消项王的猜忌。然后张良按着原路返回。一路走,一路焚烧沿途的栈道。
张良回到韩国,听说项羽因为张良追随刘邦,扣押了韩王成,不让韩成返回韩国,带着韩成向东抵达楚国,在国都彭城,又把韩成杀了。这期间,汉王已经率军打回关中,平定三秦,张良于是给项羽写信,张良说:“汉王没有得到他应得的封国,汉王希望得到关中,按照原来的约定办理,得到了关中,汉王即会停止用兵,不会再向东打出函谷关。”又把齐国反叛项羽的檄书派人送交项羽,张良说:“齐国与赵国联合起来,正想要灭掉楚国。”项羽于是率领楚军向北进攻齐国。
张良沿着小路返回汉军大营。汉王封张良为成信侯,此后张良跟随着汉王,向东进攻楚国,汉军一路攻进彭城。接下来,汉王被项羽率领的楚军打败,汉军又退了回来。在下邑县,汉王从马上下来,坐在马鞍上问张良:“我想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,拿出来分封给诸侯,子房看谁能帮助我打败楚国?”张良说:“九江王英布,是楚军中的枭将,英布与项王有矛盾,彭越与齐王田荣在梁地造反,英布和彭越可以利用。汉王军队中可以委以重任的将军只有韩信,韩信可以托付大事,独挡一面。陛下如果想要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,拿出来分封给诸侯,就分封给这三人,他们能帮助汉王打败楚军。”刘邦于是派出随何去说服九江王英布,又派人联络彭越。此时西魏王魏豹叛汉降楚,刘邦派出韩信率领汉军向北渡过黄河,平息魏豹叛乱,接下来,韩信占领代国、赵国、燕国、齐国。最后帮助刘邦打败楚军,平定天下的,也正是这三人的功劳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