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
孝文皇帝有四个儿子:窦皇后生孝景帝刘启、梁孝王刘武,其他的姬妾生代孝王刘参,梁怀王刘揖。
梁孝王刘武在文帝始元二年(公元前178年),与太原王刘参、梁王刘揖一起被立为诸侯王。刘武开始被立为代王,文帝四年(公元前176年)刘武改立为淮阳王,文帝十二年(公元前168年)又改立为梁王,刘武从被立为代王到改立为梁王,前后有十一年。
梁孝王刘武在王位第十四年,到长安来朝见皇帝。第十七年,第十八年,连续两年入长安来朝见皇帝,留在长安居住。居住一年后,才回到封国。第二十一年,再次入长安来朝见皇帝。第二十二年,文帝驾崩。此后在第二十四年,刘武入长安来朝见景帝。第二十五年,入长安来朝见景帝。当时,景帝还没有立太子,在一次家宴中,景帝随便对梁孝王讲:“我千秋万岁后将皇位传予梁王。”梁王辞谢。虽然知道这不是景帝的真心话,但刘武心中还是很高兴。太后听了也很高兴。
当年春天,吴、楚、齐、赵七国叛乱,叛军首先进攻梁国的棘壁,杀梁军数万人。梁王在睢阳城坚守,派出韩安国、张羽等人担任将军,率领梁军抗击吴、楚叛军。吴、楚叛军因为受到梁军的阻挡,不敢绕过梁国向西进攻长安,叛军和太尉周亚夫等汉军将领对峙三个月后,吴、楚叛军战败,在平叛中,梁军斩杀的叛军数量,与汉军大致相当。
第二年,景帝立太子。梁王是景帝最亲的弟弟,在平叛中,又立下大功,还是诸侯国中的大国,占据天下的膏腴之地。梁国北边抵达泰山,西边抵达高阳县,共辖有四十余座县邑,还大多是大县。梁孝王刘武,又是太后的小儿子,太后最喜爱,赏赐难以计数。梁孝王在封国中修建东苑,方圆三百余里,将睢阳城扩大至七十里方圆,在封国内大肆建造宫室,建立复道,从宫廷一直连到平台,达三十余里。梁王打着天子赏赐的旌旗,后边跟随着千乘万骑,出行就像皇帝一样要称警,入宫则称跸,一切模仿天子,刘武招揽四方豪杰,崤山以东的游士纷至沓来,其中有齐国人羊胜、公孙诡、邹阳等人。公孙诡善于使用奇计邪策,与梁王见面当天,梁王就赏赐公孙诡千金,任命公孙诡为诸侯国中尉,号称公孙将军,梁国制造兵器,弓弩多达数十万,而府库中的金钱多的更是难以计数,珠玉宝器甚至多过京师。
梁孝王二十九年十月,梁孝王再次入长安来朝见皇帝。景帝派出使臣乘坐驷马车到城外迎接,一直迎到关门下。朝见完毕后,梁王上书皇帝,请求留在长安居住。因为太后的缘故,梁王入则与景帝同乘坐一辆辇车,出则同车在上林苑中游猎,射杀野兽。梁国的侍中、郎官、谒者佩戴引籍,可以自由地出入天子的宫殿阙门,与朝廷的官员没有差别。
当年十一月,景帝废掉栗太子,太后有心让梁王作为景帝的继承人。大臣们和爰盎提出反对意见,太后的想法最终被否定,梁孝王不敢再在太后面前谈论皇位继承的事情。事情隐秘,世人很难知道其中的详情,最后梁孝王刘武辞别回国。
第二年夏天,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。梁王怨恨爰盎等人,于是与羊胜、公孙诡等人密谋,派人刺杀爰盎和其他反对的大臣,刺杀名单上有十几人。刺客还没有全部得手,天子开始怀疑梁王,追捕罪犯,果然是梁王派出来的刺客。景帝派出使臣到梁国追查此案,使臣在通往梁国的道路上络绎不绝,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。案犯公孙诡、羊胜,藏匿在梁王宫中。使者严厉斥责梁国的二千石官员,梁国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哭着劝谏梁王,最终梁王不得不逼迫羊胜、公孙诡自杀,交出尸体。景帝由此怨恨梁王。梁王万分恐惧,派韩安国通过长公主向太后请罪,最后景帝原谅了梁王。
景帝怒气稍解,梁王又上书请求入长安来朝见皇上。车队到了关口,大夫茅兰劝谏梁王换乘布车,带着两位随骑进入城中,藏在长公主家里。朝廷派出使臣来迎接梁王,梁王已经入关,车骑还留在关外,却到处找不到梁王刘武。太后哭着说:“皇帝果然杀了我的儿子!”景帝也害怕了。这时梁王刘武背上背着斧锧,正跪在阙门下请罪。太后、景帝看到梁王,都大喜过望,大家坐在一起,又与从前一样,景帝将梁王带来的人召进关里。然而景帝对梁王毕竟开始疏远,也不再与梁王同乘坐一辆辇车。
梁孝王刘武三十五年冬天,梁王再次入朝。上书皇帝想留在长安,景帝不允许。只好朝见完毕后归国,梁王心中郁郁不乐。刘武到北边的梁山上打猎,有人献上一头牛,脚长在背上,梁王看了后,心中更加郁闷。六月份,梁王中暑生病发热,六天后去世。
梁孝王刘武仁慈孝顺,每次听到太后生病,就吃不下饭,常想留在长安侍奉太后。太后也最喜欢梁王。听说梁孝王去世,窦太后非常悲痛,不吃东西,说:“皇帝终于把我的儿子杀了!”景帝又哀痛,又担心,不知该怎么办才好。与长公主商量,将梁国分为五个诸侯国,立梁孝王的五个儿子为诸侯王,五个女儿都享有汤沐邑。景帝奏闻太后,太后才高兴起来,当着景帝的面,又开始吃饭。
梁孝王没有死时,财产多得数不胜数,难以计算。死了以后,王府中剩余的黄金还有四十余万斤,其它的财物更是多的难以计数。
代国孝王刘参最初受封为太原王。文帝四年(公元前176年),代王刘武改立为淮阳王,刘参改立为代王,同时兼有原太原国的土地,仍然在晋阳设都。每五年到长安来朝见皇帝一次,一共朝见三次。在位十七年后去世,儿子共王刘登继承王位。在位二十九年后去世,儿子刘义继承王位。武帝元鼎年间,朝廷扩大关防,以常山郡为关口,将代王府迁徙至清河郡,此后改称为刚王。刚王在代国王位上四十年后去世,儿子顷王刘汤继承王位,在位二十四年后去世,儿子刘年继承王位。
宣帝地节年间(公元前69-前66年),冀州刺史林上奏皇帝,说代王刘年还是太子时,与妹妹刘则私通。等到刘年继位为代王,妹妹刘则已经怀上刘年的儿子,刘则的丈夫劝刘则不要养这个孩子。刘则说:“你来把他杀了吧。”刘则的丈夫生气地说:“你给代王生下的儿子,应该让代王来抚养。”刘则于是将儿子送到顷太后居住的地方。代国相听说此事后阻拦刘则,不让她进入王宫中。代王让自己的堂叔在中间迎送刘则;这种关系一直持续了几年。有关官员上奏皇帝,说刘年淫乱,刘年被废黜王位,贬为庶人,贬谪到房陵县居住,享受一百户汤沐邑。刘年在代王位上三年,撤销封国。
平帝元始二年(公元2年),新都侯王莽奏请太后,恢复诸侯王的王位,与太皇太后商量后,立刘年弟弟的儿子刘如意为广宗王,奉祀代国孝王刘参的宗庙,王莽篡汉后,撤销封国。
梁怀王刘揖,是文帝最小的儿子。喜欢读书,尤其喜欢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,文帝最喜欢这个小儿子,超过其他儿子。刘揖每五年来长安一次,朝见皇帝,第二次入长安朝见皇帝,因为坠下马来,不幸去世。刘揖在梁王位上十年后去世,没有儿子,撤销封国。第二年,孝王刘武改立为梁王。
梁孝王刘武去世后,有五个儿子被封为诸侯王。太子刘买继承王位,为梁共王,次子刘明为济川王,刘彭离为济东王,刘定为山阳王,刘不识为济阴王,在孝景帝中元六年(公元前144年),同一天被立为诸侯王。
梁共王刘买在王位十年后去世,儿子刘襄继承王位。
济川王刘明从垣邑侯改立为诸侯王。七年后,因为射杀济川国中尉,有关部门奏请诛杀刘明,武帝不忍心惩办,将刘明贬为庶人,贬谪到房陵县居住,撤销封国。
济东王刘彭离在位二十九年。刘彭离骄横,常在晚上与家奴以及几十个亡命少年出外打劫,杀人越货,认为这是好玩。所杀的无辜百姓仅揭发出来的就有一百多人,济东国内人人皆知,吓得夜晚不敢出行。被杀的家人向朝廷上书告发,有关部门奏请皇帝诛杀刘彭离,武帝不忍心惩办,将刘彭离的王位废黜,贬为庶人,贬谪刘彭离到上庸县居住,撤销封国,原址设置为大河郡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