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汉书》 » 白话文 >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> 第2节

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第2节

天下安定后,韩信因为谋反罪而被人告发,此后被贬为淮阴侯,后来又因为谋反未遂而被杀,临死前,韩信追悔莫及,叹气说:“悔不该当初拒绝了蒯通的谏言,今天死在一个女人手中!”高祖听说了此事,说:“蒯通我知道,他是齐国的辩士。”于是下诏齐国,逮捕蒯通。蒯通被押送至长安,高祖要烹杀蒯通,高祖说:“你竟敢教唆韩信造反,想死吗?”蒯通说:“狗是为了主人,才向陌生人吠叫。在当时,臣只知道有齐王韩信,并不知道有陛下。而且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只是跑得快的人先抓住。当时天下纷纷扰扰,大家都想着要得到陛下今天的位置,只是力量不够,陛下是不是把他们也都抓起来,杀掉!”高祖听了此话,遂赦免蒯通。

在齐悼惠王刘肥还活着时,曹参担任齐国相,礼下贤士,聘请蒯通为门客。

在当初,齐王田荣怨恨项羽,举兵反叛,将齐国谋士劫持到军营中,不愿意来的一律处死。齐国有名的谋士东郭先生、梁石君也遭到劫持,只好来到田荣的军营里。田荣兵败被齐国百姓杀害,二人感觉到世道险恶,于是相约,到深山中隐居。此时,有客人对蒯通说:“先生而今在曹相国这里拾遗补缺,举贤荐能,齐国人还都赶不上先生。先生知道梁石君、东郭先生吗?他们不容于世俗,先生为何不向曹相国推荐他们?”蒯通说:“好吧。臣居住的里巷中,有一位妇人,与里巷中的几位老太太关系很要好。这位妇人家中夜里丢了肉,妇人的婆婆认为是媳妇偷的,在家里发脾气,赶走了妇人,妇人早上离开时,向平时要好的老太太辞别。一位老太太讲:‘你先不要走,我去劝说你婆婆,让她把你接回来。’于是假装到她婆婆的家中引火,对她婆婆讲:‘昨天夜里,一只狗偷了一块肉,几只狗相争,咬死一只狗,请借个火,我要回家去炖狗肉吃。’丢肉的这家人急忙将受委屈的媳妇接了回去。我居住的里巷中这位婆婆不是一位说客,但是她用借火的方式,让邻居家将受委屈的媳妇追了回来,并没有直言相劝,世上的事情都有相通的地方,处理事情要把握住时机。臣就用借火的方式,向曹相国相机推荐这二位贤士吧。”于是蒯通求见曹参,蒯通说:“有一位妇人,丈夫刚死去三天就想要嫁人,但是还有些女人,宁愿守寡在家里,也不愿意出门嫁人,足下如果要娶女人为妻,娶那一种女人?”曹参说:“当然要娶守节不嫁的。”蒯通说:“求贤臣也是这个道理,现在有东郭先生、梁石君,他们二人都是齐国有名的贤士,现在都正在家中,‘隐居不嫁’,没有为了当官而卑颜屈膝。希望足下能够派人以礼将他们二位请出来,为国家效力。”曹相国说:“好,按照你所说的办。”于是把这二位贤士请了出来,奉为上宾。

蒯通把战国时说客进行游说的事迹、言论加以整理,加上序言,编辑了八十一篇文章,名字叫做《隽永》。

当初,蒯通很欣赏齐国人安其生的辩才,安其生曾经服侍过项羽,但项羽不能发挥安其生的作用。项羽只是封赏了安其生和蒯通,二人最后都拒绝了项羽的封赏。

伍被,楚国人。也有人说伍被是伍子胥的后裔。伍被的才能在楚国享有盛名,后来伍被担任了淮南国中郎。当时淮南王刘安喜欢研究经术学问,对士人也能够以礼相待,招揽了一些英才贤士,有上百人之多,伍被也在其中,名列首位。

过了很久,淮南王刘安存有邪念,伍被多次微言劝谏。刘安在东宫有一次召见伍被,要与伍被商讨事情,开口就称呼伍被:“请将军上座。”伍被惊讶道:“大王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?古时候的伍子胥劝谏吴王,吴王不肯采纳伍子胥的谏言,伍子胥曾经痛心地说‘臣好像看到有麋鹿在姑苏台上游逛。’现在臣也同样看到王宫中将会长满荆棘,露水打湿行人的衣襟。”刘安听了此话,大怒,把伍被的父母关押起来,关了三个月。

淮南王刘安再次召见伍被,问:“将军答应寡人吗?”伍被说:“不行,臣愿意为大王分析形势。臣听说耳朵好的人,才可以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,视力好的人,才可以看清别人看不到的东西,因此说圣人做事情,总是要考虑周全,才能够获取成功,周文王一动而功显万世,列为三王之一,这是顺天应人,而后采取行动,才取得的成功。”淮南王问:“现在的汉朝是大治?还是大乱?”伍被说:“是天下大治。”淮南王听了心中不乐,问:“公为什么认为是大治?”伍被说:“伍被观察朝廷,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长幼关系安排得井然有序,当今皇帝行事做人,遵循古代圣贤之道,风俗纲纪,条理分明。商业贸易,物流畅通,旅途安全,畅行天下。南粤国已经臣服,羌人、僰人前来贡献,东瓯国来到长安朝贡。武帝派出军队镇守边塞,开拓朔方,匈奴遭受打击。虽然说还不能与上古时的太平盛世相比,也可以说是大治。”淮南王刘安听了这番话,大怒,伍被连忙谢罪。

淮南王又问:“崤山以东如果叛乱,朝廷一定会派出大将军卫青前来平叛,公认为大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?伍被说:“与臣关系好的黄义,曾经跟随着大将军打击匈奴,他说大将军对待士大夫以礼相待,对待士兵们很好,将士们都愿意跟随大将军出征,大将军在马上,上山下山驰骋如飞,才能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,大将军多次率兵打仗,绝非等闲之辈。谒者令曹梁从长安来,也说大将军号令严明,勇敢善战,在率军出征时,大将军常常是身先士卒,堪为表率;士兵们休息了,大将军才休息;挖水井有了水源,士卒们饮过了,大将军才饮;撤退时,士卒们已经过河,大将军才渡河。皇太后赐予大将军的钱,大将军全部用来赏赐部下,即使古代的名将,也不过如此。”淮南王又说:“淮南国蓼太子同样是智谋过人,非等闲之辈,他认为朝廷中的公卿列侯,只不过是一群戴着帽子洗澡的猴子而已。”伍被说:“那只有铲除大将军,造反才有可能成功。”

淮南王再问:“公认为淮南国举兵造反是对还是不对?”伍被说:“不对。当年朝廷赐予吴王刘濞为刘氏祭酒,赏赐吴王手杖,座具,允许吴王可以长期不到长安来朝见天子,吴国占有四郡的土地,方圆数千里,吴王在国内采铜山铸钱,煮海水为盐,采伐江陵的木材造船,国富民强,吴王用吴国的珍宝,贿赂诸侯国,七个诸侯国合纵,举兵反叛,进攻梁国,在狐父邑,吴王残败,最终只落得仓皇逃窜,被越国人擒获,死于丹徒,身首异处,身死祀灭,为天下人所唾弃。吴国那么强盛还不能成功,为什么?逆天行事,看不准时机。”淮南王说:“男子汉,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,死则死已,有什么可后悔的。吴王不懂得用兵,他当年造反时,汉将军一天之内,有四十余人还能通过成皋。这一次我命令楼缓首先堵绝成皋要塞,周被率领颍川郡部队扼守轘辕、伊阙通道,陈定率领南阳郡部队把守住武关。河南郡太守仅剩下一个洛阳,还有什么可作为的?只是北边还有临晋关、河东郡、上党郡和河内郡、赵国内有几条道路,还可以从太行山上通行。人们常说‘绝成皋之道,天下不通。’占领三川郡险要,就可以控制住天下,公认为这样做如何?”伍被说:“臣只是看到大祸将要临头,看不到由此带来的福祉。”

再后来朝廷逮捕了淮南王的孙子刘建,审问刘建。淮南王害怕事情暴露,对伍被说:“事已至此,我不得不举事起兵。天下百姓受朝廷的苦很久了,诸侯王们现在不知所措,都在怀疑观望,我现在起兵向西,一定会有人响应;即使没有人响应,我还可以撤回军队,经略衡山国。现在我已经是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”伍被说:“经略衡山国,再占领庐江国,以战船隔断浔阳江,坚守下雉县城,在九江郡驻扎重兵,断绝豫章郡通道,强弓劲弩,临江而守,把守住南郡,再向东保住会稽郡,向南与越国人联合,在江淮间与朝廷抗衡,这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,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。”淮南王说:“左吴、赵贤、朱骄如等人均认为,我这样做会有十分之八九的把握,可以成功,只有公认为不会有好的结果,这是为什么?”伍被说:“大王的大臣中,可以为大王所用的,能够指挥打仗的,前些时,均已经被关押在朝廷的监狱里,剩下来的,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。”淮南王说:“陈胜、吴广当年举事,身无立锥之地,跟随者不过数百人,在大泽乡起义造反,振臂一呼,天下响应,义军向西进入秦地的戏水,已经有一百二十万人。淮南国虽然狭小,可以召集起来的士兵也有二十万,公怎么说是有祸无福?”伍被说:“臣并不害怕受到伍子胥那样的处罚,但愿大王不要像吴王那样不听劝谏。当年秦朝因为暴虐无道,荼毒天下,坑杀术士,焚烧《诗》、《书》,毁灭圣迹,摒弃礼义,只强调使用刑法,征发徭役长途转输粮食,送往戍守在黄河边上的将士。在当时,男子一年辛勤耕种,不够缴纳政府的粮饷,女子日夜纺绩织布,不足以遮蔽身体肌肤。始皇帝派遣蒙恬修筑长城,东西长达几千里。士兵暴露在荒野,动辄几十万,死者难以计数,骸骨遍野,血流成河。天下百姓已经被搜刮的民穷财尽,想要造反的人十人中就有五人。始皇帝又派出徐福入海求取仙药,携带无数珍宝,还有童男童女三千余人,还有粮食种子、工匠随行。徐福到了有平原河湖的地方,在那里称王,不再返回。百姓失去亲人,哀痛愁怨,想要造反的人十人中就有六人。始皇帝又派出尉佗翻越南岭,征伐百越,尉佗知道中原已经疲敝不堪,遂在南粤称王。走的人杳无音讯,去的人不知所终,百姓悲痛欲绝,想要造反的人十人中就有七人。始皇帝巡行天下,随行上万人,修建阿房宫,征收百姓无尽的赋税,还要征发住在闾左的百姓守边。父不顾子,兄不顾弟,苛政压迫,刑罚残酷,百姓引颈相望,侧耳谛听,哀痛哭号,仰望苍天,叩心怨上,想要造反的人十人中就有八人。有人向高祖谏言:‘时机到了。’高祖说:‘再等一下,会有圣人出现在东南方向。’果然一年不到,陈胜、吴广振臂一呼,刘、项随即响应,天下风起云涌,正可谓是恰逢时机,借着秦末动乱之际,群雄并起,百姓莫不响应,这就如同是久旱逢上甘霖,高祖在此时崛起于军旅,终于成就帝王伟业。现在大王只是看到高祖得到天下,却看不到近世吴楚的前车之鉴!当今皇帝君临天下,海内一统,百姓受到关爱,普遍得到恩惠。皇帝声音虽未发出,发出则如同霹雳;号令虽未颁布,颁布则如同闪电。皇帝心有所思,其效应撼动千里;众庶响应朝廷,就好似如影随形。朝廷的大将军,才能岂是当年章邯、杨熊可以比拟。大王拿陈胜、吴广的造反与自己相比,伍被认为这种比法,实在是比的不伦不类。而且大王能够掌握的军队,不到当年吴楚叛军的十分之一,天下太平,百姓安康的局面,却又远好于秦朝末年的暴政乱局。希望大王能够认真思考臣的谏言。臣听说在上古时,箕子经过商朝的旧都,哀痛不已,写下《麦秀》诗篇,哀悼当年殷纣王不肯听从王子比干的谏言。所以孟子讲,纣王贵为天子,死的时候连个匹夫都不如。那是因为纣王早就已经自绝于天下,并不是到死的那一天,才被天下人所抛弃。现在臣也是在哀痛大王将要抛弃千乘之君,得到亡命之书,在群臣面前,死于东宫啊。”说完,伍被痛哭失声。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