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汉书》 » 白话文 >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> 第2节

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第2节

在上古时,商纣王在宫中修建九市,诸侯因此而叛乱,楚灵王修建章华台,楚民因此而流浪,秦始皇修建阿房宫,天下因此而大乱。愚臣粪土,忘生触死,忤逆圣意,冒犯天颜,罪该万死,说话不知高低,愿陈述《泰阶六符》,以观察天变,不能不加以警惕。

当天东方朔向武帝献上《泰阶》书,武帝任命东方朔为太中大夫兼任给事中,赐予黄金一百斤。还是坚持要修建上林苑,按照吾丘寿王上奏的规模修建。

过了很久,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娶了皇帝的女儿夷安公主,隆虑公主在病重时,以千斤黄金、上千万的钱为昭平君提前赎免死罪,武帝答应了。隆虑公主去世后,昭平君日益娇纵,喝醉了酒,竟然杀死母亲的保姆,被逮捕入狱,关在内官监狱。因为是公主的儿子,廷尉上奏,请示如何治罪,武帝左右的人都说:“前些时候公主已经花了重金,为儿子赎免死罪,陛下也答应了。”武帝说:“我姐姐年纪很大,才有了这样一个儿子,临终前还嘱托我要照顾。”为外甥的犯罪垂泪叹息,过了很久才说:“国家的法令,是先帝设立的,因为姐姐的原因,不顾及先帝制定的法令,我还有何面目再去祭拜高庙!而且也辜负了天下百姓。”终于批准按照法律执行,尽管如此,心里仍然很悲痛,左右的人也陪着一起哀伤。东方朔却上前祝酒:说:“臣听说圣王为政,赏不避仇怨,诛不避骨肉。《尚书》中讲:‘不偏不党,王道荡荡。’这两点,是上古五帝所重视的,三王也难以做到。陛下却能够身体力行,四海之内的百姓,将会因此而各得其所,天下幸甚!臣东方朔在此举杯,冒死再拜,为皇上祝寿。”武帝起身就走,退朝回宫,晚些时召见东方朔,责备他道:“古书上讲‘说话要看时间,才不会招人讨厌。’先生今天为我祝酒,选的时间合适吗?”东方朔免冠叩头谢罪:“臣听说人太高兴了则会阳溢,太悲哀了则会阴损,阴阳变化则会心气动,心气动则会精气散,精气散则会邪气生。能够解除忧愁的莫若酒,臣东方朔之所以在那时为陛下祝酒,是知道陛下主持正义,不阿私念,但又心中难过,为了帮助陛下止哀。臣愚蠢忘记了忌讳,罪该万死。”此前,东方朔喝醉酒,在进入宫殿后,站在宫殿上小便,被人弹劾为大不敬。武帝下诏,将东方朔贬为庶人,让他在宦者署任待诏,这次对话后,又恢复东方朔为中郎,赐帛百匹。

当初,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号称窦太主,是堂邑侯陈午的妻子。陈午去世后,窦太主寡居,年纪已经五十多岁,宠幸董偃。最早时,董偃和母亲一起,靠卖珠子为生,当年董偃十三岁,跟随着母亲进出窦太主家。左右人都说董偃长得姣好,窦太主召见,对董偃的妈妈说:“我替你抚养这个孩子。”因此将董偃留在府中,教董偃读书、算术、相马、驾车、射箭,还教董偃读了一些传记。董偃年龄十八岁加冠,出则为窦太主执辔驾车,入则陪侍窦太主。董偃为人温柔可爱,因为是窦太主宠幸的近侍,长安的贵族也都愿意与董偃交往,一时间,董偃在京城中声名显赫,号称董君,窦太主还让董偃散财结交士人,窦太主命令府中的中府官,说:“董君花的钱,一日满了黄金一百斤,钱一百万,帛一千匹,再来向我报告。”安陵(惠帝的陵寝)县人爰叔,是爰盎哥哥的儿子,与董偃的关系很好,对董偃说:“足下私自亲近汉公主,挟不测之罪,你考虑过将怎样自保,可以免除杀身之祸吗?”董偃听了很害怕,说:“我也一直在为此事犯愁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”爰叔说:“文帝的顾城庙很远,周围没有住宿的宫殿,那里又有皇上耕种的萩竹籍田。足下何不请示窦太主,献出长门园?这是皇上很早就想要的地方。如果成功了,皇上知道是你出的主意,你就不用再担心了,不会再有杀头的危险。如果不早点去做,皇上一旦开口,要这块地方,足下还能做些什么?”董偃施礼道:“谢谢你的指教。”回到府中,董偃告诉窦太主,窦太主立刻上奏皇上,献出长门园。武帝看到奏章,大喜,遂将窦太主的长门园改为长门宫。窦太主也为此事而高兴,让董偃以百斤黄金为爰叔祝寿。

爰叔又为董偃出谋划策,求见武帝,让窦太主称病,不能上朝。武帝前来问候,问窦太主有什么要求,窦太主辞谢说:“妾幸蒙陛下厚恩,先帝遗德,能够参加朝请,行君臣之礼,在朝中位列公主,有封邑的收入,皇恩隆天重地,死无所恨。一旦不能再侍奉皇上,尽洒扫之职,如同狗马般填入沟壑,心中常存有遗憾,不能了却心愿,愿陛下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余暇,养息精神,从中掖庭返回宫中时,顺路驾临妾的花园,让妾得以有机会摆酒设宴招待皇上,娱乐皇上左右的侍从。如果这样死去,何恨之有!”武帝说:“太主何须烦忧?病很快就会好的。只怕我的侍从、群臣太多,会让太主过于破费。”武帝回去了。过了一段时间,窦太主病好,起来入宫谒见皇帝,武帝用千万钱与窦太主一起饮酒。又过了几天,武帝到窦太主的山林府上,窦太主亲自穿上围裙,为武帝下厨,又引导武帝登上台阶就坐。还没有坐定,武帝说:“希望见一下主人翁。”窦太主赶忙下殿,摘去簪珥,光着脚叩头请罪道:“妾无脸见人,有负陛下,罪该万死。陛下不加处罚,妾叩头谢罪。”皇上诏令无罪。窦太主起身戴上簪珥,穿上鞋子,到东厢房引出董偃。董偃戴着绿头巾,穿着袖套,跟随窦太主,伏在殿下。窦太主介绍:“馆陶公主的庖厨董偃冒死罪拜谒皇上。”董偃乘机叩头谢罪,武帝让他们起身。诏令赐董偃衣冠,再上来见面。董偃站起来,进去穿上衣冠。窦太主亲自捧上美味佳肴,为皇上劝酒。在当时,董偃受到尊重,但没有名号,在席上就称“主人翁”,酒宴上,大家喝的很高兴。窦太主向武帝请求赐予将军、列侯、宫中侍从金钱杂缯,多少不等。酒宴后董偃更是贵宠,天下人没有不知道董偃的。各郡国喜欢狗马蹴鞠的剑客,都来巴解董偃。董偃常跟随武帝在北宫游戏,在平乐观骑马追逐,观看斗鸡踢球,跑马赛狗,武帝很喜欢。武帝又为窦太主在宣室摆设酒宴,派谒者引董偃一起进宫饮酒。

当时,东方朔持戟在殿下值班,见此情景放下戟,走上前,向皇帝奏道:“董偃有三条该杀的罪,怎么能让他进宫?”武帝问:“什么罪?”东方朔说:“董偃以人臣身份却私下里侍奉公主,这是第一宗罪。伤风败俗,败坏男女教化,扰乱婚姻礼制,伤害王道,这是第二宗罪。陛下年富力强,正在学习《六经》,留心于天下政事,追随唐尧、虞舜,崇尚三代的治理,董偃不学无术,抛弃经学,以奢靡为务,淫逸为宗,享狗马娱乐,极耳目欢娱,行奸邪之道,走淫荡之路,是国家的大贼,帝王的鬼蜮,可以说董偃就是淫首,这是第三宗罪。春秋时,宋国有恭姬,宫中失火,因为遵守礼仪,等候保姆而被烧死,诸侯闻讯,心生敬惮。更何况陛下!”武帝听后沉默不语,过了很久,说:“我这次已经准备了酒宴,下次一定改。”东方朔说:“不行。宣室,是先帝聚会的正殿,不是法令允许的政事,一般人都不能进去,更何况是淫乱之人。让这种人受到鼓励,只能逐渐演变为篡逆,春秋时竖貂自阉,勾结易牙作乱;庆父死去,鲁国才得以保全;管叔、蔡叔被杀,周室才最终安定。”武帝说:“你说得对。”于是重新下诏,停止在宣室摆酒,将酒宴改设在北宫,让人带着董偃从东司马门进入。东司马门后来改称为东交门。武帝赐东方朔黄金三十斤。董偃也从此受到冷落,在三十岁时去世。又过了几年,窦太主去世,与董偃在霸陵(文帝的陵寝)县合葬。再后来,公主中有多人僭越礼制,就是从董偃开始。

当时天下人崇尚奢侈淫靡,百姓中,有很多人离开农田从商。武帝在一次闲暇时,问东方朔:“我想让百姓得到教化,有什么好的方法吗?”东方朔回答:“尧舜禹汤文武成康,这都是上古时的事情了,离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,难以说的清楚,臣不敢谈论。愿意就近谈谈孝文帝朝的事情,当时的情况,很多老人都还记得。文帝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却身穿粗丝衣,足登生皮鞋,用皮条拴着佩剑,以草席充当卧席,偃武修文,穿着朴素,宫殿的帏幕用书袋缝制;文帝鼓励人们崇尚节俭,崇尚仁义。当时的人们都赞赏皇帝的作风,化为风俗,民风肃然。现在陛下认为宫殿太小,又修建了建章宫,左凤阙,右神明,号称千门万户;土木要披上绮绣,狗马要穿上彩毡;宫人头上戴着玳瑁,耳朵上垂着珠玑;宫中车戏玩耍,狗马驰逐,文采斑斓,珍怪堆积;万石之钟震耳,雷霆之鼓訇然,俳优戏,郑女舞。皇上如此奢侈,却让百姓不要奢靡,不抛弃农业,太难做到了。陛下真要采用臣东方朔的建议,就把宫中那些帏帐在通衢大道上先烧掉,把玩赏的狗马先放掉,向天下人宣示,不再享用,那么像尧舜那样的治理,陛下也就能够做到,甚至可以与其相媲美。《易经》中讲:‘正其本,万事理;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’愿陛下留心。”
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